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又得一官

“拜謝陛下。”

李平安雙腿緩緩直起,雙手交疊於腹前,腦袋和上半身仍然保持跪姿,謹記任何時候都不能直面陛下。

君前失禮,可以罰俸,也可以流放。

永寧帝誇讚道:“朕果然沒看錯人,方纔上任御馬監不久,就查出瞭如此貪腐大案,爲朝廷追回銀兩。”

俗話說看人要看心,聽話要聽音,陛下說話時李平安不止聽內容,還會分辨語氣輕重。

前邊“貪腐大案”四個字平平淡淡,後邊“銀兩”二字明顯語氣重了些。

或許永寧帝自己都沒注意到,畢竟爲人君者須喜怒不形於色,但是本心意圖會在不經意間影響語氣。

李平安心裡有了底,再次跪下叩首回話。

“奴婢夙夜憂勞,唯恐負聖恩。聽聞陛下節衣縮食,以恤民艱,奴婢感沐聖恩,僥倖查出幾個蠹蟲,爲朝廷追回銀兩。”

查探首功必須是陛下,做奴婢的只是在陛下英明領導下,立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功勞。

永寧帝微微頷首:“具體是個什麼數目?”

“啓稟陛下,這是查抄明細。”

李平安從袖口取出賬冊,雙手高舉過頭頂:“共計紋銀五十萬兩,其中現銀三十萬兩,餘下田畝宅院正在變賣。”

永寧帝命海公公將賬冊取過來,隨手翻看幾頁,上面一條條標註何時何地貪墨數目。

最早可追溯到武德二十九年,最晚一筆在去年秋天。

永寧帝合上賬冊,問道:“爲何今年沒有貪墨?”

李平安心底鬆了口氣,花費半月功夫精心編纂的賬冊沒出紕漏,恭敬回答道。

“承蒙陛下仁德,今年御馬不曾得病,且去年採購的草料馬鞍尚未用盡,青駟商號沒有貪墨機會。”

永寧帝看李平安愈發順眼,既爲朕解決燃眉之急,又懂得將貪墨歸咎於歷史遺留問題,當真是個好奴婢。

“小安子辦事,朕放心,好生當差,將來提拔爲總提督!”

海公公眼底閃過異色,瞥了眼跪地上的李平安,生出幾分敵意。

總提督的位置只有一個,凡是入了陛下眼界的太監,全都是海公公勁敵,必須謹慎提防。

“奴婢得陛下提拔,定當鞠躬盡瘁。”

李平安聽到總提督三字,明知是陛下在畫餅,不自禁心跳加快幾分,生出幾分貪婪念想,從袖口取出一份奏摺。

“陛下,這是貪墨案供詞,其中涉及幾位官員,奴婢不敢擅專,還請陛下聖裁!”

“呈上來。”

永寧帝打開奏摺,上面簡略寫了何勇發家史,期間哪些公公、官員收過賄賂,詳細標明每人佔商號多少份子。

主謀是陶、柳、賀三位公公,同夥有季公公,以及京衙任職的謝府丞。

李平安借貪墨案送走季公公,錢府尹也用來打擊同僚。

永寧帝看完奏摺,詫異道:“小安子怎麼在商號佔着份子?”

李平安苦着臉回答道:“啓稟陛下,奴婢升任御馬監提督後,份子自動就歸入名下,那幾個蠹蟲說是慣例。”

“好一個慣例!”

永寧帝冷哼道:“朕在潛邸時就聽過,諸如冰敬、炭敬、秋羨、燈節費之類許多慣例,與貪墨何異?”

李平安連忙磕頭:“奴婢知罪,請陛下責罰。”

“小安子有什麼罪,不過是替前人受過。” 永寧帝看了眼賬冊銀兩數目,心情大好,笑着說道:“日後小安子有事,可隨時來御書房見朕。”

“奴婢拜謝陛下恩典。”

李平安咚咚咚叩首,真氣運轉到額頭,顯露出大片殷紅,似是太過用力磕破了皮肉。

隨時見駕,可謂簡在帝心,這等賞賜遠勝過升官。

“退下吧。”

永寧帝揮揮手,不再理會躬身離開的李平安,開始盤算如何將五十萬兩銀子用好。

“小海子,你說該歸入國庫還是內帑?”

依照國朝律法,查抄貪官污吏的贓銀歸入國庫,由戶部掌管分配,用於發放官員俸祿、兵卒軍餉等等。

“當然是內帑。”

海公公知曉陛下心思:“陛下明鑑,這銀子本就是御馬監的額外耗費,追回來理應物歸原主。”

內侍司十二監花費,向來由內帑支出,海公公所說頗有道理。

“再者,陛下將贓銀收歸內帑,也不是拿來鋪張靡費,而是用於發放軍餉,百官說不出什麼差錯。”

“小海子深明朕心。”

永寧帝近些日爲軍餉之事愁眉不展,經過內閣商議,命戶部將五十萬兩送去鎮北、平西兩軍,要求軍餉暫以半數發放。

靜海衛、定南衛暫且拖一拖,待夏稅收上來再發放半數。

唯有京營、禁軍拖不得了,前者已經人心浮動,後者關乎宮禁安危,絕不能欠餉。

李平安送來的五十萬兩,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至於永寧帝爲何將銀子收歸內帑,而不是交由戶部發放,那就是關於“名”的重要性了。

海公公眼珠一轉,建議道:“陛下用內帑發放軍餉,不如越過戶部、兵部,由內侍司直接發放。”

永寧帝問道:“此話怎講?”

海公公躬身道:“有些話奴婢不知當講不當講,還請陛下恕罪。”

永寧帝頷首道:“朕赦你無罪。”

“當下戶部、兵部都沒銀子,鎮北王總不能拿自家錢財發放軍餉,哪怕他有也不敢!”

海公公咬牙說道:“趁此機會,正是陛下將京營、禁軍徹底拿在手裡的機會。”

“大膽奴才!”

永寧帝斥責道:“王叔向來忠君體國,朕視張太妃如親母,你這廝竟敢信口雌黃,污衊國朝柱石。”

海公公噗通跪下:“奴婢該死。”

永寧帝話音一轉,幽幽問道:“小海子你說,內侍司誰適合擔此重任?”

海公公頓時鬆了口氣,陛下果然忌憚鎮北王,日後以此爲綱領辦差,早晚能簡在帝心。

“陛下,奴婢推薦御馬監安公公。一則銀子本就是御馬監收回,戶部挑不出錯。二是安公公是太后心腹,絕不會與鎮北王有牽涉。”

海公公的目的就是司禮監提督,絕不會許銀子交由冷公公調配,同時推李平安去和戶部、兵部鬥爭,無論輸贏都落不得好。

短短功夫琢磨出一石二鳥之計,海公公絕非外界傳聞,僥倖撿漏從龍之功。

永寧帝沉思片刻,宮中其他人或許偷摸與張家勾連,唯獨慈寧宮、小安子不會,兩邊可是血海深仇。

“命司禮監擬旨,小安子查貪有功,加封京營副都統,分管餉銀事宜……”

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67章神通天數第86章 清除異己第30章 操縱龍嗣第8章早有內定第10章太子謀反第45章 恩情賬冊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52章好惡不明第24章忠心耿耿第94章 又起風波第39章人心涼薄第77章 互相攀咬第60章守成仁和第17章爭相孝順第111章 誥命夫人第5章虛心假意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60章守成仁和第84章 校場發餉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31章 千年明君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33章 一切順利第84章 校場發餉第12章拜個乾爹第74章 招攬舊部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6章故人之死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39章人心涼薄第28章鋒芒初露第33章 一切順利第13章二十畝田第21章舉賢唯親第79章 憶苦生情第39章人心涼薄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67章神通天數第2章蓮花寶典第132章 提督回宮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66章病來山倒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11章得償所願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15章手足兄弟第13章二十畝田第93章 收下當狗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88章 相忍爲國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33章 一切順利第65章可以出師第66章病來山倒第97章 鐵證如山第25章心無神仙第33章 一切順利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38章 權力要爭第57章消渴之症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38章三個乾兒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65章可以出師第44章 龍嗣夭折第97章 鐵證如山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16章 一下江南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64章觀政兵部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66章病來山倒第35章對上負責第66章病來山倒第19章有進無退第37章殺雞儆猴第99章 居安思危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80章第24章忠心耿耿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86章 清除異己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90章 名門正道第67章神通天數第29章 別無選擇第77章 互相攀咬第94章 又起風波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60章守成仁和
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67章神通天數第86章 清除異己第30章 操縱龍嗣第8章早有內定第10章太子謀反第45章 恩情賬冊第105章 報仇雪恨第52章好惡不明第24章忠心耿耿第94章 又起風波第39章人心涼薄第77章 互相攀咬第60章守成仁和第17章爭相孝順第111章 誥命夫人第5章虛心假意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60章守成仁和第84章 校場發餉第127章 立鹽爲信第31章 千年明君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33章 一切順利第84章 校場發餉第12章拜個乾爹第74章 招攬舊部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6章故人之死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39章人心涼薄第28章鋒芒初露第33章 一切順利第13章二十畝田第21章舉賢唯親第79章 憶苦生情第39章人心涼薄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67章神通天數第2章蓮花寶典第132章 提督回宮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66章病來山倒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11章得償所願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17章 用兵如神第15章手足兄弟第13章二十畝田第93章 收下當狗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88章 相忍爲國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22章 道門魁首第33章 一切順利第65章可以出師第66章病來山倒第97章 鐵證如山第25章心無神仙第33章 一切順利第125章 先天傳承第123章 押送進京第138章 權力要爭第57章消渴之症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38章三個乾兒第140章 時移世易第65章可以出師第44章 龍嗣夭折第97章 鐵證如山第70章 上架感言(明天12點上架)第116章 一下江南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64章觀政兵部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66章病來山倒第35章對上負責第66章病來山倒第19章有進無退第37章殺雞儆猴第99章 居安思危第137章 蠻族劫掠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80章第24章忠心耿耿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86章 清除異己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90章 名門正道第67章神通天數第29章 別無選擇第77章 互相攀咬第94章 又起風波第110章 香火傳承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60章守成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