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

“情況怎麼樣?”王陽明剛剛下船,就問道。

“王大人,叛軍已經被包圍在黃家渡了,覆滅在即。”徐鏈說道。

這爲徐鏈是撫州知府,此刻在黃家渡附近的官員不少,可以說南昌附近的地方官都來了,各自帶着一些人,能力好不好不說,但是也能造些聲勢。

徐鏈就帶來了數千人馬圍攻黃家渡。

不過王綸不辜負劉養正的期望,縱然在贛江之上,烈火熊熊的時候,全軍的軍心動搖的時候,他依舊能穩住陣腳,擋住了敵人的進攻。

不過這個時候,他個人的能力,已經無法挽回大局了,他所能做的也不過是苟延殘喘而已。無關大局。

只是他這樣的頑抗到底,卻牽制了王陽明大量的兵力。

王陽明到現在所能調用的兵力,也不過是兩萬上去,雖然還有一些壯丁,但是這些壯丁都是打不了仗的。有大量的後勤事務,需要大量的壯丁,比如說看管戰俘。

所以寧王到了黃家渡下游蘆葦蕩之中,而王陽明的手中也沒有集結多少兵力,不過三五千人而已,都是王陽明在贛南剿匪的老班底。

王陽明在黃家渡視察了一會兒,他立即判定,黃家渡這裡守上個三五天,完全沒有問題。而三五天之內,就足夠他解決掉寧王了,不過解決不掉,三五天的時間,也足夠寧王逃離這裡。

不過,在王陽明看來,寧王就不是逃脫之後,也是死路一條,沒有了大軍的寧王,即便是一個縣吏也能將綁起來。

“王大人,寧王就逃到了這一片蘆葦蕩之中。”一個斥候說道。

王陽明擡眼望去,卻只能一片汪洋如同大海一樣的蘆葦蕩。他根本看不見別的。立即有人牽過一匹馬來,王陽明翻身上馬,雙腳踩在馬鞍之上,極目遠望,只能依稀的看見遠處有一道水線,不是別的,正是寬闊的贛江。

贛江兩岸都有這樣數裡寬的蘆葦。王陽明當初也乘船從贛江南下,也不奇怪,他側耳傾聽,聽到不少翻騰的人聲,讓他知道,寧王的的人就在這一帶,還沒有從蘆葦蕩之中走出來。

王陽明看這身後不過三五千人,再看這蔓延數裡,無邊無際的蘆葦蕩,一咬牙,下定了決心,說道:“四周散開,放火。”

“大人,您的意思是就將這蘆葦蕩給一把火給燒了嗎?”

水火無情,好幾萬人都這裡掙扎,如果一把火說了,簡直是太殘忍不過,在他們的印象之中,王大人向來是最寬仁不過了,怎麼會下這樣的命令。

“是。放火。”王陽明臉色鐵青,重複道。

王陽明自然知道,這樣做的後果,甚至比他們還知道,但是王陽明權衡利弊之後,還是選擇這麼做。

首先,這蘆葦蕩實在是太寬闊了。三五千人進去,根本沒有一點影響。而且在蘆葦蕩之中,也無從找寧王的下落。

其二,寧王大軍有數萬大軍,即便是被算計的如此不堪,在絕對實力上,他還是勝過王陽明的部下。爲了防止爲山九仞功虧一簣,越到接近成功的時候,越要慎重。

這裡在江邊,雖然蘆葦茂盛,但是放一把火,也不會有什麼太嚴重的後果。反而如果他一旦處理不擋,讓蘆葦蕩裡面的寧軍逃出來了。對贛江東岸的百姓,將是一場災難。

在王陽明看來,經過這樣的打擊之後,寧王多半控制不住軍隊,這些軍隊都已經崩潰了,但潰兵也許打仗不行,但是禍害百姓卻是更加肆無忌憚。

相比與寧軍潰兵,王陽明更重視東岸的百姓。所以這一把火,不得不放,也不能不放。

王陽明部下令行禁止,縱然他們對王陽明的命令有一些不解,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帶頭抗命的。所以在王陽明的命令下,無數將一堆堆乾草綁成捆,然後點燃,扔進蘆葦叢裡。

這正是早晨,而是蘆葦叢之中,溼氣很重,再加上早上的露水,一點燃就冒起了熊熊的濃煙。好一陣子,纔在蘆葦叢的外圍點燃了幾十個火頭。

隨着大火的蔓延,濃煙沖天而起,火頭漸漸的連在一起,變成一條火線,再加上因爲火焰升起的熱風,向蘆葦蕩裡面燒了過去。

王陽明立即下令,讓所有士卒圍繞這蘆葦蕩一字排來,堵死火場,一要控制火焰向外蔓延,二是防止裡面的人逃脫。

劉養正深一腳淺一腳的在蘆葦蕩之中跋涉,慢慢的覺得,自己的雙腳踏出了水面,腳下雖然還是一片爛泥塘。但是已經沒有積水了。劉養正立即知道,他就要靠岸。可是這個時候,一陣濃煙從他正前面飄過來。

濃煙很濃,讓人喘不上來氣。

劉養正已經身邊的幾十個士卒受不了這濃煙的滋味,立即向後面退去,再次陷入積水之中,這躲過了濃煙。

劉養正臉色蒼白的沒有一點血色,好像是鬼一樣,嘴裡面喃喃道:“好狠。”他自然能猜到王陽明的辦法,這樣下去,他的下場只有兩個,要麼被燒死,要麼被淹死。

“不,還有第三條路。”劉養正精神一震,他在心中努力的思索道。

“劉大人,我們該怎麼辦啊?要不,我們回去覆命吧。”身邊的一個小軍官說。

劉養正說道:“不,我們這樣回去,也躲不過這火焰。唯一的辦法,就是衝過去。”

“什麼嗎?”衆士卒面面相覷,只覺得這個建議不可思議。他吃驚的看着劉養正。任誰都知道水火無情。不躲着走,偏偏衝着火頭走,簡直是不要命了。

劉養正說道:“這蘆葦經過一年冬天,現在都是乾草,容易燃燒,我們即便是跑,恐怕也怕不過,而且在火頭沒有來之前,濃煙先到了,我們一直跑先被濃煙薰得半死,就逃不過--咳咳咳。”

他還想說,因爲蘆葦易燃,所以起火的地帶並不會太寬,一口氣應該能夠跑出去。但全都說不出來了。

劉養正說着說着,濃煙飄了過來,他忍不住一陣距離的咳嗽,幾乎將心肝脾肺腎都一古腦的咳出來。他知道,現在拖不得了,他先將衣服袖口撕下來一大片,用腳下的泥水沾溼,死死的裹住口鼻。悶聲悶氣的說道:“誰跟我走。”

在濃煙來襲的時候,已經有好幾個人忍不住濃煙跑了出去,只剩下四五個人學着劉養正說道:“大人,我們兄弟願意跟隨你。”

“好。”劉養正也不多說話,只吐了一個字,就衝着濃煙衝了過去。

濃煙瀰漫能見度很低,劉養正一睜開眼,就覺得眼睛火辣辣的疼,眼淚不知不覺的流了下來。沾溼的布雖然有防煙功能,但是在這極其刺鼻的濃煙之中,發揮的效果也是有限的很。

劉養正幾乎看不見任何東西,只是憑藉着本能往前走。

忽然他感到了溫度急劇升高,他知道前面就是火頭,他立即躺在地面上,打了幾個滾,讓什麼爛泥積水弄了一身一臉,然後深吸一口氣,顧不得胸口被濃煙刺激得好像是刀割一樣,悶哼一聲,向前衝了過去。

縱然他快速向前跑,但是也擋不住地面是泥濘對他的阻礙。不一會兒,一股熱浪迎面撲來。火舌只是在劉養正身上輕輕一舔,就讓他痛楚萬分。他閉上眼睛,閉住呼吸,什麼不管,猛地向前衝了過去。

一瞬間好像是無數小刀想他身上刺去了。他感到他的頭髮衣角都燃起了火焰。

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章 豹房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八百章 餘波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九百章 影響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十章 長史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一章 元宵宴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三十章 宣府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
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章 豹房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五百七十九章 再戰升龍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五百六十章東雍近況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三百六十七章 白藤江五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八百章 餘波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九百章 影響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策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八百八十章 勝負手十五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七百零三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五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二百九十四章 消息傳來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十章 長史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零七章 出戰淡目國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四百七十章 月港第一章 元宵宴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麥哲倫東雍遊記第三十章 宣府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