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

有了電磁學方面的人才,接下來就要考慮量產蒸汽發電機和有線電報發送接收裝置的問題了,而要量產蒸汽發電機和有線電報發送接收裝置首先必須有電線,這個電線要量產可不是簡單的事情,需要的設備很多。

首先,必須有冶煉設備,將銅礦石和廢銅冶煉成純銅棒也就是紫銅棒,這點問題倒是不大,工部王恭廠冶煉鋼鐵技術相當成熟,只要讓他們將設備稍微改造一下冶煉純銅問題應該不大。

然後,必須有拉絲機,將大腿粗的銅棒拉成細銅絲,這點就比較複雜了,倒不是拉絲機結構複雜,拉絲機主要就是一個擠壓和拉絲打卷,圖紙朱慈炅腦海裡就有,關鍵問題是擠壓需要很大的力度,怎麼用蒸汽活塞來輸出這麼巨大的擠壓力,還有拉絲模具硬度要求也很高,這個材質問題也是個大問題。

最後,還要有銅絲包覆設備,就是將做好的細銅絲加熱,然後將橡膠顆粒均勻的溶解在銅絲表面,這點設備上的難度倒不是很大,主要還是材料的問題,必須從葡萄牙或者西班牙南美的殖民地大量進口橡膠。

綜合這些問題,其中難度最大的當屬拉絲機,沒有拉絲機一切都將變成空想,所以,朱慈炅準備先攻克這個難關。

他首先將腦海中的拉絲機圖紙簡略的畫成草圖,然後,他召集了工部一衆親信,討論拉絲機制造的問題。

這種純技術性質的御前會議按例還是在他的私人書房中召開,與會的人員也就畢懋康、王徽、宋應星這個三個個老親信和徐孚遠、夏允彝這兩個新門生。

在討論技術問題的時候朱慈炅從來都不拘禮節,他將五個親信都招到會議桌跟前,然後直接將草圖擺在桌子上,六個人就這麼湊在一起討論起來。

朱慈炅首先簡略的介紹了一下:“朕這次招你們來是想做個生產細銅絲的機器,就是將冶煉好的純銅棒拉成麪條粗細的銅絲,有點像拉麪,恩,叫拉麪機太俗,就叫它拉絲機吧。”

皇上還會開玩笑!徐孚遠和夏允彝都吃了一驚,不過畢懋康等人倒是習以爲常了,很捧場的輕笑了幾聲。

朱慈炅開個小玩笑也是爲了將氣氛搞輕鬆點,要是大家都畢恭畢敬這技術問題就沒法討論了。

大概介紹完功能,朱慈炅便指着桌子上的草圖解釋道:“這個機器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擠壓和拉絲打卷裝置,這裡就是擠壓的部分,看見中間這個槽子沒,將胳膊或者大腿粗細的純銅棒放在這個槽子裡,然後加巨力往前擠壓,這裡是一個拉絲模具,後面是個錐形的槽子,中間是一個小孔,銅棒就從這個小孔裡被擠壓出來,變成細絲,然後再拉這經過這些滑輪,最後在這裡打成卷,這最後的打卷就跟紡紗是一個道理,不過不是用人去轉動這個軲轆,而是用活塞帶動,差不多就這些了。朕現在對機械都沒你們在行了,也不知道以大明現在的技術做這麼個機器有沒有問題,你們認爲做這個拉絲機有什麼難度沒?”

這話自然是對畢懋康、王徽和宋應星說的,他們可以說已經是機械方面的專家了,理論可能沒有朱慈炅這個穿越而來的妖怪強,但在應用技術方面現在比朱慈炅強了那可不是一星半點。

畢懋康首先開口道:“不知皇上想要多少銅絲,如果只要個幾丈長甚或是幾里長還不如直接開個模具壓鑄算了,這個拉絲機要做出來怕是需耗費很長的時間。”

朱慈炅聞言一喜,能做出來就行,這個銅絲倒不是馬上就要用,費點時間也沒什麼,他誇張的道:“朕想要的可不止那麼一點,萬里長甚或是十萬里長恐怕都不夠用。”

他的話剛落音,三個老部下立馬同時吸了口涼氣,畢懋康驚道:“嘶,要這麼多!”

朱慈炅就是爲了讓他們大吃一驚,現在這種小小的惡趣味滿足了,他才微笑着解釋道:“朕要將這銅絲從京城拉到各宣承布政使司駐地,再從各宣承布政使司駐地拉到各州府,最後甚至要從各州府拉到每個縣城,用量是很大的,壓鑄肯定不行。”

畢懋康聞言,滿臉凝重的道:“那這個拉絲機就必須做了,良甫,你看皇上所說的這個擠壓力度現在怎麼達到?還有長庚,你看皇上所說的這個拉絲模具用什麼材料做合適?”

這官場有官場的規矩,皇上如果沒有點名問話,那麼一般都是職位最高的人回話,下級如果搶答那就是越俎代庖了,在官場上這可是忌諱,王徽和宋應星雖然跟畢懋康熟的不能再熟了,但這點基本的規矩他們還是知道的,也做的很好,所以一直都是畢懋康在回話。

現在,畢懋康讓他們回話了,他們這纔開口,還是按品級來,王徵是侍郎,自然由他先答話。

王徵的專長是機械結構,要是各種機牀的問題,他閉着眼睛都能答上來,但這個拉絲機可不是機牀,而是一種新的機器,要把銅棒像擠麪條一樣從一個小孔裡擠出去,這麼大擠壓的力度到底怎麼達到還真不好說,他只得猶豫道:“這個,微臣現在還說不好,要按大型車牀上的做法,那就只能加大擠壓軸上的齒輪數,不過微臣估計就算加道極限怕是也達不到這個力度,只能在擠壓軸上多連幾個齒輪,幾個蒸汽活塞一起使力,才能達到這麼大的力度,具體要用多大蒸汽活塞,又需要多少個,這個都要實驗,不知皇上急不急,急的話,微臣現在就去做實驗。”

朱慈炅知道,如果這會兒讓王徵去了,恐怕王徵不把東西做成就不會罷手,搞研究的人那股瘋勁他可是深有體會,拉絲機又不急於一時,倒沒必要讓王徵去拼命,他趕緊擡手到:“不急不急,有辦法就好,回去之後你可以慢慢試,現在先把所有問題都商議清楚再說。長庚到你了,模具用什麼材料做合適?”

宋應星的專長是多方面的,可以說是個機械領域的通才,這個材料力學他尤其擅長,不過這個擠壓模具的硬度問題還真把他難住了,用巨力去擠壓銅棒,要把銅棒跟擠麪條一樣擠成細絲,沒人這麼幹過啊,多硬的模具才扛的住,這個不試怎麼知道,他只得同樣猶豫道:“這個,微臣現在也說不好,估摸着這個拉絲模具怕是要比車刀和銑刀都硬才行,那就只能用高碳鋼淬火了,具體要硬到什麼程度還需要實驗。”

比車刀和銑刀都硬那怎麼加工?朱慈炅不由追問道:“那怎麼加工呢,這個拉絲模具的錐槽和細孔可都需要加工的光滑無比,不然根本就拉不出規整的銅絲。”

這個問題對宋應星來說自然不是問題,他輕鬆的回道:“皇上無需擔心,這個拉絲模具用量又不大,完全可以夾到車牀上用油石慢慢研磨,一天做幾個出來還是沒問題的。”

呃,丟人啊,人家都沒說加工的問題,自然是有辦法加工,朱慈炅感覺自己問了個很愚蠢的問題,他尷尬的咳了幾下,繼續問道:“那打卷的問題怎麼解決,這個同步性可要做好,快了慢了都不行,快了就會把銅絲拉斷,慢了銅絲就打結了。”

這個問題對宋應星來說也不是什麼問題,他胸有成竹的回道:“這個皇上也無需擔心,微臣曾親手紡過紗線,紗線和銅絲差不多,快了就會斷,慢了就打結,這主要還是個轉手柄時所用的力度問題,微臣回去測試一下,各種粗細的銅絲多大的力度合適,再配上相應齒數的齒輪就行了。”

朱慈炅聞言,老臉一紅,宋應星的描述讓他想到了一個東西,那就是恆轉矩電機,是啊,只要力度合適,銅絲始終是繃的筆直的,壓根就不用去管什麼轉速的問題,自己今天是丟人丟大發了,竟然在自己帶出來的徒弟面前連問了兩個愚蠢的問題!

那會兒剛開始做機牀和燧發槍的時候畢懋康、王徽和宋應星可是把他當神一樣的看待,跟在他屁股後面問這問那,這纔過去多少年,一轉眼他們都成專家級的人物了,倒是自己變得孤陋寡聞了。好在他們沒見過後世那麼多先進的東西,在理論和見識方面都差了自己十萬八千里,他決定以後讓他們做機器只問能不能做到,他們說能做到就行了,至於怎麼做到,還是不要問了,省得丟人。

這種從教授者變成被教授者的落差實在有點大,朱慈炅顧影自憐了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看樣子這個拉絲機是沒什麼問題的,只是需要耗費時間去實驗而已。現在畢懋康、王徽和宋應星已經完全成長起來了,不說精密機械,一般的機器只要給他們把功能和結構講清楚,他們基本上都能做出來,看着拉絲機的討論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時間,朱慈炅乾脆連帶給銅絲包覆絕緣層的機子也一併讓他們做了。

這個給銅絲包覆絕緣層的機器並沒有什麼難度,只是在銅絲加熱溫度的控制上不好把握,明朝這會兒可沒有溫控儀,要準確的控制溫度是不可能的,不過這個可以用經驗來彌補,多試幾次,取個最佳效果,把加熱量和速度都定死就行了。

關於機械問題的討論過程之順利簡直出乎了朱慈炅的意料,軍工果然是最能促進技術發展的項目,現在的大明在技術上與以往已大不同,已經遠遠的超越了世界各國。有了如此多的專業人才,技術方面已經不用他操太多的心,他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大明在政治、經濟和軍事方面全面發展,儘快將技術優勢轉化爲綜合國力。

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九章 明爭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
第十六卷 第六十一章 四路出擊第十七卷 第十九章 挖穿棱堡第八章 聞聲而動第十三卷 第十一章 荷蘭開溜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七卷 第二十二章 狂賣軍火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九卷 第二十二章 干戈疾突襲奪四國第十二卷 第七章 歐陸消息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六卷 第十四章 瓦刺崛起第十八卷 第六十五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上)第十八卷 第二十六章 王子公主訂終身第十二卷 第一章 蒸汽輪船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六卷 第二十五章 大敗而逃第二卷 第六章 噩耗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十七卷 第四十九章 屯衛大遷移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八卷 第十四章 荷蘭上鉤第三卷 第二十章 一網打盡第十八卷 第五十四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下)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八卷 第六十章 巡視東番,測試戰艦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三卷 第二十一章 財富驚人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六卷 第四十二章 窮兵黷武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十六卷 第四十五章 西線戰事(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卷 第七章 購原料洋人當買辦第九章 明爭第十一卷 第二十四章 戒急用忍圖發展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三卷 第三章 商號開張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二卷 第十六章 新科狀元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六卷 第十五章 糧草之重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十八卷 第二十四章 火藥實驗,事故不斷第一卷結束 感言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十一卷 第二章 齊心協力謀發展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四卷 第二十一章 龍幣問世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六卷 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雄第十二卷 第二十九章 葡萄牙王儲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第二十三章 清洗第十六卷 第三十六章 瓦刺來襲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八卷 第七章 籌建特區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七卷 第六十七章 熱氣球定位(上)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八卷 第九章 教化蠻夷第十五卷 第三章 金銀滿倉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九卷 第一章 東瀛也有農民起義第十八卷 第七十章 協助盟友之墨西哥城第九卷 第十三章 揚天威親王赴歐陸第八卷 第二十五章 強國外交第十四卷 第四章 微服私訪第八卷 第十八章 黃雀在後第十七卷 第三十三章 稅賦問題第十二卷 第三十二章 帝國的餘暉第十二卷 第二十三章 法國的公爵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九卷 第三章 班師凱旋再造寶船第十八卷 第十三章 誰可依仗,唯有大明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六卷 第五十章 明軍發威(五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一章 天啓六年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二卷 第三十一章 全面的合作第十八卷 第十四章 御弟回京,皇宮晚宴第十五卷 第四十一章 忠烈之後(感謝點着螢火蟲看書大大)第十三卷 第十九章 攔截商船第十三卷 第二十四章 洋使勸降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