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臨近晌午。

李平安來到御馬監時,身後跟着一中一老兩個太監。

小喻子不必多說,麾下首個乾兒。

年長的是夏公公,先帝時司禮監秉筆太監,先前涉元妃龍嗣案遭貶,守了幾年皇陵。

李平安以太后懿旨請出來,態度頗爲恭敬:“夏公公,您是宮裡邊的前輩,往後咱家還要您多多提點。”

“安公公放心,咱家自當盡心。”

夏公公落後半步躬身回話,宮裡摸爬滾打多年,自然懂得規矩,絕不會因安公公幾句客套話就倚老賣老。

李平安走進值房,一衆太監已經恭候多時。

“拜見提督大人。”

“昨兒不是說了麼,咱們都是自己人,無需多禮。”

李平安揮手示意衆人落座,介紹道:“夏公公,曾在司禮監當差,暫領馴馬所主事。喻公公,咱家乾兒,暫領鞍庫主事。”

內侍司官職需通過文武考覈,故而先以“暫領“之名安排,過些時日補上考覈即可轉正。

衆人明白這是安公公在提拔心腹,紛紛起身見禮:“見過夏公公、喻公公。”

夏公公擔任過司禮監要職,神色自若地回禮。

小喻子頭一回當官,心緒有幾分激動,一邊回禮一邊偷偷觀察同僚坐姿。

半個屁股虛坐椅面,右手扶膝,雙腿併攏,身子微微前傾如臨深淵,隨時準備着下跪回話、起身聽命。

李平安環視一週,目光落在季公公身上。

“查貪之事可有進展?”

季公公回稟道:“下官已經遣人報案,得了京衙錢府尹回話,答應親自督辦抓人審問,不會少了咱們一兩銀子。”

御馬監沒有查案抓人的權力,必須通過京衙或鎮撫司之手。

鎮撫司權勢不弱內侍司,經手辦事會索要太多好處,京衙就差遠了,絲毫不敢得罪御馬監。

李平安問道:“錢府尹什麼來頭,辦案是否可靠?”

季公公回道:“錢府尹原在嶺南當官,先皇時敬獻祥瑞有功,擢升京衙府尹,行事頗講規矩。”

“原來是他。”

李平安暗歎先皇手段高明,看似癡迷祥瑞,實則知曉錢府尹溜鬚拍馬,明升暗降調任京都府尹。

這可不是什麼好官職,頭頂上盡是婆婆奶奶七姑八姨,稍有不慎就會丟官罷職。

“咱們也不能讓錢府尹憑白辦案,金銀珠寶等現貨不能動,將查抄的宅院田畝分京衙一成!”

季公公躬身道:“遵命。”

一旁的高公公請示道:“何勇族人妻妾,該如何處置?”

李平安看向左手邊:“夏公公,您老說該如何?”

夏公公略作沉吟,躬身回答道。

“若依先皇時慣例,自然是斬草除根,然當今陛下仁德寬厚,或可輕判流放嶺南!”

……

數日後。

青駟商號何勇及其族人悉數被捕入獄。

京衙刑訊老手連審三天三夜,何勇招認通過青駟商號做假賬,貪墨御馬監銀子。

具體數目,尚待覈查。

……

這日。

御馬監。

李平安翻看兩側賬冊,一冊記錄金銀珠寶古玩字畫等財物,另一冊則是宅院商鋪田畝的地契。 每樣財貨下方,都標有摺合紋銀多少。

“當真是觸目驚心啊!區區一個馬醫,勾結外馬廄陶公公、鞍庫柳公公、馴馬所賀公公,短短二十年間竟貪墨三十萬兩之巨。”

李平安將田畝賬冊收入袖口,想了想又撕下半冊,併入金銀賬冊。

“算他四十五萬兩,加上查抄柳、賀所得,湊五十萬兩整數,這都是民脂民膏啊……”

衆人見安公公憂國憂民模樣,連忙下跪高呼提督大人清明。

正在這時。

一名年輕公公走進值房,詫異的看着御馬監上下掩面哽咽,不知道的還以爲死了乾爹。

“陛下口諭……”

李平安眼淚刷的收回眼眶,熟練的滑跪到公公跟前接旨。

“命御馬監提督小安子即刻前往御書房回話。”

“奴婢遵旨。”

李平安回頭使了個眼色,示意夏公公等人儘快將半數田畝宅院變成現銀,哪怕先自掏腰包墊上,日後再慢慢販賣。

走出御馬監,李平安落後傳旨公公半步,恭敬問道。

“海公公,不知陛下召見所爲何事?”

“你認得咱家?”

海公公仔細打量李平安,隱約有些印象,算算二人年歲,大抵是在內武堂、伙房有過照面。

“宮裡邊誰不知海公公是陛下潛邸大伴,將來要做內侍司老祖宗,咱家對您相見恨晚、仰慕已久啊!”

李平安連番吹捧奉承,如今海公公可不是當年任人欺凌的小海子,宮中數一數二的紅人,很可能成爲新一代“楚公公”。

當年九皇子性子弱懦,勢單力薄,沒哪個太監願意去麾下伺候,唯有同病相憐的小海子盡心盡力,未曾想得了從龍之功。

海公公淡淡道:“老祖宗可不敢當,冷公公很得陛下看重呢。”

話音平淡無波,李平安仍然聽出弦外之音,孫公公總是將“無需多禮”掛嘴邊,海公公總把“老祖宗”掛嘴邊。

“冷公公不過一時之盛,哪裡比得過海公公從龍之功,歷朝歷代的宮中老祖宗無不是陛下貼身大伴!”

海公公聞言,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安公公謬讚,你手段也是了得,才上任沒多久就查出貪腐大案。”

李平安從袖口摸出張銀票,熟練塞進海公公手中:“咱家冒着得罪冷公公的風險,爲陛下辦差查案,還望海公公多多美言幾句。”

海公公察覺只有一張銀票,正要生氣變臉,瞥見銀票面額頓時眉開眼笑。

“安公公當真是忠君體國,咱家會向陛下言明你的難處。”

凡是能給冷公公添堵的事,海公公都樂得在陛下面前煽風點火,任你多麼位高權重,也經不起日積月累的是非讒言。

二人腳步輕快,說話間來到御書房外。

海公公進書房通稟,御馬監安公公求見,旋即聽到陛下沉穩聲音。

“進來。”

“奴婢小安子,拜見陛下!”

李平安從邁進門檻開始身子前傾,雙腿下彎,整個人似是跪着向前打滑,聲音落下時恰好跪在陛下跟前。

三叩九拜,高呼:“陛下萬歲萬歲……”

“平身吧。”

永寧帝面帶笑意,早年間他對山呼“萬歲”不以爲然,私下裡與母妃揶揄說世上哪有萬歲之人,每每惹來一頓訓斥。

如今聽來卻格外順耳,甚至覺得萬歲都不夠。

朕若長生不老纔好,可不是癡迷虛妄仙道,而是爲了有更多年歲治理天下、爲國爲民啊!

第72章 走出冷宮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99章 居安思危第17章爭相孝順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31章 千年明君第24章忠心耿耿第31章 千年明君第35章對上負責第12章拜個乾爹第75章 御馬提督第42章江湖大俠第29章 別無選擇第56章唯器與名第63章太孫之死第121章 覆滅世家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24章 交投名狀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62章喧譁熱鬧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7章不生憐憫第72章 走出冷宮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21章舉賢唯親第12章拜個乾爹第19章有進無退第18章才得一成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58章 夜殺賊人第106章 先天之秘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54章四十五年第1章李平安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82章 衡昌商號第58章 夜殺賊人第30章 操縱龍嗣第62章喧譁熱鬧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26章正立無影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46章 不講信用第16章故人之死第34章 無需證據第88章 相忍爲國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124章 交投名狀第94章 又起風波第52章好惡不明第80章第79章 憶苦生情第5章虛心假意第36章走馬上任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66章病來山倒第36章走馬上任第42章江湖大俠第22章新年伊始第60章守成仁和第57章消渴之症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37章殺雞儆猴第92章 殺殺威風第80章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35章對上負責第82章 衡昌商號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132章 提督回宮第66章病來山倒第8章早有內定第10章太子謀反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95章 臺子塌了第81章 又得一官第41章進獻祥瑞第81章 又得一官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65章可以出師第74章 招攬舊部第21章舉賢唯親第94章 又起風波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24章忠心耿耿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88章 相忍爲國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32章 自相殘殺第9章天賦異稟第107章 孝心可嘉
第72章 走出冷宮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99章 居安思危第17章爭相孝順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31章 千年明君第24章忠心耿耿第31章 千年明君第35章對上負責第12章拜個乾爹第75章 御馬提督第42章江湖大俠第29章 別無選擇第56章唯器與名第63章太孫之死第121章 覆滅世家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24章 交投名狀第73章 大義在手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62章喧譁熱鬧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7章不生憐憫第72章 走出冷宮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21章舉賢唯親第12章拜個乾爹第19章有進無退第18章才得一成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58章 夜殺賊人第106章 先天之秘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54章四十五年第1章李平安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82章 衡昌商號第58章 夜殺賊人第30章 操縱龍嗣第62章喧譁熱鬧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26章正立無影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46章 不講信用第16章故人之死第34章 無需證據第88章 相忍爲國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124章 交投名狀第94章 又起風波第52章好惡不明第80章第79章 憶苦生情第5章虛心假意第36章走馬上任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66章病來山倒第36章走馬上任第42章江湖大俠第22章新年伊始第60章守成仁和第57章消渴之症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37章殺雞儆猴第92章 殺殺威風第80章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35章對上負責第82章 衡昌商號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132章 提督回宮第66章病來山倒第8章早有內定第10章太子謀反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95章 臺子塌了第81章 又得一官第41章進獻祥瑞第81章 又得一官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65章可以出師第74章 招攬舊部第21章舉賢唯親第94章 又起風波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24章忠心耿耿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88章 相忍爲國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32章 自相殘殺第9章天賦異稟第107章 孝心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