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

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

張獻忠帶着幾個義子,在一衆殘兵敗將的簇擁下,一路倉皇南逃,跑到了江瀚駐地外圍。

一行人修整片刻後,剛準備繼續前進,張獻忠就看見前方不遠處,有十來騎塘兵疾馳而來。

爲首的塘兵在六十步外勒馬止步,一臉警惕看着張獻忠等人,並勒令他們原地止步,不得妄動。

孫可望見狀,連忙催馬上前,拱手高聲道:

“我等是八大王和老回回部下,兵敗至此,想要求見上山虎大帥!”

“還望兄弟代爲通稟!”

“一點小意思,兄弟拿去買酒喝!”

說罷,他便從兜裡掏了一錠銀子,扔給了不遠處的塘兵。

但那塘兵卻不伸手去接,而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孫可望後面的潰兵,依舊保持着戒備的神色。

沉默片刻後,他才終於開口: “你們在此等候片刻,不得擅自往前!”

“我這派人就回去通稟大帥!”

說罷,他從馬背上掏出兩杆令旗,轉身朝着後面的塘兵打了一套旗語,示意同袍們派個人回去,向江瀚稟報軍情。

而此時的江瀚,正圍着輿圖,和麾下的幾位把總一起研究接下來的行軍路線。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輿圖中那條蜿蜒曲折的黃河上。

“我接到鄧陽傳來的消息,如今朝廷大軍壓境,咱們想要等到入冬從容渡河,恐怕很難。”

“接下來估計會有幾場硬仗要打。”

江瀚指着輿圖,繼續分析道,

“一旦成功越過黃河,咱們便是蛟龍入海,鵬霄萬里。”

“屆時,我軍大可以取道湖廣,而後轉進四川;亦或者,效仿漢高祖,先取漢中,再圖巴蜀。”

帳內諸將聞言,皆是精神一振,但一旁的趙勝有些憂慮:

“大帥說的不錯,巴蜀之地,沃野千里,最適合休養生息,積蓄實力。”

“可咱們一旦進去,再想要出來,那可就難了。”

“官軍只需要在幾個重要的關隘佈防,便能將咱們鎖死在四川。”

“不得不防啊!”

江瀚點點頭,繼續分析道:

“你說的沒錯,我也考慮過這一點,但可供選擇的地方實在不多。”

“咱們可以將巴蜀置爲後方,再把戰場開闢在湖廣或者關中一帶,這樣就能防止被官軍鎖死。”

“再說了,崇禎還能派人一直守着咱們?”

“後金他不對付了?王嘉胤他不管了?”

正說着呢,帳外突然有親兵闖了進來: “啓稟大帥,營外來報,八大王張獻忠與老回回馬守應率殘部前來,就在營地二十里外。”

江瀚聞言,微微一怔。

怎麼大西王張圖圖和馬守應跑過來了?

莫非是吃了敗仗? 沒來得及細想,那親兵接着說道:

“根據塘兵所報,八大王和老回回似乎是被曹文詔擊潰,一路逃竄過來的,看樣子是想求大帥庇護。”

江瀚聽罷,神情凝重,隨後便吩咐一旁的趙勝:

“趙勝,你親自去一趟,將張獻忠和馬守應帶進來。”

“至於他二人的兵馬,讓他們在營外尋一處開闊地,自行駐紮,約束好部下,不得滋擾地方。”

趙勝點點頭抱拳領命而去,而其他幾位把總也各自散去,巡守營地去了。

不多時,在趙勝的帶領下,張獻忠、馬守應帶着義子和親兵,懷着幾分忐忑與好奇,走進了江瀚的大營。

一路走來,張獻忠不動聲色地觀察着江瀚軍營中的情況,越看越驚訝。

江瀚的主力大營,設在了平陸縣城外不遠處的一片大塬上,地勢平坦且高闊。

營地左側緊挨着一道七八丈的深溝,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禦屏障。

整個大營外圍,挖了兩條寬一丈五、深達八尺的壕溝。

壕溝內密密麻麻地插滿了削尖的竹子和鐵蒺藜,令人望而生畏。

壕溝外,豎着拒馬鹿角,犬牙交錯,每隔五步便留有一個銃眼,顯然是爲銃手預備的射擊孔。

營地四周,設有五座高達三丈的瞭望塔,視野開闊,能將周遭動靜盡收眼底。

進入營地之後,張獻忠發現這大塬上的營房並非一處,而是連綿成片,旌旗招展。

從旗號上可以看出來,最外圍的那些營寨,屬於追隨江瀚的其他首領,有闖字旗,李字旗、劉字旗等等。

這幾個都是老熟人了,張獻忠一眼便能認出來。

而位於這片營寨中央的,就是上山虎的大營了。

十幾面虎字大旗,迎風招展,獵獵作響。

整個大營又被精心規劃爲左、中、右、後四個版塊,彼此之間留了二三十步的空隙,看起來頗有章法。

這些空隙裡,有半人高的沙土牆隔斷,張獻忠猜測,這應該是爲了防止火攻所設。

從寨門進入江瀚大營,張獻忠的左邊是右營,右營之中人頭攢動,頗爲熱鬧。

營地裡的士兵和附近的百姓在做買賣,地上鋪着不少攤位,販夫走卒,男女老少都有。

雖然略顯嘈雜,但秩序井然,沒有出現強買強賣的景象,這讓張獻忠暗自稱奇。

左營那邊,隱約可見大片的馬廄和一處開闢出來的臨時校場。

校場內,不時傳來士卒們操練的呼喝聲,以及兵器碰撞的鏗鏘音,顯得生氣勃勃。

後營的佔地面積最大,戒備也最爲森嚴,顯然是存放糧草輜重的地方,裡面住滿了精銳戰兵,負責守衛糧草。

眼前所見的一切,都讓張獻忠感到陌生與震撼。

他不禁想起了自家亂糟糟的營寨,每日營地裡除了喧譁吵鬧、就只剩下聚衆賭博,根本看不見什麼正形。

他想要約束手下兵將,做到五日一操都很困難。

這幫人驟然乍富,整日除了吃喝玩樂外,便想着四處去打家劫舍,擄掠財貨。

“哎”

張獻忠在心中不由得發出一陣嘆息,暗自忖道:

“單是看這最基礎的安營紮寨、行軍佈陣,就知道這是一支精兵悍卒。”

“怪不得能打退那幫關寧兵呢!”

“這次除了尋求庇護,看來我也得好好學一學,到底該如何治軍帶兵。”

思緒萬千之間,趙勝已經將他帶到了中軍大帳之外,隨後高聲通稟。

“請進!”

張獻忠與馬守應不敢怠慢,兩人整理了一番衣甲後,便隨着趙勝步入帳中。

只見帳內燈火通明,主位上一人端然而坐,面容俊朗,想必這便是上山虎了。

“兩位可是八大王和老回回?”

江瀚率先開口,打破了沉默。

張獻忠連忙上前拱手,帶着幾分客氣:

“正是,在下張獻忠,這位是馬守應。”

江瀚起身上前,拱手笑道:

“久仰久仰,在下上山虎,兩位遠道而來,招待不週,還請見諒。”

張獻忠擺擺手,客套道:

“豈敢豈敢,上山虎大帥威名遠揚,我與馬兄弟今日得見,實乃三生有幸!”

馬守應點點頭,在一旁連連拱手稱是。

江瀚目光平和地掃過二人,隨即他注意到張獻忠身後站着的兩個年輕人,一大一小,神情各異。

其中一個身材魁梧,面容堅毅,眉宇間透着一股沉穩; 而另一個則顯得有些稚嫩,大概只有十來歲左右,體格不大,但眼神卻異常明亮,帶着一絲警惕與好奇打量着四周。

江瀚心中微微一動,一個念頭瞬間在腦海裡閃過:莫非?

張獻忠也察覺到了江瀚的目光,隨即便側過身子,指着身後兩人介紹道: “不瞞大帥,這兩個是在下收的義子。”

“大的叫孫可望。”

“小的叫李定國。”

江瀚聽罷,眼前一亮,果然是孫可望和李定國!

嘶——

江瀚倒吸一口涼氣,看向張獻忠的眼神,同時也變得複雜無比。

他心中暗自驚歎,這張圖圖,起兵造反的時候到底撞了什麼大運? 孫可望是搞內政的一把好手,在雲南三年練了二十萬大軍出來。

而李定國更是勇冠三軍,兩蹶名王,天下震動,打得清軍連連敗退。

要不是倆人起了內訌,這漢家天下,能不能輪到東虜來坐,估計都難說。

江瀚看着孫可望和李定國兩人,饞的不行,恨不得立刻把他倆挖到自己麾下。

但他也明白,這事兒急不得。

江瀚總不能把張獻忠宰了,然後強行把他的義子收歸己用吧?

要是真這樣做了,且不說能不能成功,單是道義上便站不住腳。

退一萬步來講,江瀚即使收下了兩人,肯定也用得不安心。

強壓下心中的衝動,江瀚重新看向張獻忠,開口問道: “八大王怎麼和曹文詔對上了?”

張獻忠聞言,老臉一紅。

他自然不好意思直說,自己是想學他上山虎一戰揚名,正面擊潰關寧兵,結果卻被一戰打回了原型。

張獻忠只能含糊其辭,隨意扯了個幌子: “唉,說來慚愧!”

“我等本來在蒲縣左近活動,沒曾想那曹文詔如同瘋狗一般四處追剿,猝不及防之下,便便吃了大虧。”

他捶胸頓足,一臉痛心疾首的模樣,

“關寧軍不愧是天下強軍!”

“只一戰,就打得我經營多年的老營幾乎全軍覆沒。”

“唉,三千老營,再加上數千隨從,如今跟着我逃出來的,攏共也才一千多人。”

“這次我與馬兄弟前來投奔大帥,看在大家都是義軍的份上,還望大帥能夠庇護一二。”

“日後但凡大帥有所差遣,我等絕不推辭!”

江瀚聞言,輕輕點了點頭。

如今跟着他一起行動的首領也不少,張獻忠和馬守應想來,他自然不會拒絕。

更何況,江瀚還想着跟張獻忠搞好關係,看看能不能將孫可望和李定國給拐過來。

於是江瀚擺了擺手,溫聲道: “八大王言重了,既然都是反明義軍,理當相互扶持。”

“這大塬之上,空地還有不少,足以容納兩位安營紮寨,兩位請自便就是了。”

張獻忠聽罷,心中稍定,但又面露難色,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

“這個.大帥,實不相瞞,我等被官軍一路追殺,輜重糧草早已丟失。”

“如今軍中就快要斷糧了,不知不知道能否向大帥借一些糧食,以解燃眉之急?”

他生怕江瀚拒絕,連忙補充道: “大帥放心,等我緩過勁來,日後劫掠所得,必定原數奉還!”

“即便是算上些利息,也是應該的!”

江瀚聞言,豪爽地擺了擺手:

“八大王說的哪裡話!自家兄弟,何談利息?”

“這樣吧,我先撥三千石糧草給兩位,以解燃眉之急。”

“至於歸還的事情,日後再說也不遲。”

“這平陽府境內,四處都是豪紳們修的莊子和堡壘,裡面糧錢不計其數。”

“八大王若是有意,可以領兵去拜訪一二,想來收穫應該不菲。”

張獻忠一聽有糧,頓時喜上眉梢。

但他聽到要去攻打那些堡壘和莊子,又有些犯愁: “多謝大帥慷慨!”

“只是.我等倉皇敗退,所有的攻城器械都丟了個一乾二淨。”

“那些地主老財的莊堡,大多高牆厚壘,防禦森嚴;要是率兵強攻,恐怕會傷亡慘重啊。”

江瀚早就料到張獻忠會有此一說,於是他微微一笑,乾脆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八大王不必擔憂。”

“我可以借你兩門重炮,十門小炮,你用完還回來便是。”

但江瀚話鋒陡然一轉,神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面,有一點還請兩位首領務必牢記。”

“攻打莊堡,劫掠錢糧可以,但切勿濫殺無辜,尤其是不能屠戮手無寸鐵的百姓。”

“想必二位來時也看見了,我營中有不少附近的百姓和商販。”

“這些人都是看在我治軍嚴謹,不傷百姓的份上,纔敢放心過來做買賣。”

“還請兩位大王約束好麾下士卒,不要壞了我的名聲和規矩。”

江瀚的語氣雖然平和,但其中蘊含的警告意味卻是十分明顯: “要是壞了規矩,別怪我翻臉不認人,到時候,我們之間恐怕就只能刀兵相見了。”

江瀚這番話,是專門對着張獻忠說的。

張圖圖的名號可謂是如雷貫耳,江瀚不得不防。

雖然屠蜀不是張獻忠一個人乾的,但他肯定也殺了不少人,如今有機會,江瀚自然要提前把話說請。

萬一張獻忠真的大開殺戒,到時候自己就算火併了他,也不會落下個“不教而誅”的口實。

張獻忠來時,當然看見了營裡那些隨軍商人和百姓,心中本來就對江瀚的治軍能力十分欽佩。

如今聽到江瀚的警告,他自然是滿口答應: “好說,好說!”

“我回去之後,一定嚴格約束手下兵將,要是有違令者,定斬不饒!”

江瀚滿意地點了點頭:

“如此甚好。”

隨後他朝着一旁的趙勝吩咐道: “趙書辦,麻煩你帶兩位大王去一趟後營,撥三千石糧草出來。”

“另外再去炮營,讓柱子分兩門重炮和十門小炮出來,一併交給八大王使用。”

說罷,江瀚還特意叮囑了一句: “炮彈、火藥、以及通條、炮刷等一應器具,都要配齊了給人家送去,莫要短缺了什麼。”

一旁的趙勝聽了有些詫異,大帥怎麼如此大方,一次性拿了這麼多糧食出來?

三千石吶,是要千金買馬骨嗎? 趙勝一邊想着,一邊打量起了眼前的張獻忠和馬守應,他實在看不出來這兩人有什麼值得收買的地方。

但他也不好質疑,只能點頭領命:

“明白。”

江瀚這番舉動,確實稱得上是財大氣粗,出手闊綽。

三千石糧食,對於任何一支義軍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更別說那兩門重炮和十門小炮了。

而江瀚之所以如此慷慨,自然也是存了“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心思。

他的真正目的,就是要藉此和張獻忠搞好關係,施以恩惠,進而影響孫可望和李定國。

萬一真能把這兩人給拐過來呢? 區區三千石糧食和幾門火炮而已。

要是真能把孫可望和李定國給拐過來,只能說血賺! 想到這,江瀚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揚起,已經開始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把這兩人給納入麾下了。

(本章完)

第22章 流寇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51章 洪剃頭第57章 馬家村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4章 發餉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28章 慶功宴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69章 再渡河第142章 開門紅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32章 青皮無賴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47章 雙贏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147章 雙贏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59章 渡河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51章 出發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52章 埋伏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53章 王師來了!第35章 靖邊營第41章 忠義堂第50章 穿箭遊營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69章 焦屍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142章 開門紅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85章 野豬嶺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71章 戰後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18章 攻城戰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35章 靖邊營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118章 攻城戰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2章 流寇第151章 洪剃頭第64章 投賊第119章 城破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175章 戰略方針
第22章 流寇第66章 延安府破第151章 洪剃頭第57章 馬家村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4章 發餉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28章 慶功宴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69章 再渡河第142章 開門紅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32章 青皮無賴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47章 雙贏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147章 雙贏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59章 渡河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51章 出發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52章 埋伏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53章 王師來了!第35章 靖邊營第41章 忠義堂第50章 穿箭遊營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84章 處處碰壁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69章 焦屍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142章 開門紅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85章 野豬嶺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274章 大王發媳婦兒咯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71章 戰後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18章 攻城戰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35章 靖邊營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118章 攻城戰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2章 流寇第151章 洪剃頭第64章 投賊第119章 城破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175章 戰略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