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

西伯利亞高原需要開,西伯利亞平原更需要爭奪,西伯利亞爭奪戰不光是爲了土地,也不光是爲了資源,朱慈炅之所以傾盡全力,強取西伯利亞,主要是爲了打出大明的聲威。

這個時代是一個典型的弱肉強食時代,大航海的興起,殖民地的爭奪,將使世界格局生根本性改變,可以說,誰在這場爭奪中獨佔鰲頭,誰就能掌控未來。

大明帝國在朱慈炅的領導下,已經隱隱有成爲級大國的趨勢,如果照這樣展下去,不出十年,大明帝國就將無敵於天下。

歐6列強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慫恿沙俄來偷襲大明,想借此拖住大明展的腳步,從而全方位趕大明。

這種情況下,大明是不得不戰,而且要打,就要把沙俄打疼,把列強打怕,讓他們知道大明不好惹,讓他們從此不敢再輕易挑起事端。

怎麼才能讓沙俄感覺到疼呢?當然是把他們剛佔領不久的西伯利亞搶過來,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

怎麼才能讓列強感覺到怕呢?很簡單,逮住沙俄往死裡打,打得他們屁滾尿流,打得他們哭爹喊娘,列強就知道大明帝國惹不起了!

現在,西伯利亞已經開始解凍,大明駐紮在那裡的五個6軍軍團,兩個海軍軍團,還有一個預備軍團熬過了一個寒冬,急需補給。

在西域,更是有五個6軍軍團,七個藩屬**團,二十萬俘虜,物資的消耗度恐怖至極,時時刻刻都需要補充。

朱慈炅招大家過來,主要還是商議物資調撥的事情,開西伯利亞只是附帶的而已,現在附帶議題都商議完了,正事還沒開始談呢。

他想了想,乾脆起身去取了張西伯利亞全境圖,展開,攤在會議桌上,然後,鄭重的道:”下面來商議一下糧草輜重調撥的問題,爲應對接下來對沙俄的大戰,大明在西伯利亞和西域集結了兩路大軍,前線有將近兩百萬將士正在爲國征戰,這個後勤我們一定要做好,一定要讓他們吃飽,穿暖,彈藥充足,裝備齊整。“

衆人聞言,紛紛凝重的點了點頭,自古就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大軍在外征戰,最重要的就是物資的供給,物資供應不及時,特別是糧草供應出了問題,很有可能導致大軍不戰自愧,這種事情在史書記載上簡直是舉不勝舉。

朱慈炅指着葉泥河流域的通古斯城繼續道:”這裡是西伯利亞一線的核心所在,必須囤積足夠的糧草,初陽,通古斯城的糧草儲備還有多少?“

孫元化聞言,連忙拱手道:”回皇上,據盧元帥近日來報,通古斯城的糧食已經不足兩百萬石,估計只能維持兩個月左右了。草料的消耗倒不是很大,那邊就有現成的牧場,基本能滿足戰馬的口腹。“

朱慈炅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京城現在籌集了多少糧食?“

孫元化聞言,略有些慚愧的道:”回皇上,去年和今年前三個月爲盧元帥他們籌集的糧草基本上都運到西域和南亞去了,這一個多月來,微臣只籌集到糧食六十萬石左右。“

六十萬石只夠六十萬大軍吃一個月,連盧象升那路都保證不了,這種度肯定不行,當然,這也不能怪孫元化,原本他已經準備很充足了,誰知道列強又在西域和南亞挑事,害的大明倉促調集了各類大軍一百多萬,中間糧草的供給能不出問題已經很不錯了。

朱慈炅想了想,憂心道:”不行啊,光西伯利亞一線每個月最少要調撥糧食一百萬石,一個多月才調集了六十萬石,這個度太慢了。“

孫元化聞言,與程國祥對視了一眼,兩人同時拱手道:”微臣知罪。“

朱慈炅搖頭道:”這個也不能怪你們,說說吧,有什麼困難,朕給你們解決。“

孫元化又與程國祥對望了一眼,這次換成是程國祥答話了,因爲糧草的調集其實主要還是戶部在負責,孫元化只是負責收貨,然後送到前線去而已。

程國祥略帶惶恐的道:”皇上恕罪,糧食轉運不及實乃微臣之過,因爲去年各老行省之稅糧幾乎徵調一空,現在要徵糧需從大明新開闢的行省徵調,戶部與新行省地方衙門之間合作上還有點生疏,在稅糧收集、人員調派和運力調配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所以耽誤了軍糧的供應,微臣惶恐,請皇上責罰。“

原來是這麼回事,去年大明的確用兵數量巨大,光西伯利亞一地,6軍正規軍團就有十個,海軍正規軍團還有兩個,還有藩屬**團,預備軍團、屯衛,一個月消耗的糧食兩百萬石都不止,還有其他地方,例如南亞、南洋、歐亞運河,都需要調配糧草,明軍糧草的消耗已經過三百萬石每個月!

而原兩京十三省的稅糧撐死也就兩千多萬石,其他的就要到新建的二十多個行省去徵調了,新建的行省,有的衙門可能纔剛成立不久,與戶部配合不好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也就是說,大明現在並不是沒有糧食,光稅糧就能支撐這兩三百萬軍隊的日常損耗,但是,調集到一起中間涉及到收集、搬運、轉運等等諸多環節,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耽誤事。

比如,某行省稅糧已經徵集到行省的府了,但必須找火車運到京城來,這火車來了,還必須有人去將糧食搬上火車,那可是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噸,需要多少人力,這人誰去召集,工錢又怎麼算,又由誰負責放,這些都要有人負責。

老的行省輕車熟路,只要一聲令下,相關人員立刻便會將事情安排的妥妥的,而新行省,可能相關的負責人都沒有,就算有,對業務可能也不是很熟悉,請不到人,或者請的人不夠,這些都有可能。

爲什麼說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就是這個道理,倒不是說要打下一塊地盤很容易,只是戰爭總會有結果,你打贏了,這裡就是你的,你打輸了,就滾蛋,很明確,無需考慮太多。

地方打下來以後就不一樣了,不說鎮壓反抗這些事情,起碼你要確立一套高效的行政體系,爲自己管理地方,爲自己徵稅;你要制定合適的法律,規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並不是說你隨隨便便調一堆官員過去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像這次,在軍糧的徵調上就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必須解決,不然前線兩百餘萬軍隊糧草供應不及,那麻煩可就大了!

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
第十八卷 第二十章 構築防線,以身爲餌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二卷 第三十三章 延續的希望第十五卷 第二十七章 喜得太子第十六卷 第一章 進步驚人第十三卷 第三十三章 佈局東南第十七卷 第三十五章 開始推選第十六卷 第二十七章 花市燈如晝第十二卷 第四章 推進系統第十五卷 第五十六章 一潰千里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一卷 第十一章 陸上霸主現崢嶸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十二卷 第十一章 整合產業第十五卷 第十五章 收復北疆第十七卷 第十七章 棱堡防禦誠可怕第二卷 第十九章 燧發手雷第十四卷 第二十四章 再赴歐陸第四卷 第五章 總督上任第五卷 第三章 火炮來了第二章 系統任務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八卷 第五十五章 獲取土地,禮尚往來第十五卷 第三十七章 黎塞留出手第十七卷 第四十七章 戰車測試急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七卷 第二十六章 內閣負責制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七卷 第十七章 大敗阿三第九卷 第二十章 振國威琉球戰強藩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十二卷 第二十四章 混亂的場面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十三卷 第二十五章 占城來歸第十八卷 第六十三章 借道德國,征討荷蘭第十七卷 第十八章 明軍攻擊更可怕第十四卷 第二章 造船造船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七章 氣氛詭異第七卷 第十章 早期殖民第十六卷 第三十章 共同出兵第四十章 一戰成名驚列強(中)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二卷 第九章 遼東第十四卷 第二十二章 推廣龍幣第四卷 第二十二章 狼狽逃竄第六卷 第二十一章 彈幕攻擊第十六卷 第六十章 明軍再出徵第十七卷 第五十三章 開發新策略(上)第十卷 第十二章 親王歐陸載譽歸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七卷 第五十八章 屯衛新職能(下)第十一卷 第十九章 科舉排名定前程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六卷 第二十四章 盛世長安(上)第十六卷 第四十三章 西域攻略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七卷 第三十七章 石油提煉第十卷 第二十五章 守襄陽義軍末路第十一卷 第三十八章 中興之主平四方第五卷 第四章 蒸蒸日上第十五卷 第二十一章 波斯遣使(感謝T34/85大大)第十六卷 第三十八章 死傷慘重第十一章 暗鬥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八卷 第五十三章 拉攏土著,籌建基地(中)第十八卷 第八十四章 冊立太子,開發澳洲第十八卷 第五十一章 新建港口,開發美洲第十二卷 第九章 文化入侵第七卷 第六章 研製成功第十二卷 第二十一章 國王的驕傲第十三卷 第八章 天朝降臨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六卷 第三十七章 全力攻城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七卷 第九章 洋兵敬服第十卷 第十九章 剿反賊御駕親征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八卷 第八十一章 再請和談,妄圖拖延(下)第十二卷 第十章 經濟入侵第十四卷 第十一章 最終目標第十三卷 第十章 不歡而散第十三卷 第十二章 兵臨升龍第四卷 第九章 皇上很忙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七卷 第六十一章 利潤分配原則第十卷 第六章 論技術徒弟勝師傅第十六卷 第二十三章 皇上請客第十八卷 第五十六章 另類殖民,同化土著第十一卷 第三十六章 火炮衝鋒亂敵陣第四卷 第二十一章 趁亂襲營第十六卷 第三十三章 天山上的崗哨第十一卷 第二十七章 宿命之敵終一戰第八卷 第十七章 淡水之戰第十二卷 第二十二章 艱難的思考第十七卷 第六十三章 屯衛的賺錢思路第十六卷 第四章 推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