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

上京,夜裡悄然下起了小雨,大街上的行人稀少,上京雖然是遼國最重要的都城,佔地極大,但城內的建築卻千奇百怪,數量也不是太多,有來自西方粟特風格的平頂疊加式建築,也有來自宋朝的飛檐斗拱式建築,還有很多契丹生番風格的長尖頂木屋,還有很多草原的大帳蓬。

上京有十幾條大街,最重要的大街便是中大街,用石板鋪砌道路,中大街最北端就是皇宮,大街兩旁分佈着數百戶豪門權貴的宅子。

夜裡,中大街的行人也很少,這時,幾名騎馬人來到一座大宅前,翻身下馬,快步走進了大宅。

這座大宅便是遼國宰相耶律乙辛的官宅,此時,書房內燈火通明,耶律乙辛正坐在桌前玩賞一株三尺長的紅珊瑚,這是上次郭奎給他的,一直放在東京別宅,他長子派人送了回來,耶律乙辛酷愛收集各種寶石明珠,他收藏的各種珍寶至少有數十大箱。

這株珊瑚晶瑩剔透,品相完美,在燈光下呈現出迷人的光澤,堪稱珊瑚中的極品,令耶律乙辛愛不釋手。

這時,門外有人稟報,“二公子回來了!”

耶律乙辛連忙道:“讓他進來!”

片刻,走進來一名三十歲左右的男子,身材中等,長一張長臉,酷似耶律乙辛,他便是耶律乙辛的次子耶律武康,耶律乙辛有五個兒子,長子耶律文康官任渤海港防禦使,常駐渤海港。

次子就是眼前這位耶律武康了,曾任侍衛軍統領,現在賦閒在家,另外幾個兒子都是小妾所生,不太被耶律乙辛看重。

耶律武康跪下行禮,“參見父親大人!”

“一路辛苦了,見到郭懷信了?”

耶律武康負責和宋朝聯繫,那位養子耶律善畢竟只是男寵,很多機密之事耶律乙辛並不想讓他參與,只是讓他負責送送信之類,具體和宋朝交涉,還是要靠親生兒子來做。

耶律武康去年乘船去了仙鹿島,接收了宋朝送給他們家族的重禮,仙鹿島令耶律乙辛十分滿意,有了這座海外大島,他們家族便有了退路。

仙鹿島在宋朝的幫助下已經開始建設了,兩千名日本勞工正日以繼夜的在島上勞作。

耶律乙辛的四子耶律雲暉和兩個管事以及數十名家丁目前就在仙鹿島上。

家族城堡已經修建到一半,佔地兩萬畝的小型牧場已經建立起來,已經有了三千隻羊和兩百頭牛。

既然宋朝誠意十足,耶律乙辛當然必須要有所回報。

耶律武康剛剛從東京遼陽府趕回來,他從懷中取出一封信交給父親,“這是郭懷信讓孩兒轉交給父親,是範寧的親筆信。”

耶律乙辛精神一振,連忙打開信件,果然是範寧的親筆信,信中明確要求他說服耶律洪基,讓幽州的軍隊支援東京遼陽府。

這封信來得正是時候,這兩天遼國朝廷正在討論增兵東京府的方案,爭論激烈,遲遲拿不出一個明確的方案,範寧這時候便提出了要求。

耶律乙辛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當然明白範寧提出幽州軍隊增援遼陽府的目的,看來宋軍的目標並不是遼陽府,而是燕山府,目前幽州地區駐紮了八萬大軍,其中五萬軍隊就是從遼陽府調過來,把這五萬大軍送回遼陽府,那南京道的防禦怎麼辦?耶律洪基會贊成這個方案嗎?

耶律乙辛很爲難,在目前爭論的幾個方案中,都沒有把南京道的軍隊調去東京的計劃,自己如果倉促提出,又怎麼能通得過?

........

次日一早,耶律乙辛覲見天子耶律洪基。

這幾天,耶律洪基也是在爲增兵東京遼陽府之事而煩惱,雖然宋軍在東京道運走了十萬漢民匠戶,沒有攻擊城池,但並不代表他們不會再來。

還有宋軍在東京道北部襲擊契丹生番部落,造成了嚴重人員傷亡,至少有二十個以上的部落失去了聯繫,東京道兵力太少,確實要增兵了。

但現在遼國的軍隊人數銳減,八萬人在渤海覆滅,還有十二萬大軍被困井陘,這就二十萬大軍沒有了。

整個遼國只剩下二十六萬軍隊,西京大同府三萬,東京遼陽府三萬,南京析津府八萬,中京大定府兩萬,上京臨潢府十萬,這是遼軍目前的兵力部署,那麼該怎麼調兵。

現在朝廷有兩個方案,第一個意見是募兵十萬,使總兵力能達到三十六萬,另一個方案是從上京調三萬軍支援東京,這兩個方案支持者各半,令耶律洪基十分爲難。

這時,宦官在門口稟報,“耶律相國求見!”

“宣他進來!”

不多時,耶律乙辛快步走了進來,躬身行一禮,“參見陛下!”

耶律洪基嘆了口氣,“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朕真的不知該如何調兵去東京道啊!”

耶律乙辛不慌不忙道:“微臣正是爲此事而來。”

耶律洪基坐下道:“朕願洗耳恭聽!”

“陛下,現在的兩個方案其實微臣都反對,一是招募新兵,方案看起來很好,但制定方案的人卻沒想過,我們拿什麼招募,招募新兵按照慣例,每人要給十貫安家費,那就要掏出百萬貫,目前府庫內的結餘只有六十萬貫,要負擔整個遼國的財政開支,簡單說,我們根本無錢招募新兵。”

耶律洪基點點頭,“這一點朕也考慮到了,確實財政困難,招募新兵暫時不太現實,那是不是要分上京的軍隊去東京?”

耶律乙辛深深嘆口氣,“陛下,應該是二十萬大軍拱衛京城,現在還要分兵出去,臣深感憂慮啊!”

“你的憂慮是指什麼?”

耶律乙辛向北邊指了指,“陛下覺得他們真的臣服了嗎?”

耶律洪基頓時醒悟,耶律乙辛指的是草原鐵勒各族,遼國正是爲了壓制草原各族,纔將統治中心從東京轉到上京,就在年初才鎮壓了克烈部的叛亂,他們怎麼可能真的臣服?

耶律乙辛又繼續道:“現在我們壓給草原各部的賦稅比之前還增加了一倍,草原各部的憤恨可想而知,一旦上京駐軍減少,草原各部一定會再次蠢蠢欲動,而且上京只有十萬軍隊,要保住東京道,至少要調五萬軍隊過去,只有五萬軍隊的都城,陛下不覺得危險嗎?”

耶律洪基一陣心煩意亂,他確實沒有想到草原部落的威脅,現在耶律乙辛提醒了他,他才意識到,上京的軍隊還真不能輕舉妄動。

“那.....那該如何是好?”

“陛下難道沒想過調南京道的軍隊去增援東京道?”

“你是說幽州?”

耶律洪基心中一驚,他連連搖頭,“幽州是在最前線,易縣已經失守,如果把幽州軍隊調走,南京道恐怕就保不住了。”

耶律乙辛苦笑一聲,“陛下,南京道的軍隊是以步兵爲主,偏重於防禦,八萬大軍分散在各個城池,如果大宋二十萬主力北攻,將南京道的軍隊各個擊破,八萬軍隊一樣守不住南京道,不如留三萬軍隊死守幽州,調五萬軍隊去防禦東京道,只要保住幽州不失,宋軍攻下其他城池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耶律洪基有點意動了,南京道大部分城池都是空城,意義不大了,只有幽州城有數十萬人口,如果死守幽州,放棄其他城池,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耶律乙辛看出了耶律洪基已經動心,他再添一把火道:“陛下,微臣是宰相,必須要以宰相的關注來說話,東京道是我們最大的財稅來源,決不能被宋軍佔領,而南京道對遼國的財稅貢獻已跌到一成,屬於雞肋,作爲宰相,微臣更看重東京道,東京危急,不能再猶豫了。”

耶律洪基想到東京道的稅賦財源,心中便是一緊,東京道對他們太重要了,不能有半點閃失,可南京道那邊………

猶豫一下,耶律洪基又道:“是否讓奚人和渤海部發兵支援?”

耶律乙辛嘆了口氣,“陛下覺得他們會出兵嗎?”

確實不太可能了,奚人和渤海部的四萬軍隊剛剛喪身海底,再讓他們出兵,自己也開不了這個口。

他最終被耶律乙辛說服了,無奈地嘆口氣道:“就依相國的方案,留三萬軍隊死守幽州,平州的五萬軍隊立刻支援東京道。”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
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六百一十六章 進退失據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十七章 去鎮裡考試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鯤族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二百零七章 禮部發難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二十章 五件禮物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二百六十三章 初交曹國舅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樓密會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鄉遇同僚第三百二十三章 接風洗塵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四百五十九章 時間緊迫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軍優勢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口回絕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五百零五章 社稷爲大第六百六十一章 準備出海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七百五十八章 再抵鯤州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一百八十九章 兩堂會審(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大喜之日(八)第六百九十章 回京述職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訪歐陽修第七百三十五章 錦州失守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五百章 翁婿解凍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七百一十章 視察民營第九章 給拗相公上課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二百二十八章 兄妹入宮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跡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三百零七章 鯨州野馬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的思路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三百四十章 催妝鋪牀(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芒川銀礦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漢民第二百四十六章 看房記(中)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任應天府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六百六十六章 微服獨行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橫空出世第三百七十六章 薑是老的辣第七百二十八章 歐陽之託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天子召見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四百章 新官第一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子監報到第五百五十八章 返回呂宋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七百零八章 御書房解惑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賴帳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一章 範家小神童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二百七十八章 兵臨毛人島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復仇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