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頑強的朱英

決戰之心下定,龐大的戰爭機器運轉起來,十萬朱家軍精銳,二萬水師,還有多達幾十萬的民夫,全都動員起來。

在這個龐大的體系中,絕大多數人都只是一塊磚頭,忠誠履行自己的職責即可。

朱元璋把握全局,決定戰略,張希孟運籌輔佐,兩個人處於最頂層。

而在老朱之下,能夠統攬軍務大權的,就是前軍都指揮使徐達。

這位公認的帥才,在單純的軍務上面,有着堪比張希孟的話語權。只是此刻的徐達,並不是那麼輕鬆。

在他的對面,坐着馮國用和吳禎,馮國用是最近從揚州過來,輔佐老朱,進行決戰的,吳禎在淮西諸將之中,是僅次於徐達和湯和的,他不光智勇雙全,而且還長時間負責漕運,熟悉後勤。

設立訓導員之後,軍中陸續添置了一些類似參謀長旳參軍職位,吳禎就掛着一個參軍銜。

這三個人湊在一次,差不多就是正副統帥,加上參謀長。

面對朱元璋的決戰打算,三個人需要用最快的時間,拿出執行計劃,或者……提出他們的修改意見。

沉默了許久,吳禎還是開口了,“我以爲此時援救浮樑,似乎可以商議……陳友諒大軍猥集湖口,以張定邊爲先導。如果驟然出兵,似乎會落入陳友諒的圈套之中,不得不防。”

吳禎說完,望着徐達,發現這位低垂着頭,目光死死盯在地圖上,一語不發。這時候馮國用突然道:“既然要吃掉張定邊的兵力,就必須派遣一支兵馬,截住來自湖口方向的援兵。”

吳禎立刻道:“湖口和浮樑之間,盡是一馬平川,只有在石門等地,略微險阻,但也不足以阻擋陳友諒大軍。別忘了,陳友諒手下那可是三十萬人,不是三十萬頭豬啊!”

馮國用咬了咬牙,“那,那也要救援浮樑,無論如何,浮樑不能丟!”

又是一怔短暫的沉默,吳禎緩緩道:“浮樑真的那麼重要嗎?”

一句話,竟然讓徐達猛然擡頭,三個人,六隻眼睛,撞在了一起,噼裡啪啦作響。他們彼此都心知肚明,浮樑的事情,一半在城池,一半在朱英身上!

良久之後,馮國用才無奈長嘆一聲,“朱文遜誤了大事啊!”

他這一句話,總算是打破了啞謎,吳禎乾脆把心一橫,直接說道:“江南的這條路並不好走。我聽聞安慶到手之後,萬分欣喜。我們大可以從安慶出兵,掃蕩江北,然後以大軍迫近江州,逼迫陳友諒決戰。這纔是正辦!”

馮國用也明白,這是一步好棋,畢竟江北的條件實在是太好了。道路也好,陳漢的兵力也弱。

而且還可以攻取蘄春,從上游切斷江州和漢陽的聯繫。

到了這一步,戰鬥的主動權就在朱家軍手裡了。

可問題是現在誰也不敢說不管浮樑。

朱英年紀小,不但是朱元璋的義子,還是張希孟的好兄弟……甚至後者身份猶在前者之上。

朱元璋是君主,他可以爲了江山,捨棄很多東西。

但是張希孟不行,在外人看來,他對朱英的態度,堪稱寵溺。

如果朱英出了點意外,誰也不知道張希孟會如何反應……而且以張希孟在軍中的地位,誰敢說不管朱英,小傢伙要是出事,不用張希孟發話,其他軍中將領就能撕碎了他。

浮樑必救,可一旦救援浮樑,就要放棄從江北進攻,然後就要以弱勢兵力,對戰陳友諒的三四十萬人。

湖口以東,很可能就會成爲朱家軍的傷心地。

徐達沉默思忖,良久才道:“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

馮國用和吳禎都是一怔,頓了頓之後,吳禎悶聲道:“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氣氛驟然一緊,徐達的臉色越發嚴肅,最後他緩緩道:“讓你們指揮,怎麼打纔是最好的?”

這下子吳禎情不自禁欠了欠屁股,馮國用也是略微沉吟。

“都指揮使,我看可以派遣五千騎兵,前往祁門!”

馮國用首先把指頭落到了祁門,徐達不由得眼前一亮,祁門扼守在浮樑州前往金陵的要道上,派遣一支騎兵過去,進可以攻,退可以守。

即便浮樑出了差錯,也能設法救援。

當然了,這麼佈置的潛臺詞就是讓朱英自己努力,自求多福。

徐達沉吟半晌,再看兩個人,說道:“還有沒有別的風險?”

“有!”吳禎乾脆道:“如果浮樑州淪陷,饒州也會不保,饒州丟失,則洪都必然失守……朱文正就在洪都!”

又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名字。

三個人其實都心知肚明,江南江北,只能選擇一樣。

如果他們在江北進軍迅速,打破僵局,並且在決戰中,擊敗陳友諒,一切好說。

可若是江北進軍遲滯,不能快速突破。

陳友諒極有可能南下,將鄱陽湖東西兩岸的州縣悉數搶過去。

馮國用突然道:“我如果沒有猜錯,上位和張相高估了陳友諒!”

“高估?”

“嗯!陳友諒曾經打下過洪都,結果因爲內訌回師,坐視洪都落到了我們手裡。陳友諒這人氣度格局都不打,又是個睚眥必報的性格。他出兵浮樑,未必是要從此圖謀金陵,他沒準是想切斷我們和洪都的聯繫,然後他舉大兵南下,奪了洪都,報昔日的一箭之仇!”

馮國用幾句話,徹底點醒了徐達和吳禎。

因爲如果要是想攻擊金陵,打浮樑州實在是有些說不過,放着好好的長江水陸不走,偏要走山區,這不是腦子抽了嗎?

但如果是圖謀洪都等地,瞬間就說得通了。

徐達目光凝重,半晌才道:“是上位和張相站得太高了,反而沒有把握住陳友諒的心思!他嘴上說決戰,滅了咱們。可實際上他或許只是想拿下洪都,報兵敗之仇。”

吳禎也跟着道:“沒錯,可若是這麼講,陳友諒看似狂妄,實則心有定見,用兵穩健,不可小覷啊!”

徐達和馮國用暗暗感嘆,能打下這麼大的基業,佔據兩省之地,距離帝位,一步之遙,又豈是尋常之輩能做到的。

徐達再度把目光放在地圖上,“按照我們的判斷,當下應該立刻派遣一支騎兵,前往祁門,監視陳軍動向,策應浮樑守軍。然後我們主力自安慶發兵,進取江州,打陳友諒一個措手不及,不給他大軍南下的機會。”

馮國用點頭,“沒錯,還應該給朱文正下令,讓他調動洪都兵馬,如果時機成熟,立刻北上,也加入圍攻江州。只要拿下江州,陳友諒就沒了半條命。”

這兩位帥才,得出了迥然不同的方略。

而吳禎沉吟思忖,過了良久,他才緩緩道:“若是朱英有失,我們該如何是好?”

氣氛再度凝重起來。

徐達一手按着太陽穴,只覺得一陣陣心煩意亂。

身爲一名將領,他自然想按照存粹的戰場得失,來思考問題。

但是哪一次大戰能夠簡單過?

其實他們能想到的東西,張希孟和朱元璋會一點都想不到嗎?

可問題是朱英就在浮樑,這事情能怎麼辦?

徐達也不清楚,他只能讓兩個人先退下去,各自權衡,然後再拿主意。

整整一夜過去,又是一個上午,徐達才頂着黑眼圈,前來拜見朱元璋。

令徐達訝異的是,張希孟竟然提前等在外面,看樣子,張希孟也十分憔悴。

“張相!”

徐達正要施禮,張希孟一把拉住了他,到了旁邊。

“徐達,你跟我說,直接援救浮樑,把握大嗎?”

徐達愣住了,“張相,我,我必然全力以赴,不會有閃失的,請張相放心!”

“不!”張希孟搖頭,“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問你,如果朱英能守住浮樑,牽制住張定邊的三萬大軍,不讓他東進金陵,或者南下饒州。這仗你要怎麼打?”

徐達大驚失色,不敢置信地看着張希孟,誰能不知道張希孟和朱英的情分啊!

“張相,我現在也不知道怎麼說,能不能放棄浮樑,退守祁門,或許會安穩一些。”

一聽這話,張希孟頓時笑了。

“行了,你的意思我知道了。正好,我這裡有個消息要告訴你。”張希孟笑道:“盧秋雲昨夜走的,他說會混入浮樑,最遲兩天,就有消息傳來,浮樑的情況我們也就知道了。”

“啊!”

徐達真的驚呆了,盧秋雲,就是那個精通三教九流,熟悉一百八十行,偷過張希孟的賊?

“他真能混進去嗎?”

張希孟也嘆了口氣,“我也不清楚,不過龔伯遂幫着撰寫軍令,陸洲給造了幾份假的告身公文。我拿給了丁普郎看,他說分辨不出來。”

徐達瞪大眼珠,還能這麼玩?良久之後,才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幫臥龍鳳雛,竟然能在這時候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簡直神了!

“張相,倘若浮樑州真的能撐住十天半個月,這場決戰,咱們的勝算能有七成!”

張希孟也微微點頭,不再說什麼。

一天半之後,一封從浮樑州送來的密信,放到了朱元璋和張希孟的面前。

“乾爹,大哥,你們放心,我已經說通了三千窯工,他們都會幫忙守城,我有把握守個一百天……只不過要等戰勝之後,出點小錢,買下窯廠,交給窯工經營,還望恩准。”

張希孟和朱元璋互相看了眼,不愧是你啊!

“傳令,讓花雲領五千騎兵,連夜奔赴祁門,其餘馬步舟師,自安慶啓程,和陳友諒決戰!”

老朱狠狠一揮拳頭……

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
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四百九十六章 輔國元師第二百九十二章 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第二百三十二章 機會要均等第三百二十一章 教導下屬第三百一十六章 總算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八百五十三章 天下一家,萬民一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軍力加倍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四百七十六章 包餃子第一百零八章 又升官又娶媳婦第五百零二章 朱元璋請客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九百零四章 聖人出第五百五十三章 我是西路北伐軍的第四百二十五章 清白的張相公第三百九十四章 國號第四百零八章 單向透明第八百零七章 大明爲父第二百五十五章 越滾越大第一百五十九章 請主公過江第七百五十六章 罷相第五百零六章 張先生不常有第三十七章 優勢在我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丈夫寧能受制於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威力無窮的宣傳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二百一十六章 勸降第五百三十三章 正本清源第四百八十章 張相立大功第四百五十章 聚餐慶生第八百七十一章 皇家科技進步獎第三百二十八章 雙向奔赴第七百二十三章 讓老朱都害怕了第九百零一章 大興土木第三百七十三章 華天夏地大明朝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七百二十一章 金銀消失了第六百一十四章 朱棣的志向第四百一十三章 空印第二百九十章 神將常遇春第四百章 登基大典的嘉賓第四百四十章 捲起來的羣臣第三百一十章 你們想要多少?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第一賊第五百章 別緻的洞房花燭第七百八十五章 出口惡氣第八百二十二章 常遇春,你要努力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元忠臣,我們有的是第四百九十三章 無懈可擊的張相公第六百四十章 陛下如父,先生如母第三百三十三章 來自張夫子的教誨第四百八十四章 賈魯河第七百八十八章 還是兒子第二百一十五章 加倍撫卹第一百二十五章 揮軍下揚州第五百四十六章 我就是織毛衣的第六百七十五章 尷尬的老朱第三百五十六章 到士兵中去第五百五十九章 歡慶勝利第九百零八章 老朱的小遊戲第六百九十二章 張相公收徒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都督妙策第八百六十四章 旨意到第六百五十二章 不是謀反第八百四十四章 皇孫伴讀第四百七十五章 御駕親征第七百六十七章 說服朱元璋第七百一十二章 朱棣的成就感第六十九章 君子豹變第七百一十六章 水師猖狂第八百五十一章 老李太慘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聯手李善長第五百六十九章 鹽第六百零七章 張相回到了忠誠的應天第七百二十八章 母后給我撐腰第三百七十八章 九州不全,寢食不安第八百九十七章 薅大明羊毛第八百四十五章 朱家的祖傳天賦第五百二十四章 張士誠,決不投降!第一百一十六章 戰鼓第四百九十五章 放開禁酒令第八十八章 糧長第五百五十二章 張相封神了第七百六十章 陛下叫我陛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大明百姓的未來番外篇:愛釣魚的老張第六百二十三章 北方也要移民第六百八十一章 不能免俗的朱元璋第八百一十一章 小兒輩的婚事第四百二十章 百萬銀兩第三百三十章 人生無常第三百零七章 吃麪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元最後的柱石第三百九十五章 籌備登基第七百零九章 我們不會讓父皇失望的第八十九章 寶鈔第四百七十七章 河南大捷第二百五十三章 嚇壞的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