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咱不就是上班喝酒

房間是朱由檢要求全國省府州縣都必須要設立的民意堂,銀川府同樣有設。

坐在純木打造的精緻椅子上,李自成抽出有些粗糙的雙手用力按壓了一下用來緩解屁股的坐墊。

暗道一聲:“好軟乎!”

不斷打量着屋內的陳設,書架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

當然了,文化水平實在不高的李自成也看不懂這些玩意到底是什麼意思,裡裡外外的轉悠了一圈。

他還是決定...

再坐一坐那椅子!

那墊子可真軟乎啊!

沒過多久,一名身穿緋色官袍的中年官員邁步走來,所謂緋色也就指的是大明四品以上官員穿着的偏深紅色官服。

李自成看呆了..

這是他這輩子見到過最大的官員,此刻之前他似乎都沒有意識到自己今天所做的一切到底有多麼離奇。

但這一刻,他感受到了。

這..這可是知府啊!主管一府政務和治安的知府大人..

“小民..小民李自成,叩見知府大人啊..”

王永山剛一推開門,就看到一位身着衣物有些不太整潔的年輕男子站在那裡神色有些呆板的看着自己。

可還沒等自己張口,這人便先給自己來了個跪禮..

讓王永山內心不免有些苦笑。

“不必不必,不必如此多禮,如陛下所言,本官也只不過是代皇上爲民解憂而已..來,咱們坐着,我給你倒杯水,我們慢慢聊聊..”

王永山伸出手來,一把牽過了李自成。

一臉真誠的態度讓李自成甚至恍惚間都忘記自己此行來的目的是爲何了..冷不丁的想起自己似乎是爲了來保住驛卒的工作纔對。

於是開口說道:“知府老爺..我本是銀川府一驛卒,可不知爲何前幾日那驛站的大人突然就告訴我說..讓我今後不用再來上班了,說我不符合什麼勞什子認定..沒有被認定爲在驛站體系內..”

王永山沒有說話,只是微微笑着點着頭,目光中像是在示意李自成可以大膽的繼續說下去,不用在意太多的規矩。

“這我就不明白了,我在這好端端幹着活,怎麼就一下把我踢出去了,這我以後可怎麼生活啊...”

“要知道我家裡還有老母親等着我供養呢...”

李自成的絮叨持續了好一陣,王永山只是一邊笑着點頭,一邊在思索着這件事情又應當如何處置。

自從在京師參加完大明經濟研討會後,王永山的好日子就算是徹底開始了。

儘管自己當初提的建議並沒有被採納,但是還是得到了京城一位吏部官員的賞識,在其關照之下,自己也是從知縣一躍成了銀川府的知府。

這中間的跨越,讓王永山明白。

只有更好的瞭解一方、造福一方、爲政愛民,才能夠有出頭的好日子。

更重要的是,他在那一次京師的會議上,聽到了朱由檢關於如何愛民,如何讓官員更好的貼近百姓的論述。

或許自己的升官是因爲有人關照,可那也是因爲自己在作爲知縣時,對百姓的民生疾苦了解頗多,才能夠適時提出建議。

畢竟,一個高居在廟臺之上的官員。

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知道百姓在想什麼的。

“這件事,本官知道了,但據本官所知,雖然這次進行了對以往所有的人員進行了梳理,可這一次整個銀川府內的驛卒幾乎都留用了啊..我不知道你的情況到底是因爲什麼而被剔除出去,但本官相信可以給你一個合理的答覆..”

李自成似乎突然想起了什麼..

比如說驛站牆上似乎在前幾個月新張貼出來的《大明驛站及驛卒管理條例》,當時他還在前評頭論足了一番後依舊繼續每日帶酒上班..

難道說...

是因爲這個原因?..

李自成突然有了一個在他看來很不合理,但是很恐怖的一個原因,那就是這一次自己被踢出去,難不成真的是因爲自己的問題?

頓時面色上騰起了紅起的懊惱。

而王永山呢?

卻倒是不着急,儘管作爲銀川府的知府,他每日的工作堪稱繁雜,朝廷的公文密集,底下有不少官員叫苦不迭。

可他王永山又能怎麼辦呢?

“咱不就是上班時候喜歡喝點酒嘛...那又不礙事,再者說了...我也不知道那條例上面規定的勞什子規矩,一旦觸犯就是把我踢出去啊...”

“我還指望着這驛卒的差事養家餬口呢,這下沒了活計...我又該怎麼辦啊..”

嘟囔幾句,王永山頓時明白了眼前這位渾身隱約帶着一點臭味和酒氣的男人到底是爲什麼會被驛站剔除出去了。

作爲大明驛卒,任何時候幾乎都是禁止飲酒的。

畢竟,大明的驛站不僅僅是要作爲信息傳遞環節中重要的交通樞紐,更關鍵的是要做好對一些重要信件的準時投遞。

你說你上班喝着小酒,能不誤事,這說來誰都不相信...

如今大明的驛站網絡已經經過朱由檢大筆撥款,進行了全部的梳理革新,對於一些已經荒廢的驛站給予了取締。

對於一些仍然具有一定作用的,但如今已經因爲年久失修或人員太少而導致陷入困境的驛站,進行了扶持和修繕。

而在那些重要驛道沿途的驛站,或者一些較爲繁忙地區的驛道上,驛站的規模正在不斷的擴大,儘管如今的驛站主要還是承載書信或行文往來的作用。

但在未來,朱由檢認爲這幾乎就是快遞行業的標準模板。

並且這還是標標準準的國字號,大明獨此一家,別無分號。

“你看看你..小夥子,怎麼對於朝廷的規矩一點都不上心呢?我想這件事在之前的時候不僅僅是掛出來這麼簡單吧..估計還不止一次叫你去聽課學習..”

“那時候咱不是在家喝醉了嘛...喝醉了還去聽什麼課..”

輕輕搖了搖頭,王永山知道今天的這番對話算是真的浪費時間了,這樣酗酒的懶漢在大明百姓中雖說是少見..

但因爲喝酒..被擼掉的官員都不少..

何況這一個小小的驛卒呢..

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
第三十九章 糾結的皇太極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八十八章 蒸汽機的全面投產第四百零四章 查查報社第九十六章 對金戰爭將至第四百九十五章 海外律法第三百三十七章 紅毛試探第六十三章 席地而坐的皇上第六十四章 交待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二百八十二章 深夜異變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八章 一億三千萬,震驚朱由檢第二百五十五章 覆滅第一百零五章 只是徒勞科泰格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年規劃第三百一十九章 推行律法第六十九章 《大明農業百科》第一百七十六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二十章 皇帝回京第六十六章 再入兵器總局第一百零六章 錦州城破第一百八十四章 刀劍買賣第四百四十九章 後金夜話第一百五十五章 成本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張買米記(1)第三百二十一章 韃子學明第六十一章 朱由檢的火炮夢想第一百零二章 奇襲旅順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四百六十一章 佟康的陰謀第四百九十九章 不容錯過第一百八十五章 朱由檢病了第三百四十九章 放寬限制第一百二十章 跑路規劃第三百九十七章 大獲勝利第一百五十二章 造船計劃第三百七十六章 目標幕府第四百五十章 密謀第一百四十二章 局勢轉變有點快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轉至九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四百三十二章 打!第九十章 薅羊毛計劃第三十四章 排隊打兔子?第三百三十五章 紅河平原第六章 視察京營,收回兵權第八十四章 誰是王立祥第三百六十章 叔叔愛錢第一百八十一章 倭國的銀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路建設第四百七十二章 劉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蒙古人的應對第一百一十章 客串老師的朱由檢第二百八十九章 幼稚第十三章 科舉提前,制度革新第二百六十四章 挖坑等你第三百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零六章 絕對不虧第四百二十九章 試圖教化第二百六十一章 經濟理論第三百零四章 百官訪直隸第四百六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三十四章 登陸開始第一百九十八章 議和的銀子帶夠沒第三百二十章 儒學控蒙第一百一十六章 農業部喜報第四百零七章 準備行動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稅問題第十五章 改制遇阻,戶部缺銀第四百零一章 移民準備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敢惹皇上?第二百四十三章 教育的本質第二百一十五章 街頭賣貨第三百四十八章 經濟路線第三百八十二章 擊沉議和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一樣的工業局第三百七十章 修訂律法第三十六章 給個臺階就下的豪格第二百章 漕運疑雲(2)第四百一十六章 周奎作妖第四百八十二章 紅毛?第四百五十四章 東武伯第二百二十九章 試驗第二十八章 埋伏與收割,獵人與獵物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商人離去第二百四十四章 硝石取冰也算神蹟?第二百八十七章 第二次衝擊與機槍第二百五十六章 事還不少第五十一章 過三關第三百零五章 經濟缺口第四百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第四十六章 搖旗吶喊不得收費?第五十九章 調動第二百一十九章 修繕黃河水利第一百三十九章 復州!復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教育改革第四十一章 新式科舉開考第九十八章 魏忠賢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