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

朱厚煌的臉色陰沉能滴出水來。

幾個擡着屍體的士卒,立即覺得渾身瑟瑟發抖,一個士卒說道:“殿下,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一具屍體,就在山道之上。我們只是收斂起來,人不是我們殺的。”

“那是誰殺的。”朱厚煌冷聲說道。

沒有人回答。朱厚煌冷哼一聲道:“還不去查。”

“是。”朱厚煌身邊的親衛有幾個人立即跑出去了,去查這個女人到底是誰殺的。

這一具屍體就放在朱厚煌的腳下。

對朱厚煌來說,怎麼處理徐和尚這一件事情,根本比不上維持軍紀。徐和尚固然是一個人才,但是這樣的人才並不少,但是軍紀是軍隊的根本,軍隊又是朱厚煌最大的依仗,誰輕誰重,根本不用去提了。

不一會兒,全軍上下都排查過了,沒有人殺了這個女人。

朱厚煌的臉色更加不好看,如果一查查出來,不過是一個士卒犯軍紀的事情,縱然是後世,也不能保證軍隊一件違紀都沒有。但是事實就在眼前,居然沒有人承認,定然是軍中有人互相包庇。

朱厚煌正準備下令嚴查的時候,忽然一個人說道:“殿下,我查出來這個女人是誰殺的了。”

“誰殺的。”朱厚煌轉過頭來,看向一個人。

這個人比起其他親兵有些虛弱,這個人朱厚煌知道,是唐寅的女婿。

唐寅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他對朱厚煌有恩情,朱厚煌對唐寅的後人多加照顧,比如這個人叫王子陽,是唐寅的女婿,朱厚煌就將他帶在身邊。也算是栽培了。

王子陽說道:“是徐和尚。”

“是嗎?”朱厚煌目光炯炯的看向王子陽。他覺得王子陽是之和稀泥,他心中暗道:“這個王子陽不堪大用。任何事情都可以和稀泥,但是唯獨在軍紀之上,容不得半點動搖,他連這個道理都不知道,我看在唐寅的面子上,讓他做一個小吏便是了。”

王子陽說道:“正是,臣已經查明瞭,死者叫做秋娘,是徐和尚的壓寨夫人,我大軍來襲的時候,秋娘要徐和尚帶她一起走,結果被徐和尚殺死了。這一件事情,很多人都看見了。”

朱厚煌聽王子陽,言之鑿鑿。有點相信了。他轉過頭來,看向徐和尚說道:“是嗎?”

徐和尚不覺得這一點有什麼不對,說道:“是。”

朱厚煌轉過頭去,說道:“將這個女子厚葬。順便將徐和尚斬訖來報。”

徐和尚不知道怎麼回事,剛剛還好好的,此刻就要砍頭。大聲說道:“殿下何故殺我?”

朱厚煌說道:“你多番與孤爲難,孤不罪你。戰場上,生死各安天命。但是秋娘與你夫妻情深,你能毫不猶豫殺之,甚至半點慚愧都沒有,如此狼心狗肺之人,孤何德何能敢用之。”

“不過區區一女子而已---”徐和尚話還沒有說完,就被一刀斬下頭顱來。

血淋淋的頭被放在盤子上遞了上來。

朱厚煌看着死不瞑目的樣子,居然一點反應都沒有。朱厚煌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習慣殺戮了。

徐和尚死了,但是問題還沒有解決。到底是誰襲擊船隊了。

“殿下,臣以爲不管襲擊船隊之人,是不是徐和尚。事情都可以了結了。東海之上,能媲美徐和尚的海盜不過數支而已,其他海盜都不如徐和尚,如今徐和尚已經死了,我雍國可以以徐和尚的頭顱震懾四方。如此一來,其他海盜定然不敢來犯。”許棟說道。

朱厚煌看着徐和尚死不瞑目的眼神,想了好一陣子,對着許棟說道:“既然如此,孤想召集所有海盜一會,卻不知道行不行?”

朱厚煌雖然在說行與不行,但是許棟卻知道這是朱厚煌再給自己分派任務,他如何敢說出不行兩個字嗎?

“以殿下斬殺徐和尚的餘威,自然是可以的,只是殿下千金之軀,見着些海盜,可是有什麼事情要吩咐嗎?”許棟小心翼翼的問道。

朱厚煌說道:“孤的海上大敵從來是佛郎機人,凡是有助於孤對付佛郎機的勢力,孤都要接觸一下。你這就下去安排。孤要在大員會見他們。”

許棟皺着眉頭說道:“大員不可能。這些海盜從來不信官府,特別是殿下剛剛斬殺徐和尚,這些海盜唯恐步徐和尚後塵,他們是不敢去大員的,殿下能不能安排在琉球。”

“琉球?”朱厚煌沉吟一會兒,說道:“好,就在琉球。孤正要去看一看,孤那個便宜老丈人,不過要儘快。”

許棟說道:“臣這就安排。”

朱厚煌斬殺徐和尚,得到了徐和尚的財富,也不過是十來萬兩銀子而已,不要看海盜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其實不過賺一個辛苦錢啊,真正在海貿上賺了大銀子的,從來是江南的勢家,而不是海上亦商亦盜的海盜們。

除卻這些,就是在陳錢山的人口了,陳錢山雖然少,但也有幾千人,被朱厚煌一古腦拉到北港去了,於是在北港又多了一個小鎮,就叫陳錢山。

處理了陳錢山的事務之後,朱厚煌毫無負擔的前往琉球。

朱厚煌要到達琉球的消息傳開了,得到了琉球國上下的強烈歡迎。

其實所謂的琉球國上層都是中國,整個琉球國都是明朝初年遷移過去的福建三十六姓。只是對於朱厚煌來說福建話,稍稍難懂一些。

朱厚煌來道了琉球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視察港口。

琉球因爲地理位置,被稱爲萬國樑津,港口極多,許棟選擇的一處港口就是在琉球本島西側,自然條件非常好。

朱厚煌表示非常滿意。朱厚煌當然不清楚,幾百年後的美軍對這裡也表示非常滿意。

朱厚煌在軍營之中過了一夜之中,第二天一早,就有人來報。琉球世子在外面等了整整一夜了。

朱厚煌將琉球世子請進來。

琉球世子雖然是世子,但是年紀並不小了,鬍子一大把,一進門就用琉璃的漢語向朱厚煌行禮道:“外臣見過雍王殿下。”

朱厚煌連忙扶起來說道:“世子何必多禮,你我是叔舅之親。”

琉球世子的樣子很是奇怪。欲言又止,卻又不知道說什麼是好。許棟連忙在朱厚煌耳邊耳語道:“殿下,這位是側妃的父親。”

朱厚煌頓時哭笑不得。

原來,琉球王年事已高,事情都已經交給琉球世子來處理,他的女兒也就是琉球公主,琉球世子也就在琉球稱爲世子,對外交流的時候,大多數自稱琉球王。

這一個小尷尬不過是一個插曲而已。雙方很快都忘記了這一切,進入了有友好的交談之中。

比如朱厚煌保證只要雍國的水師在一日,就保護琉球不受外部勢力侵犯。

琉球世子也表示,他們願意爲上國天兵,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比如供給一些軍費什麼的。

雙方的會談,在友好的氣氛之中落下了帷幕。最後,琉球世子向朱厚煌發出邀請,邀請朱厚煌去首裡城中做客。朱厚煌以天色不早爲由,委婉的拒絕了這個邀請。

等朱厚煌送了琉球世子離開之後,問許棟道:“事情辦的怎麼樣了?”

許棟說道:“還需要一些時間。各大海盜都已經送過信了,但是來回趕路,還需要一點時間。殿下不如答應琉球世子的邀請,去首裡城遊玩吧,首裡城的建築大有唐風,與福建不同。”

朱厚煌說道:“到時候再說吧。”他暗暗後悔來得太早了一點。

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十三章 狩獵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八十章 先鋒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六章 不服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
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六百零八章 升龍圍城戰十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一章 元宵宴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三百四十一章 東雍與大明二第七百八十一章 金洲戰事三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八百三十五章 東雍之戰九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視察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二百零二章 殺徐和尚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十三章 狩獵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七百四十三章 出使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鄭綏東征第一百零五章 太醫令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四百六十八章 火燒泉州第一百四十三章 轉向大員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二百三十章 安慶攻防戰五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四百二十章 古晉之變二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四章 豹房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五百八十八章 浮橋之戰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三十四章 應州之戰王勳【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七百一十七章 正旦大朝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四百六十六章 第二次澎湖之戰第五百零八章 帝崩十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五百七十一章 再到安南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一百四十九章 澎湖外海之戰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二百八十四章 東雍漁業二第八十章 先鋒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廷和的安排第七百六十二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三第六章 不服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八百二十一章 大明vs東雍三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七百五十八章 亞齊人在行動第八十二章 下澎湖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