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進獻祥瑞

李平安打定主意跳船後,非但沒有對乾爹疏遠,反倒恢復了每日晨昏定省。

時辰比其他乾兒晚,如此方能彰顯安公公地位。

白日裡留心孫公公舉動,晚間就盯着貢品司庫房。

正立無影施展愈發純熟精進,整個人如青煙般融入夜色,夜貓子經過都難以察覺。

這日晌午時分。

李平安從御膳房回來,正打算去主事房小憩。

小喻子領着兩名太監匆匆趕來,躬身稟報:“乾爹,嶺南府與陽昌府押送貢品的官員已到京城,請求見您一面。”

“見咱家作甚?”

李平安擡了擡眼皮,心底泛起幾分熱切。

按照正常流程,地方官員無需面見主事,只要經太監檢驗貢品無誤後便可入庫。

這般特意求見,必有所求,而求人辦事就少不了孝敬銀子。

李平安慶幸自己在關鍵位置安插了眼線,否則讓下邊太監矇混過去,自己不僅撈不着好處,出了事還要擔失察之罪。

小喻子回答道:“乾爹有所不知,嶺南府尹慣會以次充好,此番定是來求您高擡貴手。”

李平安瞥了眼小喻子身後的兩個太監:“這般行事可否穩妥?”

小喻子介紹道:“這是小靜子、小興子,負責覈驗嶺南貢品多年,對其中門道瞭如指掌。”

兩個太監上前磕頭,小靜子細聲解釋道。

“啓稟公公,嶺南常貢是芋頭與蠔油,芋頭以品相、尺寸評定優劣,只要無蟲害,尺寸不小過三分,品相稍遜陛下也不會發現異樣。”

李平安微微頷首,他在御膳房見過芋頭做法,去皮切塊後蒸熟,撒上蜂蜜糖水,根本看不出原本品相、尺寸。

更何況陛下每天燒燬那麼多膳食,十天半月未必能吃一口芋頭,能嚐出個什麼好壞?

“小靜子是吧?好生當差,咱家不會虧待得力之人!”

小靜子磕頭拜謝,有了這句話,自己與小孟子收受賄賂,放任嶺南府以次充好的罪名算是揭過了。

一旁小興子接話道:“啓稟主事大人,宮中貢品耗油標準定得離譜,任誰當府尹都難以達標。”

李平眼眼睛一亮:“爲何這麼做?”

“自是爲了撈銀子。”

小興子說道:“嶺南府識相塞銀子,咱們就睜隻眼閉隻眼,膽敢不給就嚴查挑刺,勒令退回耗油。”

李平安又問道:“嶺南距離京城萬里之遙,耗油退回去豈不是會壞掉?”

小興子不以爲然道:“壞了便壞了,重新向農戶徵收就是,橫豎不能短了咱們的孝敬。”

“說得有理!”

李平安點頭贊同,當年阿姐阿弟快餓死時,爹孃挨家挨戶磕頭,那些有糧食的農戶門都不開。

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當真有人因徵收蠔油家破人亡,全怪那些個貪官污吏,與咱家沒任何干系。

李平安問道:“陽昌府莫不是也要以次充好?”

小喻子說道:“陽昌府貢品是龜甲、犀角,對品相併無要求,數目夠了即可。聽那官員的意思,似是另有所求。”

“那就見一見。”

李平安巴不得有人求助,如此手中權力方能變成真金白銀。

……

太監是陛下的奴僕私產、意志延伸,出入宮禁受到嚴苛管控,一是避免太監出宮作威作福,二是防止閒雜人等混入宮中。

不過並非完全禁止,有合理合法的出宮方式。

譬如隨駕出行、傳達聖旨,譬如監督皇陵、宮殿等工程,又譬如出宮採買物資。

李平安用的第三種辦法。

先向司禮監寫條子申請,註明時間時地緣由,出入宮禁時間等等。

司禮監會遣人覈查,若是緣由合理就會發放出宮腰牌,按照宮中規定,凡無腰牌出宮者皆斬。

貢品司常年與地方官員打交道,司中太監出入宮頗爲頻繁。

李平安藉口“監督覈驗陽昌府貢品”,順利審批通過,拿到出入宮腰牌,帶着小喻子直奔會貢館。

腰牌僅限白日使用,日落前必須回宮。

逾期不歸者,輕則杖三十,重則處死。

且嚴苛規定了執行公務的範圍,嚴禁閒逛,讓人發現偏離路線,或有“徇私”之嫌。

途中。

李平安饒有興致的瞧着京城街道,上回匆匆而過,未仔細看,沒留下什麼印象。

隨行的小喻子是出宮老手,見乾爹有興趣,殷勤介紹道:“京都北城最爲尊貴,嚴禁商賈經營店鋪,所有宅院都是各部官衙或勳貴宅院。

這是瑞親王府,陛下的親兄弟,據說當年陛下能登上大位,瑞親王立下天大功勞。

這是禮部衙門,每隔三年就有舉人去裡邊考進士……

這是榮國公府……”

一路穿過重重街巷,來到地方納貢官員住處,前後兩進宅院在附近奢華府邸中略顯寒酸,門口牌匾上寫着“會貢館”三個燙金字。

守門差役認得小喻子三人,趕忙上前躬身施禮。

“見過喻公公,您今兒來有何公幹?”

小喻子在宮裡是唯唯諾諾的小太監,到了外邊就是威風凜凜的公公,他身上帶着陛下意志,見官大三級。

“陽昌府官員住哪間?”

“公公隨小的來。”

差役彎着腰在前邊領路,帶着李平安兩人來到二進院東廂:“康大人就住在這裡。”

小喻子推開門,躬身請李平安進去。

負責護送貢品的康押綱聽到動靜,擡頭見到兩個太監進門,連忙起身迎接。

“見過喻公公,請問這位大人是?”

小喻子說道:“這位是咱家乾爹,貢品司主事安公公,內侍司老祖宗的晚輩。”

康押綱深深一揖:“下官拜見安公公。”

“康大人無需多禮。”

李平安笑容滿面,平生頭遭有正經官員向自己行禮,往日做夢都不敢有的事兒,當真是舒爽痛快。

可惜時間與規矩不允許,否則定將孫扒皮抓來狠狠磕頭,不磕碎腦殼決不罷休。

兩人寒暄幾句,左右落座。

李平安開門見山道:“康大人見咱家有何事?”

康押綱說道:“安公公有所不知,錢府尹準備貢品時,發現一方百年龜甲背部,竟然生有八卦圖形的白玉!”

李平安眉頭一挑,龜殼怎麼會長出玉石,分明是有人雕刻嵌進去,不過沒有點破。

“如此玄妙龜甲,稱得上祥瑞,莫非康大人要將龜甲取回獻瑞,咱家答應了。”

未曾想康押綱微微搖頭:“陛下喜好祥瑞,各地多有進獻,如今祥瑞遍地,尋常異象已難入聖眼。”

李平安問道:“錢府尹什麼個意思?”

“錢府尹的意思是,既然進獻不行,那就讓陛下自己發現祥瑞。”

康押綱說道:“勞煩安公公將玉石龜甲置於顯眼處,在貢品賬冊上多加美言。

待陛下自行發現,方顯天賜祥瑞之真,縱是清流官員也無從置喙!”

第44章 龍嗣夭折第62章喧譁熱鬧第83章 腰纏萬貫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111章 誥命夫人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20章除夕夜宴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9章天賦異稟第58章 夜殺賊人第5章虛心假意第85章 殺伐果斷第88章 相忍爲國第78章 掠之於商第86章 清除異己第49章玄陰化血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56章唯器與名第85章 殺伐果斷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83章 腰纏萬貫第49章玄陰化血第69章以一敵二第124章 交投名狀第16章故人之死第22章新年伊始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5章虛心假意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90章 名門正道第30章 操縱龍嗣第46章 不講信用第73章 大義在手第53章學以致用第89章 主辱臣死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42章江湖大俠第18章才得一成第7章不生憐憫第15章手足兄弟第42章江湖大俠第112章 事務繁忙第53章學以致用第5章虛心假意第109章 母慈子孝第59章年老體衰第52章好惡不明第69章以一敵二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24章忠心耿耿第88章 相忍爲國第78章 掠之於商第21章舉賢唯親第43章左右搖擺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32章 自相殘殺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8章才得一成第89章 主辱臣死第23章封異姓王第29章 別無選擇第31章 千年明君第20章除夕夜宴第93章 收下當狗第80章第73章 大義在手第38章三個乾兒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82章 衡昌商號第21章舉賢唯親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23章封異姓王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35章對上負責第79章 憶苦生情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58章 夜殺賊人第89章 主辱臣死第57章消渴之症第8章早有內定第44章 龍嗣夭折第88章 相忍爲國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3章似個人了第48章冷宮太監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29章 別無選擇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6章故人之死第2章蓮花寶典第37章殺雞儆猴第84章 校場發餉第54章四十五年
第44章 龍嗣夭折第62章喧譁熱鬧第83章 腰纏萬貫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111章 誥命夫人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29章 鹹甜之分第20章除夕夜宴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9章天賦異稟第58章 夜殺賊人第5章虛心假意第85章 殺伐果斷第88章 相忍爲國第78章 掠之於商第86章 清除異己第49章玄陰化血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56章唯器與名第85章 殺伐果斷第103章 兵法三條第131章 絕情秘術第107章 孝心可嘉第83章 腰纏萬貫第49章玄陰化血第69章以一敵二第124章 交投名狀第16章故人之死第22章新年伊始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5章虛心假意第115章 欽差之死第90章 名門正道第30章 操縱龍嗣第46章 不講信用第73章 大義在手第53章學以致用第89章 主辱臣死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42章江湖大俠第18章才得一成第7章不生憐憫第15章手足兄弟第42章江湖大俠第112章 事務繁忙第53章學以致用第5章虛心假意第109章 母慈子孝第59章年老體衰第52章好惡不明第69章以一敵二第102章 一件黃袍第24章忠心耿耿第88章 相忍爲國第78章 掠之於商第21章舉賢唯親第43章左右搖擺第113章 回家探親第32章 自相殘殺第100章 感同身受第120章 雷厲風行第18章才得一成第89章 主辱臣死第23章封異姓王第29章 別無選擇第31章 千年明君第20章除夕夜宴第93章 收下當狗第80章第73章 大義在手第38章三個乾兒第104章 三監提督第82章 衡昌商號第21章舉賢唯親第139章 難堪大用第23章封異姓王第128章 寬容仁厚第35章對上負責第79章 憶苦生情第134章 遭難受苦第58章 夜殺賊人第89章 主辱臣死第57章消渴之症第8章早有內定第44章 龍嗣夭折第88章 相忍爲國第118章 私鹽販子第3章似個人了第48章冷宮太監第133章 冠絕後宮第130章 李氏餘孽第29章 別無選擇第75章 御馬提督第16章故人之死第2章蓮花寶典第37章殺雞儆猴第84章 校場發餉第54章四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