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對於農民起義的思考和矯正

洪承疇和盧象升各自退兵的消息,很快傳到了江瀚手上。

“竟然就這麼退兵了?”

得知消息後的江瀚有些難以置信,對此頗感荒謬。

他早已在夔門險灘佈下重兵,枕戈待旦,準備與那盧象升好好較量較量。

結果到頭來竟然一場仗都沒打,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好傢伙!看來張獻忠和高迎祥把崇禎氣得不輕啊……”

江瀚搖了搖頭,鳳陽被破,他估摸着高、張二人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南直隸,甚至是南京城了。

要不然盧象升不會這麼火急火燎的撤回去,高低也得上書勸一勸崇禎。

不過這樣也好,張獻忠和高迎祥兩人算是間接地替他解了圍,把官軍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就是不知道他倆能不能擋住盧象升的追殺……

既然圍剿的官軍撤走了,那他現在就該儘快將四川拿下了。

念及於此,江瀚立刻找來趙勝,交代起了接下來的作戰計劃:

“官軍跑了,咱們也別在夔州府幹耗着。”

“正事要緊,你現在立刻趕回保寧府坐鎮,替我居中調度糧草。”

“我打算先進兵成都府,把這座省城先拿下來。”

說着,他攤開輿圖,指向重慶府、瀘州等地, “至於川南的這些州府,按老規矩,先把火點起來!”

“把各地百姓組織起來,讓百姓們自己把那些趴在他們身上吸血的蠹蟲掀翻。”

“等百姓們鬧得差不多了,咱們再去收拾殘局,順理成章的接受地盤。”

“就按川中的起事的模式來。”

江瀚滔滔不絕地講述着自己的計劃,可一旁的趙勝聽了,卻有些遲疑。

他上前一步,吞吞吐吐地建議道:

“大帥,發兵成都府這事兒,屬下並無異議。”

“只是……只是鼓動各地百姓繼續起事一事,屬下斗膽,懇請大帥先緩一緩……”

“嗯?”

江瀚目光一凝,轉頭看向趙勝,

“爲什麼要暫緩?”

“各地亂起來,不是正利於咱們行動嗎?”

“那幫地主老財難不成還能翻了天不成?”

趙勝嘆了口氣,緩緩開口解釋道:

“大帥,他們是翻不了天,但……但現在川中各地都有些失控了。”

“您在夔州前線抵禦官軍,可能還不太清楚川中腹地的情況。”

“之前爲了防備官軍入川,咱們的主力精銳都壓在保寧、夔州一線。”

щщщ ✿ⓣⓣⓚⓐⓝ ✿c ○

“在川中腹地活動的,只有李將軍、邵將軍的部分兵力,根本管不過來!”

他深吸一口氣,從懷裡掏出幾封書信,一一念了起來,

“成都府那邊,根據李老歪將軍的急報上說,漢州、德陽、羅江這些地方,已經徹底亂了套。”

“百姓們一開始是除五蠹,殺貪官污吏、惡霸豪紳,可現在卻有點苗頭不對了”

“不少人良善人家都被牽扯了進去。”

“僅在羅江一地,李將軍就查實了好幾起冤案。”

“有些家裡不過百十畝地人家,被指認成了豪強。”

“還有更荒唐的!”

趙勝臉上露出不忍,

“一些學子,就因爲穿着讀書人的長衫走在路上,就被人當街圍了起來。”

“暴動的百姓們見他識字,就認定他是勾結官府、包攬詞訟、魚肉鄉里的敗類。”

“結果.”

趙勝說不下去了,重重嘆了口氣。

“邵勇將軍在潼川州、順慶府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絕非個例。”

聽着了趙勝的彙報,江瀚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他試探着詢問道: “既然不是個例,那是不是說明在這背後有人搗亂?”

“會不會是那些被打擊的豪紳劣商,故意在暗中煽風點火,利用暴動的百姓製造混亂?”

這是江瀚作爲統帥的第一反應,階級敵人亡我之心不死。

然而,趙勝卻否定了江瀚的猜測:

“大帥,屬下起初也是這麼想的。”

“但後來,經過我仔細分析各地情報後,卻發現情況並沒有那麼複雜。”

“現在川中各地的官紳們,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依我看,這就是一種過於激烈的行爲。”

“四川各地百姓被王府的走狗、豪紳劣商壓榨了太久,如今放開手腳,就很難再輕易收手。”

“而且很多人嚐到了打擊豪強的甜頭,再加上聚衆發泄的快感,他們的行爲也會失控。”

他擡起頭,目光懇切地看着江瀚: “大帥,官軍既然退去,咱們就不用把精力放在川北了。”

“當務之急,是立刻叫停川中各地失控的百姓,恢復基本秩序和生產活動。”

“否則,任由這股歪風邪氣蔓延,咱們的名聲就要被這羣暴民給敗光了。”

江瀚聽罷,沉默良久。

趙勝帶來的消息,不斷敲打在他的心頭。

當初川中各地百姓自發起事時,江瀚下意識地就忽略了這些可能出現的混亂。

再加上朝廷兩路圍剿,拖住了他手下的大部分兵力,這才導致了起事缺乏領導,逐漸演變成暴動。

“你說得有道理。”

江瀚猛地轉身,看向趙勝,

“傳我將令!”

“第一,立刻把駐守劍州的預備兵力,分派給李老歪、邵勇、以及川中各地統兵將領。”

“告訴他們,人手到位後,必須馬上把川中各地的秩序穩定下來。”

“讓他們派出巡邏隊,深入各鄉各縣,不要遺漏。”

“一旦發現問題,立刻制止!”

“第二,派出人喬裝打扮,混進鬧事的人羣裡去。

“給我仔細查,看看這些人背後,到底有沒有幕後黑手。

“對於那些帶頭的,務必帶我帶回去好好審審。”

“我倒要看看,是不是有人敢趁機生亂。”

很快,各地的將領等來了明確的指示,紛紛行動起來, 尤其是手上兵力捉襟見肘的李老歪和邵勇,在接到來自劍州的大批生力軍補充後,立刻組織了巡邏隊,準備肅清亂民. 羅江,趙家坡。

烏雲低垂,空氣沉悶得讓人喘不過氣。

往日還算寧靜的小村落,此刻卻被一股狂躁的氛圍籠罩着。

數十名拿着鋤頭、扁擔、柴刀的村民,正圍在村子北面的一座小院落前。

院門緊閉,可門板上卻佈滿了坑坑窪窪的凹痕和黃泥。

“開門!”

“趙彬!你個狗日的黑心地主!趕緊滾出來!”

“別以爲躲着就沒事,老實點把地契和糧食都交出來!”

污言穢語和憤怒的口號交織在一起,如同洶涌的浪潮,不斷衝擊着那扇搖搖欲墜的門板。

眼見人羣洶涌,屋內的主人坐不住了,吱呀一聲,從中打開了一條縫。

一個四十多歲、穿着粗布短褂,褲腿上還沾着泥點的男人探出了半個身子。

正是此間主人趙彬。

他看着外面一張張熟悉又陌生的、被怒火扭曲的鄉親面孔,臉上滿是驚恐和不解,聲音顫抖着竭力解釋道: “鄉親們,誤會啊!”

“我趙彬是什麼人,你們難道還不清楚嗎?我算哪門子的富貴之家?!”

“我家攏共就那幾十畝薄田,我自己天天還扛着鋤頭下地幹活呢。”

“你們看看我手上的老繭,再看看我身上的泥;哪家的老爺會像我這樣親自幹活的?”

他伸出佈滿老繭、指縫裡還有黑泥的手,試圖證明自己的清白。

然而,他的辯解在洶涌的人潮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呸!裝什麼裝!”

“我親眼見你家請佃戶,都請人種地了,你還說不是?!”

“就是!穿得比我們好,房子比我們大,你就是豪強!”

“別跟他廢話,往裡衝!”

“搜出他家的地契,分了他家的錢糧!”

人羣中,幾個嗓門特別大的漢子,正躲在人堆裡拼命地煽風點火。

他們的鼓動如同火上澆油,進一步點燃了暴動的人羣。

砰! 一塊拳頭大的石頭狠狠砸在趙彬腳邊,嚇得他猛地縮回頭。

緊接着,更多的石頭、土塊如同雨點般砸向院門和院牆。

“給我砸門!衝進去!”

“把裡頭的統統拖出來!”

失去理智的人羣徹底爆發了,有人開始用身子撞擊院門,有人另闢蹊徑,攀爬起了低矮的院牆。

門閂發出不堪重負的呻吟,院牆上的瓦片被扒拉下來摔得粉碎。

轟! 院門終於被撞開,失去理智的亂民如同決堤的洪水,咆哮着涌入了趙家小小的院落。

一瞬間雞飛狗跳,一片狼藉。

趙彬和他的妻子死死護着兩個嚇得哇哇大哭的孩子,被洶涌的人潮推搡着,擠到了牆角。

“綁起來!遊街示衆!”

“殺光他們!分糧,分錢!”

狂熱的呼喊聲中,有人拿出粗糙的麻繩,有人獰笑着掏出柴刀。

趙彬絕望地看着眼前一張張被貪婪和戾氣扭曲的臉龐,其中還不乏他曾接濟過的鄰居,他僱傭過的短工。

一股悲涼涌上心頭。

“趙老五!”

趙彬猛地起身,指着人羣中的一個瘦子,嘶聲喊道,

“去年你娘病得快死了,是誰借給你兩吊錢抓的藥?”

“啊?!你莫非忘了?!

那個叫趙老五的村民聞言,身體一顫,羞愧地低下頭,不敢再看趙彬的眼睛。

“趙二狗!”

趙彬隨即又指另一個拿着扁擔的年輕後生, “前年催徵,你爹餓得走不動路,是誰看你可憐,僱你到我家打短工,給了你一家活命的口糧?!”

“你手裡的扁擔,還是我借給你的,你現在竟然用它來打我?!”

李二狗握着扁擔的手抖了抖,臉上閃過一絲掙扎,剛想開口說點什麼。

“別聽這廝放屁,他是在收買人心!”

一個尖利的聲音立刻打斷了他,

“這些人最會裝好人了,背地裡心黑着呢!”

“大家別上當!把他捆起來!”

那尖利的聲音再次響起,瞬間蓋過了李二狗微弱的猶豫。

剛剛升起的一絲良知,立刻被洶涌的人潮淹沒。

繩索毫不留情地套上了趙彬和他妻子的脖子,兩個孩子也被粗暴地拉扯着。

絕望瞬間淹沒了趙彬一家。

“慢着!”

“都給老子停手!”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一聲炸雷般的吼聲從不遠處傳來。

暴動的人羣紛紛停下手,轉頭看向吼聲方向。

只見一支約莫百人的隊伍,正朝着趙彬家的小院疾馳而來。

這羣人身着統一的紅色襖子,外面還套着半身皮甲,手持長矛、橫跨腰刀。

正是李老歪派出的巡邏隊。

爲首的把總張鋒和身旁的親兵騎着高頭大馬,迅速包圍了小院。

暴亂的人羣被這突如其來的軍隊震懾,衝擊的勢頭爲之一滯。

“你們是哪家的?憑什麼管我們?!”

張鋒聞言一愣,怒斥道: “廢話,羅江地界,除了咱大帥的隊伍,難道還有別人?”

“放屁!”

“我看你們就是官府假扮的,就是來保護這些地主老財的!”

混亂中,人羣裡煽風點火的聲音再次響起,刻意混淆視聽。

“鄉親們別怕!”

“義軍就在附近,官府的狗腿子不敢動咱們!”

“鄉親們,連他們一起捆了,押送官府!”

在刻意的挑唆下,一些已經失去理智的暴民,竟然真的紅着眼睛,揮舞着農具,朝着巡邏隊衝了過來。

眼見局面即將失控,張峰身後的幾個銃手立刻舉起了長槍,朝着天上放了三槍,試圖震懾暴民。

砰!砰!砰! 三聲震耳欲聾的銃響劃破長空,刺鼻的硝煙瞬間瀰漫開來。

這突如其來的巨大聲響和火光,讓衝在最前面的暴民下意識地停住了腳步,臉上露出驚恐。

火器的威懾力是巨大的。

可短暫的停頓後,幾個混在人羣裡的聲音再次叫嚷起來:

“鄉親們別怕!”

“這羣狗腿子在虛張聲勢,義軍聽到銃聲馬上就會過來的!”

被蠱惑的暴民,在少數亡命之徒的裹挾下,竟然又嗷嗷叫地衝了上來。

有人甚至抄起手上的棍棒,朝着巡邏隊狠狠砸來!

“冥頑不靈!”

張鋒怒哼一聲,臉上再無半分猶豫,

“全體都有!給我驅散人羣,抓捕首惡!”

“膽敢持械衝擊軍陣者,殺無赦!”

接到張鋒的命令後,巡邏隊的兵丁們立刻提刀上前,直接把衝在最前頭的幾個亡命之徒捅翻在地。

手上藤盾輕易便擋開了飛來的農具和石塊,輕鬆衝到了人羣裡。

這幫暴民根本不是對手,僅僅一個照面,便被衝得人仰馬翻。

人羣哭爹喊娘,瞬間崩潰四散。

隊官張鋒騎在馬上,目光死死鎖定了那幾個一直在人羣中上躥下跳、煽風點火的身影。

幾人見勢不妙,正想趁亂開溜。

可張鋒一聲令下,幾名眼疾手快的親兵們便立刻圍了上去,三下五除二地就把幾個試圖逃跑的傢伙給死死按倒在地。

“軍爺饒命!軍爺饒命!”

“我等都是爲義軍做事的,大水衝了龍王廟……”

被按住的幾人嚇得屎尿齊流,拼命求饒。

張鋒徑直走到幾人面前,擡腳踩在其中一人的胸口,語氣冰冷: “說!誰指使你們煽動百姓的?!”

“沒……沒人指使啊軍爺!”

那人哭喊着,

“小的……小的就是看別人搶東西眼紅……想跟着撈點好處。”

“我看趙家日子過得不錯,就……就想着鼓動大家把他家給分了……真沒人指使啊軍爺!”

“求您饒我一命!”

其他幾個被抓的傢伙也紛紛磕頭如搗蒜,供詞大同小異:

要麼是遊手好閒想趁亂髮財的,要麼是以前被真豪強欺負過、如今心理扭曲見不得別人好的苦主;

還有的純粹是爲了發泄戾氣、享受操控他人的瘋子。

審問一圈下來,還真沒找到他們背後有人指示的證據。

張鋒看着眼前這幾個嚇得魂飛魄散、涕淚橫流的慫包,又看了看被砸得一片狼藉的趙家院落,以及抱在一起瑟瑟發抖、滿臉淚痕的趙彬一家,心中五味雜陳。

他揮了揮手: “把這爲首傷人的,煽風點火的都捆起來帶走!按軍法處置!”

“其餘人等,驅散回家!”

“趙家損失,稍後登記報備”

類似的一幕,在川中各地上演。

潼川州,邵勇的巡邏隊及時趕到,從一羣暴民手裡救下了幾個被剝得只剩中衣、眼看就要被扒光羞辱的年輕生員。

這些寒窗苦讀的學子,僅僅因爲一身長衫,就被視爲學蠹,險些遭受滅頂之災。

順慶府,幾名在衙門裡負責抄寫文書、地位卑微的小吏,也因爲一身皁吏的打扮,被暴民團團圍住,硬生生扣上了“官府走狗”的帽子。

好在巡邏隊的及時出現,才避免了又一場悲劇。

隨着江瀚的強力干預,大量巡邏隊開赴各地強力彈壓,川中這場因“除五蠹”而起、卻險些演變成暴亂的起事活動,終於被強行遏制了下去。

川中各地的暴亂雖然漸漸平息,但一份份觸目驚心的報告,卻讓江瀚不得不開始深入思考。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矯枉過正的情況? 原本被欺壓的良善百姓,突然有了丁點權利後,怎麼轉頭又開始欺壓起了他人? 思索良久後,江瀚才慢慢得出結論。

首先便是因爲仇恨的慣性。

長期被壓迫的怒火一旦點燃,就像決堤的洪水,很難強行控制。

當“豪強、官紳、學蠹”這些標籤被無限擴大化,所有與之沾邊的人,都可能成爲泄憤的目標。

仇恨矇蔽了雙眼,同時也模糊了是非的邊界。

再加上“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天然帶有巨大的物質誘惑。

當一些人發現,打着“正義”的名號,可以名正言順地搶奪他人的財產,甚至輕易決斷他人生死時,內心的貪婪和惡念便被無限放大。

很快便會從反抗壓迫,迅速墮落爲追求不勞而獲的暴利和發泄原始慾望的快感。

底層百姓大多目不識丁,在起事狂熱的氣氛中,他們極易被煽動,盲目跟從。

一句“他家請過佃戶就是剝削”,一句“穿長衫的就是學蠹”,就能輕易點燃羣體性的暴力。

最後一點,則是秩序的真空和引導的缺失。

在江瀚主力被朝廷牽扯時,川中腹地的人手便少了,無法有效維持秩序、引導起事運動的走向。

沒有約束和引導,這種自發的行爲,很容易演變成混亂,破壞。

這一事件同時也提醒了江瀚。

起事必須謹慎,提前做好準備,否則很容易傷人傷己。

像是一些老實本分的人家,普通的學子,這些都是江瀚需要團結的對象。

決不能因爲一些暴行,就讓他們對義軍產生誤解,甚至生出牴觸情緒。

念及於此,江瀚特意喊來趙勝,特地擬了個章程出來

今後凡是他麾下的部隊,如果要發動百姓起事,必須加以遵守。

核心原則只有一點,起事必須有主心骨,行動必須統一,決不能放任自流。

在計劃發動起事的地區,需要提前派遣足夠數量的掌令和基層軍官,秘密建立農會或類似組織。

組織需要摸清當地情況,甄別良善之家、物色和培養可靠的本地骨幹。

每次起事發動前,必須由負責的將領和掌令指揮。

對於那些名聲較好、樂善好施的中小地主以及品行端正的寒門學子,都需要將其列入保護範圍。

除了提前通知其閉門自守,必要時還要派人保護其家宅安全。

對於沒收的財產,大部分用於賑濟當地貧苦百姓或充作軍資,嚴禁哄搶,嚴禁私分,更嚴禁百姓私自強取豪奪。

起事行動必須有成建制的義軍部隊作爲核心武力和秩序維護者,全程參與、主導關鍵戰鬥和清算行動。

這是爲了避免百姓們赤手空拳面對可能存在的武裝鎮壓,同時也是防止百姓武裝自行其是。

而起事成功後,附近的主力部隊必須立刻趕到,接管戰後秩序重建工作。

派出多支精幹巡邏隊,配備明顯標識,在行動區域不間斷巡視,並賦予其現場處置權。

對違反紀律、衝擊良善、煽動暴亂者,可當場制止、抓捕甚至格殺。

巡邏隊需配備號角或響箭,遇大規模失控可快速召喚附近主力鎮壓。

wωω ttκǎ n C○

造反不是請客吃飯,但也絕不是濫殺一通。

只有嚴明的紀律才能贏得百姓、士紳、學子的支持。

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119章 城破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29章 練兵第118章 攻城戰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38章 李家張家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56章 吳澤第129章 練兵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5章 馬家溝第38章 李家張家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18章 攻城戰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66章 延安府破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38章 水攻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87章 中伏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27章 陳代雲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00章 佯敗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8章 段家父子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38章 李家張家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64章 投賊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29章 練兵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章 破局之策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34章 忠誠!第109章 論水滸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87章 中伏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51章 洪剃頭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35章 靖邊營第236章 埋伏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36章 埋伏
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119章 城破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29章 練兵第118章 攻城戰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38章 李家張家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273章 淨鞭三聲響,文武兩班齊第56章 吳澤第129章 練兵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5章 馬家溝第38章 李家張家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18章 攻城戰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66章 延安府破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38章 水攻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18章 聖物入藏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87章 中伏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27章 陳代雲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00章 佯敗第276章 漢王大婚第8章 段家父子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278章 崇禎九年發展規劃(二)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38章 李家張家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64章 投賊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29章 練兵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章 破局之策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34章 忠誠!第109章 論水滸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87章 中伏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151章 洪剃頭第277章 崇禎九年發展計劃(一)第35章 靖邊營第236章 埋伏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36章 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