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

“無妨的!”蔡佑對着自己這一都百餘將士,大聲道:“我十歲就敢入深山打獵,十五歲下礦洞,伸手不見五指,從早及晚不停的挖煤,也未怕過。今天一見胡騎卻也是怕了,東胡騎兵彪悍,勇武,騎射無雙,殘暴,殺戮時毫無人性,這些東西我聽的多了!秦王殿下也是一直派人宣講,但殿下是叫咱們害怕這些人形的畜生?”蔡佑提高聲音,厲聲道:“殿下是叫我們記得,地不分南北,人也不分南北,咱們同爲華夏人,說着一樣的話,讀着一樣的書,面對的敵人也是一樣的敵人,就是眼前這些畜生,你怕他們,他們便要殺咱們,殿下是叫咱們提起手中刀矟,狠狠的殺這些混蛋,殺的他們再也不敢犯邊,甚至殺到他們老巢,遲早有一天,要將這些混帳一個個的殺光,一個不留!”

“一個不留!”

“老子剛剛蛋都縮進去了,還是都頭的話說的解氣!”

“便是了,老子現在全身血都沸了,就是想提矟殺過去!”

陣線之上,也是在兩個大將的命令之下,各層武官開始對自己的部下提神打氣,不光是武官,那些從軍超過兩年的老卒,他們可能不認識字,也不想費精力去學習,反正老卒轉任軍士,薪俸也不在軍官之下,只是福利賞賜要弱上許多。這些老兵從伍多年,跟隨秦王征戰廝殺多年,在這樣的戰場上他們還是保持着鎮定,配合着軍官在不停的提升着士氣。

當敵騎迫近之時,府軍並沒有膽怯退後,而那些叫喊聲,直接鄣顯着府軍將士的勇氣與毅力。

……

“令中一號在內的所有戰艦,包括節帥所部戰艦,儘可能的靠側前方。”

聽到府軍將士的吶喊和求戰聲,徐子先雖是臉色平靜,但熟知他的人也是知道這位親王的內心並不平靜,甚至可以說是異常的激動。

王直已經下令,此時亦是再嚴令催促。

所有的戰艦,只要有裝配牀子弩的便是開始儘可能的靠近海邊。

過百艘戰艦,牀弩林立,定然會對騎兵產生嚴重的威脅。

但徐子先知道,這種威脅多半是心理上的,而非實際管用。

那種單弓弩,或是雙弓弩,有效射程不超過五百步,岸上的府軍是在裡許外列陣,就是說這兩種牀弩遮蔽掩護的實際效力相當有限。

八牛弩倒是管用,射程超過二里,粗若兒臂有如長矟的箭矢射出去,二三裡外洞穿騎兵不是難事。

但八牛弩相當難得,王直所部加起來不超過三具,徐子先的戰艦是源自朝廷的經制之師,原本的南洋水師,八牛弩也不過十餘具。

這種弩操控要好幾十人,費全力用一刻鐘時間才擊發一次,機器複雜難於操控,這已經是極限了。

在八牛弩擊發之時,動靜極大如山崩海嘯,對敵騎確實是一種強力的威脅,但擊發時間太久,間隔太長,講起有效的殺傷就相當的有限。

但無論如何,當過百艘戰艦打開弩機迫近海面時,對岸上的府軍將士也是一種有力的支持。

徐子先盯着岸邊,東胡騎陣越來越近,零散的胡騎都不再追斫那些剛跑出來的禁軍將士,而是有意識的往大隊騎兵所在之處彙集過來。

此時在諸堡和長壕處最少還有數萬禁軍將士留存,光是清剿他們就得拖住東胡大隊半天時間……最多也就是半天。

禁軍已經失去戰力,不管是體力,意志,裝備,都被差不多丟棄了,過萬逃亡禁軍,加上有大量武官在其中,才湊起了千多人持兵備戰,其中還有相當多的就是匕首小刀之類的武器,就算在諸堡之間還有數萬人,也是毫無抵抗能力,無非就是拿自己的性命拖住東胡大軍前進的步伐,這也算是這些將士替同袍盡了最後一份力量了。

所有人都明白這一點,不少東胡兵都拿眼看天空,已經近午時了,再拖兩個時辰,這一仗想打也是打不起來了。

領兵的正是完顏宗樹。

眼前的情形相當詭異複雜,令得入關兩次,在北方橫行萬里,並且打下過一府,三州,十餘縣的東胡那顏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之中。

完顏宗樹原本就是率宮帳軍鎮守諸堡,在大魏禁軍主力突擊破圍,想打通錦州道路之時,宮帳兵主力也是到錦州長壕前與魏軍主力交戰,若非如此,怕是頂不住當時已經半瘋狂的魏軍。仗打完之後,宮帳軍一部份在長壕前駐守,一部份回守諸堡。

魏軍接下來的突圍也在大汗的預料之中,東胡騎兵全部脫掉沉重的鐵甲,換上輕甲甚至不披甲,因爲魏軍已經是急歸的窮獸,只要準備好弓馬斫刀便可以了。

事情的發展也果如大汗所料,魏軍窮極而至十幾萬人從四面八方涌來,長壕有三四里長的地方完全是被魏軍用山石枯枝和人的屍體填滿了,很多東胡將士儘管體能充足,經過最嚴酷的訓練和實戰考驗,在這樣的破圍戰中也是兩臂痠軟,根本拉不動弓弦了。

很多東胡將士把箭矢都射空了,他們的標配是兩袋箭矢,事實上很多人是帶着四袋箭矢,每袋幾十支箭,魏軍一天一夜的突圍戰,九成以上的箭矢都被射了出去,每個東胡兵射死多少人,整支大軍射死多少,現在應該是一團亂帳,根本沒有人算的過來。

這時候也沒有人斬首等着記功,這是一次全勝,魏軍幾近全軍覆沒,其將帥,包括李國瑞,張邦文,麥幾通,還有李友德在內或死或被俘,或被困在錦州城中,只有一個嶽峙似乎是隨逃脫的殘軍突圍而出,這令得東胡高層大爲不滿。

在東胡高層看來,文官李國瑞之類又臭又硬,且沒有直接領兵,所以令其死而全其節便可,那些不能領兵的文官,不管地位多高,價值反而是更低了。倒是能領兵的將領,若能生俘招降,收穫會非常巨大。

漢軍將領不管是單身歸降,或是率部歸降,意義都是遠比文官來的大。

將來東胡人入關,憑二十萬人不到的主力兵馬想佔據整個大魏也是絕不可能辦到的事,就算再加二十萬北虜也萬萬不行。

大魏二十三路,每路駐軍一兩萬人,每軍州才駐幾百人,以兵力來算,沒有魏軍漢將的歸附想完成這樣的佔領,並且獲得大魏的財力物力人力,也是絕無可能之事。

相對李國瑞,嶽峙這樣拜封太尉,在軍中威望極高,且是高等將門出身的大將,纔是東胡高層最想獲得的收穫。

哪怕放一兩萬人跑掉,無關大局,但放嶽峙跑掉,會令得大汗極爲不滿。

擒住嶽峙,使其歸附降順,意義遠大於追殺眼前這敗兵,這纔是完顏宗樹不辭勞苦,率輕騎窮追而至的原因所在。

至於眼前的這三千餘步兵的出現,完全出乎完顏宗樹的預料之外,也是使追兵一方,一時間陷入了相當尷尬的境地。

眼前的魏軍陣列儼然,方陣斜拉,與左側後的禁軍殘部互爲犄角,相隔三百餘步,不管輕騎擊哪一陣,另一陣都會在幾分鐘之內襲東胡兵的側翼或身後,會使東胡騎兵陷入相當尷尬的局面之中。

若領殘兵的不是嶽峙,完顏宗樹直接派三百騎就能破千餘殘兵陣列,甚至二百騎也夠了。剩下的騎兵在三千人的步陣兩翼騷擾,奔襲,尋找縫隙空檔,一擊破敵。

可眼前的步陣,嶽峙所領殘陣,最少從外觀看起來都是無隙可乘,一旦輕率進擊,很容易陷入前後夾擊,損兵折將。

以完顏宗樹的身份地位,損失千餘騎兵也只是小事情,東胡爲這一戰最少死了三四萬人的漢奴加部民,最少有三萬將士戰死,兩三萬人受傷,很多人不能再重上戰場。

再折損千多人也只算是大戰的一點點的添頭,小事情,根本不值一提。

但完顏宗樹考慮的是自己的臉面,到目前爲止,除了大汗之外,立功最大,斬獲最多的便是完顏宗樹,若在此時此刻爲敗兵所擊敗,他會顏面大失,威信大減,只爲了一個嶽峙和眼前的殘兵,也實在是得不償失。

況且完顏宗樹也是爲海上的情形所驚,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說什麼是好。

“果然是南朝,也果然說漢人中的南人擅駕船。”在馬上站立良久,觀看了海上壯觀的場景之後,完顏宗樹也是由衷的感慨讚歎起來。

對生活在密林,羣山,平原地區的東胡人來說,他們倒也不是沒見過大海,不論是遼西還是遼南都有漫長的海岸線,無數的島嶼與海岸相連。但現在不是後世,遼東遼西的人口都不多,漢人猶其少,加上又是戰線前方,根本不會有什麼漢人在這裡貿易,也沒有漁民常期在這裡生活。

在東胡人眼裡的大海就是空寂無人,特別是遼東漫長的冬季時,人們看到的大海更是黑色的,是冰封的,是殘酷之極的象徵,哪怕是再勇武的東胡將士,也不會喜歡駕船下海,他們對大海的畏懼是烙在骨子裡的,不要說下海了,連在海邊居住都很困難,東胡人在遼南平原根本沒有開發,只有少數人在遼南放牧和漁獵,大片的近海地方是完全閒置下來了。

對大海,他們只有畏懼,仇視,沒有絲毫的好奇與喜愛。

就算是眼前這樣的場景,只是使完顏宗樹下了一個結論,他看着海上小船飛梭,大艦逐漸迫近,大量的牀子弩機對準這邊的騎兵,有一些東胡騎兵感覺不安,連戰馬也有一些感覺,打着響鼻,四蹄不停的踏地,完顏宗樹冷冷的道:“將來若得南朝,當遷海五十里,近海地方一律不準住人,亦不得造船!”

有個貴人笑道:“南朝聽說靠着對海外貿易,一年最少過千萬貫錢的收益,咱們也不要了?”

完顏宗樹道:“此事大汗早就有考慮,留着廣州,泉州,明州,杭州,江寧等地用來港口貿易,做生絲,布,茶,瓷器,照做照賣,由外夷過來購買抽稅,這樣又好管,又生利,這些港口城都能做成大城,方便俺們徵稅,豈不更好,南朝現在這樣人人能出海,個個做買賣,稅也不好徵,成了一團散沙。更有人嘯聚海上,將來弄成尾大不掉,反成威脅!不如禁海,留幾個城當港口貿易,便是貿易,也不能自行其事,需得由官府來管起來,否則還是一團散沙,容易出事。”

這個當口談將來的事,頗有些怪異,不過在場的貴人們也能理解完顏宗樹,事實上他們自己也相當激動。

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十九章 齊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六十章 邀約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五百章 弓弦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
第五百七十五章 將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龍之戰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四百零一章 或給開府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五百七十八章 見證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戰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觀第一百六十四章 見王直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二百二十章 工業化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四百七十章 悲切第二章 河邊練箭的少年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殺第四百三十五章 合作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無罪?第三百三十六章 上國天使第四百一十九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八十七章 藍袍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二百八十六章 篳路藍縷第二百九十四章 改制第二十二章 歧山盜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三百七十九章 簡報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諭第二百八十九章 戶口第三百五十八章 巡查第四百章 去心魔第七十一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八章 激勵第三百四十四章 鹽第一百零一章 試製第五百六十六章 脫難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收穫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五百五十七章 上島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別第一百二十章 騎兵第一百三十八章 問政澎湖第三百二十三章 島上風光第十八章 轟動各方第二百四十六章 插翅難逃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九十九章 復仇第三百九十二章 吶喊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十九章 齊王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四百五十三章 貪慾第三十二章 人才難得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報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戶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核之思第五百零一章 酣暢淋漓第一百三十五章 新年第四百五十四章 失建州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妥第四十二章 敵蹤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六十章 邀約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二百一十七章 捧殺第三百五十四章 不復爲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五百四十章 戰法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一百七十三章 圍府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爭將來第五百章 弓弦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四百三十八章 擡箱進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乘風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