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卷 第五章 打天下易

西伯利亞高原需要開,西伯利亞平原更需要爭奪,西伯利亞爭奪戰不光是爲了土地,也不光是爲了資源,朱慈炅之所以傾盡全力,強取西伯利亞,主要是爲了打出大明的聲威。

這個時代是一個典型的弱肉強食時代,大航海的興起,殖民地的爭奪,將使世界格局生根本性改變,可以說,誰在這場爭奪中獨佔鰲頭,誰就能掌控未來。

大明帝國在朱慈炅的領導下,已經隱隱有成爲級大國的趨勢,如果照這樣展下去,不出十年,大明帝國就將無敵於天下。

歐6列強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慫恿沙俄來偷襲大明,想借此拖住大明展的腳步,從而全方位趕大明。

這種情況下,大明是不得不戰,而且要打,就要把沙俄打疼,把列強打怕,讓他們知道大明不好惹,讓他們從此不敢再輕易挑起事端。

怎麼才能讓沙俄感覺到疼呢?當然是把他們剛佔領不久的西伯利亞搶過來,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

怎麼才能讓列強感覺到怕呢?很簡單,逮住沙俄往死裡打,打得他們屁滾尿流,打得他們哭爹喊娘,列強就知道大明帝國惹不起了!

現在,西伯利亞已經開始解凍,大明駐紮在那裡的五個6軍軍團,兩個海軍軍團,還有一個預備軍團熬過了一個寒冬,急需補給。

在西域,更是有五個6軍軍團,七個藩屬**團,二十萬俘虜,物資的消耗度恐怖至極,時時刻刻都需要補充。

朱慈炅招大家過來,主要還是商議物資調撥的事情,開西伯利亞只是附帶的而已,現在附帶議題都商議完了,正事還沒開始談呢。

他想了想,乾脆起身去取了張西伯利亞全境圖,展開,攤在會議桌上,然後,鄭重的道:”下面來商議一下糧草輜重調撥的問題,爲應對接下來對沙俄的大戰,大明在西伯利亞和西域集結了兩路大軍,前線有將近兩百萬將士正在爲國征戰,這個後勤我們一定要做好,一定要讓他們吃飽,穿暖,彈藥充足,裝備齊整。“

衆人聞言,紛紛凝重的點了點頭,自古就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大軍在外征戰,最重要的就是物資的供給,物資供應不及時,特別是糧草供應出了問題,很有可能導致大軍不戰自愧,這種事情在史書記載上簡直是舉不勝舉。

朱慈炅指着葉泥河流域的通古斯城繼續道:”這裡是西伯利亞一線的核心所在,必須囤積足夠的糧草,初陽,通古斯城的糧草儲備還有多少?“

孫元化聞言,連忙拱手道:”回皇上,據盧元帥近日來報,通古斯城的糧食已經不足兩百萬石,估計只能維持兩個月左右了。草料的消耗倒不是很大,那邊就有現成的牧場,基本能滿足戰馬的口腹。“

朱慈炅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京城現在籌集了多少糧食?“

孫元化聞言,略有些慚愧的道:”回皇上,去年和今年前三個月爲盧元帥他們籌集的糧草基本上都運到西域和南亞去了,這一個多月來,微臣只籌集到糧食六十萬石左右。“

六十萬石只夠六十萬大軍吃一個月,連盧象升那路都保證不了,這種度肯定不行,當然,這也不能怪孫元化,原本他已經準備很充足了,誰知道列強又在西域和南亞挑事,害的大明倉促調集了各類大軍一百多萬,中間糧草的供給能不出問題已經很不錯了。

朱慈炅想了想,憂心道:”不行啊,光西伯利亞一線每個月最少要調撥糧食一百萬石,一個多月才調集了六十萬石,這個度太慢了。“

孫元化聞言,與程國祥對視了一眼,兩人同時拱手道:”微臣知罪。“

朱慈炅搖頭道:”這個也不能怪你們,說說吧,有什麼困難,朕給你們解決。“

孫元化又與程國祥對望了一眼,這次換成是程國祥答話了,因爲糧草的調集其實主要還是戶部在負責,孫元化只是負責收貨,然後送到前線去而已。

程國祥略帶惶恐的道:”皇上恕罪,糧食轉運不及實乃微臣之過,因爲去年各老行省之稅糧幾乎徵調一空,現在要徵糧需從大明新開闢的行省徵調,戶部與新行省地方衙門之間合作上還有點生疏,在稅糧收集、人員調派和運力調配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所以耽誤了軍糧的供應,微臣惶恐,請皇上責罰。“

原來是這麼回事,去年大明的確用兵數量巨大,光西伯利亞一地,6軍正規軍團就有十個,海軍正規軍團還有兩個,還有藩屬**團,預備軍團、屯衛,一個月消耗的糧食兩百萬石都不止,還有其他地方,例如南亞、南洋、歐亞運河,都需要調配糧草,明軍糧草的消耗已經過三百萬石每個月!

而原兩京十三省的稅糧撐死也就兩千多萬石,其他的就要到新建的二十多個行省去徵調了,新建的行省,有的衙門可能纔剛成立不久,與戶部配合不好那也是情有可原的。

也就是說,大明現在並不是沒有糧食,光稅糧就能支撐這兩三百萬軍隊的日常損耗,但是,調集到一起中間涉及到收集、搬運、轉運等等諸多環節,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就會耽誤事。

比如,某行省稅糧已經徵集到行省的府了,但必須找火車運到京城來,這火車來了,還必須有人去將糧食搬上火車,那可是動不動就是幾千上萬噸,需要多少人力,這人誰去召集,工錢又怎麼算,又由誰負責放,這些都要有人負責。

老的行省輕車熟路,只要一聲令下,相關人員立刻便會將事情安排的妥妥的,而新行省,可能相關的負責人都沒有,就算有,對業務可能也不是很熟悉,請不到人,或者請的人不夠,這些都有可能。

爲什麼說打天下易,守天下難就是這個道理,倒不是說要打下一塊地盤很容易,只是戰爭總會有結果,你打贏了,這裡就是你的,你打輸了,就滾蛋,很明確,無需考慮太多。

地方打下來以後就不一樣了,不說鎮壓反抗這些事情,起碼你要確立一套高效的行政體系,爲自己管理地方,爲自己徵稅;你要制定合適的法律,規定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而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時間,並不是說你隨隨便便調一堆官員過去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像這次,在軍糧的徵調上就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必須解決,不然前線兩百餘萬軍隊糧草供應不及,那麻煩可就大了!

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七章 實驗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
第十六卷 第二十五章 盛世長安(下)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十五卷 第五章 運河之策第二卷 第三章 爭權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七卷 第二十二章 名將聚首第十五卷 第二十章 爭相來朝第四卷 第十五章 傷亡慘重第四卷 第八章 三大精銳第十七卷 第七十九章 勢如破竹抵烏山第七卷 第七章 新式槍械第十三卷 第三十四章 所謂合約第六章 榮耀任務第十卷 第二十一章 抗官兵各懷鬼胎第十五卷 第二十九章 擴大同盟第二卷 第八章 人渣第十四卷 第八章 商業帝國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六卷 第十一章 軍火生意第十一卷 第十七章 教導孟侯用水泥第十七卷 第四十五章 戰車和坦克第七卷 第八章 操練洋軍第八卷 第十章 準備打劫第十七卷 第七十四章 厲兵秣馬備出征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三卷 第十二章 龍顏大怒第十六卷 第五十二章 三大猛將第十七卷 第二十章 守軍投降第八卷 第二十二章 肉盾攻城第十八卷 第六十八章 修築鐵路,貫穿美洲第六卷 第八章 洋使來賀第十三卷 第二十六章 神威大炮第十五卷 第五十九章 僥倖脫逃第十四卷 第二十八章 同盟條約第二十二章 彈劾第十七卷 第八十五章 列強屈服,合約簽訂第十四卷 第七章 戰艦翻倍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戰遵化下第十八卷 第七十七章 窮兵黷武,最後瘋狂第十四卷 第十七章 誘敵之計第十八卷 第六十六章 風之語者,天朝傳說(中)第七卷 第四章 鐵礦金礦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七卷 第四十二章 重賞宋應星第十三卷 第三十章 拖延時間第十卷 第四章 證道理電磁相生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八卷 第八十五章 賞賜羣臣,佈局全球第四卷 第十九章 假意投靠第十五卷 第五十八章 遊牧部落第十二卷 第十九章 歐陸的形勢第四卷 第二十四章 進軍平陽第十七卷 第十二章 棱堡遍地第十五卷 第三十三章 交易和貨幣第十五卷 第三十二章 漢字的魅力第十七卷 第四十一章 實驗有危險第八卷 第五章 培養海盜第三章 軍工設想第十四卷 第九章 財富驚人第十七卷 第十三章 經緯度座標第十卷 第二十六章 誅梟雄天下太平第二卷 第一章 規劃第五卷 第十七章 輿論引導第十五卷 第十八章 結盟請求第十一卷 第十五章 舉國上下齊選秀第九卷 第十五章 謀東瀛父子齊上陣第十一卷 第二十五章 斷頭樹下鐵頭精第十三卷 第六章 天朝上使第十七卷 第七十章 兵法與熱武器作戰第九卷 第二十一章 烽煙起趁亂謀九洲第十五卷 第四十章 偷襲滿涇衛第十二卷 第六章 明皇大婚第十七章 實驗第六卷 第十九章 步兵操典第十一卷 第四章 歐陸使節遊大明第十五卷 第二十八章 取個名字真難第十二卷 第十三章 出發歐陸第十四卷 第三十五章 亂世來臨第八章 闖出一番新天地(上)第九卷 第十四章 展雄風明軍下西洋第十八卷 第三十五章 特種作戰初登場(下)第十七卷 第四十章 柴油和煤油第十八卷 第二十七章 盟國國王顯猶疑第二卷 第十章 天災人禍第十四卷 第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十五卷 第六章 皇后有喜第八卷 第十九章 海盜覆滅第十七卷 第五十四章 開發新策略(中)第五卷 第八章 御駕親征第九卷 第十九章 彈如雨一戰滅敵軍第十四卷 第三十三章 大戰之年第二卷 第七章 兵變第十五卷 第四十四章 死戰不退第十七卷 第三十章 推選尚書第十三章 神蹟第十七卷 第二十七章 爲什麼放權第九卷 第十二章 籤條約大明壓列強第八卷 第十一章 海上攔截第十七卷 第七十一章 渡過冰河大明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