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

佛郎機船隻長層建築完好無損,只是吃水線持續上漲,幾乎就要淹沒船舷了,一看就是進水了,進水還不淺,其他佛郎機船隻都已經靠過去了,將這一條將沉的船隻上的所有東西,全部給搬下來。

只是佛郎機船隻上的大炮肯定是搬不下來的。

“可惜了這些大炮。”朱厚煌看着這樣的場景暗道。

許棟身上忽然繃緊,朱厚煌甚至聽到了許棟身上的一些金屬零件叮叮噹噹做響。朱厚煌回頭一看,卻見許棟死死的抓住了千里鏡,簡直要將千里鏡的銅製鏡筒給捏碎了。

朱厚煌轉過頭用千里鏡看向許棟看過去的方向,原來南洋艦隊的已經與敵人交上手了。

升龍府在紅河之南,紅河也是升龍的屏障,所以說,升龍府本身就有足夠的水師護衛。而且在莫登庸征戰安南的時候,也派上不少用場,不過這些船隻大多都是江船,與海船的結構有所不同。而且多比海船小。

但是與南洋艦隊這些船隻又有所不同。

南洋艦隊之中船隻駁雜,專門運貨的船隻根本沒有,有也是魏家自己持有。所以南洋艦隊多是廣船,蒼山船,滄海船,每一船的人員在五十到八十之間,間或有幾門佛郎機炮。但是更多的是弓箭,火藥武器之類。

與越軍升龍水師相比,其實並不站優勢。

大明初年,曾經在越南駐軍十幾年,這十幾年的駐紮,固然對大明的國力消耗很大,但是對越南也有很大的影響。

越南很多制度上都與大明相似,特別是在兵器上都受到了大明的影響,在戰船之上也是如此。

所以越南水師的武器與大明內河水師的武器幾乎相差無幾。而船隻大下也影響裡火炮的安置,南洋水師的船隻不能完全發揮出火力。所以一交上手,並沒有什麼優勢,反正陷入勢均力敵的處境之中。

雙方船來船外,炮來炮去,很快就打成了接舷戰。一打成了接舷戰,南洋水師的成色一下子暴漏出來。

不管什麼事情,肉搏戰最能驗證一支軍隊的成色了。

晚清事情的軍隊,不怕與洋人對射,就怕與洋人肉搏,就是這個道理。

南洋水師的本質上不過是商船隊而已。

魏家想在朱厚煌這一艘大船之上佔據一個好位置,就將這支船隊當成籌碼,獻給了朱厚煌。朱厚煌爲了按魏家的心,雖然進行了一些改造,比如說參一些沙子,但是並沒有根本上動魏家船隊的結構,大部分都是魏家的老人。

他們商人夥計的習性不該,如果讓他們遠遠的放箭放統,還能支持,但是他們與敵人並船血戰,卻沒有了這一份底氣。

沒有這一份底氣,立即在戰鬥之中顯露出來了。

許棟大罵道:“混蛋,姓魏的是幹什麼吃的。”許棟說道:“殿下,請派本部船隊上前支援吧。”

比起愛惜船隻,許棟更愛惜水師的名頭。一見魏瑞舟打成一團漿糊,心中惱怒非常,也顧不得這江水之中到底有什麼問題,立即想雍軍本部上前支援。

朱厚煌說道:“江上所有事務,孤都拜託給許二哥了,許二哥無須稟報,只需牢記,我東雍依海立國,水師成敗,關乎我東雍成敗。”

許棟聽了朱厚煌的囑咐,忽然冷靜下來,說道:“臣知道了。”

不過他依然堅持剛剛的命令,反正最終要在一片未知的水面作戰,遲疑並不是好辦法。

就許棟決定派出船隊支援的時候,魏瑞舟也怒氣勃發,一刀砍在欄杆上,說道:“都打得水面仗啊?”

“小少爺,我們退吧,下面的人頂不住了。”一個人猛地撲到了魏瑞舟的腳下,一把抱住了魏瑞舟。

魏瑞舟看見這個人,是一箇中年人,臉色煙熏火燎的,看上去根本看不清楚本來面目。魏瑞舟卻認出他來,他本來陰沉之極的臉色,更加不好看了,說道:“林叔,你怎麼在這裡?你的船呢?”

這個林叔是魏家老人魏瑞舟對他很是信任,所以讓他領先鋒,卻不想他的船被奪了,他人還能在這裡。

林叔嚎啕大哭說道:“小少爺,那些安南仔都是瘋子,我們擋不住啊,快點退兵吧,否則咱們的這一點本錢都砸在這裡。”

魏瑞舟一隻手緩緩的按在長劍之上,問道:“我說,你的船呢?”

林叔好像沒有聽見魏瑞舟的話一樣,繼續嚎啕大哭道:“少爺,咱們犯不着爲那個什麼王爺賣命,即便是賣命也不能將老兄弟都賠進去,那個王爺在借刀殺人---”

他說話之間,魏瑞舟一劍刺下,將林叔給刺了個透心涼。魏瑞舟臉色露出不忍之色,但還是一劍拔出來,說道:“斬下他的人頭,掛在桅杆之上,傳令下去,凡是船隻失陷者,船上船長脫離者,立斬之。”

魏瑞舟再次掃過林叔死不瞑目的臉上,他好像不相信他一手帶大的小少爺會殺了他一樣。他緩緩的閉上眼睛。

自作孽不可活。

魏瑞舟雖然有拿林叔立威的心思,但是沒有想一定要了他的命,但是林叔所說的話,卻讓魏瑞舟必須要了他的命。

無他,他對雍王出言不遜,幾乎是大不敬之罪。而且魏瑞舟爲了向雍王表示忠心,不知道做了多少事情,比如說魏瑞舟的坐船之上,就有很多雍王的人,這些人還是魏瑞舟主動要過來的。他說這樣的話,魏瑞舟如果不再做出什麼表示的話,那麼傳到朱厚煌耳邊,指不定傳成什麼樣子了。

魏瑞舟更知道,雍王決計沒有借刀殺人的意思,恰恰相反,如果這麼關鍵一戰,砸在他手裡,他今後的前程一定會受到影響的。

這些念頭在魏瑞舟腦中一轉,他猛地張開了眼睛,說道:“衝上去。”

魏瑞舟的坐船是南洋艦隊之中最大的,雖然不是五桅大福船,但是也是魏老爺當初縱橫海上的座駕。氣勢非凡。

本來在後面壓陣,此刻魏瑞舟要往前衝。所有風帆全部升起來,槳手一個拼命的劃了起來,整個船猛地劈開河道向前衝過去。

魏瑞舟並沒有完全失去理智,他特別交代道:“沿着河道中線走。不需要理會敵人,只需遠遠的開炮就行了。”

“轟”的一聲,魏瑞舟座船的船首炮開炮了。

魏瑞舟船隻上裝備的佛郎機炮並不多,只有十來門,能用上的也只有船首幾門火炮。

不過這四五門佛郎機炮全力開火,立即發揮出不一樣的威力。

這個時代想憑藉火炮擊沉船隻,還有點問題。也許是火炮的威力還有所欠缺。但是火炮統治水戰的局面,已經顯露無疑了。

雖然魏瑞舟前面的小船也有佛郎機炮,不過因爲角度問題,還有數量問題,在水戰之中發揮出來的威力並沒有相信大的。唯有現在魏瑞舟的炮火立即壓制住數艘敵船。

魏瑞舟親臨戰陣,再加上他剛剛下達的強硬的命令,一下子將局面給搬過來了。魏瑞舟的表現,朱厚煌與許棟在後面看到清清楚楚的。

朱厚煌說道:“許二哥,這個魏瑞舟怎麼樣?”

許棟其實看不上魏瑞舟。許棟雖然與魏瑞舟同樣是海商子弟出身,但是經歷卻截然不同,許棟爲了表示不與大哥爭家業,很小的時候,就獨自跑海,幾乎上算得是白手起家,在海上爭下好大面子,讓東海之上,誰不知道他許二哥上的名頭。雖然實力不算太大,但是已經是一頭雛虎。

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二章 比劍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八十章 先鋒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十四章 地圖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
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六百七十四章 對馬島之戰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六百七十八章 對馬島之戰八第六百五十八章 投靠東雍?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六百七十五章 對馬島之戰五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三十六章 應州之戰之桑乾河前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二百四十九章 何去何從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一百四十四章 臺灣海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二百九十六章 安南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水陸之間的交鋒第二章 比劍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九十三章 視察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八百三十四章 東雍之戰八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八百七十九章 勝負手十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八十章 先鋒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二百二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一百七十四章 朝鮮倭亂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婚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五百零四章 法摩沙的終結第十四章 地圖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