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

雙方決戰的地點,就在一片荒蕪的農田之上。

大片大片的地面上種植着水稻,在無數只腳的踐踏之下,這裡變成了一片泥濘,大大小小的水坑,一腳踩下去,必定是一腳泥濘。

說實在的。

這裡並不適合作戰。

但是這一帶糟糕的基礎建設,讓這樣的地形是常態,即便是躲也是躲不開,因爲大部分地面都是這樣,選無可選。

無數只腳踩在地面之上,立即顯示出不同來,有鞋穿的,是張翰所部,光着腳的,一層層泥巴在腳上塗出一雙泥鞋的是被徵召的部落兵。

張翰看着自己這邊的陣勢,腦門就一些生疼。

怎麼說啊,除卻他的部下之外,根本沒有一點陣型可言。似乎無數人圍在一起等着打羣架。要不知道張翰將各個部落的首領,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否則他都不知道該怎麼控制這些亂七八糟的,不能稱爲軍隊的人羣了。

不過,張翰看了看對面,忽然覺得心情好多了。

這個世界是一個比爛的世界,有時候你不必比別人好,你只要不比別人爛就可以了。

現在張翰看得出來,對面的人要比他爛。

他這邊最少還他這數千士卒的底子,看上去像一回事。但是對面,每一個人看上去都彪悍異常,但是總體來說,根本是一盤散沙,雖然看上去人非常多,但是人多有什麼用處嗎?在戰場上視線有限的情況下,做不好靈活的調度,人多未必有人少好。

張翰一回揮手,大步向前,深一腳淺一腳,向前緩緩的走去。他壓制着速度,他後面的部下緊跟在他身後,緩緩的向前挪移。但是對面卻不像張翰這麼沉得住氣。

不知道誰高聲大喊一聲:“殺。”

對面的士卒瘋了一樣衝過來。

張翰冷哼一聲,不慌不忙的繼續前進。這樣泥濘的土地之上,即便跑得快,也是無用的。地上的泥濘會阻礙前進的速度。

張翰暗自估計距離,知道在二十步之內,才大喊一句:“殺。”

張翰還沒有怎麼動,張翰身後的士卒就已經將張翰給團團包圍住了。

張翰麾下的士卒雖然不是正規軍,甚至士卒的籍貫多在古晉,不算是能征善戰之輩,不過這支軍隊的訓練,卻是從雍軍之中抽調了不少人手,所以這軍隊之中,有強烈的雍軍風格。即便是在泥地之中,不好完成戰陣配合,但是他們還努力保持着一條陣型。

長槍刀盾互相配合,雖然稱不上天衣無縫,但是也像模像樣。哪裡像對面,簡直就是野人一般。

雙方一交手,就顯露出明顯的不同。

不過片刻僵持之後,張翰所部好像一把尖刀一樣,刺穿了對面的戰陣。將對手逼着步步後退。

臨陣撤軍,在雍軍都是很難完成的科目,更不要說對面幾乎沒有隊形的亂戰了,前面的人被逼着往後退,後面的拼命往進衝,甚至出現了後面的人硬生生將前面的人給擠上槍尖。

一個人勇氣可以無限,有人寧死不屈,但是一支軍隊的勇氣卻不可能無限,人是從衆動物,一旦一點崩潰,剩下的結局,簡直是不可逆轉了。

張翰所部步步緊逼之下,不知道誰先逃走,瞬間演變成一場大崩潰。

不過,這一場大勝,張翰所能做的,也不過是擊潰而已。

張翰的部下太少了一點,張翰甚至不敢將自己的部下分開使用,否則陷入敵人的包圍之中,恐怕就會陷入萬劫不復之地。至於迫於壓力投靠他的部落兵,搖旗吶喊還可以,指望他們拼命是不大可能的。

五千人,僅僅五千人,要全面佔據柔佛一帶,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不過,張翰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他將戰場推進在柔佛,而不是將戰場擺在星城。而且收納了不少部落,他以一支偏師完成了對滿刺加的牽制。

“哼。”滿刺加國王看着手中的信,生氣之極。好一陣才平息下來。

他手中的正是柔佛方面的求援信。

一場大敗,張翰並沒有佔據多大的地方,但卻將這些部落兵給打怕了。他們紛紛向滿刺加國王求援。

但是此刻他哪裡有兵力支援他們,除非從這裡撤兵。

滿刺加國王擡起頭來,看着見過的城垣,不由都在皺起眉頭來,心中暗道:“我是不是該撤退了。”

馬六甲城以佛郎機人的法摩沙城爲中心,外圍一圈都是汪直主修建的圍城,佛郎機人離開之後,汪直就修繕了外城,成爲外城牆。馬六甲城就成爲有內外兩道城垣的城池。不過,總體來說,馬六甲城佔地面積並不是多大的。

內城,也就是法摩沙城,就是城主府。現在的東雍一切政府官員府邸都在城主府之中,甚至將裡面的修道院給猜了,爲朱厚煌建造一處行宮。上有高塔,可以眺望整個馬六甲城,在戰事,也是馬六甲城的指揮處。

外城就是軍營倉庫,還有一些漢民的宅院。

本來以汪直的打算,是不允許百姓進城的,但是大明是一個人情社會,誰也少不了外面有人情債。而城中也的確有地方,也就默許了,不過這些住宅區看管的非常嚴格。這就造成了能住進城中,在馬六甲成爲身份的象徵。

不過這並不是馬六甲城的全部。

馬六甲城外還有大面積的港區。從港口碼頭,到各級商棧,密密麻麻的佈滿了整個港區,這纔是整個馬六甲最爲繁華的地方,整個南洋的貿易中心,乃至佛郎機人的貨物也在在這裡找到,他們似乎對之前那一場戰爭什麼也沒有提。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不過現在看來,這裡的繁華成爲黃粱一夢了。

大片大片的港區就成爲了劫灰,滿刺加的進攻非常突然,當時有不知道多少人潛伏在港區之中,因爲港區是沒有城牆的,所以外人潛入非常容易。無數人潛入港區之中,裡應外合瞬間發動,如此一來,幾乎轉眼之間,港區就已經換了人掌管。

也幸好,汪直反應的快,及時關閉了城門,否則滿刺加人的突然襲擊,就不會這樣輕輕鬆鬆的收場。

不過,汪直也沒有辦法,只能採取守勢,無他,是因爲人手不夠。

馬六甲城雖然不大,但是也不是五千人能將城牆包圓的。所以汪直只能徵召民夫,還好這些民夫大多都是漢人,讓汪直多一點信心。

不過,就在汪直徵召百姓的時候,城外也沒有閒的,他們發動了進攻。

無數人居然扛着竹梯一個個想蟻附登城。

這樣的手段,也太小看汪直的能力了。汪直立即給他一個教訓。無數大大小小的震天雷從城頭上扔下來,城下的士卒幾乎爲之一空。巨大的爆炸之聲,恨不得將城牆給炸了。滿刺加國王不得不下令停止進攻。即便是滿刺加國王並不在乎死多少人。但必須在意,整個軍隊是否譁變。

見識過攻城巨大的傷亡,滿刺加國王也用出幾乎同樣的辦法,驅逐百姓進攻馬六甲,滿刺加軍隊只留在後面壓陣。

不過這些不合格的士兵,只能帶來更大的傷亡,大量的民夫死亡,讓城頭下堆積了大量的屍體,也衍生出太多了慘劇了。要知道這些民夫從什麼地方來的,就是從馬六甲城港區那邊過來的。在之前,城內城外,幾乎都是一個樣的,住在城堡之中,不過拉了人心的手段而已。

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五章 演武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
第八百一十三章 椰城之戰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十五章 夏君夷民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六十七章 許棟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五百六十九章蔣氏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八百二十章 大明vs東雍二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第三百一十章 橫渡南洋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五百二十七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五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下二第八百九十六章 南京城二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二百一十七章 寧王之亂二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四百七十五章 廈門灣之戰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零九章 後宮瑣事三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一百零九章 許小妹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五十九章 離別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雍王太傅王陽明二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五章 演武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二百四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五百四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亞齊的覆滅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