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寬容仁厚

六月。

夏日炎炎。

前衙擺放四個冰鑑,小太監用力搖動扇子,將涼風吹向安公公。

李平安武道修爲精深,四肢百骸經真氣蘊養淬鍊,早已達到寒暑不侵、夜視如炬的境地。

然而冰鑑可以無用,卻不能沒有。

再者,安公公夏日不用冰鑑,夏公公、小喻子、高通判等人哪個敢用?

居上位者,當慮下情。

“相忍爲國”。

李平安揮毫潑墨,字跡行雲流水。

武道高手臨摹碑帖,力道掌控微妙,書法進境飛速,短短時間已經有陛下七八成功力。

“這般正好,再寫得好就不合適了!”

李平安揮手將字帖打得粉碎,又取來宣紙用行書寫信,關懷太后身子骨,講述江南趣事。

這封信陛下定然會看到,也就不枉安公公辛苦臨摹了。

正在這時。

夏公公躬身進門,彙報近些日差事。

“大人,尤公公根據李二狗提供的線索,查抄了幾處私鹽作坊,市面上私鹽近乎絕跡。”

“做的不錯,私鹽必須剷除,斬首後懸屍城外,以儆效尤!”

李平安話音一轉說道:“李二狗這名字太粗俗,給他換個名字,喚‘一方’如何?”

夏公公讚歎道:“寓意富甲一方、獨霸一方,好富貴,好威風。”

李平安吩咐道:“遣人照看他商號,份子按照慣例規矩,七成歸御馬監。”

夏公公好奇道:“大人爲何看重此人?”

“恰逢其會罷了。”

李平安說道:“沒有李一方,也會有張一方、趙一方,昨兒頭個進來那便是他了。”

夏公公看着安公公隨意模樣,不禁心生羨慕,這就是掌握權勢的妙處。

一筆滅一族,一言興一族。

夏公公收斂心神,繼續彙報道:“五月衙門賣出鹽票五萬兩,隨着新政日益推廣,預計六月能有十萬兩。”

李平安問道:“全部改革後,能否有三百萬兩鹽稅?”

“不止。”

夏公公已經盤算清楚,回答道:“國朝有三府、永嘉、東海三處重要鹽場,另有十餘處小鹽場,若全部實行新政,預計能有四五百萬鹽稅收入。”

過去國朝鹽稅之外歲入約四百萬兩,改革之後稅收能佔整個稅賦的五成,甚至還能更多。

當然,這只是計算現銀稅賦,另外還有田賦、布匹等等實物稅。

李平安略微沉吟,說道:“今年下半年鹽稅不要越過兩百五十,明年湊整數三百。”

“明白。”

夏公公知曉功不可做盡的道理:“那多產出的鹽怎麼辦?”

李平安說道:“五成囤積起來避免出現虧空年份,另五成折成現銀。”

“大人英明!”

夏公公拍馬道:“衙門有此儲備鹽,可以用於平抑鹽價,免得哪個鹽商囤積居奇,導致鹽價暴漲,民怨沸騰。”

李平安微微一怔,咱家可沒這個想法,更不會在意勞什子民怨。

囤積食鹽只是避免鹽稅下降,引得陛下不滿,至於囤積居奇的鹽商,直接砍了抄家便是。

“咳咳,咱家就是這個意思,市面上鹽價降了麼?”

“已經從每斤八十錢降至四十錢。”

夏公公說道:“三府百姓感激大人功績,說要獻萬民傘,爲大人建德政碑,立生祠祭祀。”

“生祠就太過了。”

李平安擺擺手,笑着說道:“萬民傘、功德碑還是要得,改爲百姓獻與陛下,快馬送去京城。”

陛下不好祥瑞,卻難以拒絕萬民傘。

“大人高明。”夏公公驚歎難怪安公公能簡在帝心,撈錢、撈名都將大頭分給陛下,說着從懷裡摸出疊拜帖。

“江南諸多鹽商求見,希望能購買鹽票。”

三府發行鹽票後,將沒遞條子的鹽商排除在外,任憑他們花多少銀子,一張鹽票買不到。

“不見,不準。”

李平安說道:“喚小喻子盯着此事,他們不是咱家麾下鹽商,必須傾家蕩產。”

鹽票新政施行後,鹽引舊制並未去除,也就是說壟斷鹽票的商賈,仍然要繳納朝廷規定的重稅。

膽敢不交稅,那就等着查抄家產。

夏公公面露遲疑,小心翼翼提醒道:“大人,近些日喻公公差事繁重,是不是換個人去辦事?”

李平安擡了擡眼眉:“撈過頭就撈過頭,哪來的繁忙。”

夏公公眼底閃過駭然安公公果然知曉,小喻子抄家時偷摸截留五成。

事後還要向陛下繳納三成五,等於安公公以及御馬監上下,才分得一成半。

如此行徑,引得許多太監不滿。

李平安緩緩說道:“小喻子是咱家第一個乾兒,人吶都念舊,所以饒過他兩回,這回再有事就依律處置。”

夏公公讚歎道:“大人重故念舊,有仁厚之風。”

“陛下寬仁,咱家自然得學着。”

李平安對着京城方向躬身施禮,將剛剛寫好的信交給夏公公,飽含深意的說道。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總要給知錯能改、迷途知返的機會,夏公公你說呢?”

夏公公聞言手指一顫,信箋險些掉落,連忙躬身掩飾驚懼惶恐。

“大人……明鑑!”

……

永寧三年。

國朝改革鹽政,陛下任命安公公爲巡鹽御使,輾轉三府、永嘉、東海等鹽場重地。

查貪、抓人、抄家、流放。

所到之處,官吏震顫。

新政推行後,官鹽售價折半,各地百姓爭獻萬民傘,讚頌永寧帝仁德。

陛下建萬民殿,懸傘以彰功業。

……

臘月廿三。

泰州下了場薄雪,寒冷遠勝往年。

西城門外站滿了官吏商賈,哈着氣揣着手,時不時跺跺腳驅散寒氣。

從清晨等到晌午,終於聽到轟隆隆聲響。

不多久就望見黑壓壓人海由遠及近,當先的是數百騎兵,簇擁着當中烏騅踏雪駒。

上任不足半載的謝府尹,領着衆官吏商賈齊齊下跪,毫不在意地面溼漉泥濘。

“拜見御史大人!”

李平安勒馬停在衆人身前,冷眼掃過詢問道:“謝大人,聽說你是曾閣老弟子。”

謝府尹點頭道:“下官確實隨老師讀過幾年書。”

“咱家與曾閣老是世仇,謝大人好生做官,莫要讓人抓住把柄,落得個抄家流放!”

李平安毫不遮掩的威脅恐嚇,原本打算推小高升任府尹,遭戶部駁回,空降了個姓謝的。

往後幾年藉着鹽稅增長之功,可以位列臺閣。

謝府尹不卑不亢道:“下官謹遵大人教誨。”

李平安沒再理會,直接縱馬衝入城中。

數百騎兵緊隨其後,七千步卒殺氣騰騰,安公公一聲令下,毫不猶豫抄刀子殺人。

縱使陛下當面,也難說聽誰命令。

第97章 鐵證如山第64章觀政兵部第72章 走出冷宮第87章 北疆三策第89章 主辱臣死第55章教子無方第98章 剷除內鬼第61章前倨後恭第81章 又得一官第3章似個人了第4章傳道受業第88章 相忍爲國第12章拜個乾爹第25章心無神仙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83章 腰纏萬貫第30章 操縱龍嗣第59章年老體衰第50章 善始善終第108章 監察百官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0章太子謀反第2章蓮花寶典第32章 自相殘殺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90章 名門正道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63章太孫之死第23章封異姓王第42章江湖大俠第61章前倨後恭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22章新年伊始第74章 招攬舊部第81章 又得一官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3章似個人了第94章 又起風波第67章神通天數第81章 又得一官第68章武德帝崩第42章江湖大俠第17章爭相孝順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7章爭相孝順第34章 無需證據第86章 清除異己第65章可以出師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63章太孫之死第27章方不如圓第67章神通天數第16章故人之死第21章舉賢唯親第90章 名門正道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69章以一敵二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138章 權力要爭第75章 御馬提督第45章 恩情賬冊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68章武德帝崩第6章本心不亂第121章 覆滅世家第93章 收下當狗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24章忠心耿耿第40章無情無義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59章年老體衰第41章進獻祥瑞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20章除夕夜宴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72章 走出冷宮第18章才得一成第16章故人之死第34章 無需證據第19章有進無退第48章冷宮太監第13章二十畝田第65章可以出師第49章玄陰化血第24章忠心耿耿第49章玄陰化血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92章 殺殺威風第63章太孫之死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46章 不講信用第68章武德帝崩第80章第100章 感同身受
第97章 鐵證如山第64章觀政兵部第72章 走出冷宮第87章 北疆三策第89章 主辱臣死第55章教子無方第98章 剷除內鬼第61章前倨後恭第81章 又得一官第3章似個人了第4章傳道受業第88章 相忍爲國第12章拜個乾爹第25章心無神仙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83章 腰纏萬貫第30章 操縱龍嗣第59章年老體衰第50章 善始善終第108章 監察百官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0章太子謀反第2章蓮花寶典第32章 自相殘殺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90章 名門正道第135章 天不假年第63章太孫之死第23章封異姓王第42章江湖大俠第61章前倨後恭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22章新年伊始第74章 招攬舊部第81章 又得一官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3章似個人了第94章 又起風波第67章神通天數第81章 又得一官第68章武德帝崩第42章江湖大俠第17章爭相孝順第29章 別無選擇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7章爭相孝順第34章 無需證據第86章 清除異己第65章可以出師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63章太孫之死第27章方不如圓第67章神通天數第16章故人之死第21章舉賢唯親第90章 名門正道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69章以一敵二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14章 公公娶妻第138章 權力要爭第75章 御馬提督第45章 恩情賬冊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68章武德帝崩第6章本心不亂第121章 覆滅世家第93章 收下當狗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24章忠心耿耿第40章無情無義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59章年老體衰第41章進獻祥瑞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20章除夕夜宴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72章 走出冷宮第18章才得一成第16章故人之死第34章 無需證據第19章有進無退第48章冷宮太監第13章二十畝田第65章可以出師第49章玄陰化血第24章忠心耿耿第49章玄陰化血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92章 殺殺威風第63章太孫之死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46章 不講信用第68章武德帝崩第80章第100章 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