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

這一聲聲炮聲在不同的地方,看有不同的風景,比如說俞大猷此刻,感到非常的緊張,他緊張得渾身的汗毛都已經豎了起來,不爲別的,就爲這些炮彈。離他們太近了。

他與戚景通就在吊橋中間,而敵人就在吊橋後面,這麼段的距離,對火炮來說根本就是幾毫米的差距而已。萬一哪一個炮手,開炮的時候微微一動,豈不是要了他們的性命嗎?

不過,俞大猷又想道:“這個場景真是很壯觀啊?”

這個位置,他能清楚的看到,城頭之上一字排開的炮口,噴射一道一道火焰,這些火焰之中,有一個不小的彈丸,從他們兩個人的頭上飛躍過去。砸在他們的身後的敵人身上。他們甚至清楚的看到一個個炮彈上面的紋理。

從這樣的角度看炮擊,他們絕對是第一人。微微有一點差錯,他們就成爲炮口下面的犧牲品之一。這種壯觀的場面,他們估計不想經歷第二次了。

其實有一批人,比俞大猷更加緊張。那就是城頭上的炮手。自從戚景通領兵出戰之後。朱厚煌就在城頭之上,目不轉睛的看着下面戰事的發展。並且讓所有炮手都準備好。隨時可以開炮。

隨着戰鬥的進展,朱厚煌的心思一點一點的往下沉。因爲他們的局面越發不好了。特別是最後的斷後的時候。

朱厚煌都以爲他們衝不出來了。他們卻出乎意料地衝了出來。本來以爲安全了,卻沒想到一陣突如其來的箭雨。看着戚景通身負重傷,倒在地上,朱厚煌眼睛都紅了。

戚景通作爲朱厚煌麾下,唯一方面之才,地位是無可取代的。如果,戚景通慘遭不幸,先不說,朱厚煌的損失,就說後面的戚繼光大神消失了,整個中國軍事上都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更不要說,與戚景通在一起的人,叫俞大猷了。

朱厚煌萬萬無法接受的。

朱厚煌厲聲對身邊的炮手說道:“馬上開炮,轟擊敵軍。”

“殿下,這樣容易誤傷。”

佛郎機炮的準頭也不是多好,這麼近的距離,說不定就將戚景通給覆蓋進去了。

傖啷一聲,一道亮光閃過。朱厚煌的長劍出竅,放在炮手的人脖子上。朱厚煌冷冰冰的說道:“那麼會這麼誤傷了會有什麼結果。”

朱厚煌的目光冰冷的好像是刀光,閃過所有炮手的眼睛,厲聲說道:“愣,什麼還不快開炮。”

“是。”

所有炮手硬着頭皮,點燃了火門。炮手都微微擡開炮口。這樣打擊後面的敵軍,就不容易誤傷到戚景通與俞大猷。

“轟轟”的火炮之聲。不僅僅被朱厚煌這邊的人發現到。也被對方所看中。

城頭上聚集了安慶城所有的火炮。也就是朱厚煌艦隊上,一百多門佛郎機炮,覆蓋在吊橋對面一大片的空間。

佛郎機炮的子統早就準備好了,所以佛郎機炮射擊的頻率非常之快。

一時間吊橋前面這一大片地方,變成了鋼鐵地獄,無數炮彈在這一小片空間飛舞。凡是站在這個範圍之內所有人,都被火炮砸成肉泥。

大片大片的鮮血淋漓,無數煙塵被掀起來,遠處看過去,只能看到大片大片煙塵,看得並不真切。

寧王的臉色冷得好像冰的一樣。

他雖然不太明白佛郎機火炮的轟擊。但是卻也明白,追得最近的這一批人,大概沒有生還的可能了。

寧王說道:“劉先生,你爲什麼不早說?”

劉養正剛剛想說他也是剛剛知道,當他發現的時候,已經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畢竟這個時代,並不是和現代一樣。一個命令就可以就將前鋒給撤下來,當命令從寧王這裡傳達到前鋒的時候,再準備撤退,少說要一刻種的時間。

已經絕對來不及。他剛剛給寧王說清楚了他的猜測,寧王還將信將疑,但是這邊話音剛落,這邊火炮轟鳴。

怎麼都好像是一巴掌狠狠的打在寧王的臉上。

寧王臉色能好看了,纔好。

寧王不等劉養正的解釋,拂袖而去。

劉養正在後面說道:“殿下,殿下。”

寧王停下腳步說,看看了日頭說道:“今日罷戰。”

寧王有一自知之明。即便是同一批軍隊,也有三六九等之份,一般來說,一般來說,一支軍隊最厲害就是前鋒了。而死在佛郎機炮彈之下人,大多數是先鋒。

這麼多精銳的傷亡,足以讓寧王軍傷筋動骨。

而且天色不早,士氣既然動搖了,再打下也沒有意義了,退兵,是最好的選擇了。

寧王的這一條命令之下,寧王軍開始緩緩的開始撤退了。

安慶西門這個時候,也緩緩的打開了。朱厚煌亟不可待的從城門之中走了出來,來到吊橋之上,來的戚景通身前,看着戚景通的傷勢,說道:“戚將軍,你的傷勢怎麼樣?”

“殿下,這裡危險。”戚景通強忍着痛楚,說道。

朱厚煌不顧血污與俞大猷一併攙扶起戚景通,說道:“戚將軍走。”

這時候,李良欽等人也趕過來了,李良欽並沒有俞大猷與戚景通身邊,而是獨立站在吊橋之上,一根長槍斜斜的指在地面上。

看着眼前黑壓壓的數萬士卒,他眼睛微微閉合,只露出一線眸子。一道精光在他的眸子上閃過。自有一股氣勢在他的身上勃然而作。與數萬大軍相抗,顯得不落下風。

只是寧王軍已經準備撤退了,沒有人注意到,孤零零的站在吊橋上面的人。

朱厚煌帶着戚景通進城之後,就聽見了驚天動地的歡呼之聲。

在寧王來襲的消息到達安慶之後,安慶城中一直人心晃晃,一點也不安定。雖然伍文定做了很多事情,也拼命的安定民心。但是安慶民心還是有些不安。

但是這一次寧王軍無功而返,讓安慶城之中人心安定下來,不僅僅是安定下來,甚至是狂歡。

在城頭上的這些青壯,都是城中的百姓壯丁,他們不懂得什麼大道理,也不明白這一戰,不過是挫動了寧王軍士氣而已。根本不是什麼實質上的勝利。

但是百姓不知道,他只是知道,勝利了。好像一場勝利之後,外面的寧王大軍,一下子就變得不足爲慮了。

朱厚煌攙扶着戚景通入城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

幾個人匆忙上來,搬着一個擔架將戚景通放在上面,有幾個人將戚景通擡了下去,朱厚煌雖然想去看看,戚景通的情況怎麼樣,但是有一件事情,比這個更重要,就是看看自己親軍的還剩下多少家底。

朱厚煌問俞大猷,親軍還有多少實力。

俞大猷臉色蒼白,剛剛在戰鬥之中,他還是沒有感覺到,但是此刻他覺得,渾身上下都痠痛無比,走一步都感覺好像是在挪動一座山峰,整個人就好像是被無數根針刺在身體的要穴上。

這股感覺讓俞大猷很熟悉,是煉武時候脫力的感覺,但是他從來沒有脫力的如此嚴重。

忽然一個人從後面走了過來,一拳打在他身上大椎穴上,隨即一連串拍在俞大猷身上。俞大猷只覺得,一股大力順着他的脊椎而下,一瞬間他渾身鬆軟,好像身上的所有骨頭都散了架一樣,隨即這一隻手,再次按在他的頭上,有力一震。俞大猷感覺渾身上下的骨骼再次歸位力。

這一鬆一緊之後,俞大猷覺得好像放下了千斤之重,整個人神清氣爽。

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五章 演武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一百章 傷寒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
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八百九十三章 嘉靖的怒火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三百二十四章 吏試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七百九十三章 亞齊的覆滅三第六百零六章 升龍圍城戰十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五章 演武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六百五十五章 海上運兵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六百二十八章 整軍計劃二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雍國吏試第五百七十章 蔣氏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六百五十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四第二百九十八章 安南四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八百七十三章 勝負手八第八百三十二章 東雍之戰六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二百二十五章 寧王之亂之安慶第一百章 傷寒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五百五十八章 瘟疫六第五百二十六章 京畿鏖戰八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巡序幕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