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第十章 增添衙門

關於朝廷改組的商討還在繼續,朱慈炅之所以提前幾天放出消息,就是想讓所有人都好好想想,怎樣改才合理,怎樣改才能使朝廷的辦事效率更高。

各衙門的大佬都不是尸位素餐之輩,對手底下負責些什麼事情自然再清楚不過了,他們對改組計劃也早有各自的想法,所以,朱慈炅一路點下了,大家言都很積極。

接下來就輪到兵部尚書孫元化了,他見皇上鼓勵的眼神看過了,連忙拱手道:”皇上,微臣覺得兵部職能之繁複尤其嚴重,像武器裝備的放和管理,糧草輜重的調撥和存儲,6軍軍團的操練和作戰,海軍軍團的操練和作戰,這些,都應該分離出去,而兵部本身只管理軍籍和軍令是最合理的。“

朱慈炅聞言,點頭讚許道:”恩,初陽說的很對,這些朕以後會考慮的。“

接下來就輪到太常寺卿蔡邦俊了,五寺的職能倒是相對單一一點,沒有什麼拆分的必要,只是隨着大明的展人員有點不足而已,所以蔡邦俊也只是要求增添人員,並沒有建議拆分職能。

朱慈炅乾脆總結道:”恩,五寺就不說了,都是人員短缺,你們都擬定個章程出來,朕酌情給你們批覆。“

接下來,他又看向戶部尚書程國祥,這戶部可是此次改組的重點,因爲他們應該是最不堪重負的。

果然,程國祥一看皇上的眼神,立馬急切的拱手道:”皇上,微臣覺得戶部的改組已經刻不容緩了,大明這幾年光是行省就增添了三倍,官員數量差不多也翻了三倍,稅賦更是翻了三倍都不止,各項支出也翻了幾倍,光是這些戶部都有點忙不過來了,還有大明的商戶,外來的商戶,這些根本就沒人去管,所以,微臣覺得戶部不但要增添人員,還應把稅賦的管理和商戶的管理都拆分出去,只專心管理朝廷的支出。“

朱慈炅聞言,忍不住讚賞道:”恩,仲若說的很好,接下來刑部、詹事府、翰林院無外乎也是增添人員,增加職位,在這裡就不說了,你們擬章程上來,朕給你們批覆。諸位愛卿都能大公無私,不爭權奪利,只爲將事情做好,將朝廷效率提高,朕心甚慰。不過呢,增添衙門只能一步步的來,不能一次性將所有衙門全部改組,不然的話大家都在忙着調動,整個朝廷豈不是要亂套了?“

他後面這句是帶着開玩笑的口吻說出來的,在座的衆人自然是很配合的笑了一笑,這下整個場面就更和諧了。

緊接着,他又故作神秘道:”那麼,最先應增添的是哪些衙門呢?“

說到這裡,他有意停下來,微笑着看着在座的大佬,貌似想讓他們提出建議。

這個問題衆人倒沒考慮過,先增添哪個部門後增添哪個部門難道會不一樣嗎?

從皇上的表情來看,這個效果肯定是不一樣的,那麼到底先增添哪些部門好呢?

這個問題,朱慈炅自然是有答案的,他緊接着引導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大家都知道吧?“

這不廢話嗎?這句話都不知道還能考上進士,還能當官!

朱慈炅又繼續道:”自秦始皇一統華夏,後面又經歷了多少朝代呢?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多少朝代了,那麼朝代更替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這個問題就有點複雜了,每個朝代更替的時候好像都不單單是生了一點事情,基本上都是很多事情累積到一起,才能造成一個王朝的滅亡。

而且,看皇上這架勢,他也沒準備讓誰回答,他老人家是要自問自答呢,所以,在座的大佬都沒有開口,只是全神貫注的看着皇上,一副悉聽教誨的樣子。

果然,朱慈炅緊接着又道:”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了一個王朝的覆滅,每次王朝更替的時候,基本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民不聊生!不造反他們就活不下去,你說他們會不會反?如果大家都生活富足,誰又會願意搞的天下大亂呢?“

皇上竟然談論造反的問題,這簡直太怪異了,下面的人無不目瞪口呆,不過,貌似皇上說的好像很有道理,大家都過的好好的,誰會想着造反啊!

朱慈炅最後總結道:”所以,黎民百姓纔是國家的根本,只有讓黎民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一個王朝才能長治久安,而且,百姓越富足,國家就越強盛,外辱也休想強加於身。“

這下大家都明白皇上的意思了,能讓百姓生活富足的衙門,要先行。

那麼是哪個衙門呢?這還用問,肯定是戶部啦,衆人的目光不由全部望向戶部尚書程國祥。

程國祥這個惶恐啊,你們都看着我幹嘛?

還好,皇上的目光並沒有看過來,程國祥暗暗鬆了一口氣,要怎樣使百姓生活富足,這個命題實在是太大了,讓他回答,他怎麼回答!

程國祥是鬆了一口氣,黃道周卻冷汗都嚇出來了,因爲皇上正盯着他看呢。

他心裡那個慌啊,皇上,這麼多大佬您不問,您看着我幹嘛?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您啊!

朱慈炅之所以盯着黃道周,倒不是想要這貨出什麼主意,他只是在組織語言而已,盯了一會兒,他終於開口道:”要使黎民百姓生活富足,先必須讓他們學會賺錢的本事,如果斗大的字都不認識一個,只會種地,吃飽飯或許沒問題,要想家致富,那就難了。“

衆人聞言,無不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全部悶頭種地的確只能混個飽腹,要說富足,那還差得遠呢!

朱慈炅緊接着點名道:”幼玄在這方面就做的很不錯,所以,朕決定,先成立一個教育部,由幼玄擔任尚書,負責所有百姓的啓蒙教育,技能教育、科舉教學和漢學推廣。“

前一秒還嚇的要死的黃道周一聽這話,錯點沒激動的暈倒,從一個掛名的正三品詹事府詹事到一個正二品尚書這是多大的跨越啊,最重要的讓他主管的還是他最熟悉教學工作,這簡直就是爲他量身打造的一個部門啊!

其實,朱慈炅就是爲了給他安排個職位纔想着要新增衙門,然後纔想到朝廷各衙門的現狀,可以說,改組朝廷的起因就是爲了給他量身打造一個衙門。

黃道周當然不知道這些,他只感覺皇上對他簡直是太好了,這恩寵,哪怕皇上讓他立馬跳進滾燙的油鍋裡,他都會毫不猶豫的跳!

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序章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
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十三卷 第十三章 慘烈炮戰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卷 第十五章 洛陽城裡烹福王第四卷 第十六章 戰後事宜第十八卷 第八十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上)第五卷 第二十章 盛世將至第十五卷 第十一章 繁華之都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八卷 第一章 海外貿易第六卷 第二十四章 曠世大戰第十五卷 第一章 精密機牀第十七卷 第五十章 西伯大開發(上)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四卷 第五十二章 蘇祿海戰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五卷 第十二章 血戰蓋州(上)第十六卷 第三十二章 秦軍小將第十八卷 第二十三章 曠日持久,損耗驚人第十八卷 第七十五章 新型火藥,高爆炮彈(中)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十二卷 第十五章 造訪呂宋第二卷 第十七章 五虎將上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五卷 第三十六章 全新的同盟第二卷 第十八章 五虎將下第九卷 第十一章 啓和談荷蘭終賠款第十二卷 第八章 破壞和談第十八卷 第三十六章 大膽嘗試新戰術(上)第十六卷 第六章 造福百姓第五卷 第十四章 報紙雛形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五卷 第十六章 再傳捷報第十六卷 第三十五章 嚴陣以待第十七卷 第二十九章 再添新衙門第六卷 第四章 全民動員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十六卷 第四十一章 盟國出手第四卷 第十三章 短兵相接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一卷 第二十一章 火車線路貫南北第三卷 第十一章 入不敷出第四卷 第七章 猛將來援第四卷 第三章 提高產能序章第十二卷 第二十六章 土地換戰艦第八卷 第二十章 俘虜上尉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二卷 第三章 秀女難選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五卷 第二章 友好條約第五卷 第十九章 郵局誕生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二十三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七卷 第八十四章 戰爭賠款,高到離譜第十六卷 第二十章 太子少師(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七卷 第三章 天然寶庫第十三卷 第九章 荷蘭出面第十七卷 第十六章 時刻警惕防偷襲第五卷 第七章 改變策略第十五卷 第五十五章 燃燒的遠征(三更,感謝T34/85大大打賞)第十三卷 第十五章 血染龍旗(下)第十卷 第八章 學通訊驛卒成新寵第九卷 第十六章 奪大名翁婿初登場第八卷 第三章 錦衣密探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二卷 第二十五章 反攻遼東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六卷 第三十四章 孫傳庭請援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十四卷 第五十章 引蛇出洞第九卷 第二十三章 下本州雙雄終一戰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六卷 第二十章 炮彈基數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三卷 第八章 安置災民第十七卷 第十四章 明軍在幹什麼第十六卷 第二十八章 點亮長安街第十八卷 第四章 千萬平民大遷移第九卷 第九章 簽訂合約軍服出爐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十六卷 第五十四章 兵逼伊斯法罕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六卷 第五章 調集兵馬第十三卷 第二章 東胡王朝第十七卷 第九章 海軍再升級第十五卷 第二章 收穫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