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

“大兵一出,耗資何止百萬。”朱厚煌說道:“天朝自然不能佔據屬國之地,否則天朝名聲何存?然耗資百萬,以求虛名,大王已經可行否?”

占城王沙古卜克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任何國王都是務實的人,如果不務實,他無法將自己的國家運行下去。只是他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考慮過問題。

這也是大明太好說話了,在洪武永樂年間,派兵進駐過占城,也從來沒有說過什麼錢的問題。也沒有佔佔城寸土。占城國王沙古卜克自然想將這樣的模式永遠的保持下去。

只是此刻他才恍然大悟,他以爲找到根結所在了,立即說道:“小王願意支付大軍軍費,是不是就可以請天朝大兵常駐我國了。”

“不行。”朱厚煌依然遺憾的說道:“天朝是要顏面的。不可能爲區區利益就出兵的,除非占城給出利益讓大明無法拒絕,不過外臣不以爲大王能開出這樣的價碼。”

朱厚煌說的一點不錯,占城是一個小國,他能給大明什麼樣的利益,甚至占城國君還起過內附的心思,不過被大明這一邊拒絕了。

占城國王沙古卜克有些失望道:“難道占城就沒有救了嗎?”

“不,”朱厚煌說道:“怎麼會沒有救?大王想救占城,挽回局面,上策是變法。”

“變法?”占城國王沙古卜克有些疑惑說道。他雖然是大明的屬國,但是在文化上並不屬於中原文化圈,所以並不瞭解中原的歷史。

朱厚煌也沒有向他多做解釋,說道:“我大明有今日之盛,不僅僅是因爲我大明兵甲之盛,還有文化制度之盛,如果大王想抗擊安南,最好的辦法就是變法,改風移俗,用中原之法於占城,不出三五年,就能國勢復振。”

“真有這麼靈?”占城國主將興將疑。

王陽明對此也很感興趣,於是就插了一嘴,說道:“即便以安南之強,也是用我中原法度。”

占城國主立即問道:“想要變法,應該怎麼變法?”

所有儒生對教化蠻夷,都非常感興趣,於是乎王陽明細細給他講解一些中原法度,不過占城國主一聽到編戶齊民,設立郡縣,等等中原法度,立即覺得不行。即便是他想辦事,下面的人也不是容易這麼辦成的。

占城國主瞭解變法的難度之後,立即沒有興趣了。

他繼續發問,問朱厚煌說道:“請問大人,我占城還有什麼辦法強國?”

朱厚煌說道:“既然大王對變法沒有興趣,剩下的就是縱橫術,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最次伐兵,最下攻城。’既然伐謀不成,就只有伐交了。大王可以找幾個強大的盟友,相互扶持對抗安南。”

占城國王有一點失望說道:“南洋諸國,安南最強,占城附近的幾個國家,還沒有占城強大,所以聯合之策沒有用。”

“大王你少算了一個國家。”朱厚煌說道。

“不知道那個國家?”占城國王一時間想不明白,他對南洋熟悉之極,不知道哪裡還有強大的足以抗衡安南的國家。

“雍國。”朱厚煌說道。

“雍國?”占城國主一時間也沒有想明白,那來的雍國?

朱厚煌說道:“就是我家殿下雍王的封國。”

占城國主一下子明白過來,他所指的就是他們自己。

朱厚煌繼續說道:“我家殿下跟着陛下,南征北戰,打過蒙古,平過寧王之亂,雖然剛剛封國,但是手中有一批精銳。足以抗衡安南,而我家殿下剛剛就國。物資短缺,纔有這一次派遣往南洋各國購糧,占城給的好處,大明看不上,但是雍國卻能看得上。”

占城國主的眼睛微微一眯,心中的小算盤噼裡啪啦的敲響了。凡是能坐穩王位的人,都是精明人。占城國主一聽朱厚煌這麼說,心中開始算計起來了。

占城國主一時間不吭聲了。只是靜靜的等着朱厚煌說話。

朱厚煌本來等着占城國主求教,但是占城國主一下子不說話了,他如果主動說出去,豈不是掉價嗎?

朱厚煌不知道該怎麼說,但是王陽明輕輕岔開了話題說道:“大王,這些都小兒輩的胡思亂想,大王不要在意。咱們言歸正傳,說一說購糧的事情。”

占城國主現在那有心情說購糧的事情,他現在滿腦子都是借兵的事情,他暗道:“雍王雖然勢力小,但畢竟是大明親王,不管雍王的人能不能抵禦安南人,只要安南人打敗了雍王的人,大明決計不會置之不理的。”

聽到王陽明居然岔開話題不說這個了,心中好像有一隻小貓在亂撓一樣,他再也忍不住了,說道:“不知道雍王想要怎麼樣才能派兵護衛占城?”占城國主好像一下子想起了什麼,說道:“占城別的不說,就是糧食多。”

占城古稱林邑,就是占城稻的發源地。所以也是一個重要的產糧區。所以糧食並不少。

朱厚煌正想說什麼,卻被王陽明咳嗽一聲,擋住了朱厚煌,說道:“大王,這真是小兒輩的戲言而已。當不得真。當不得真。”

占城國王更急了,他唯恐王陽明攔住,說道:“王大人,要怎麼樣才能讓雍王答應,我可以承諾,只要雍王答應,占城可以供應五十萬石糧食,每年。”

王陽明爲之一頓,他沒有想到,占城國有這麼大的手筆。一時間也被嚇住了。

朱厚煌也明白了王陽明的套路,說道:“大王,實話給你說。結盟之事,來之前,並沒有結盟的權限。所以外臣剛剛說的話,當不得真。”

“一百萬石。”占城國主咬着牙說道:“不能更多了,這已經是占城的極限了。”

朱厚煌的臉色也顯露出震撼的眼神,他萬萬沒有想道,區區一個占城國居然能刮出一百萬石糧食,簡直是不可思議。

王陽明也覺得火候夠了,說道:“哎,大王,等我回去稟告雍王殿下。這件事情,只能等殿下決斷,咱們還是說說購糧之事吧。”

占城國主忽然說道:“王大人,不是小王不想購糧,只是這一百萬石糧食,已經是小王所有的糧食了,實在是沒有糧食了。”

王陽明也沒有想到占城國王竟然爲這一件事情傾盡國庫。

其實占城國主纔不傻子的,因爲占城一帶都是產糧區。所以糧食並不貴,而且他還收購其他國家的糧食,一百萬石說起來很多,但是湊湊還是能湊出來。

而且占城國主,心裡的算計不少。因爲占城安南的屬國,安南從占城收刮的東西從來不少。他將糧食交給雍國,安南的糧食就可以不給了,有了雍國撐腰,他就能狐假虎威,從賓童龍,真臘哪裡也收刮一點,哪能他一家支持如此大的數目,而且說不定,占城還能從這裡多收刮一點。有得賺。

占城國沒有糧食,這購糧之事,也就安排不下去了。王陽明也有話與朱厚煌私下裡說,所以這說了幾句話之後。就告辭了。

朱厚煌跟着王陽明出去之後,等到了兩個人獨處的時候,王陽明忽然問道:“殿下,今日之事,你到底是個什麼章程。”

朱厚煌說道:“每年有一百萬石糧食到手,豈能白白推出去?”

王陽明說道:“雍國的兵馬不足以鎮守占城?殿下又想從什麼地方抽調出兵力來?”

王陽明說得不錯。雍王正規軍的確不足。王陽明一時間也想不出,從哪裡找出戍守的大軍。

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三章 侍衛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章 元宵宴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
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五百四十三章第二次安南之戰四第七十三章 銀子【三】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三章 侍衛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二百七十六章 垂涎王陽明第三百八十章 皇城與外城之間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一百八十章 大王愛我 陸公殺我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六十六章 許家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八百五十五章 仇華守福寧五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白藤江第八百九十五章 南京城第一百三十四章 北港之役中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六百六十九章 大內的對策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四百六十四章 亞伯奎的遠征第四百零六章 科學是什麼?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三百零六章 暹羅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一章 元宵宴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