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五少受封

杭天曜的手很自然地就要放在風荷腰間,卻下一眼瞥見站在風荷三步開外的董華辰,面上的笑容閃了閃,很快上前行禮:“大哥幾時過來的,如何不提前去知會我?”後半句話卻是看着風荷說的。

風荷擺手讓下人們先散了,嗔道:“你原說黃昏回來的,誰知會這般晚,還好意思怪別人不成?”

◆ ttКan◆ ¢ ○

杭天曜嬉笑着拍了拍華辰的肩,小聲道:“瞧瞧,大哥,你也教我幾招,這丫頭天天敢問到我鼻子上來,太不把人當爺們兒看了。”

在華辰心裡,風荷永遠是最好的,他溫柔得看着妹妹笑道:“妹妹擔心了你許久,正要派人去尋你呢。”

“這還差不多,剛還那麼嘴硬。”杭天曜滿意的點點頭,拉了風荷的手,“是我的不是,路上遇到幾個熟人,耽誤了一會功夫,走,正餓得很,吃飯去。”

風荷聞言,也不與他計較,吩咐丫鬟上飯。

因華辰是自己大哥,風荷一向不避忌的,杭天曜也不好說出分開吃飯的話來。只是席間,終究有幾分不大樂意,只因華辰對風荷的喜好比他還清楚,時不時給風荷夾菜,看得他吃味,心中暗暗腹誹:看來大舅爺應該快點成婚。

晚上,將華辰安置在了近處的另一個院子,夫妻二人回房。

沐浴過後,風荷換上一襲淺碧色輕紗的寢衣,披散了頭髮,坐在牀沿上低頭沉思。待到杭天曜進來,上下打量着他,懷着戒備的眼神。

杭天曜故作不知,只在腰下搭了一條褻褲,彶拉着鞋過來。風荷緊了緊自己衣襟,先到裡邊躺下,把一牀被子卷的蠶寶寶似的,然後骨碌碌盯着他看。

杭天曜好笑,在她身旁躺下,摸了摸她額角,嗔道:“這麼燙,蓋這許多作甚?”他口裡說着,手下用力去拉她的被子。

風荷趕忙說道:“你別動,我有正事與你商談。”

“好,什麼事?”他笑着鬆了手,在她眉心落上一吻。

風荷放心了些,與他說起今日的行蹤,杭天曜聽着聽着變了臉色,身子漸漸僵硬起來,良久,方嘆道:“我從前也是查過的,只是一時間不得頭緒,後來事忙就漸漸撂開了手,沒想到你倒是會利用機會,從賀氏口中套出話來。我實話告訴你吧,據我所得的信息,側妃剛來那幾年還是很安分守己的,後來我母妃沒了,大哥也去了,她就有些守不住,起了旁的心思。

尤其那時候三哥被送回了她院裡撫育,她的心思就越來越強,但因勢力有限,而一直謹慎小心。魏氏進門之後,很是防了她一陣,後來看她安分守己,就罷了,而她卻利用那段時間培養三哥。

我兩位兄長的事,估計與她關係不大,尤其我二哥,的確是體弱患了風寒夭亡的,我大哥的死卻有不少疑點。因我大哥自小習武,身子不錯,難得有個病痛的,娶大嫂那時還好着,不到一年突然間就沒了。那時候,我只有十歲,不清楚具體情形。

若說佟家和韓家的女兒,的確蹊蹺的很,內院私密之事,我這邊不好打探,或許他們自己家裡人開始有些懷疑。可我克妻的名聲忽然傳了出來,大家漸漸信以爲真,那事就不再提了。”

風荷靜靜聽着,忽然道:“佟家小姐去世之時,你可能不曾多想,後來發生了韓家小姐一事,莫非你還沒有懷疑?所以,當聽到家裡爲你我定下婚事後,你派人去監視過我?”

她的目光明亮迫人,弄得杭天曜無處躲藏,只得強笑道:“我也是擔心你。”

“說得好聽,只怕是怕我成了別人手中的棋子吧。”風荷冷笑着,她一直就懷疑譚清與她提過的有人監視他們,可是又像沒有惡意的樣子的究竟是什麼人,她當時就有三分疑心到杭天曜身上,可惜沒有證據,這會子總算套出了話來。

杭天曜訕笑着,抱了抱她的腰:“我實在是嚇怕了,所以叫人去打探着,順便保護你啊。”

風荷知他的話屬實,而且那時候兩人素未謀面,他對她有疑心也是能夠理解的,就放過了他,淺笑道:“你不是紈絝子弟嗎,哪兒來的那樣的高手?還有上次你回府,身後跟的都是些什麼人啊,不像咱們府中的護院啊。”

杭天曜心中哀怨得緊,他知道風荷遲早會問的,他也不是有心瞞她,不過軍國大事,都有規矩在,他不能隨意壞了規矩,那樣他日如何服人。可是風荷是他最信任的人,他連自己的心都能掏給她,何況是一點點秘密,他怕風荷會生氣。

正在考慮着要不要說的時候,風荷已經嬌笑着道:“你不說我也猜得到,你只聽我猜得準不準。”

他想了想,那樣不算壞了規矩吧,就點了點頭。

風荷捏着他鼻子,低聲問道:“你在替皇上辦事嗎?皇上不會將那些不好拿到明面上來的事交給你去辦吧?”

杭天曜情知瞞不過,也不願意瞞着她,點頭應是。

“那些人手是皇上交給你的?我看不像,皇上那時不可能無緣無故信任你一個紈絝子弟,你哪兒來的人手?”她笑得眼睛都眯了,拱了拱身子,把自己投到杭天曜懷裡。

杭天曜哪兒受得了她的美人攻勢啊,很快放棄了抵抗的意圖,樓了她脖子,附耳說道:“是我祖父留下的人。”

這還差不多,以杭天曜當時的年紀聲望估計自己是培育不成一批人的,若說老王爺留下來的比較靠譜。但老王爺不把人交給王爺,而是交給了當時只有十來歲的孫子,又是爲着什麼呢;而皇上,爲何知道有這些人馬,爲何會這般信任呢?

風荷將問題一股腦兒問了出來,杭天曜聽得冷汗涔涔,他想撒個謊圓過去只怕都沒希望,他的娘子心太細了,一點點漏洞都能被她慮到了,自己還是老老實實配合比較好,免得回頭吃苦。

他點點滴滴回憶着,細細說道:“那年我大哥無端端沒了,我祖父傷心異常,只剩下我這麼個嫡孫,去哪裡都把我帶在身邊。府裡的地方沒我不敢去的,有一次,我恰好看見祖父去了後花園廢棄的院子,那裡據說是禁地,沒有祖父的命令誰都不許進。可我哪兒管這些,偷偷跟着祖父看他去幹什麼,誰知看到祖父在那與人說話,我十分詫異,那是個男子,竟然到了王府後園,不小心就發出了聲音。

我祖父見是我,倒不是很怪我,反而領着我認識了那位叔叔。後來慢慢得知,他們三十多人都是祖父手下的人,祖父偶爾爲皇上辦點爲難的事情。當時我好奇,就多問了一些,誰知祖父臨走前把那些人給了我,讓他們保護我。

皇上那邊應該是知道人在我手中,有一次借姑媽的口宣我進宮,然後交給了我一個任務要考考我,我辦完了,以後就常常接到宮裡的任務。那時候,前後兩家的小姐出事,讓我起了疑心,一來爲保護自己,二者爲皇上辦得差不能引人注意,我索性就裝得自己很紈絝,讓大家放下對我的戒心。

我的事,就是這樣的,其實本想早些跟你說清楚,但皇上那邊極爲小心在意,我只能瞞着。不過我保證,我絕不是不信任你。”說到最後,他語氣軟了不少,很有些討好的意味。

這樣的情形風荷猜到一半,杭天曜爲皇上辦差是最可能的,但是那些人還是老王爺手上留下來的,她一時真沒想到,因爲她以爲老王爺不可能越過兒子直接傳給孫子。當然,這些年來,杭天曜可能也添加了不少自己帶出來的人。

她並不怪他,男主外女主內一直是規矩,男人把朝廷大事瞞着女人沒什麼好抱怨生氣的,她只是轉而想到了另一件事頭上去。

杭天曜看她面無表情的不理他,以爲風荷是生氣了,越加擔憂嗎,拍着她肩道:“我保證我說得句句都是實話,你難道不信我?”

風荷看他在意的樣子,心下好笑,不過正好利用一下他的歉疚心理,故意不悅的說道:“你當我小孩哄呢,皇上即便因爲皇后娘娘的關係信任咱們家,可也不會無條件信任吧,難道連祖父私下養着一羣人都不在意,反而愈加重用,我如何都不相信。”

“這是有緣由的,因爲咱們家本就……”說到這,他恍然大悟,忙止了話頭,他差一點就着了這個小丫頭的計謀,把話漏了給她。

風荷暗暗埋怨,都說了一半居然被他發現了,心下有氣,嘩嘩轉過身去不理他。

杭天曜不是不想告訴她,而是多年養成的習慣,一提到那事就會立時住口,忙板着她的身子笑道:“瞧你,又生氣了?好,我都告訴你,你好歹給個笑臉吧。”

風荷心下十分得意,慢吞吞轉過了身,憋着笑道:“你要與我說什麼就快點說,我要睡覺了。”她還很不樂意聽的樣子。

杭天曜深恨自己被她耍的團團轉,這回簡直是求她聽自己說這個不能說的公開的秘密:“好啦,我錯了,你聽好了。大概七八十年前,有一位大將叛亂,導致舉國大亂,差點改朝易主,雖然後來朝廷勝了,但國勢虧了不少,而且大家心有餘悸。

那時皇上愁眉不展,企圖定下一勞永逸的法子。那一次咱們家平亂立下大功,被封爲莊郡王,之前只是個普通將軍,我高祖父就向皇上提出可以在所有軍隊中發展密探,軍隊一旦發生風吹草動就直接彙報到京城皇上手中。

皇上登時贊爲好計,因此事機密異常,若泄漏出去不但密探性命難保,而且心懷不軌之人一定會想法子避開,就交給了我高祖父。我高祖父用幾年時間,漸漸在所有軍中或上或下籠絡了只忠於皇上的人,然後一代代傳下來,皇上體恤,就把這個任務放在咱們家手裡,而咱們家也會想辦法獲得皇上的全部信任。”

風荷聽得震驚不已,杭家居然掌握着那麼重要的機密,軍中密探,那可是具備顛覆朝廷的能力的。而杭家,又要付出什麼代價,方能贏得一代代君主的信任,是不是像皇后那樣?她急問道:“所以,那次吳王謀反,皇上是早得了消息的,纔會不到半年時間,就把吳王鎮壓了?”她幾乎不敢置信,因爲她的外祖父、舅舅,是爲了將吳王謀反的消息送回來而死的。

“是。皇上對曲家心中有愧,是以額外加封了。”杭天曜不過轉瞬間就想到風荷爲何那般激動了,當時曲大人巡視各省,帶着兒子前去,他們去了之後,皇上才收到吳王有異的消息,但爲了不打草驚蛇,眼睜睜看着曲大人去赴死。

皇權自古無情,爲皇權,父母兄弟可以自相殘殺,何況是一個普通的臣子。風荷的心狠狠得揪緊了,她強命自己不要想,不要去想,祖父曾說過,食君俸祿,死而後已。

她平靜了半刻,方緩緩敘道:“是不是那次平叛,暴露了王府的秘密,許多高官權貴都聽聞了此事,所以咱們家在京城,一向分外受到關注。”

她這麼說是客氣了,什麼關注啊,分明就是一個個盯着這款大肥肉看,不管是那有沒有野心的。沒有野心的,靠緊了莊郡王府總不會有錯,關鍵時刻還能向皇上表忠心;有野心的,掌握了王府手中的軍中密探,輕則打探消息,重則斷了天聽。

杭天曜爲她的聰慧而自豪,撫了撫她的面頰,笑問:“那你怕不怕?”

說不怕,有點矯情,到底有多少人得知此事,在暗中窺視着王府,伺機而動,她根本無從得知,她們在明別人在暗,什麼時候有人將主意打到了她頭上她還一無所知呢。怕卻是最無用的一樣東西,杭家即使把這個交出去了,也不一定能安生下來,不經意間得罪的人有幾個會放了他們。

她嫣然而笑,雙眸明亮若星:“咱們家不是沒有從中得到好處的,世上之事從來都是雙面的,有失有得,有危險有機遇,皇后娘娘爲一族之安危年少入宮,事情既然到了頭上,逃避不是我的選擇。”

他很是欣慰,她願意支持他他才能義無反顧。王位,他必須到手,半點不能沾惹到魏平侯府身上,不然杭家就斷了天子的信任,不止王府、皇后、太子都是危險的。王爺的念頭他隱約猜到幾分,如果最後不得不將王位交到五弟手裡,那麼杭家幾代先祖爲之付出了無數心血的軍探就必須交回皇上手中,杭家從此後也會少一個安穩的籌碼。

暮色沉沉,兩人攜手而眠。

華辰用了早飯就準備回城裡,他昨日出城是爲送一位同科的進士,那人家道中落,名次中等,只能等着上邊的安排。好在華辰幾個同科好友爲他謀劃,得了一個縣令的缺,昨兒啓程出京。

風荷與杭天曜本就要來多住幾日,一時也不急着回去,送了他上馬,他來時帶了兩個隨從,都安頓在下人房裡。走時,帶了不少莊子裡的新鮮瓜果蔬菜。

“走,我們也去摘葡萄去。”杭天曜答應了風荷,陪她痛痛快快玩幾日,興致頗好。

風荷擡頭望望天邊,一碧如洗的藍天,澄澈透明,連一片雲朵都沒有,陽光刺眼而奪目。她擡手擋了擋陽光,挽了他的胳膊,笑道:“好。”

兩人剛想回屋換下華服,就聽見急促的馬蹄聲傳來,不由回了頭往大路上望。遠處有飛揚的塵土漫天而來,至少有三四匹馬,兩人對視一眼,住了腳。

莊裡的小廝飛快的跑了過來,回稟道:“少爺,少夫人,是王府來的人。”

王府派了人來,這麼急?一定有要緊事,杭天曜忙命快傳進來。

四匹馬停在院門外,幾個小廝飛身下馬,迅速奔了進來,其中一個是王爺身邊的闊充,等閒不離王爺身邊。

他恭恭敬敬跪下,一字一句說道:“今日早朝,聖上恩封五少爺爲正四品上輕軍都尉,如今闔府歡慶,請少爺與少夫人儘快回去。”

這個消息來的實在太過突然,兩人都愣了好一會,震驚得望着對方。杭天曜想的是這樣大的事,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傳出來,一有風聲他這邊應該很快得知,除非是皇上忽然定了主意。風荷想的是恩封上輕軍都尉,杭天睿當然可以被恩封,可古來慣例,世家中一般無法繼承爵位的,皇上賞識,那就多恩封一個,現在恩封了杭天睿,是不是表示皇上向朝臣們暗示,他不同意杭家立杭天睿爲世子?

上輕軍都尉,正四品,品級不低了,可沒有實權,吏部掛個名號,每年拿點俸祿而已。

到底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使得皇上一反常態,突然間下了這個旨意。旨意一下,事情就被定下來了,再無轉圜餘地,難道是朝臣們把皇上逼急了?

不過,眼下不是細究這些的時候,他們要儘快趕回府裡,估計府中現在正是最熱鬧的時候,回得晚了怕是來不及看好戲。

杭天曜握了握風荷的手,笑得有點賊:“娘子,快收拾一下,咱們回去給五弟賀喜。”

“好,咱們帶來的包袱都還來不及打開呢,用不了多少時間,一刻鐘就夠了。”她滿心裡都是想着王妃此刻的表情,恨不得立時飛回去呢,她明白自己有點惡趣味了。

王府所在的一條街上都十分熱鬧,到處是車來車往,把個杭家大門擠得水泄不通。杭天曜這邊得到消息,與風荷商議了一下,決定走後門進府,不然這麼多人,光是應酬幾句就可能耽誤他們不少時間。

看來恩封杭天睿一事,滿京城都應該知道了,這麼急着來賀喜,估計有來探口信的,也有攀交情的。不管皇上是什麼意思,皇上器重杭家那是毋庸置疑的,巴緊了杭家總沒錯。

府裡反而比平時更安靜些,小丫頭們走路都帶着三分小心。這樣的恩典放到別人家裡那是求也求不來的喜事,可是杭家不同,再蠢笨的人也能想到王妃肯定囑意自己兒子當世子,如今這中間插出點事來,還不知上邊主子是什麼個意思呢。

兩人不及回房,直接去了寧樸齋。進了院門,看見迴廊下站着不少小丫鬟,都緊閉着嘴巴,面上不帶一點喜色,風荷知道那是蔣氏手下的人。

太妃聽說是他們回來,忙命快請。

太妃坐在羅漢牀上,蔣氏本是坐在扶手椅上,這回已經站了起來,不過看着他們的眼神有三分不樂。

風荷當然知道她爲何不待見自己,也不在意,笑着上前給太妃道喜:“祖母大喜啊,五弟得了聖上賞識,前程不可限量呢,都是皇后娘娘與祖母福氣大啊。”不管他們心裡怎生想,這恭喜的話是一定要說的,不然人家當你眼紅呢。隨即她又與蔣氏道喜。

蔣氏從鼻子裡應了一聲,就不再說話,倒是太妃笑呵呵應道:“都是祖宗之福,聖上隆恩呢。你父王母妃五弟幾個都在前頭招呼賀喜的賓客們,我估摸着這樣的大事,咱們家中是必要慶賀一番的,回頭有得你們忙了。”

“最忙的是母妃與五弟妹,我不過幫着打打小手,跑個腿而已。何況這是好事,理應大家都出一把力。”王妃、蔣氏若是那等野心不大的人,封個正四品的小官也不錯了,既不用日日奔波勞碌,又能拿俸祿,何樂不爲呢。

可蔣氏不這麼想,聽着風荷的話句句的諷刺,心中一口惡氣出不去,怔怔得坐着發呆。

太妃寵愛杭四,可在她心裡孫子都是她的親孫子,她自然希望人人都能過得好,不能繼承王位的能得個恩封也不錯,至少比白丁強些。而且小五自己出息,日後也不是沒有前程,皇上太子心裡念着杭家的情意,日後不免還有封賞下來,何必弄得雞飛狗跳外人看着不像。

她眼下對杭天曜是越看越得意,不免讓他站在自己身邊,細細問創口路上的行程,莊子好不好玩,聽得興起,直說忙過了這段自己去走走。

王爺與王妃應付了大半來賀喜的人,留下一些品級低的讓管事們招呼,進來商議接下來的安排。

王爺一向是個喜怒不形於色的人,對杭天曜除外,這會子面容平靜,神態如常,看不出喜憂。王妃的定力有限,顯得疲倦而懶散,眼角眉梢都是勉強的笑意。看見杭天曜兩人回來,只是點了點頭。杭天睿跟在最後,他只是有些吃驚的感覺,估計現在還未搞明白自己怎麼突然被封了官。

定在第三日請賀喜的人們來吃酒,日子緊迫,王妃難免許多事要忙,不及寒暄,就匆匆領命去了。

衆人都散了,各忙各的去,唯有王爺留下陪太妃說話。

王爺蹙了蹙眉,問着太妃的意思:“母妃,皇上此舉的用意不言自明啊。”

太妃點頭,隨即又道:“今兒早朝,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皇上如何突然下了旨意,都不曾有消息傳來。”

王爺回來之後,就一直忙着就會賓客,好不容易纔有了機會與太妃說清此事,嘆道:“關於立世子一事,朝上有官員提過好幾次,皇上頗爲厭煩,每次皆以是我們王府家事推到了我身上。此事關係重大,兒子不敢輕易定奪,拿話敷衍了過去。今兒早朝,鎮國公重提此事,而且言語間對小五很是讚賞,隨後有不少朝臣表態贊成。”

誰知,永昌侯順水推舟提了一句恩封子弟,皇上當即大喜,說是小五寬容敦厚,人品出衆,賜他正四品上輕軍都尉。一言既下,衆臣驚異,可天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當即就命人擬了聖旨。“鎮國公的妹妹是魏平侯夫人,背後的貓膩一想即知。

太妃已然想到大概,聞言不禁失笑:“這不成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不過,我想問問你心中到底是什麼主意?”

對太妃對魏家的諷刺,王爺沒什麼反應,世家聯姻本就是爲了權勢,魏家此舉是在情理之中,便是王妃,他雖覺她賢惠溫厚,但不會傻到以爲她寧願老四繼位,若她果真有心,爲何這麼多年從未提起過。爲人母者,總會爲自己子女多考慮一些,王爺不想太苛責了。

他理了理自己的思緒,徐徐說道:“煜兒逝後,兒子當然是毫不猶豫的選擇老四繼位,他是正宗嫡子,上有皇后娘娘照拂,下有母舅家支持,而且自小聰俊好學。可惜,他後來不學好,一味向着歪路走,連我的話都不忘在心裡。

小五性子敦厚,不是振興之子,但好歹不會鬧出多大事來,能守住王府基業,而老四還不知要把王府鬧成什麼樣子呢。可經歷了吳王謀反,皇上對太皇太后生了疑心,要避諱着她的人本是正理,兒子更不敢將這一番大業交到他手裡。是以,這些年,兒子日夜思量,都拿不定主意。”

“你應該也發現了,自老四他媳婦進門之後,老四改了好些,最近都不在與從前那些人混在一起。”太妃並不否認王爺的話,當初那個情形王爺不敢讓老四繼位是爲杭家着想,她寵愛老四,可杭家百年基業纔是最重要的。

“母妃說得,兒子亦有感,若老四能這般下去,杭家自當交到他手中。如此,我也算對得起華欣了。”畢竟,王爺與華欣郡主那是結髮夫妻,不希望眼睜睜看着兩人唯一的兒子走到窮途末路。

太妃依然不大放心,故意試探道:“那魏氏呢?”

王爺頓了半刻,沉聲說道:“她是莊郡王府王妃,一言一行都要有主母風範。倘若她做出失德之舉,我也只能不念情分了。”

王爺能說出這個話太妃很滿意,她還擔心自己這個兒子與魏氏情分好,他日王府發生什麼事也會包庇呢,看來王爺還是個胸中有謀略的人,知道孰輕孰重。

全國有百萬餘大軍,密探就有好幾千人,加上送信的使者,那就是一支相當龐大的隊伍。每日各處又會送各種各樣的信息回來,王爺手下幾人就從中篩選出可疑的重要的事情上報,所以大多數的時候,王爺公務繁重到幾乎無力顧家,便是過年皇上封筆,他那邊也一刻不能停。

有時,情知家中事情不太尋常,他都只能交給他人料理。

……。

話說蔣氏回了房之後,好一場氣悶,尤其想起方纔風荷的笑,越想越不是滋味,只覺得是嘲諷她們。

雖然府裡府外有不少人曾戲言杭天睿是世子,可他自己倒是不作這個想法,他與四哥同是嫡子,論身份、長幼,四哥都比他更有資格繼承王府。他對自己被立爲世子的希望抱得很小,此時得知自己可能已經被排除了,也不是很難過,畢竟他覺得不當世子,他還是能逍遙自在的,不會因此而缺少什麼。

依杭家的權勢,他是嫡子,分家產能分到不少,又有俸祿,一家子和和樂樂過日子比當王爺每日累死累活強多了。

見蔣氏不說話,便道:“你莫非身子不適嗎?”兩人已和好,只他待蔣氏不及從前細緻體貼,適當的關心還是有的。

蔣氏看自己丈夫滿不在乎的樣子,心下更是難受,自己一心爲他謀劃,他倒好,半點不放在心上,氣惱上頭便道:“我身子好得很。你關心關心其他更好些。”

杭天睿聽了她這句話,認爲她又在無理取鬧了,懶得搭理她,只是吩咐丫鬟給他取了家常的衣裳來,穿了大半天的繁瑣衣服,身子難受得緊。

他要是哄蔣氏幾句,蔣氏還能暫時放下此事,容後商議,可他這樣一來,弄得蔣氏心火更旺,冷冷道:“你好歹是個男人,能不能有點氣性啊。總這副樣子,我看着都難受。”說完,她自己也有幾分悔意,認爲話說重了惹得他生氣倒不是她的本意了。

果然,杭天睿登時板了臉,無論什麼男人,最受不了的就是女人看不起,還是自己的枕邊人。何況他沒做什麼錯事,憑什麼這樣指責他,他當即氣得拂袖而起,擡腳要走。

蔣氏好似一句話打在棉花上,那三分悔意變成了五分埋怨,一把拉住他道:“你去哪裡,是不是要去綠意那個小蹄子房裡?”

杭天睿絕對沒有想到什麼綠意,不過經她這一問,反而冷笑道:“是又如何?誰規定了我不能去?”

趙嬤嬤本在小廚房看蔣氏的補藥,聽丫鬟說兩人回來就吵了起來,滿心焦急,匆匆趕過來,恰好聽到夫妻倆針鋒相對的話。她勸解蔣氏的話尚未出口,蔣氏已經惱羞成怒,高聲道:“你眼裡哪還有我這個做妻子的,一個通房都爬到我頭上作威作福了,我今兒非要處置了她不可,看她往後怎生狐媚主子。去,把那蹄子帶上來,重重打她,打到她不會狐媚主子爲止。”

杭天睿又是詫異又是不解,他不知從前溫婉可人的蔣氏幾時變成這樣無理取鬧的婦人了,動不動就要拿丫鬟出氣,丫鬟雖是下人,可他們杭家從沒有隨意打罵丫鬟的規矩,尤其打的還是他的通房,分明就是不把他當一家之主看。倘若之前他還是不想與她計較的話,這會子變成了要好好理論一番,挫挫蔣氏的氣焰。

他拔高聲音喝道:“我倒要看看誰敢。”

趙嬤嬤大急,連走幾步扯着蔣氏的衣袖道:“少夫人息怒啊,這大喜的日子,應該高高興興纔是。”

對杭天睿封官之事,她當然想過,也知杭天睿的世子之位不穩,可越是這個時候,蔣氏越該對他溫柔體貼,而不是大吵大鬧。男人已經在氣頭上了,蔣氏這樣做不是火上澆油嗎?傳了出去,怕是王妃那邊會不喜蔣氏,覺得她不賢,不會輔佐夫君,甚至弄成不滿聖意的大錯來。

但蔣氏哪兒聽得進去,她總覺得杭天睿太懦弱,什麼都可以讓給別人,這次隨便給了他一個小官搶了他的世子之位,他也嘻嘻哈哈受了,一點都不爲兩人的將來考慮。想起兩個姐姐,一個是世子妃,一個是一家主母,唯有自己上不上下不下,日日被吊在半空中,如今形勢更加不妙。四品官的夫人,與世子妃根本就是天上地下,難不成要她以後在董風荷面前都低人一等嗎?偏偏杭天睿一心一意都在那個狐媚子身上,連世子位都不及綠意重要了,她豈能不氣呢。

蔣氏索性抱着趙嬤嬤哭道:“嬤嬤,這有什麼可歡喜的,你讓我如何喜得起來。原本穩穩當當的世子位,好端端沒了,他還沒事人似地。大家好歹合計個什麼法子,看看有沒有什麼轉圜的餘地。”

趙嬤嬤被她嚇得心都忘跳了,這種話可不能胡說,什麼穩穩當當,什麼叫沒了,這些話只能放在自己肚子裡,半句不能泄露出去,何況當着這麼多人的面說。這不是明擺着他們這邊一心一意要當世子嗎,還對皇上不滿,幾個腦袋都不夠砍的啊。

杭天睿氣得身子發顫,指着她半日喝道:“你不想活了是不是?立誰當世子,祖母父王自會決斷,何時輪得到你說話了。四哥是嫡子,有他在,王府就是他的,我勸你早點歇了這些想頭爲好。”

“憑什麼我們不能做,你難道不是嫡子?他紈絝揮霍,京城有幾個當他是好的,這些年惹了多少事,有什麼資格當這個世子。”蔣氏聽了這話,只覺杭天睿太沒出息。

“你,你,好好好,我走。”杭天睿這輩子沒被人氣到這個份上,一時間又回不出她的話來,臉色漲得通紅,摔門而去。話不是出自他的嘴裡,可父王怎麼想,祖母怎麼想,是不是都要把他看成那個眼裡只有王位沒有親兄弟的逆子了。

眼睜睜看着杭天睿的背景遠去了,蔣氏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她在待嫁之前,就知自己嫁的是杭家世子,日後要做王妃的,十分得意。嫁過來不過兩年多,就從世子夫人淪爲一個四品官的夫人,這樣的落差叫她怎麼受得了,先前在太妃那裡尚能勉強忍耐一二,回來有心與杭天睿籌劃籌劃,可不料事情會鬧到這個份上。

趙嬤嬤以爲蔣家的人會一早就過來,誰知等到下午了還未見人影,心下也是焦急,夫人來了還能勸着少夫人些,不然瞧少爺的氣色只怕沒段時日是不會原諒少夫人的了。別看少爺脾氣好性子和順,可人家畢竟錦繡堆里長大,豈能沒有幾分氣性。

杭天睿封官,不少人都趕緊來杭家討好,反是魏平侯府、輔國公府上來得最晚,都到傍晚了,自然要留飯。魏平侯夫 人、輔國公夫人分別去了王妃、蔣氏的院中,私下說了許久,直到深夜才走。

操持過宴請賓客後,王妃忽然病了下來,說是操勞太過,身子虧虛,日日請醫服藥。

王爺情知王妃病得蹊蹺,卻不好怪她,她心裡難受是必然的,但這陣子過去,也該好起來纔是。諾大一個王府,不能無人打理,兒子媳婦們總是不及王妃來得名正言順些。

王妃一倒,府中事務無人料理,太妃命風荷蔣氏二人協同理家。小事按着舊例拿主意,有大事或去請示王妃,或者尋她商議,兩人領了差事。

這中間,二夫人、四夫人都產生過幫着理家的心思,奈何被太妃幾句話堵了回去,什麼讓小輩們趁此機會好生學學,什麼二夫人前兒大病一場、四夫人要操持小七婚事。總之,拿她們過去堵別人的事當了藉口,讓她們駁也駁不得。

這裡邊,最平靜的就數側妃娘娘了,她一如往常,專心念佛,帶帶慎哥兒。三少爺深得其母真傳,吟詩作賦,結交好友,王爺偶有任務完美辦好。

再說,蔣氏於理家一事原就不通,又不耐煩見着風荷,索性推病,倒把家事都擔到了風荷身上。風荷之前學過一點,現在大傢俬心裡都把她當成了未來的世子妃看待,自然比以前越發恭敬順從,一番打理下來,居然不曾出錯。離八月十五中秋節日益進了,風荷整日忙得抽不開身,不是打點送去各個親朋好友的節禮,就是操持府中家宴,時不時接待前來拜訪的貴婦們。杭天曜看着心疼,可惜一點都插不上手,乾着急罷了。

不過這一來,杭家四少夫人理家能幹的傳言就慢慢流了出去,不少人都看好。

第九十三章 投桃報李第七十八章 靜待時機(下)第四十九章 分寸之間第九十五章 嘉郡王府第一百二十三章 舊情難續(下)第一百一十章 來而不往(下)第四十九章 分寸之間第七十六章 相繼出事(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下)第七十五章 大鬧侯府第八十二章 煙消雲散(下)第五十五章 千里之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婆媳相爭(上)第七十九章 夫妻聯手卷一 第45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子之矛(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你堵心(上)卷一 第36章卷一 第2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雲散卷一 第8章卷一 第50章第九十五章 嘉郡王府第一百二十章 夜半大鬧(上)卷一 第31章卷一 第60章卷一 第32章第一百三十章 死並不難(下)第八十四章 風波初起(上)卷一 第5章第八十六章 王府驚魂卷一 第24章第七十五章 大鬧侯府(下)第一百一十章 來而不往(下)第一百章 身世之謎第九十七章 五少受封卷一 第14章第七十四章 華辰高中第八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六十二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中)第七十四章 華辰高中(下)第九十四章 首次交鋒卷一 第9章第四十八章 刁奴欺主第七十七章 環環相扣(下)第九十七章 五少受封第八十九章 兩情相悅(下)第五十三章 妻妾爭鋒第九十四章 首次交鋒卷一 第39章第五十章 拿你立威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公夫人(下)第六十一章 狐狸尾巴第四十六章 殺雞儆猴卷一 第1章卷一 第2章卷一 第14章第九十五章 嘉郡王府第六十三章 非嫁不可第六十八章 縱橫捭闔第五十三章 妻妾爭鋒卷一 第42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上)卷一 第27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局初定(下)第九十六章 西山之行(下)卷一 第8章第一百零九章 有驚無險(下)卷一 第17章第七十六章 相繼出事卷一 第44章第七十九章 夫妻聯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子之矛(上)第八十八章 蔣氏生怒第六十六章 殺人無形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上)第一百零七章 真相大白卷一 第57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周密計策卷一 第64章卷一 第1章卷一 第13章第八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你堵心(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下)第四十七章 假作真時卷一 第36章卷一 第54章第八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八十九章 兩情相悅(下)第八十六章 王府驚魂卷一 第61章第五十一章 無事生非卷一 第50章第一百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波瀾四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婆媳相爭(下)
第九十三章 投桃報李第七十八章 靜待時機(下)第四十九章 分寸之間第九十五章 嘉郡王府第一百二十三章 舊情難續(下)第一百一十章 來而不往(下)第四十九章 分寸之間第七十六章 相繼出事(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上)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下)第七十五章 大鬧侯府第八十二章 煙消雲散(下)第五十五章 千里之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婆媳相爭(上)第七十九章 夫妻聯手卷一 第45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子之矛(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你堵心(上)卷一 第36章卷一 第23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雲散卷一 第8章卷一 第50章第九十五章 嘉郡王府第一百二十章 夜半大鬧(上)卷一 第31章卷一 第60章卷一 第32章第一百三十章 死並不難(下)第八十四章 風波初起(上)卷一 第5章第八十六章 王府驚魂卷一 第24章第七十五章 大鬧侯府(下)第一百一十章 來而不往(下)第一百章 身世之謎第九十七章 五少受封卷一 第14章第七十四章 華辰高中第八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六十二章 甕中捉鱉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中)第七十四章 華辰高中(下)第九十四章 首次交鋒卷一 第9章第四十八章 刁奴欺主第七十七章 環環相扣(下)第九十七章 五少受封第八十九章 兩情相悅(下)第五十三章 妻妾爭鋒第九十四章 首次交鋒卷一 第39章第五十章 拿你立威第一百一十二章 國公夫人(下)第六十一章 狐狸尾巴第四十六章 殺雞儆猴卷一 第1章卷一 第2章卷一 第14章第九十五章 嘉郡王府第六十三章 非嫁不可第六十八章 縱橫捭闔第五十三章 妻妾爭鋒卷一 第42章第一百一十三章 王府大戲(上)卷一 第27章第一百二十七章 百轉千回(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局初定(下)第九十六章 西山之行(下)卷一 第8章第一百零九章 有驚無險(下)卷一 第17章第七十六章 相繼出事卷一 第44章第七十九章 夫妻聯手第一百二十二章 以子之矛(上)第八十八章 蔣氏生怒第六十六章 殺人無形第一百一十八章 迎頭痛擊(上)第一百零七章 真相大白卷一 第57章第一百二十八章 周密計策卷一 第64章卷一 第1章卷一 第13章第八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你堵心(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風起雲涌(下)第四十七章 假作真時卷一 第36章卷一 第54章第八十一章 浮出水面第八十九章 兩情相悅(下)第八十六章 王府驚魂卷一 第61章第五十一章 無事生非卷一 第50章第一百零七章 真相大白第一百二十四章 波瀾四起(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婆媳相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