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東雍近況五

吳太后聽了此言,本來臉色暗淡的臉色瞬間綻放出光彩、似乎看到了希望一般。她說道:“是這樣的嗎?”

朱厚煌說道:“是。我們都逃到蠻荒之地了,再也回不到中原了,想來嘉靖也會放過我們的。”

朱厚煌內心之中並不是如此想的。

嘉靖能不能容忍自己活着。要看東雍的實力。

如果東雍抵抗大明水師的實力,嘉靖即便是不想放過東雍,也會三思而後行之。而如果東雍沒有能抵抗大明水師的能力,嘉靖絕對不會放棄對付東雍的。

不會因爲朱厚煌是否遷都星城而動搖。

吳太后說道:“我們要搬去哪裡啊?這地方好不好嗎,氣候怎樣啊?對南邊嗎,定然是氣候溫熱,你不是給我說過嗎,越往南越熱,--”吳太后說到這裡,微微一嘆,說道:“好吧,熱點,熱點吧,總要比送命強。”

朱厚煌立即覺得吳太后老了。

當初在京師之中,吳太后可從來不是這樣的。面對再大的困難,都是一個人扛起來,雍王朱祐枟去的早,雍王府上上下下里裡外外都是吳太后一手支撐起來的。從來沒有絲毫軟弱之處。但是現在卻一心期望着,嘉靖能饒過東雍。

朱厚煌暗道:“就讓母親安心頤養天年吧。剩下之事,就讓我來好好辦吧。”

朱厚煌在吳太后之後,好好的安慰吳太后。

也許是這麼長時間的提心吊膽,也許是覺得自己決定讓朱厚煌遭了嘉靖的恨,吳太后這一口氣鬆了下來,就感到十分疲倦。

許藍見吳太后感到疲倦,立即輕輕踢了朱厚煌一腳,朱厚煌這才後知後覺的看見吳太后雙眉之間的疲憊。連忙說道:“母后,好好休息,孩兒這就告退。”

許藍與朱厚煌一起退了出來,後面有一個奶媽子抱着安兒。

朱厚煌小心翼翼的將安兒抱在自己懷裡,安兒在剛剛說話的時候,剛剛吃了奶,此刻已經睡着了。

朱厚煌很久沒有抱過安兒了。

上一次抱他,朱厚煌已經忘記了是什麼時候了。

只是覺得懷中這個小小的可人兒,一舉一動,乃至於嘴角上泛起的沫沫,都如此的可愛動人。一股血脈相連的暖意,深入朱厚煌的心中。

朱厚煌忽然覺得,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孤單。

自從朱厚煌不知道什麼原因來到這個世界,與這個世界一直有隔閡存在。他拼命想發展科技,也想拼命的改造這個世界。就是想讓這個世界對他來說,有一點熟悉的感覺。

此刻他好像發現,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是那麼重要的。因爲只有懷中這個孩子存在,他就覺得這個世界與他之間的隔閡一點一點的熔化了。再也沒有了。

不知道是不是朱厚煌不會抱孩子,讓小孩子不舒服。不過一會功夫,安兒就哭了起來。

朱厚煌頓時渾身一緊,整個身體都繃緊了。緊張的頭上冒出汗來。

即便是在戰場之上,他也從來沒有像這樣一樣緊張過來。似乎他懷裡抱住的,不是一個孩子,而是一個定時-炸彈一樣。

許藍輕輕一笑,她從來沒有見過朱厚煌如此,在她眼中的朱厚煌,是一個非常鎮定的人,似乎沒有什麼事情能讓他緊張。

卻不想一個嬰兒就讓朱厚煌如此。

許藍一邊笑,一邊將安兒抱過來。

似乎是進入母親的懷抱的原因,不過一會功夫,安兒就再次安靜起來。不過似乎被驚醒的原因。

安兒不再睡覺了,他伸着小胳膊小腿,四處亂蹬。一對黑溜溜的大眼睛不住的撲閃撲閃亂眨。

朱厚煌忍不住低頭看過去。說道:“安兒,安兒,想爹爹了嗎?”

安兒纔不認識眼前這個怪叔叔了。見這個大腦袋落了下來。安兒伸出小手,狠狠大砸在朱厚煌的臉上。

即便是在萬軍之中,也從來沒有怎麼受過傷的人。卻被自己的兒子一下子砸在臉上。而且被砸還很開心。

似乎一瞬間,四面八方的壓力都消散的無影無蹤了。

在安南雨季時候,東雍的風雨也不少。

朱厚煌安坐東雍,調整東雍的事務,鄭綏也一點一點的熟悉了東雍事務。

鄭綏能在安南亂世之中,羣雄並起之中,與莫登庸一起活到最後。絕非無能之輩,而且安南與朝鮮乃至日本都是中華文化圈,幾國的頂級人才。漢語都是標配。

正德十六年最後幾個月,朱厚煌並沒有什麼大動作。似乎在懷念正德最後的餘暉。

不過另一件對大明來說影響重大的事情,也緩緩的拉開了帷幕。

就是正德十六年的掄才大典。

本來這一次科舉考試,應該在正德十五年就進行的。

不過正德十五年,正德一直在南方,回到北京,又纏綿病榻,不能下牀。就一拖再拖了。一直拖到了現在。

“皇上架到。”太監尖銳悠長的時間傳開。

“恭迎陛下。”黑壓壓的跪倒了一大片人。

嘉靖一揮手說道:“衆卿平身。”

短短的幾個月時間,嘉靖的氣質變化很大。一舉一動盡顯帝王風範,任何人見了也不得不承認,這位嘉靖皇帝很有帝王風範。

這一段時間,嘉靖也算是站穩了腳跟。

一方面嘉靖將正德遺留下來的宦官集團,有所揚棄。

正德被人稱爲昏君,就是正德大規模使用宦官。當然了大明皇帝用宦官制衡文臣,不是從正德開始,不過在正德時間發展到一個高峰而已。

即便是被楊廷和清理一大批人,但是宦官的體制還在。老人去了有大批新人上位。嘉靖拉攏過來他們。

再加上皇帝天然加分,又收復了很多勳貴。

因爲正德的餘威,再加上正德死後城中亂象。所以京營還是很受到重視的。嘉靖想拉攏張永,將京營拉攏過來。

很快遭到了楊廷和的阻撓。

嘉靖立即知道不行。此刻他還沒有底氣與楊廷和鬧翻,就採取了折中的辦法,將京營恢復舊制,由京城之中各家勳貴管理。

不過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後,大明的勳貴再也沒有一定點戰鬥力了。將能征善戰之師交給這些鼠輩來管理,下場可想而知了。

楊廷和就看不下去了。

他將外四家軍全部趕出了京師,讓他們各回本鎮。

在正德時期的京營時期分爲兩部,一部是從京營之中抽調出來的精銳,另一部分就是外四家軍。

被嘉靖與楊廷和如此一折騰。京營幾乎上沒有什麼戰鬥力。

不過雙方也都放心了,最少不用擔心由京營發動的政變。因爲他們雙方都很清楚,那些勳貴既沒有這膽子,也沒有這個野心。

他們沒有祖上的本事,而且富貴已極。絕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纔不會將身家性命壓寶冒險。

嘉靖與楊廷和都放心了。但是朝廷上的爭執,嘉靖處於了完全的下風。

此刻的嘉靖還不是後世老奸巨猾的角色。在經驗上,見識上,遠遠不如楊廷和,所以在朝政之上,數次被懟過來了。

嘉靖心中鬱悶之極,但越發迫切的想在朝廷之上找到忠於自己的人。

但是這個人從哪裡找出來。楊廷和等人在正德不理朝政的時候,早已勾結在一起了,否則憑藉楊廷和一個人的能力,也不可能做出如此大事來。

朝廷的要害位置都被楊廷和把握的死死的。讓嘉靖找不道一點縫隙。所以嘉靖只能將打破楊廷和集團的壟斷,只能從這些天子門生之中找。

所以對自己主持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嘉靖非常重視。

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九章 打虎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十七章 練兵2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
第七百八十四章 金洲戰事六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三百四十五章 雙城戰記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京畿鏖戰七第九章 打虎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五百六十六章 沈希儀的野望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百九十六章 對淡目國的作戰準備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的日子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七百五十三章 王陽明的遺產第一百三十七章 善後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兵臨南昌第二百零七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三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徵蠻八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六十五章 收尾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八百二十九章 東雍之戰三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五百九十一章 浮橋之戰十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八百五十九章 仇華的突圍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七百五十五章 楊一清督師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日耗千金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七百一十六章 新都城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破綻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三百三十八章第四百五十七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八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四百六十二章 香料羣島之戰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六百四十四章 東雍與大明五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六百九十八章 尾聲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十七章 練兵2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