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押送進京

三清觀。

千年來不斷擴建,佔地數百畝,從山前“三清祖庭”題匾到山頂“天師講道”進殿,閣樓層疊,巍然矗立。

觀中修道弟子千五百人,是大雍治下唯二弟子過千的門派,另一個是佛門魁首金剛寺。

其他門派但凡正式弟子過千,就會莫名生出禍患,譬如掌門暴斃、真傳遭劫等等。

江湖傳聞是佛道二教維持地位,打擊異己,也有人說是朝廷暗中迫害,避免門派做大影響統治。

李平安更傾向於後者,畢竟楚公公曾講過,宮中老太監奉命處理江湖事。

“太祖起兵前,憑藉劍神名號聚攏千餘門人弟子,國朝以此定鼎,自然會嚴防死守!”

思索間穿過十數重宮殿,來到天師殿東側藏經閣。

殿高三層,飛檐斗拱,青瓦覆頂,檐角懸銅鈴,夜風吹過叮噹作響。

前方朱漆大門上懸着金字匾額,上書“道武合一”四字,筆畫縹緲自然似山林隱士所寫。

門口有個小道童值守,坐在石階上,倚着廊柱打瞌睡。

李平安仔細打量片刻,四下逡巡幾遭,沒發現其他值守縱身躍上二樓,從窗縫鑽進去。

閣中豎立數十排烏木書架,排列整齊,高至樓頂,上面擺滿了經卷典籍,其中不乏龜甲、竹簡、皮卷、錦帛等等珍稀古籍。

某些古籍上殘留着劍痕、掌印,甚至是血跡,應是高手爭奪搏殺遺留。

李平安隨手翻看幾冊,發現多是道門典籍,少有武道功法。

“咱家有的是功夫,一冊冊翻看!”

藏經閣內萬籟俱寂偶有翻動書頁的沙沙聲。

直至天亮。

朝陽照醒了門口道童,舒服的伸了個懶腰,溜溜達達向執事真人稟報。

“昨夜太平長安!”

之後幾日。

李平安白天詢問差事進度,順帶寫信與太后閒聊,在宮裡得伺候好,出了宮更得惦記。

晚上就去三清觀翻閱古籍,雖未發現先天之秘,卻也發現不少先賢武道感悟。

武道修行到安公公這般境界,尋常秘籍、招式已無用,反而似是而非的感悟,可以開闊眼界增長實力。

譬如道號歸元子的道人,修行三清觀護體功法《太清玄罡》,大成之後周身環繞真氣罩。

論防禦力遠不如《金剛不壞》,還沒有內壯、漲力的效用。

然而經過歸元子數十年精研參悟,練成九重玄罡,一經施展層層疊疊真氣護體,打破一層還有一層。

缺陷就是真氣消耗暴漲九倍,比金剛不壞還要過分。

歸元子後半生致力於降低真氣消耗,可惜效果不佳,沒能成爲通用功法。

“咱家別的不多就是真氣用不盡!”

李平安將九重真罡訣竅記下,得空就揣摩一二,倚仗真氣磅礴似海,半月功夫就能施展三重罡氣。

……

京都。

御書房。

永寧帝看着小安子發回的奏摺,面色變幻不定,時而震驚,時而大喜。

帝王心術理應怒不形於色,好惡不言於表。

奈何“覆滅千年世家”這個消息,屬實太過驚世駭俗,要知道李家發跡於是三朝之前,那時候趙家祖宗不知在哪個山旮旯務農。

大雍太祖登基後,編族譜攀親戚,至多追溯到前前朝開國宰相趙無忌身上。

再向上編,沒人信了。“朕有些高看千年世家了……”

永寧帝恍然明悟,爲何父皇對世家評價“區區蠹蟲,反手可滅”,李氏連五千兵馬都擋不住。

大雍有邊軍五十萬,京營、府兵百萬,當真揮師南下,覆滅世家大族如犁庭掃穴。

千年李氏滅族,打開了永寧帝心中無形枷鎖。

世家,草芥耳!

“不過小安子行事太過殘暴,縱火焚燒,有傷天和。”

永寧帝放下奏摺,翻看附帶的繳獲賬冊,兩三寸厚數百頁,單賊贓分類就有上百種。

書頁末寫了個價值,價值五千五百萬兩,相當於大雍十年歲入。

按照小安子註釋,抓了百十個典當掌櫃、商號賬房,花費三天三夜方纔計算出大體價值,預估浮動不超過五百萬兩。

永寧帝啪的合上賬冊,左右瞥了眼,所有太監宮女都躬身低頭,不着痕跡的將冊子收入袖口。

“兩年前,朕爲五十萬兩軍餉發愁,小安子抄家查貪補上燃眉之急。

如今又爲國朝增添十年歲入,國庫內帑充盈,朕可儘快削減稅賑災,輕徭薄賦。

小安子當真是朕的福星!”

永寧帝按下心中驚喜,恢復古井無波神色,吩咐道:“小海子,喚龔敬來。”

海公公躬身領命,眼底閃過嫉妒貪婪。

方纔永寧帝翻看賬冊,海公公悄摸瞥了幾眼,那難以置信的數目,隨便漏點兒就抵得上他所有積蓄。

“以小安子的貪婪,少說撈幾百萬兩,那麼多銀子他拿着不燙手麼?”

不一會兒。

鎮撫司指揮使龔敬三叩九拜,高呼萬歲。

永寧帝問道:“欽差案查清楚了麼,究竟是何人所爲?”

“啓稟陛下,經臣多方探查,已經有了眉目。”

龔敬回答道:“沈大人遇害前,曾與曹姓鹽商接觸,不久後此人舉家搬遷到北邊。據北疆暗探傳回的消息,曹家姻親是鎮北王麾下大將,廣陽總兵仁遠伯孔閻。”

永寧帝眼底閃過狠厲,冷聲道:“呵呵,又是北邊!”

龔敬聞言頓時鬆了口氣,指揮使的位子應當是保住了。

先前冷逆謀反毫無察覺,陛下暴怒差點丟了官,這回探查欽差案,在心腹建議下使了巧勁。

曹家接觸過欽差是真的,舉家逃亡北疆是真的,與仁遠伯孔家確實是姻親。

是不是曹家或北疆毒害欽差?

難說!

龔敬略微斟酌後說道:“陛下,臣已經派遣數百暗探,前往北邊盯緊邊軍動向。”

“不夠。”

永寧帝大手一揮:“朕給你撥銀子,成立北事司衙門,專務北疆事宜。”

龔敬面露喜色,叩首道:“遵旨。”

永寧帝又吩咐道:“小安子捉拿謀害齊王、欽差的要犯,你派人押送回京。”

龔敬詫異道:“曹家落網了?”

嘭!

永寧帝拿起硯臺砸中龔敬額頭,若非這蠢貨忠心,用着還算順手,早拖出去讓人打死了。

“不是曹家是李家。”

“哪個李家?”

“江南就一個李家,不過以後沒有了……”

第86章 清除異己第57章消渴之症第34章 無需證據第36章走馬上任第57章消渴之症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80章第65章可以出師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55章教子無方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章李平安第50章 善始善終第77章 互相攀咬第4章傳道受業第99章 居安思危第3章似個人了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60章守成仁和第68章武德帝崩第66章病來山倒第14章夢想當官第98章 剷除內鬼第34章 無需證據第97章 鐵證如山第45章 恩情賬冊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32章 自相殘殺第56章唯器與名第62章喧譁熱鬧第93章 收下當狗第40章無情無義第27章方不如圓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87章 北疆三策第61章前倨後恭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06章 先天之秘第28章鋒芒初露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59章年老體衰第9章天賦異稟第85章 殺伐果斷第85章 殺伐果斷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76章 新官上任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16章 一下江南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4章傳道受業第24章忠心耿耿第81章 又得一官第34章 無需證據第77章 互相攀咬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19章有進無退第46章 不講信用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19章有進無退第15章手足兄弟第1章李平安第30章 操縱龍嗣第45章 恩情賬冊第68章武德帝崩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52章好惡不明第32章 自相殘殺第89章 主辱臣死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0章太子謀反第31章 千年明君第31章 千年明君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2章蓮花寶典第14章夢想當官第12章拜個乾爹第50章 善始善終第67章神通天數第17章爭相孝順第93章 收下當狗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116章 一下江南第38章三個乾兒第11章得償所願第64章觀政兵部第95章 臺子塌了第11章得償所願第1章李平安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章李平安第2章蓮花寶典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64章觀政兵部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16章故人之死
第86章 清除異己第57章消渴之症第34章 無需證據第36章走馬上任第57章消渴之症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80章第65章可以出師第126章 上古傳說第55章教子無方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章李平安第50章 善始善終第77章 互相攀咬第4章傳道受業第99章 居安思危第3章似個人了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60章守成仁和第68章武德帝崩第66章病來山倒第14章夢想當官第98章 剷除內鬼第34章 無需證據第97章 鐵證如山第45章 恩情賬冊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32章 自相殘殺第56章唯器與名第62章喧譁熱鬧第93章 收下當狗第40章無情無義第27章方不如圓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87章 北疆三策第61章前倨後恭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06章 先天之秘第28章鋒芒初露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59章年老體衰第9章天賦異稟第85章 殺伐果斷第85章 殺伐果斷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76章 新官上任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16章 一下江南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4章傳道受業第24章忠心耿耿第81章 又得一官第34章 無需證據第77章 互相攀咬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19章有進無退第46章 不講信用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19章有進無退第15章手足兄弟第1章李平安第30章 操縱龍嗣第45章 恩情賬冊第68章武德帝崩第136章 逼上梁山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52章好惡不明第32章 自相殘殺第89章 主辱臣死第44章 龍嗣夭折第10章太子謀反第31章 千年明君第31章 千年明君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2章蓮花寶典第14章夢想當官第12章拜個乾爹第50章 善始善終第67章神通天數第17章爭相孝順第93章 收下當狗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116章 一下江南第38章三個乾兒第11章得償所願第64章觀政兵部第95章 臺子塌了第11章得償所願第1章李平安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章李平安第2章蓮花寶典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64章觀政兵部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16章故人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