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

“即便如此,你也不殺了他啊?”朱厚煌勃然大怒道。

“殿下,”吳明聲音微微有一點加重,說道:“臣看過的他的傷勢,已經無藥可救,只能給他一個痛快的。而軍中有這樣的慘叫之聲,會影響軍心士氣,殿下不可不查。”

朱厚煌心中一凜,他用眼睛的餘光,掃視了一圈士卒,心中有底了,吳明說的對,是會影響軍心士氣。

很多人上戰場之前,並不知道自己會有一個什麼樣的下場,以爲自己都可以完成由小兵到將軍的轉化,卻不知道不知道多少人成爲立屍之地,這四個字的註腳。如果讓他們看到傷員這樣的慘狀,一定會影響他們的士氣的。

但是醫護營的工作也不能不做,如果見死不救,更影響士氣。只是這醫護營的安排的位置並不妥當卻是真的。

不過兵危戰急之間,哪裡有功夫換地方,只能讓傷員一人咬着一塊毛巾,不要大聲叫。

朱厚煌立即注意到傷亡慮了,他算了算,心中暗道:“單單是醫護營之中,就有近三百人,前線定然還有更多的傷亡,雍軍的傷亡總人數有多少,有沒有一千。而雍軍能承受多大的傷亡,是一千,兩千,還是三千?”

朱厚煌非常明白,他的部下,不是那種那麼只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堅持戰鬥的人。傷亡到一定程度,雍軍一定會崩潰的。

但是這個一定程度,到底是什麼程度,換句話說,雍軍離全軍崩潰還有多遠。朱厚煌也不知道。他現在也幫不上什麼忙,心中暗道:“俞大猷啊,俞大猷,我可是要仰仗弄在歷史上,戚龍俞虎的威名了。”

他隨即又一想,俞大猷有俞虎之稱的時候,早已是中年人了,而現在不過一少年,缺乏經驗的他,到底能不能給自己帶來勝利。

朱厚煌努力平息自己心中慌亂,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俞大猷的臨陣指揮。

當雍軍與莫登庸本陣遙遙相對的時候。俞大猷猛地縮了一下眼睛,因爲他看見了莫登庸陣前的火炮,雖然這些火炮早已陳舊不堪了,但是不管什麼樣的火炮都能打死人的。還有後面的軍隊,不過這些軍隊裝備的,並不是長槍,也不是刀盾,而是火統。

對於火統俞大猷可以說忌憚之極,因爲朱厚煌身邊的那一羣火槍手,他們都能將火槍玩出花來的人。他們連綿不絕射擊,給了俞大猷很大震撼,但是他拉開千里鏡細細去看,他看見了長長的火繩,還有那些好像是一根根鐵棍一樣的火統,這種火統,好像是叫做火門槍,上面還能插上槍頭,當長槍使用。可以說一專多能。

不過俞大猷鬆了一口氣,知道不是雍王殿下那些火統就好,即便是這樣,俞大猷還是覺得不能硬攻。

如果硬生生的攻過去,傷亡定然不小,雍軍是雍王殿下的命-根子,又豈能不慎重啊。但是也不能拖延的時間太長了,此時此刻,俞大猷依舊能聽見占城軍陣上的喊殺之聲。占城軍陣上承受着巨大的壓力,即便是一會兒,就會崩潰,俞大猷也一點都不吃驚。

“俞將軍,殿下命我來給將軍送一些彈藥,這裡有火藥,炮彈,還有手-榴彈。”正在俞大猷思考該怎麼樣破陣的時候,忽然朱厚煌派人過來了。

朱厚煌派人過來也很正常,因爲這一次帶出來的後勤物資很大一部分都在朱厚煌那邊的,朱厚煌估計俞大猷所部消耗的彈藥差不多了,所以派人來送過來一些。

不打仗不知道,一打起來,消耗實在是太大了,不知不覺之間,朱厚煌預備好的彈藥已經不多。讓朱厚煌只能硬着頭皮,將最後一點火藥撥出去。

主要是是火炮的消耗太大,從開戰到現在,除卻必要的冷卻之外,一百門佛郎機炮,幾乎都沒有停止過射擊。

朱厚煌覺得,打到現在,沒有一門炸膛,已經是上天保佑了。這一戰過後,估計這一百門炮都要報廢了。

俞大猷看着成車的火藥,心中一瞬間福至心靈,他想到了一個辦法,不過需要死士。

不過軍中從來不缺少死士。

俞大猷立即傳令下去,徵召死士。

不一會兒,十幾個就被挑選出來的。俞大猷也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直接說道:“這一次凡是參加着賞銀百兩,並且能活着回來,官升一級。如果不能活着回來,撫卹金,我在再加上百兩。爾等的子弟就是我俞某人的子弟。”

十幾個人低頭說道:“單憑將軍吩咐。”

俞大猷說道:“很簡單,我要你架着這馬車衝過去。馬車之中有火藥,不管你們用什麼方法,將火繩點燃,讓火藥車在敵軍陣中爆炸,就是大功一件。”

俞大猷很知道軍中情弊,因爲他父親就是衛所軍官,想這樣徵召死士的任務,並不是電影之中個個踊躍參與,而是軍官強家攤牌,想不去都不行。

所以俞大猷也不問你們多。只命令他們怎麼做就行了。俞大猷一聽他們口音就知道是江西出身。他們的家眷全在東雍,也不怕他們玩什麼花樣。

逼屬下去做必死的任務,也算是將軍能力的一種體現。

“敢不,從命。”聲音好像從牙縫之中崩出來一樣,俞大猷知道他們定然心中不舒服,不過該做的必須去做。

馬車上的火藥,不一會兒,就準備好了。

連着一根長長的引線,引線的一頭就在馬車前面。馬兒都被蒙着雙眼。幾個人手持火摺子,大喝一聲,架着數輛馬車衝了出去。

從明軍戰陣到莫登庸本陣之間,都是一馬平川,沒有什麼阻礙。

莫登庸第一眼就看見,飛馳而出的馬車。立即覺得不對勁,說道:“射死他們。”

無數箭矢向馬車上射了過來。

不過馬車的速度很快,而且馬匹上還鋪着一牀沾了水的棉被,足以擋住箭矢。雖然又一兩支箭矢射在馬身上,卻驚了馬。

受驚的馬匹向莫登庸本陣衝了過去,一個人影被甩了出來。重重的砸在地面之上,很顯然的不動了。

其餘的馬車,都沒有的來到陣前,就被射翻在地,馬車上的人也死了,馬也死了。

俞大猷心中暗道:“是我錯了,我不該想用走捷徑的方法。”就在俞大猷暗自檢討自己的時候,一聲轟鳴想起,這一聲轟鳴震耳欲聾,一瞬間將整個戰場之上所有的雜音都壓制下去了。

原來最後驚馬的那個一輛馬車,已經被點燃了引線。

俞大猷大喜一把拉開弓箭,射出兩隻點燃的火箭,這火箭分別射在攤在戰場中間的馬車上,馬車上的火藥被點燃之後,轟然爆炸。

俞大猷不等聲音落下,就大聲呼喊道:“衝。”

這一次地動山搖,萬人一起狂奔向對方,明軍的一門門火炮也開始轟鳴起來。

莫登庸感覺非常不好,單單那衝進軍陣的馬車,就炸死炸傷,將近百餘人,更重要是這樣強烈的爆炸,讓拉着莫登庸木臺的那些馬匹受到了驚嚇,有幾匹馬兒掙脫了繮繩,衝了出去,雖然很快被分屍了,但是依舊讓莫軍的陣型爲之一亂。

這還不算,單單那些列在陣前的火炮,炮手就在爆炸之中,死傷最多的一部分,而明軍明顯是乘着這個機會衝了過來。

“開炮開炮。”莫登庸大聲說道。

在他的指揮之下,所有火炮依次發射,升龍會戰終於到了決定勝負的時候了。

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一章 元宵宴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十章 兵變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
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一章 元宵宴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九百零九章 千頭萬緒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十二章 託梅-皮雷斯第三百七十六章 奪升龍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三百零五章 暹羅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對策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六百零三章 升龍圍城戰八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八百五十八章 何文淵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八百四十九章 福建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七百二十九章 楊廷和之死三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七十章 兵變第八百四十六章 福建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七百八十章 金洲戰事二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城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七十六章 大破滿刺加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