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逼上梁山
“原來是圓公公!”
榮公公言語間頗有幾分吃味,圓公公在宮裡邊大名鼎鼎。
權勢第一流的自然是海公公、安公公,二流的就是圓公公、牛公公、孟公公等十來個太監。
再之下就人多了,其中就有榮公公。
李平安笑道:“咱家與圓公公相識於微末,同吃同住多年,信他半個可不多。”
圓公公雖然背信棄義、心狠手辣,但是在沒有利益衝突前尚且能信任一二。
說到底,小安子與小圓子頗爲相似。
“區區一間直房,竟出了兩位二品大太監!”
榮公公嘖嘖稱奇道:“咱家聽人說那間住處人滿爲患,想住進去得塞銀子,都想蹭蹭你倆氣運。”
“他們只看見咱家哪曉得房裡死了多少人?”
李平安感嘆一聲,恍惚間回憶起剛進宮那會兒,活得小心翼翼謹小慎微,卻也沒太多煩心事。
成日裡只想着吃白麪饃饃,多攢錢買田畝。
現在吃飽了、有錢了,煩惱反而更多了。
“如今再看小方子,他不適合在宮裡邊討生活……”
李平安忽然想起一件事,還欠着小方子的承諾,哪天小圓子落難了,趁機詢問屍骸埋在哪。
念及至此,意興闌珊。
回到太后寢宮,李平安坐在椅子上假寐,直至天亮時分準時準點等着娘娘醒來。
之後幾天都是如此,周太后醒來第一眼,就能看到小安子笑臉。
“哀家這些天沒夢魘了!”
慈寧宮的太監宮女聽到這話,暗地裡的小心思頓時收起來,或許在太后眼裡,親孫子都比不過安公公。
伺候小半個月,周太后身子骨好了,吃得香睡得熟精神矍鑠。
李平安這纔來到御馬監。
“拜見提督大人!”
大大小小數十個太監磕頭問安,聲音穿透屋樑,震動宮廷。
門外跪着的小太監們,有的心緒激動,夢想得安公公提拔,有的心驚膽戰,唯恐探子身份暴露。
李平安身穿大紅官袍,端坐太師椅上。
與當年初做官學孫公公坐姿不同,如今是怎麼舒服怎麼坐,再不用模仿誰。
“起來吧。”
李平安看向左手邊首位:“小辰子,過往公文處理的如何?”
“回乾爹,已經盡數查驗過。”
小辰子從袖口取出卷書冊,說道:“其中有異議的公文,孩兒已經抄錄下來,由乾爹批閱。”
小郎子接過書冊,躬身遞上來。
李平安隨手翻看幾頁,大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偶有嚴重失誤也是下邊小太監胡鬧,與鵬公公等人無關。
至多治個失察之罪,無關緊要。
李平安似笑非笑道:“小鵬子做的不錯,將來咱家退下了,你就適合接班繼位。”
鵬公公面露惶恐,連忙跪下磕頭。
“乾爹,孩兒對您忠心耿耿,絕無異心!”
“你看看你看看,咱家誇你一句,怎麼還胡思亂想了。”
李平安合上書冊,既然自個兒矇騙上邊,那就得允許下邊矇騙自己,畢竟水至清則無魚。
沒魚了,往後還怎麼釣魚。
所以明知下邊人對齊、串供,也睜隻眼閉隻眼,只要大差不差就好。
一個人精力有限,怎麼可能事無鉅細。
似陛下那般宵衣旰食,仍然是抓大放小,不影響國朝安穩的案子,畫個圈兒就放過了。
鵬公公聽出話中蘊意,心下稍安,然而沒聽到起來,仍然跪在原地。
李平安看向右手邊首位:“夏公公,查逆司衙門建的如何了?” “已經完工,大人隨時可以過去。”
夏公公從袖口取出個冊子,躬身遞上:“咱家挑了些精明伶俐的太監,擔任文書、照磨、儀仗等官職,還請大人審閱。”
“你辦事,咱家放心!”
李平安在夏公公身邊安插不少暗樁,早在慈寧宮就拿到了任職名錄,逐個遣人調查出身。
僅有三個太監是夏公公的親信,其他的各有背景靠山。
反覆勘驗過後,纔有“放心”之言。
即便如此,李平安仍不放心,轉頭看向彭公公:“咱家多在宮中當差,平日裡由彭公公坐鎮查逆司。”
彭公公眼底閃過喜色,叩首道:“卑職遵命。”
李平安問道:“福威鏢局查的如何了?”
彭公公回道:“卑職已經拿到人證,只等鏢師全部回京,就能一舉拿下。”
鏢局少東家酒後狂言,當時聽到的人不少,平日裡你好我好的酒肉朋友,吹噓什麼江湖道義。
面對查逆司的威脅審訊,一股腦的將少東家出賣,甚至添油加醋,唯恐福威鏢局死不透。
一同查案的小錦子出列跪下道:“乾爹,孩兒還查到,福威鏢局以押鏢運貨爲遮掩,將鐵器販去關外。”
“果然是逆賊!”
李平安篤篤篤敲響桌面,熟悉安公公習慣的太監,頓時明白要有大事發生。
“咱家在江南新學了個詞兒,叫逼上梁山,可有人聽說過?”
衆太監面面相覷,站在末位的嶽公公最先反應過來,出列磕頭回答道。
“回大人的話,卑職在一卷話本上看過,書中意思是太祖爲前朝貪官所迫,不得不造反。至於梁山則是話本中地名,卑職查過國朝地理圖志,未發現相似地名,應是虛構。”
“嶽公公說的不錯。”
李平安微微頷首,縱使嶽公公只是個七品綠袍小官兒,只要在御馬監任職,他就能清楚記下。
“那此事就交給嶽公公去做,對福威鏢局也來個逼上梁山,坐實了造反逆賊的罪名!”
“卑職拜謝大人提攜。”
嶽公公臉上掩不住的露出喜色,不枉自個兒時刻觀察提督大人習慣,一分一毫都不差。
大人練行書,咱家也練,大人吃饃饃,咱家也吃,大人看話本,咱家也看。
這不就等來了機會!
李平安揮手道:“都退下去辦差吧,查逆司第一件案子,一定要辦好,各司局務必配合。”
“遵命!”
衆太監躬身退出值房,走出御馬監後,老少太監立刻將嶽公公圍在正中。
“老嶽,有事兒您說話。”
“嶽公公,咱家隨時聽候差遣。”
“咱家這兒別的沒有,馬匹管夠,嶽公公辦差需要,隨便牽多少匹……”
嶽公公在宮裡待了數十年,好不容易熬了個小官兒,何曾經歷過這般熱鬧,彷彿自個兒成了大人物。
聽着同僚恭維拍馬,嶽公公不斷點頭答應,忽然瞧見不遠處站着的夏、錦、鵬、彭等公公。
三下兩下擠出人羣,躬身拱手作揖。
“拜見各位大人,卑職第一回辦緊要差事,或有不是,還請大人擔待一二。”
夏公公四人在門口隨意揣手站着,卻也分出主次高下,小錦子落後半肩,鵬公公、彭公公又落後些許。
回話的也是夏公公,笑吟吟道。
“提督大人親口吩咐,你儘管去做,三監六衛一司都會協助。”
“多謝大人,卑職定盡心竭力。”
嶽公公拜謝後正要退下,忽然聽到錦公公說話。
“得空買幾冊話本回來,咱家成日裡在乾爹身邊伺候,竟然沒跟上乾爹喜好,當真該罰、該打!”
嶽公公連聲答應,心下琢磨着在話本中夾帶銀票,免得讓錦公公記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