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銜尾追殺

第88章

銜尾追殺 王承恩把手下的騎兵都派到了隊伍後面,拼命阻擋着邵勇的騎兵。

而在他們身後,軍陣裡的銃手和弓箭手也在不停地朝着追兵開槍放箭,一時間箭矢鉛彈齊發,打得江瀚的人馬不敢上前。

王承恩長舒一口氣,還好這幫臨洮兵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不少人都是和東虜拼殺過的悍卒,紀律和戰力都是上等。

不遠處的江瀚見狀,冷笑一聲: “今天能讓你們全須全尾的撤回去,我就不姓江!”

他轉頭朝着身旁的傳令兵吩咐道: “去,告訴幾個帶兵的把總,讓他們把包圍圈縮緊,逼他王承恩把軍陣縮起來。”

傳令兵領命而去,把命令都帶給了前頭追擊的幾位把總手中。

不多時,李老歪率部從側翼散開,擺成一字型,從側翼發起猛攻,像是砧錘一樣,不斷撞擊着王承恩的軍陣。

而黑子和邵勇也是不斷地帶兵往前撲,一點一點蠶食着官軍的生存空間。

王承恩的軍陣被擠得越來越密,他心急如焚,但卻無可奈何。

江瀚放下手中的千里鏡,嘴角一揚: “去,讓炮營開炮,往人堆裡轟!”

“我就不信他們還能擋得住炮子兒!”

炮營得令,連忙調整射界,填裝炮彈,將黑洞洞的炮口對準了官軍。

陣中的官軍們毫不知情,還在苦苦支撐,弓箭和火銃交替發射,一刻都不敢停下。

即便是膀子都酸了,銃管都發燙了,他們也不敢鬆懈,生怕出了空子,被叛軍衝進來。

突然,只聽“轟”的幾聲巨響,十幾顆實心鐵彈從天而降,直直地砸進了王承恩的軍陣當中。

炮彈如流星墜地,帶着呼嘯的風聲砸進密集的人羣,瞬間血肉橫飛。

十幾名士兵被當場撕成碎片,殘肢斷臂四處飛濺,鮮血撒了一地。

一名銃手剛擡起火銃,還沒來得及瞄準,就被炮彈擦過,瞬間沒了半個身子,連慘叫聲都沒來得及發出便倒地斃命。

在他身後的幾人也沒能倖免於難,炮彈帶着巨大的衝擊力,將他們齊齊掀翻,摔出去數丈遠,口吐鮮血,掙扎着爬不起來。

濃烈的血腥味瀰漫開來,耳邊盡是撕心裂肺的哀嚎,整齊的軍陣眨眼間變成了人間煉獄,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眼看着剛剛還並肩作戰的同袍變成一堆肉醬,這畫面帶來的衝擊力足以讓人發瘋,也徹底打沒了官軍的士氣。

有人怪叫一聲,丟下兵器撒腿就跑。

原本還能堪堪維持的軍陣鬨然散開,自此撤退變成了一場大潰逃。

督戰隊再也攔不住,只能放棄追殺逃兵。

王承恩眼睜睜地看着士卒潰逃,無力地垂下了雙手,仰天長嘆: “萬事休矣!”

李老歪和邵勇見狀,大喜過望,連忙帶着人衝了上去。

邵勇帶着騎兵一擁而上,在人羣中肆意揮刀砍殺,不斷有掉隊的官軍被斬於馬下,慘叫聲此起彼伏。

官軍的騎兵們還想抵擋一二,可領頭軍官剛舉起馬刀,人羣中一支暗箭飛來,正中面門。

那軍官當場斃命,摔下馬來。

這是江瀚不久前才組建的狙殺小隊,他們一個個手持重弓鳥銃,混在人羣中,專挑那些想反抗的軍官下手。

騎兵們看見領頭的隊長被殺,也不敢再反抗,紛紛調轉馬頭,揮鞭而逃。

而只靠雙腿逃命的步兵就更慘了,李老歪帶人追上他們,從背後就是一刀,當場將其砍翻在地。

更有甚者,躲閃不及,被疾馳而來的戰馬直接撞飛了出去,重重的摔在地上,咳血不止。

王承恩見此情景,眥睚欲裂。

他猛地勒馬停步,朝着身旁的親兵吼道: “豎起將旗,收攏殘兵,我來斷後!”

親兵們聞言大驚失色,連忙勸道: “總兵不可,還是先撤回鄜州去吧!

“留着有用之軀,日後報效朝廷!”

王承恩慘然一笑: “敗軍之將,何談有用之軀?我有負皇恩啊!”

“我意已決!你們要是不想斷後,那就各自逃命去吧!”

親兵見他心意已決,對視一眼,咬牙道: “大人,得罪了!”

他們不由分說,扛起王承恩往馬背一扔,隨即翻身上馬,一路向着鄜州城逃去。

王承恩掙扎無果,只能眼睜睜看着身後屍橫遍野,悲憤欲絕。

江瀚等人一路從傍晚追到了天黑。

抱着斬草除根的想法,所有人都打起了火把,不停地銜尾追殺。

邵勇等人騎着馬,一路從甘泉追到了鄜州城下,追了整整快一百里。

但可惜還是差了一步,王承恩的親兵搶先把王承恩送進了鄜州城。

邵勇勒住繮繩,望着那高聳的城牆,眼中閃過一絲不甘。

沒辦法,他也只能放棄,趕回甘泉縣去。

他們這一部騎兵追的太狠了,脫離大部隊太遠,不是好事。

甘泉縣內,已是深夜時分,大部分士卒們早已睡下。

可江瀚還帶着手底下的幾個把總,圍在在縣衙裡,討論下一步的行動。

黑子嘴裡嚼着馬肉乾,湊上前詢問道:

“旗總,咱們下一步咋走?繼續南下?”

江瀚攤開輿圖,指了指上面的鄜州城:

“如今王承恩逃去了鄜州城,艾穆估計也回了延安府跟賀虎臣合兵。”

“這兩城都有總兵坐鎮,他們雖然野戰打不過咱們,但是守城可不好說。”

“強行打傷亡會很大。”

黑子點點頭,提議道: “那要不咱們繼續南下?繞過鄜州,打金鎖關,往關中平原跑?”

“反正王承恩手上沒兵,他肯定不敢出來野戰。”

江瀚沒有第一時間接話,他其實並不想去關中平原。

關中平原沒怎麼遭災,那裡的百姓還能餬口,他沒有造反基礎。

只有遭災嚴重的地區,纔是他們這幫反賊流寇活動的舞臺。

百姓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會選擇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跟着他造反。

如果他貿然跑進關中平原,搞什麼打土豪分田地的招數,更是自掘墳墓。

江瀚現在只是個流寇,等他跑了,那些手無寸鐵的百姓還能保住分來的田地嗎? 所以在沒有一塊穩定的根據地之前,江瀚都不會選擇這麼做。

他現階段的目標只有一個,努力挖大明朝的牆角,壯大自身。

江瀚沉思片刻,終於下定了決心: “殺他個回馬槍!”

“打李卑,破延水關,進山西!”

我看看能不能晚上再搞一章出來

(本章完)

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19章 城破第3章 魚腹丹書第28章 安塞縣城第59章 餘承業第235章 牆頭草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42章 流寇來襲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54章 哥倆好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38章 練兵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49章 鐵角城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89章 陣斬李卑第52章 埋伏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2章 破局之策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81章 詐降第128章 慶功宴第89章 陣斬李卑第85章 野豬嶺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16章 入城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7章 水泥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35章 靖邊營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9章 李總管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64章 投賊第35章 靖邊營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15章 回陝西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30章 赴宴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2章 流寇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72章 楊鶴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69章 再渡河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18章 攻城戰第159章 渡河第82章 奸細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90章 騙延水關第185章 烽煙四起
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19章 城破第3章 魚腹丹書第28章 安塞縣城第59章 餘承業第235章 牆頭草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42章 流寇來襲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54章 哥倆好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69章 兵發成都府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38章 練兵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49章 鐵角城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89章 陣斬李卑第52章 埋伏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2章 破局之策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81章 詐降第128章 慶功宴第89章 陣斬李卑第85章 野豬嶺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282章 朕之肱骨,國之棟樑!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16章 入城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7章 水泥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35章 靖邊營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9章 李總管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64章 投賊第35章 靖邊營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15章 回陝西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30章 赴宴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92章 威震西北第22章 流寇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着兵甲!第72章 楊鶴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279章 接見泰西傳教士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69章 再渡河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18章 攻城戰第159章 渡河第82章 奸細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90章 騙延水關第185章 烽煙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