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保舉

轉過天來,得到交涉失敗消息的端王,早早的便到西苑遞了牌子,等在樂壽堂見了太后,便開始數落着趙冠侯的不是。

“老佛爺,奴才以爲,此人必須重辦,否則下面的人,就沒了規矩。區區一個二品官,在事務衙門也只是個章京,就敢和洋人撂臉子,聽說還動了洋槍,這是要瘋。要是不辦了他,其他的大臣有樣學樣,咱們就沒有辦法約束了。原本還指望着洋人交還康、樑、王小航等人,這下都被他攪黃了。奴才以爲,此人絕不可姑息。”

慈喜對於這個侄子兼外甥女婿並不喜歡,包括端郡王的父親老惇王,也是讓慈喜深惡痛絕,卻又無可奈何的人物。恨屋及烏,對他說的話,也根本不信。

她心裡有數,人犯是絕對要不回來的,辦交涉若是能要回康梁,那纔是胡言亂語。單是入了教的教民,犯了事,地方官府便無力約束,何況是已經上了洋人的船。梁任公躲在扶桑人的使館裡,那裡還住着扶桑的前首相,易地而處,大金也不會交人,是以這個交涉,她也沒想過會成。

之所以要派人去,實際就是要試探一下,洋人對待皇帝的態度,慶邸那邊,連夜送來了消息,說是洋人拒絕了大金提出的所有要求。這從表面上看,自然是趙冠侯把差事辦砸了,但從慈喜的角度,這塊問路石,已經起到作用了。洋人反對換皇帝,皇上果然和洋人站到了一條線上,自己把他囚禁在瀛臺看來是沒錯的。

至於說跟洋人翻臉動槍,慈喜這話只信一半,可着大金國,她就不信有人敢在洋人使館裡和洋人動槍。至於翻臉,那倒是有可能,這也犯不着怪罪。洋人拒絕了易天子,趙冠侯和對方談崩是正常的。如果他和普魯士公使有說有笑,其樂融融,那和事務衙門裡那些普國股章京就沒區別,自己還用他幹什麼。

因此承漪氣的兩眼冒火,慈喜卻是不慌不忙“穩當着點,你好歹是個郡王,怎麼着也該有個王爺的樣,這麼冒失的成什麼話?洋人現在,可沒爲這事提抗議啊,要條件什麼的,你怎麼就穩當不住了。這跟你以往提起洋人就恨的模樣,可差的遠,怎麼,你開竅了?知道該學着辦洋務了?”

“老佛爺,奴才不是那個意思,奴才只是以爲,這個人辦事不利,還搞砸了差事,須得要處置。”

“怎麼處置,我這有分寸,不用你操心。你心裡想的什麼,我清楚的很,可是這事,決斷在我,而不在你。你要是總想着那些不該想的,承漪!我治你不廢吹灰之力!”

“奴才不敢!”承漪對慈喜甚是畏懼,加上其心中所想,決定權在於太后,就更是畏懼。此時見她不怪趙冠侯,反倒是對自己發怒,只好接連磕頭賠罪。慈喜哼了一聲,吩咐李連英道:

“去,叫老慶的起,這回他的差事來了。這山東是怎麼搞的,劫火車,綁洋票,這幫人,是要反天啊。國家正值多事之秋,他們還要與洋人爲仇,山東巡撫毓賢,實在是該殺!承漪,你看到了吧,這纔是該操心的事,好幾百洋人被土匪架了票,這要是死了幾個,那得是多大的簍子。毓賢的官,是當到頭了!”

承漪卻分辨道:“老佛爺,奴才以爲,這是一件好事。洋人在咱們的地方修鐵路,覬覦咱的礦產,挖山動土,驚動龍脈。這回讓他們吃點虧,流點血,也就知道我們不是好欺負的。再想要修鐵路時,就得加個顧慮,最好就是不修了。連帶着在金國的洋人,全都回他們自己國家待着,咱大金,也就太平了。依奴才看,那些不是土匪,而是義民!民心可用不可廢,山東那地方,有不少有神通法術的高人,若是寒了他們的心,咱大金可就找不到願意效力的忠臣了。”

慶王進了屋,給慈喜施過禮,亦是一臉愁容,這份抗議的照會他已經看到了。慶王雖然才具平庸,但終究在事務衙門做了好幾年的官,於國際事務並非一無所知。一旦此事才處理不善,造成人質大量死傷,那怕是比起鉅野教案的後果要嚴重幾十倍,真不知該如何處理。

是以進到屋子裡,便忍不住用手帕擦着額頭的汗,連聲請着罪,至於如何處理上,他不是山東地方官,看不到具體形勢,一時拿不出見解。唯一的分析,就是這夥強人既爲當場殺戮洋人,或許是存着談判之心。至少是將洋人視爲可居之奇貨,只要能談妥條件,則事尚有轉圜餘地。應責成毓賢妥善處置,否則定有重責。

慈喜哼了一聲“你聽聽,這纔是金玉良言。承漪,這方纔說的是些什麼混帳話!法術神通,天兵天將,你堂堂一個郡王信這些,不嫌丟你阿瑪的臉麼?當初你阿瑪號稱伏地城隍,可是什麼騙術都騙不了他,到了你這輩,怎麼連腦子都沒了?若果真有妖人行邪法,就該立即拿了,怎麼你還能保舉這樣的人?今後好好跟你慶叔去學,不要整天價胡言亂語,自己丟了體統!”

承漪被罵的面紅過耳,腦子裡也是一陣亂,脫口而出道:“老佛爺,奴才有個拙見。毓賢既然不能保住鐵路,讓他跟土匪談判,怕也未必談的成。再說毓賢是個直臣,與奴才一樣,只會說硬話,不會說好話。這洋人裡萬一有了什麼損傷磕碰,他也跟人交涉不清。奴才想保舉個人,讓他去辦這一事,與洋人怎麼商談,與土匪怎麼聯絡,由他一力承擔,是好是壞,便沒有推委的餘地。”

慈喜點點頭“這纔像句人話,那你倒是說說,你保誰啊?”

“臣保舉趙冠侯!他出身津門的混混,本就與土匪有勾連,再者他能辦洋務,專會跟洋人那說好話。這兩條,毓賢都不如他。”

“這是混帳話!”慈喜的臉沉了下來“趙冠侯什麼出身,我比你清楚,挑撥離間的話,在我這說沒用。再說,你要是說的是真,你這個舉主,又是安的什麼心?”

這一番言語下來,承漪被問的啞了口,不知該如何答對,慈喜哼了一聲,只看慶王“事就這麼辦吧。這事裡第一要能說通洋人,第二要能震住強盜,非是得力幹員,亦不能爲。我看趙冠侯倒是合適,回頭便點他的將。只盼着洋人不要出現大的傷亡,否則,我們這一回,還不知道要吃多大虧。”

等到出了樂壽堂,承漪的臉色依舊陰沉着,叫過一名跟班,小聲吩咐幾句。那名跟班點點頭,隨後便離開京城,騎快馬直奔山東而去。

趙冠侯是在轉過天來,得到的調令,將他的總辦各國事務衙門章京一職開缺,另委其前往山東,專辦臨城劫案招撫。差事催的很急,一日時光裡,普魯士方面已經連發了幾份照會,要求金國必須保障人質安全,否則產生一切後果,將由金國承擔。克林德已經向本國派了電報,山東方面的奏報亦說,膠州的普魯士駐軍動作頻頻,似有作戰準備,毓賢請示朝廷,先發制人,犁亭掃穴。

慶王是在自己的家裡交代的這件公事,隨後搖了搖頭“毓佐臣以捐班知府出身,做到山東巡撫,署理過江寧將軍印信,亦是個能員。可是不知怎的,到了山東,這人怎麼就魔怔了?不但不想着剿匪,反倒想着先發制人打洋人,這不是痰迷?這事要是他來辦,包準會給我捅出個天大的簍子來。冠侯,我給你交個底,到了山東,務必安撫爲上,千萬不可由着毓賢的性子亂來。”

趙冠侯苦笑一聲“王爺,跟您老面前,也不藏着。卑職不過是個暗紅頂,人家是巡撫,怕是在那說話也不佔地方。老佛爺交代的差事,卑職不敢不盡心,但是人微言輕,怕是前進無路退後難,這比和克林德辦交涉,還麻煩。”

慶王也知,他說的是實情,生怕他生出畏懼怠惰之心,這公事就無可挽回。連忙爲他鼓氣“冠侯,你跟慰亭是親戚,這次又立了大功,與我就不是外人,我也跟你交個底。老佛爺派你的差,是迴護着你。現在是論功行賞之時,你留在京裡,就擋了別人的路。這麼個干係,你該明白吧。所以到外面轉一圈,躲躲不是壞事。這差事辦好了,老佛爺不會虧待你。至於毓賢,你也不要怕他,他在山東,也待不了多久,該挪地方了。”

在治下出了綁架洋人的大案,朝廷論功過,本已經放不過毓賢。何況他又上本,要求先發制人,率先帶領本部人馬以及義民,偷襲普**營。雖有一戰定可成功之言,但是依舊被朝廷電旨嚴飭。

現在肉票之事沒有頭緒,毓賢自然不能走,否則誰肯爲他背鍋,不過等到此事一了,他的去職已經是板上釘釘之事。且大金各地巡撫,除去河南巡撫由朝廷直轄,其餘各省巡撫均受總督節制,即使本省不駐督,亦受他省總督遙制。山東巡撫歸直隸總督管轄。

目前韓榮依舊是直隸總督,雖有傳言,直督將由豐祿接任,但是韓榮鉗制毓賢亦是綽綽有餘。有此兩道保障,慶王倒不認爲毓賢可以捆住趙冠侯的手腳,更不至於壞事。他只囑咐道:

“切記,眼下時局不好,京裡面在鬧,洋人那裡就千萬不要再起什麼爭端。不要讓洋人尋到由頭啓釁,否則慈聖那裡,怕是很難交代。至於強人的條件,商量着辦,總可設法周全。左右是一羣佔山爲王的強盜,想來也不敢將事做的太絕,只是洋人救出來之後的善後,便要你多想辦法。路過津門時,記得多向容庵請教,要他爲你指點條路,你也好有個方略。”

慶王這話,當然不是要趙冠侯問計於袁,而是要趙冠侯給袁一個暗示,做好山東接掌撫臺大印的準備。順帶也是慶邸這裡賣個人情,讓袁心中有數。

事情很急,火車定在了轉天,而當天下午時分,趙冠侯並沒有去和十格格告別,而是奔了刑部,直奔天牢。

譚壯飛被捉是頭一天晚上的事,他既以存了殉難之心,倒不曾露出畏懼之色。此時牢房裡除了四京卿以外,就是上書詰問皇帝何以被廢,引經據典,歷數國有女主,必非社稷之福,終導致自己身陷囹圄的御史楊深秀,以及康祖仁。

這六人乃是一案,關到死牢,自度不免。其餘五人皆無懼色,談笑自如,盡顯忠良風骨。只有康祖仁在牢房裡哭天搶地,不時用頭撞牆,哭喊着“冤枉!哪有做哥哥的闖禍,讓兄弟來頂的道理。”連帶着獄卒們,也只敬重其他五人,不愛理他。

被押的幾個人,除去康祖詒外,都是有面子有靠山的,內中包括在刑部做過司官的。是以牢房裡並沒有難爲他們。刑部大牢又稱天牢,號稱神仙難過。好在神仙法力有限,孔方妙用無邊,趙冠侯使了錢,自有獄卒帶他進入這原則上密不透風的死牢。

這裡暗不見天日,白天也要點燈,四京卿等人,雖然是要犯,但終究有個體面,不和其他死號關在一起,而是單有幾間牢房,收拾的也極乾淨。譚壯飛一身囚服,手帶鐐銬,衣服極是整潔,並沒有受刑的痕跡,神色間也平靜如常,依舊是個翩翩佳公子。看到趙冠侯進來,只朝他一笑“怎麼?趙大人要來看看譚某落魄膽怯的樣子?那恐怕,是要大人失望了。”

“復生兄誤會了,我可沒有這個意思,只是帶了點吃食進來。這地方按說,不許帶食物進,總是有公就有私,有私就有弊,使了銀子,萬事可行。”

趙冠侯邊說,邊將自己所帶的包裹打開,裡面乃是個食盒,食盒裡放着一盤熊掌,一小壺酒,他又遞了條熱手巾過去。“趁熱吃吧,熊掌這東西沾嘴,吃完趕緊擦,否則張不開了。五爺送的那對熊掌還沒幹透,吃不得。好在慶邸裡有現成的熊掌,總算是做了一份,不誤故人之約。今天來,算是跟您告別,也是給譚大爺道喜。”

他預備的筷子是特製的,尺寸較長,可以隔着柵欄,將熊掌肉夾起來放到口中,倒不用碟子進來。譚壯飛聽到道喜二字,知道大限將至,只當是王五救駕得手,問道:“怎麼,我的日子那麼近麼?還是朝廷裡出了什麼變化,不得不加快動作?”神色間,反倒是充滿喜悅,而無驚慌或悲傷。

“事情和譚兄想的有出入,並沒有誰起兵造反,也沒有出亂子。只是洋人的態度比較怪,太后那裡怕有人出來保你們不死,所以也就儘快動作,快刀斬亂麻。日子雖然不是眼下,但是也不會太遠,我要出京,怕是趕不上送譚兄一程。就用這菜,全了咱的交情。”

譚壯飛不再多問,連吃幾口之後,將筷子一丟,哈哈一陣大笑“因爲怕洋人干預,就要加快問斬。這便是大金國了。趙大人,咱們相識是有的,相交談不到,和我這個欽犯談交情,與你的名聲也不大好。今日能送一份熊掌來,這個人情,我記下了。可惜身在囹圄無從回報,只以近日所佔一詩,權以贈君。”

他的牢房裡有紙筆,此時來了興致,提着筆,在那班駁的牆壁上,揮毫潑墨““望門投止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鳳舞龍飛,字字如劍,彷彿要刺透這黑不見底的牢獄,鑽破層層阻撓,直衝霄漢。(。)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張宗堯第六百三十二章 扶桑出陣第四百章 阿九(下)第六章求醫第二百五十六章 投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二百一十一章直督之託(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破碎的夢(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三百九十章 鳳貌雞膽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七百八十一章 驚雷(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一百九十九章 滅拳(上)第二百四十章 一刻萬金(上)第六十四章 薦書第二百四十章 一刻萬金(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南北爭第三百零九章 三品臬司(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覆沒第一百七十三章喋血列車(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瓜廖爾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二百八十六章 遲暮第三百五十四章 白城解圍(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五百零五章 善緣第五百九十五章 總統萬壽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功行賞(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四百八十八章 死棋肚裡有仙招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一百二十九章 談判(一)第五百章 輕輕的走正如輕輕的來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四十九章 贖指(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松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二百零六章 津門拳亂(一)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七百一十七章 元帥之威(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五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一百一十七章新年與希望第四百三十章 女子銀行(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破網第五百二十九章 回魂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二)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九十五章 與爾同銷萬古愁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勸降(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第十二章 有事登門(下)第八十五章生日宴會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烤鴨與克食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魑魅魍魎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七百零九章 財政崩潰第五百七十九章 酬功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六百二十二章 暴風將至(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欲先取之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與火的婚禮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起遼東第五百四十六章 糧臺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
第五百九十六章 不流血的戰爭第六百九十九章 天子大點兵第七百六十三章 遍地都是張宗堯第六百三十二章 扶桑出陣第四百章 阿九(下)第六章求醫第二百五十六章 投機第一百五十一章 定國是第二百一十一章直督之託(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初次接觸第五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破碎的夢(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萬人大會(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聯姻第三百九十章 鳳貌雞膽第六百二十六章 風骨第七百八十一章 驚雷(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首戰潼關(上)第四百四十八章 斬經堂第一百九十九章 滅拳(上)第二百四十章 一刻萬金(上)第六十四章 薦書第二百四十章 一刻萬金(上)第五百一十五章 南北爭第三百零九章 三品臬司(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覆沒第一百七十三章喋血列車(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二百一十三章 求生之路(上)第七百二十八章 目標瓜廖爾第六百一十一章 欲做魚翁第二百八十六章 遲暮第三百五十四章 白城解圍(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臥薪嚐膽第五百零五章 善緣第五百九十五章 總統萬壽第一百八十八章 論功行賞(上)第四百六十五章 何時再展經綸手第六十六章 身份危機第四百八十八章 死棋肚裡有仙招第六百五十八章 均勢第一百二十九章 談判(一)第五百章 輕輕的走正如輕輕的來第八十二章 開殺戒(下)第四十九章 贖指(二)第七百五十六章 五丈原第五百七十二章 斷刀(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百寶衣第六百三十八章 焦土(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松江第四百八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星齊落第二百零六章 津門拳亂(一)第四百零五章 泰山將崩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行健第七百一十七章 元帥之威(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用心良苦第五百三十二章 沉浮起落不關心第四百八十三章 跨江擊江寧第五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羣魔亂舞第五百二十二章 棉裡針第一百一十七章新年與希望第四百三十章 女子銀行(上)第五百三十九章 破網第五百二十九章 回魂第五百四十二章 倒戈第一百一十九章血夜(二)第三百零五章 分裂第五百七十章 叛國者第三百八十章 遺產第九十五章 與爾同銷萬古愁第五百零七章 藩籬第三百二十二章 煽風點火(下)第六百四十三章 勸降(上)第三百五十七章 玩夷養寇第十二章 有事登門(下)第八十五章生日宴會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城解圍(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烤鴨與克食第四百二十六章 遊園(下)第二百九十章 第一樓(上)第四百八十二章 痛哭六軍第二百六十六章 端王之死第三百六十五章 魑魅魍魎第一百九十四章 急行軍第七百零九章 財政崩潰第五百七十九章 酬功第一百五十八章 風雨將至第六百二十二章 暴風將至(下)第四百五十三章 欲先取之第四百九十一章 奇襲松江第六百九十三章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血與火的婚禮第二百九十八章魚兒撞進千層網(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劫票第四百六十四章 逃之夭夭第三百一十八章 風起遼東第五百四十六章 糧臺第四百九十九章 得罷手處且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