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巨盜來襲

這時外間傳來人說話的聲響,接着是甲士護衛們轉身放行的聲響,在嘩嘩的甲葉聲音中,傅謙在前,孔和在後,和方少羣兩人一邊說話一邊走了進來。

秦東陽和金抱一,劉益,葛大葛二,張虎臣等人也一併走了進來。

“牢之可以說了。”徐子先對陳道堅道:“倭人的動向,在你到東藩前,有靈三號船帶來的最新消息,不僅倭人在動員,康茂才他們也有所動作,召集了不少船隻,從廣東沿海到福建都有不少依附康家的船隻在往倭國趕。由此可見,康家和倭國的備戰是認真的,所以我們現在要知道,牢之你和康天祈具體是怎麼談的,談了什麼?”

“康天祈並未明言。”陳道堅這才知道東藩這邊已經知道了大致的情形,他的心情放鬆了許多,開始談起與康天祈會面的經過。

“這老狐狸。”陳道堅說完之後,方少羣先搖頭一笑,說道:“至此還不肯明白說話?李旦和顏齊加起來最多和康天祈勢均力敵。上次天方人還派使團至倭國,顯然是蒲行風還在拉攏倭國和康天祈兩股勢力。將來蒲行風收拾了三佛齊,首要想對付的不是康天祈和他身後的倭人,而是大魏沿海。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東藩,咱們對海盜的強硬態度,還有侯府在經營東藩,這對蒲行風將來的計劃自是有極大威脅。”

孔和沉聲道:“估計還會有蒲壽高在其中起着作用。”

李儀面露憂色,並未急着說話。

在此之前,倭人戒備,康家召集艦船的消息陸續傳來,這事情原本就動靜不小,甚至估計福州和廣州的安撫使司也會接到相關的信息,並且略作準備。

但李儀等人也是清楚和明白,一旦地方官員知道這一次蒲行風和海盜們針對的是南安侯府,想要攻打的是東藩大島時,估計連林鬥耀在內,所有人都會是如釋重負。

南安侯府等於是封藩在東藩,這裡的一切幾乎都歸侯府所有。連同兩府在內,對島上發生的事情心知肚明。

原本的防禦使陳篤中已經被架空,並且陳家也心甘情願。

東藩的變化已經傳遍福建路,並且由於官鹽的大量售出,兩湖和浙江,兩廣等處,南安侯府也會開始輻射出影響力。

對朝廷來說,徐子先安心賺錢,開發東藩,甚至在東藩上放馬,都是由得他去折騰。

只要其心思不用在爭儲位上,不用在福建路的軍政大權爭奪上,自是一切由他。

這也是南安官鹽能行銷各路,中樞的兩府,三司,地方的轉動使司都沒有大動作的主要原因所在。

不然的話,縱使是分銷商都是陳篤竹那樣的官紳商人一體的體面人物,一紙禁令下來,官紳們也不好公然對抗,只能把南安鹽當成私鹽來處理了。

私鹽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就得隱藏形跡,成本會增加,銷售量反而會下跌。

若是有海盜來攻東藩,將東藩發展的勢頭打下去,怕是不僅是天子,便是兩府,福建路的林鬥耀,趙王,都會從內心深處感覺高興。

“可以確定了。”方少羣對徐子先肅然道:“康天祈沒明說,但很明顯,李旦和顏齊的艦隊應該是奔着東藩來的。”

“其兵力當在三萬到四萬人左右。”秦東陽緊皺眉頭,說道:“不過其部要扣除一部份久在艦船上的水手和打雜的,還得留幾千看着澎湖……君侯,我們的水師,理應留在澎湖,這是我們幾個私下商議後的考量,估計海盜也會想到這一點,不知君侯以爲如何?”

“理所當然,”徐子先面色如常,甚至還有些笑意的道:“我們不可能將水師送到泉州港或福州,海盜也知道我們不會。東藩這裡的港口守備不及澎湖,我們也不會將水師放到海上去送死,兩千人對三四萬人,縱然將士們每天勤練不綴,亦不可能是海盜的對手。大勢如此,被敵人料中也沒有什麼可說。”

確實是如秦東陽所說,海盜們多半會料到這一點,並且分兵看守澎湖港口。

只要把南安侯府的幾十艘船看起來,不使其偷襲,對海盜的艦隊不能形成威脅,大抵李旦和顏齊也就能安心帶着更多的人突入東藩,從幾處港口或是一處上岸,結陣與南安府軍交戰。

金抱一恨恨的道:“海盜上岸的當有兩萬五六千人到三萬人之間,這便是兩個海盜世寇的全部身家。這一役,若他們慘敗收場,我怕他們就算從東藩走脫,一兩年內,也定然保不住項上首級。”

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兩個海盜王比康天祈和王直做惡更多,且不似蒲行風有天方大族的背景,一旦在東藩失敗,威信全失,掌控力下限,外敵和內鬥他們都扛不住,一年內就會分崩離析,多半會被某個野心勃勃的部下殺死,斬下首級傳遍四方。

但這樣泄恨的話說了毫無意義可言,在場衆人都是微微點頭,並沒有人接話。

“澎湖守備應該無有太大的麻煩。”秦東陽有大將之風,端坐不二動,侃侃道:“港口狹窄地勢險峻,很難強攻。且澎湖有多張強弩,艦船近海便可以用強弩壓制,根本很難靠近,有兩千水師官兵,守備港口,足以使敵人無可寸進。那些較小的離島,民居百姓原本就不多,就是一些放羊人,放鴨人爲多,提前告之,叫他們搬到本島暫避一時便是。要緊的是東藩這裡,我軍將以何辦法應對這一次的敵襲?”

李儀詢問道:“李,顏二部,較王直,康天祈,蒲行風部如何,較陳於泰部又如何?”

秦東陽等人俱不語,他們對這些海盜的瞭解都較爲淺薄,衆人都看向劉益。

自領水師營兵後,劉益是東藩和澎湖兩頭跑,他光棍一個,沒有妻小,也沒有家族,父母俱不在了,所以平素時間是最寬裕的一個。

從幾個月前開始,徐子先就令劉益着手和軍情人員合作,大幅度的不惜金錢的收集各部海盜的情報,甚至包括已經內附的王直。

據情報來說,王直一直是在北方海域和閩浙外海活動,也包括占城等處,康天祈是以倭國爲主,附帶暹羅等國,李旦和顏奇以呂宋到大魏南海爲主,蒲行風只是佔據馬六甲到暹羅,還有錫蘭,印度等處。

以地盤大小,當然是蒲行風最大,實力也是蒲行風最強。

其次是康天祈,李王,顏李二人排在最末。

要論兇殘,暴戾,敢戰,當然也是蒲行風第一,但單論兇殘,顏奇當屬第一,其部下搶掠海船,幾乎從不留活口,且用多種手段虐殺,顏奇本人就很喜歡這麼做,縱然是首領,他也經常親自動手殺人。

“真是該死。”李儀臉色鐵青的道:“若能勝此人,當刑誅之。”

“我亦願叫他明正典刑。”孔和沉聲道:“這等人,不過是用兇殘手段震懾部衆,待他被法繩捆上,即將被處死的時候,他比一般人還要膽小的多。”

孔和久在衙前效力,也曾是積年的吏員,他對這等事的判斷一般都很準確。

“我們要有應對之法。”葛存忠道:“敵情大致如此,除非蒲行風親至,當然以現在的情形判斷是不可能。他應該是因爲陳於泰和蒲壽高的事情對我們起了忌憚之心,派出顏奇和李旦來打斷我們發展的勢頭。這其實是好事,敵人越是重視咱們,說明咱們的路子就走對啦。現在就是要君侯判斷,咱們是立陣在海灘,與敵人堂堂正正的陣戰,還是擊其半渡,又或是退避守備,以城堡,工事,丘陵山地,避而不戰,與敵人遊擊交手?”

劉益道:“顏奇和李旦兩部,無非就是放大了規模的陳於泰,咱們能擊敗陳於泰也就能擊敗這兩人,我的看法就是擊其半渡,南安府軍能戰勝這兩股敵人,但實力稍遜,半渡而擊是最好的辦法。”

“這很難。”秦東陽搖頭道:“半渡而擊,是擊敵必渡之所。大海茫茫,我水師不能出戰,不提東藩有幾百裡的地方隨地可登陸,就以花溪,南安,虎跳溪一帶,綿延近百里地方都可以上岸,我軍怎麼預判,防禦,還有去擊登岸的海盜?若是頻繁調度,我怕反而消耗我軍將士的體能,還有意志和勇氣。”

葛家兄弟對視一眼,均道:“秦兄說的極是,我們也是這般認爲。”

“那麼就得在遊戰和正面擊敵中選一個了。”

“我看遊擊而戰不錯。”葛存忠道:“我軍有地利,人和,這都是很實在的東西,百姓支持我們,我軍可以暫避鋒芒,擊敵側翼,騷擾,偷襲,敵軍無補給,糧道,最多十來天就得撤走,這中間我們會叫他們損失慘重。”

在場的文官都紛紛點頭,在李儀和孔和,還有傅謙看來,葛大的辦法最穩妥,半渡而擊難以掌控,正面交戰,人數相差兩倍多,對方也是成名多年的海盜,不是陳於泰那種小股海盜能比的。

不可否認,人們在接到和確認消息後,驚詫,恐慌,畏懼,這纔是正常的情緒反應。

不在沿海的人不可想象海盜能給人帶來多大的壓力,這三十年來是海盜高速發展的時期,如果是成宗之前的老年人,會很詫異,因爲在此之前根本沒有什麼象樣的,成股的海盜。確實,往呂宋和南洋的航道一直有小股的盜匪,這難以避免,幾百年後科技航運那麼發達,照樣能有索馬里海盜揚名天下。

但在此之前,海盜最多有一兩艘船,幾百號人,根本不可能形成大股的盜賊。

大魏水師經常會剿滅海盜,占城和蘭芳,三佛齊,滿刺加各國也會剿除海盜。

倭人在百多年前的內戰中涌出很多海盜,他們曾經在大魏沿海劫掠,被大魏水師剿殺的很慘,後來大魏天子詔命倭人禁絕海盜,當時的室町將軍不敢與大魏交戰,於是檄令各處大名剿殺那些在海上爲患的倭人,倭寇就此而絕。

自成宗之後,突然就出現了大股的,成羣結隊的海盜,並且逐漸發展成幾千人,上萬人,乃至十來萬人規模的巨盜。

甚至如康天祈那樣,能夠壓制倭國諸多大名,逼迫將軍承認其地位,允許其在倭國擁有港口,地盤,基業,這不能不說,幾十年前根本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這並不是偶發的,或是因爲大魏水師衰落而導致,更大的原因來自於更繁榮,更廣袤地域的貿易。

顏奇和李旦都成名很久,兇名顯赫,聽到這兩個巨盜來襲,不感覺畏懼纔是件奇怪的事。

若是能避而不戰,使敵人徒勞無功,蒙受損失,在李儀和孔和,傅謙等人看來,這確實是一件最上算的事情了。

幾個武官也有所意動,這種戰法當然不太好聽,也會使百姓受到損失,但軍隊可以保全,並且能得到比訓練寶貴的多的實戰經驗。

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五章 文學版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九十八 密談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五章 文學版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五百章 弓弦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
第二百零八章 養馬地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隱有唐風第三十七章 暗流涌動第二十章 牙將事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御筆第八十九章 京師第五百零二章 倭商第一百八十一章 死物第三十三章 將作第二百七十七章 澎湖第五百一十章 新軍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五章 文學版第四百二十一章 驚醒第二百章 南薰門外第四百四十四章 豎旗第三百零一章 防疫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間第七十四章 回府城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四百二十七章 分裂的帝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老幼之別第一百六十章 苦勸第三百一十章 鐵騎兵第三百八十九章 銳陣第四百八十五章 緊張第五百三十章 軍國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三百四十二章 時隔千年的殺戮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論戰第九十八 密談第四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盤第四百九十五章 捕盜第六十五章 坊車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騷第四百五十二章 克敵之資第四百一十一章 傳言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二百七十三章 牽絆和壓制第二百二十四章 憶昔第三百二十五章 帳篷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穫第三百二十章 開荒第二百一十九章 水手長第三百零九章 團結和衝突第五百零八章 拒絕同學一百五十二章 京師佈局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書第三百零六章 環島(今天兩更)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一百章 民生多艱第一百二十二章勢不可擋(昨天章節名錯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內第四十五章 對峙第二百六十三章 對峙第四百九十八章 奇聞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盜授首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動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無力第五章 文學版第三百六十一章 長刀加頸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八章 遇事惹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敵第二百零二章 蘭芳來客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四十一章 賣個破綻第五百四十九章 拉攏第五百五十九章 蒼茫第二十六章 得猛將第六十六章 紅布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門第三百九十三章 呼嘯第四百二十九章 島上情形第六十一章 名儒第五百章 弓弦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計較(補昨天大章節第一百二十七章 根第四百六十章 斷壁殘垣第二百七十章 悲天憫人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揚第六十七章 設卡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交易第二百九十一章 濟濟一堂第四百一十八章 變化之道第三百九十章 序幕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頂第三百六十五章 回島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