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第三十七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中)

比利牛斯山脈無名山谷的這一戰是大明帝國6軍特種兵成名的一戰,或者說成名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一戰,傅雲龍率定遼軍特種兵大隊五千人馬在無名山谷伏擊同等數量的法軍,五千法軍全軍覆沒,一個都沒跑掉!

爲什麼這麼肯定呢?

因爲,在戰後,傅雲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覈對人數,不管是被俘虜的還是被殲滅的,都仔細清點了幾遍。

他還將俘虜的法軍軍官分開審訊了很多次,以確認準確的數量。

這次,他可真的一點都不敢馬虎,因爲接下來他準備執行魚目混珠的戰術,去詐開法軍的城門,一舉攻破法軍在比利牛斯山脈最大的棱堡!

要是有一個法軍跑掉了,他所率的五千特種兵都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他們要攻擊的可是一座以防守著稱的大型棱堡,敵人有沒有防備那簡直是天淵之別,要是被敵人事先知道他們是僞裝的,那五萬人過去都是送菜的!

還好,經過多次覈對,這五千多法軍的確全部交待在這裡了,沒有一個漏網之魚。

接下來就要準備偷襲棱堡了,五千人去偷襲還有四千人駐守的大型棱堡,這種事情,自棱堡出現以來還是頭一遭,一般在武器裝備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要攻破一座棱堡,供給方的人數起碼要十倍於守軍,而且,最少要幾個月才能攻下來。

明軍如果裝甲戰車和神威大炮都搬過來,在武器裝備上當然是佔據絕對優勢的,問題是,這裡是山區,別說是裝甲戰車了,神威大炮運送進來的可能性都不大。

而傅雲龍手下的特種兵大隊根本就沒有裝備火炮,最小最小的三一七式榴彈炮都沒有一門,可以說,在裝備上他們是處於絕對劣勢的。

這種情況下,唯有偷襲,但是,如果偷襲不成,很有可能就是全軍覆沒的結局。

人數確認以後,傅雲龍就開始挑選”自願“爲明軍開路的法軍士兵了。

這個時候,沒有任何仁慈可言,他給法軍俘虜的選擇只有兩個,願意配合的生,不願意配合的死!

這次戰鬥進行的比較激烈,五千法軍俘虜到的還不到兩千,再加上上次俘虜的六百餘人,總共就是兩千五百餘俘虜,其實,明軍需要的魚並不多,有個幾百人就足夠了。

所以,錦衣衛密探審訊起來特別果斷,他們只問一句:”願不願意配合我們詐開棱堡一層的城門?“

不願意的,拖一邊砍了;

猶猶豫豫的,拖一邊砍了;

眼珠子亂轉的,拖一邊砍了;

嘴裡答應,臉上不服的,拖一邊砍了;

只有那種毫不猶豫就點頭答應的,才能逃過一劫!

所謂慈不掌兵,這次傅雲龍可是下了狠心了,爲了自己和手下將士的安全,他跟審訊人員下的命令很冷酷:”凡是有一絲不對的,殺!“

也就是說,就算你毫不猶豫的點頭同意了,也不一定就能活,只能說逃過第一劫而已,後面還有更嚴密的審訊,如果有一絲不對,還是一個字:殺!

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錦衣衛密探和特種兵都是久經沙場之輩,殺起敵人來自然不會手軟,不過他們還有個奇怪的舉動,那就是在殺之前他們竟然把俘虜的衣服都給扒了。

當然,這並不是因爲他們有什麼特殊的癖好,也不是想以此來恐嚇後面等待審訊的俘虜,他們之所以扒衣服,是爲了後面僞裝成法軍,執行魚目混珠戰術。

這一通審訊下來,剩下的俘虜直接跌破四位數,只留下將近八百人!

這個人數應該說是多了,而不是少了。

從法軍的角度來說,貪生怕死的軟蛋太多了。

這也不能怪這些人,當人真正面臨死亡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放不下的人或事,英勇就義,視死如歸,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

從明軍的角度來說,押着八百多人去詐城門實在是有點太多了,根本就不好控制。

要知道,那個時候,只要有一個人突然間反水,大喊一聲,那就完了!

傅雲龍決定,再篩選一次,只選出三百”老實可靠“的就行了,至於其他人,先不殺了。

這次伏擊戰明軍也有傷亡,雖說陣亡的還不到一百,受傷的卻有五六百人,這些人自然不適合參加偷襲作戰。

傅雲龍最後決定,只帶四個中隊,四千人馬前去偷襲,錦衣衛教官,受傷的特種兵全部留下來,再留下兩三百人協助他們看守剩下的五百多名俘虜。

他們要是偷襲成功了,自然是皆大歡喜,要是偷襲沒成功,那麼這些留下的人就把俘虜全乾掉,然後去找臨近的友軍!

安排好這一切,也臨近晚上了,傅雲龍命令參加偷襲作戰的四千名特種兵全部準備好法軍的軍服,不夠的就去死屍身上扒,反正是裝成潰軍,衣服髒點、破點,甚至血跡斑斑都沒關係,潰軍要穿的整整齊齊那才叫奇怪呢。

就這樣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傅雲龍並沒有急於帶人前去偷襲,他先是令參戰的特種兵去換好衣服,再稍微化下妝儘量不要露出破綻,然後又召集所有中隊長和小隊長召開了一個臨時作戰會議。

這偷襲也講時候的,你要是一大清早就帶着人跑過去裝潰軍,反而容易引起守軍的懷疑。

不管潰軍是從哪裡趕回去的,離棱堡最少也有幾十裡遠,也就是說跑的話最少都要一個多時辰,不然棱堡裡面可能一點動靜都察覺不到,如果大清早就跑過去,就證明潰軍在晚上趕路了,這烏漆嘛黑的大晚上在山裡跑,怎麼沒摔死呢?不引起懷疑纔怪!

傅雲龍召開會議,主要是與手下的中隊長和小隊長商討偷襲棱堡的細節,到時候一下衝進去四千人,再挨個安排任務是不可能的,因爲到時候只要一吆喝敵人就知道了,這些人壓根就不是說的法語啊,怎麼可能是自己人!

所以,不能臨到衝進去再下命令,必須在去之前就把一切安排好。

比如,到時候如果只有一層城門開了怎麼辦,三層城門都開着又怎麼行動,每個中隊甚至每個小隊具體又負責些什麼等等。

傅雲龍專門用樹枝在地上畫了個棱堡的草圖,與衆人將詳細的戰術都商議妥當,又將所有小隊的任務都安排下去,這才宣佈會議結束,準備出。

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序章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
第十三卷 第十六章 誅滅九族第十二卷 第二十七章 火車和商號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八卷 第十三章 無恥海盜第五卷 第十一章 繼續碉堡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十三卷 第七章 大軍雲集第十六卷 第二十九章 荒原會面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十四卷 第三十章 呂宋行省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八卷 第二十八章 攤出底牌談條件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三卷 第十七章 安南臣服第九卷 第二十四章 收東瀛獎勵真驚人第十六卷 第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四卷 第四十三章 一波攻城第十六卷 第四十九章 雖遠必誅第十七卷 第三十四章 規範經營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序章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六卷 第十章 戰前演練第十七卷 第六十八章 熱氣球定位(下)第四卷 第六章 軍需物資第十八卷 第八十三章 大明皇子,德國國王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八卷 第二十一章 連續作戰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八卷 第五十九章 屯衛擴編之兩百都司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十五卷 第十章 專業人才第八卷 第八章 推行新政第十六卷 第十七章 接着忽悠第十五卷 第二十四章 加大投入(三更,感謝姆知起咩名好大大打賞)第十六卷 第四十七章 瘋狂咆哮第十八卷 第二章 借用屯衛固邊疆第十五卷 第四十三章 戰鬥打響第十四卷 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十四章 隱忍第十三卷 第五章 星城港基地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六卷 第十二章 大戰伊始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卷 第二十章 講義氣身陷重圍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七卷 第六十九章 裝備採購計劃第十六卷 第五十五章 黎明前的偷襲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七卷 第六十二章 開發新佔領疆域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一卷 第十六章 屬國考生聚京城第八卷 第十二章 商船失蹤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一卷 第二十二章 西北旱區煥新春第十六卷 第二十二章 婁東二張第十八卷 第四十四章 鋼鐵巨獸,無敵戰艦(上)第二卷 第四章 發威第十卷 第二十四章 聞風聲狼狽逃竄第十卷 第三章 驗定律驅雷掣電第九卷 第七章 西班牙總督嚇壞了第十八卷 第七十一章 協助盟友之閃電突襲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七卷 第十九章 京察大計第十六卷 第二章 先進武器第十七卷 第二十一章 再下兩城第二十四章 提拔第十三卷 第十八章 重啓海盜第十六卷 第七章 發展方向第十五卷 第三十五章 大明的戰略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十七卷 第六十章 都指揮使駕到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十四卷 第三十八章 傾力一戰第十卷 第十章 調集兵馬準備出征第十八卷 第二十二章 技高一籌,列強敗走(下)第四卷 第十四章 僵持不下第十四卷 第四十五章 蹄聲震天第十三卷 第二十一章 總督互掐第三卷 第十五章 兩位公子第十五卷 第四十五章 緊急軍情第二卷 第十五章 增添機牀第十四卷 第三十四章 直接開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