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

而張虎臣身後諸人,更是令李國瑞有驚掉雙目的感覺。

陰沉而沉毅的劉益,十餘名糾糾氣息明顯的少年牙將們,都是有挾弓矢,馬上追亡逐北,斫斬人頭而眼眉不眨的武人氣息。再有一百餘騎的騎兵,或是沉穩,或是堅毅,或是昂然四顧,都是具有相當傑出的武人氣息。

張虎臣,劉益,金抱一,吳畏三,林存信,李福祥,再有高時來,金簡,田恆,李普等人,俱是牙將和武官中的精英,包括其後的一百五十人的騎兵,都是精中選精,是南安團練武卒中最精銳的好手。

此次上京,徐子先似有所感,知道此行不太會順利,但也真的沒有想到,會有率部陳兵於天街之前的一天!

“奉命討逆?”李國瑞當然知道徐子先等人爲什麼將兵戈指向劉知遠,劉知遠已經將徐子先和韓鍾綁在一起,看起來已經成了死局,徐子先卻是反戈一擊,與韓鍾真的勾連在一起,然後將徐子誠與劉知遠綁在一起。

爭儲位的大事,事涉宰相和一位大參,只是大參劉知遠去內東門告御狀,而韓鍾卻是凌厲一擊,直接以堂札令徐子先討逆平亂……一高一低,昭然若揭!

“關鍵在於,韓鍾要安然無事,然後徐子先真的剷除了劉知遠……”大事當前,李國瑞卻是沒有替劉知遠出頭的打算。

在一百五十餘騎接近時,李國瑞身邊的元隨們都是神色緊張,將手按在障刀之上,或是舉起了手中的神臂弓。

“情形不明,”李國瑞大聲道:“我等回府靜候天子聖命!”

這倒也是相當正確的辦法,現在宰相說大參是逆賊,天子也沒有明確表示態度,也沒有調派大臣隨禁軍平亂,樞密院也沒有接到天子詔命,李國瑞的選擇,不能說是錯誤。

只是一旦劉知遠能勝利,李國瑞前途堪憂。

“執政……”李國瑞的一個心腹面色蒼白的道:“是不是再想想?”

“想他奶奶個球。”李國瑞相當粗魯的罵了一句,掉轉馬頭就往太平坊的坊門方向去,衆多元隨趕緊跟隨而去。

待徐子先趕過來時,就看到執政被元隨簇擁着而去,離的老遠,還有人回頭往這邊觀看。

而面色慘白,身體顫抖,神色如同一個死人般的蒲壽高,卻是如老鼠般的躲避了開去。

蒲壽高的心中充滿震驚,憤怒,還有各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他當然不信也不願去設想徐子先能成功,但不能不想,萬一徐子先成功了之後,蒲家將如何自處?

蒲壽高心中恨極,也是悔極,早知今天,當初就該把所有能用的力量都派出來,把眼前那黃口小兒,徹底剿殺在襁褓之內!

“這是樞密副使李國瑞和其元隨。”陳佐才這幾天一直在京師四處行走,李國瑞的元隨儀從他已經見過幾次了。

陳佐才相當慶幸的道:“還好李樞密似乎無意參與此事,不然他的麾下元隨和牙將都是身經百戰的精銳,可並不好對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麼。”徐子先從容不迫的道:“劉知遠咄咄逼人,北伐計劃太過瘋狂,無人跟隨才正常不過。”

朱雀大街亦稱天街,衙署衆多,不管是宰相還是厚生司的小吏,俱是要從這條大道往東西兩邊行走,衆多的行人,十之七八是各衙門的官員和吏員,崇德十四年二月初七的這個傍晚,很多人見到了足以令其誇耀一生的奇景。

一百五十多騎兵飛速跨過諸坊,經過北端的各衙門,在衆多人驚奇詫異的眼光之中,飛馳向積壽坊的大參府邸。

“誅劉知遠!”騎兵所過之處,只留下暴烈的喊叫聲。

待騎士們帶着雷鳴般的馬蹄聲遠去時,一千多名郎衛舉矟執戟,自長樂門而出,再出西華門,往着光祿坊的方向而去。

陳常得與石遇吉兩人一併策馬而出,石遇吉親自手捧天子詔書,前往宰相府邸,質問宰相韓鍾諸多違法事。

浩浩蕩蕩的金吾衛士與執戟郎一併而出,沿途軍民人等無不避散,石遇吉和陳常得威風凜凜,待他們出西華門時才接到消息,有小股騎兵奉堂札衝去了積壽坊的劉大參府邸,兩個武將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之中,包圍宰相府邸是天子親令,也是劉知遠這個大參三次奏對爭來的結果,兩個武將沒有明顯的政治立場,兩人俱是京師禁軍體系的將門世家出身,於政務,領軍其實俱是才具平常,只是這樣的世家容易得到天子的信任,乃至十餘年間慢慢身處高位。

他們擅長的就是聽令行事,而眼前的突發事件根本超出了他們能處理的範圍,兩人略微商量片刻之後,決定先慢慢行至韓鍾府邸之外,至於怎麼處理往劉知遠府邸去的那支騎兵,當得由天子來決斷。

“應當不礙。”石遇吉滿有把握的道:“聽聞騎兵才一百五十騎,大參府邸牆高院深,且有元隨,牙將護衛,雖然官員在京師不得私藏甲冑,但矟,矛,刀還有神臂弓不缺,往襲騎兵,只着武袍不曾披甲,豈能攻入府邸之內?”

“是這個道理。”陳常得身爲郎中令,是衛尉的副手,一併負責宮禁守備,所領的是執戟郎與宣節郎,其是京營禁軍將門世家出身,對軍伍之事向來自詡甚高,怎麼想,也想不通百五十人的騎兵能衝入重兵守備高牆深院的大參府邸。

計較之下,陳常得道:“我等不宜耽擱太久,一旦拿下韓鍾,或是迫其自殺,其黨羽反撲也就如鳥獸散了。”

“善。”石遇吉轉向身邊的諸多都統制,統制等金吾衛諸軍官,鼓勵道:“此是平亂定難的大功,爾等要努力。”

四周傳來參次不齊的呼應聲,不過金吾衛軍倒真的是想衝入相府府邸,韓鍾私德一般,在相國任上收入頗豐,人都傳言相國府邸內私產不下於天子,這當然是誇張,不過韓鍾年入最少數十萬貫,十幾年相國當下來,私產在三四百萬貫總是有的,府邸之內,當然有極多的金銀和銅錢,加上絲羅綢緞和古董器玩,一旦亂兵進入,總能順手牽羊,大發其財。

到時候石遇吉當然會阻止,天子又沒有下令抄沒韓府家產,但法不責衆,每人總能落上一大筆的好處。

錢帛能動人心,不管政爭如何,既然天子有令,衆多的金吾衛們當然是想着自己發一筆財,至於是非對錯,韓鍾和劉知遠,誰知道他們誰對誰錯?

執戟郎們多半是權貴子弟,對些許錢財不放在心上,他們多半交頭結耳的議論今日之事,半響過後,有人突然道:“今天沒見徐中郎?”

徐中郎便是徐行偉,其在京師講武堂任教官,同時也是執戟郎之一,由於表現出色,出身是國姓世家,被任爲正八品的中郎,麾下有三十多執戟郎,其實就是禁軍的一哨哨長。

“徐中郎與南安侯徐子先交好,徐子先也在拿捕名單之內,徐中郎聽說之後就告病請假了。”

“全兄弟之情?”有人冷笑幾聲,說道:“不要被牽連了纔好。”

“走了,上頭下令開拔。”

衆多執戟郎緊了緊手中的長戟或長矟,跟着金吾衛軍,慢慢向宰相府邸行去。

千多人的隊伍在暮色中向熱鬧的坊市前行,大量的官吏早就避散,京師之中居然連續出現多股兵馬,而且事涉大參和宰相,自大魏開國二百多年來燕京城內還是頭一次出現這樣的場景,這令很多人驚慌失措,百姓更是家家掩門閉戶,惟恐兵變一起,亂事鬧大之後不可控制,波折到自家門前。

禁軍一路前行,積壽坊中多達官貴人,此時家家戶戶都熄滅了平時照明用的燈籠,從朱雀大街進入坊門之後,坊街兩側,竟是都黑沉沉的一片。

至韓鍾府邸附近時,往常那如鬧市般的情形當然不復存在,那些小販小商人早就避的不見蹤影,那些來求見的官員亦是跑的乾乾淨淨,只有地上有一些殘跡垃圾,顯示出人們躲避時的慌亂。

石遇吉在馬背上微微一笑,說道:“消息傳的倒是快?”

陳常得沒有石遇吉這麼篤定安閒,搖頭道:“速戰速決,不可耽擱時辰。”

“料想韓相也不敢抗旨不遵。”當着韓鍾府邸的大門前,適才石遇吉還滿嘴“韓鍾”或是“韓賊”,此時又是禁不住以相國尊稱,十餘年宰相的積威,仍然如石頭一般,沉甸甸的壓在人的心頭。

韓鍾府邸是御賜,原本是一位親王在京師的住處,門頭是如房舍一般,三丈多高的房檐和北屋構成了七開間的大門,硃紅色的大門往常就閉而不用,哪怕是韓鍾進出也只是走東西兩側門,現在這種時候,大門和側門俱是緊緊關閉起來,和別家府邸不同,韓鐘的相府門前卻是燈火大熾,將門前照亮如白晝一般。

重檐疊屋的相府之內,也是高懸燈籠,四角的鼓樓也是箭樓之上,同樣也是高懸燈籠。

“我等奉天子之命,請宰相至大理寺詣對諸多不法情狀。”石遇吉洋洋得意拍馬上前,手持詔令,朗聲道:“速開府門,迎接天命!”

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十七章 揚名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九十八 密談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
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時平盜第二百四十三章 方圓第四十九章 威脅第二百九十三章 自薦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三百八十二章 夜逃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獲第五百三十六章 牧場第三百四十五章 結晶第四百三十四章 好地方第九十二章 廂軍調防第七十二章 名士至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二百二十三 變換立場第一百二十八章 你好做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殺戮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第十七章 揚名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二百九十八章 鬥爭妥協第一百九十三章 酒宴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敗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四百四十六章 取捨兩難第九章 三個男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朱虛侯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百五十四章 轟動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護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五百四十二章 填壕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三百三十八章 老人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九十八 密談第一百三十四章 任官第三百四十三章 島上日常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九十七章 同心第七章 不是頑笑第五百五十章 危機第七十八章 毀約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四十八章 湊趣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二百一十四章 讚賞第四百九十一章 有子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五十五章 再進一步第一百四十九章 殘敗第三百九十六章 敗相第五百一十七章 死寂第九十一章 酌金風波第五百五十三章 舊識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三百九十七章 騎陣摧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涼薄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三十九章 四面第一百七十一章 圍相府第八十五章 權勢人心第三百一十一章 馬至第五百六十八章 接納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一百三十章 收穫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四百二十二章 議功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一百三十七章 昌文陳家第五百四十五章 鐵人第十二章 開局難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頭砍去第一百二十四章 飛騎報捷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三百八十章 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