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投其所好

葉淇終於當上了他夢寐以求的戶部侍郎。

但上位後才發現,自己接手的完全是個爛攤子……

他之前一直推動進行的鹽稅改革,已經在張巒快刀斬亂麻下順利完成,且實施效果出奇的好。

問題是冰凍三日非一日之寒,朝廷的財政窟窿,並不會因爲鹽政改革而迅速改善,在成化帝多年如一日敗家之下,府倉都能跑耗子了,方方面面都急需用錢,尤其是目前面臨的九邊軍餉短缺問題,亟待他出面籌措銀子。

結果遊走一圈下來,葉淇發現沒有商賈給他面子,從徽商到晉商,乃至京師本地的坐商,現在都以張家馬首是瞻。

這其中除了張國丈深得皇帝信任,能深刻影響朝堂政治決策外,大多數商賈還得靠張家賞飯吃。

尤其作爲當下以大明錢袋子自居的徽商,一點兒都不想配合葉淇。

人家張巒既是戶部右侍郎,還是當朝閣老,更是世襲罔替的壽寧侯,背後還站着皇帝和皇后,你葉淇有啥?

一個臨時的戶部侍郎,想讓我們爲你掏腰包?

做夢去吧!

葉淇發現籌募軍餉極爲艱難,又發現河工事……也讓他焦頭爛額,因爲自從李孜省到了黃河岸邊,開始大張旗鼓籌備工程後,開封、徐州等沿岸州府,都在伸手跟朝廷討要銀子。

並不是以黃河改道爲由要錢,也不涉及治河,而是因爲成化朝中晚期對於地方治河經費的長久拖欠。

如今新皇登基,萬象更新,朝廷治理前朝積弊,地方上馬上面臨桃花汛,李孜省還盯着治河等事,各州府都很怕出現潰堤等情況……李孜省日子不好過,肯定會拿他們這羣地方官撒氣。

話說,一個走投無路的成化朝末期最大權臣擁有的能量,京師官員不知道,地方官員卻門清,畢竟這些官員能順利到地方上來履任,哪個沒走過李孜省的門路?可以說李孜省掌握有他們的黑料,可以隨便拿捏。

如今一條強龍到地方上來,說足以決定這些地方官的生死有些誇張,但要掐斷他們的政治前途,那就是一句話的事情。

就算李孜省不跟地方官府伸手要錢,他們也會主動替李孜省向朝廷討要銀子。

葉淇本來可以不理會河工事,畢竟皇帝有言在先,黃河改道工程直接交給李孜省,錢糧也由其自行籌募,最多是地方上出一些役夫。

但葉淇很爲難。

畢竟張巒負責的事,他接手後直接撂挑子不管,等於說是告訴所有人,張巒能做的事情他做不了,那他這個戶部右侍郎就不合格,無法做到跟張巒一樣忠君體國。

更加重要的是,皇帝心中自有一杆秤。

明明國丈在的時候,既可以做,還做得很好,可以爲皇帝分憂,而你葉淇在位,只會推三阻四,做你想做的……就這樣你還想得到朕的認可,讓你繼續當戶部侍郎,甚至給你加官進爵?

做夢去吧!

這導致葉淇舉步維艱。

不怕自己沒能力,就怕自己的前任做得太過出色,導致自己做什麼都不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

甚至葉淇在接手後,才知道張巒到底爲朝廷做了多少實事……一直以來,朝廷對戶部權力都大幅擠佔,從萬安到劉吉,從樑芳到李孜省,都把戶部當做了提款機,予取予求,導致財政混亂到了極點。

成化朝時文臣被皇帝壓制慘了,現在終於換了個好說話的皇帝上臺,文臣對於防止皇帝亂花錢,那是做到了極致。

說白了,就是先皇能花的錢,到了弘治帝這裡,非但不能花,還得往裡面填。

皇帝從一個花錢的機器,變成了一個賺錢機器……這種轉變,多少讓人琢磨不透,更不可思議。甚至葉淇拿到一些機密賬目時,都不得不認真審視,以確保不是張巒在那兒吹牛逼,而是真實發生的。

等發現張巒在過去一年時間裡,給朝廷創收二三十萬兩白銀,這還不算鹽稅改革、開礦等賺取的銀子,葉淇感受到巨大的壓力。

更可甚者,皇帝那邊還故意向他施壓,讓他儘快籌募軍餉!

這就像是催命符一般,告訴葉淇,你辦不成,就趕緊滾蛋,別惦記朕岳父的職位,佔着茅坑不拉屎。

……

……

就在葉淇焦頭爛額時。

張巒卻悠哉悠哉過他的逍遙日子,名義上是在家養病,其實現在的他身體基本上已跟常人無異,但一到人前就裝自己力不能支,顯得他的身體有多虛弱,到了他金屋藏嬌的院子裡,立馬變得生龍活虎,並沒有展現出絲毫不行的地方。

本來他的想法是不如趁着這個機會,直接退了。

但他又時刻銘記自己的使命,既要爲兒子上位鋪路,又得爲李孜省在南方治河籌措經費,目前他還不能擺爛,所以這次只能算是一個悠長的假期。

不過很快,他以爲的休假就沒那麼舒心了,因爲李孜省得知張巒病休後,自徐州把龐頃派回到京師來探問情況,那叫一個馬不停蹄日夜兼程,爲的就是防止張巒亂來。

你張來瞻就算再懈怠,別拿咱這些人的身家性命開玩笑好不好?

我把一切都壓在黃河改道這件事上,還等着你幫襯,結果一扭頭你不幹了,故意玩我是吧?

龐頃回京第一件事,就是去崇文門內的別院找張巒,他甚至知道,不用尋別的地方,一準兒能在這裡見到人。

想知道張巒在哪裡並不難,畢竟連宅子帶裡面的人都是李孜省送的,但要想會面,就有些困難了……因爲這會兒的張巒處於閉門謝客的狀態,龐頃又無官身,想通報讓張巒知曉,求其賜見,只能通過祁娘當中間人。

本來龐頃還奉了李孜省的命令,要見張延齡,但可惜這幾天張延齡都待在西山,他也瞧不見人。

一直到龐頃回京三天後,總算見到前來傳話的祁娘,讓他選個時間和地點相見,大概是張巒自己也不好意思在別院見李孜省的人,乾脆選了個第三方的地盤。

而龐頃也很負責,直接把張巒帶到李孜省特意爲張巒準備的新宅前。

這宅院也在京師,卻不在品流相對複雜的崇文門附近,而是在城北的崇教坊,附近有文廟和國子監,還有諸多道觀寺廟,可說是天下文氣聚集之地,更加重要的是,這裡距離張巒來京時住的地方不遠。

“炳坤啊,你說我當初剛來京城時,能住進這麼個地方,那得有多好?”

看着高大的門楣,張巒感慨地說道,似乎是回憶起一年多前剛來京時寒酸的場面,大有種恍如隔世之感,“那時剛到國子監,人生地不熟,兜裡又沒多少錢,說話做事都不硬氣。好在有太多人幫襯,尤其是李尚書……實在是銘感於心!”

龐頃心說,還好你記得這份恩情。

那你撂挑子作何?

誠心讓我家道爺抓瞎吃癟是吧?

非得送個宅子給你,你才幹人事?

等二人進入院子,龐頃帶着張巒參觀了一遍。這又是個三進的院子,兩邊還各有一個側院,盡顯奢華大氣。可惜此時裡面沒有人,顯得陰森森的。

等回到前院,張巒看向龐頃,問道:“這裡一直都這麼空的嗎?”

龐頃道:“此處府宅乃前閣臣彭華的官邸,去年被錦衣衛查抄後就一直閒置,乃我家道爺花錢購置下來,若要重新啓用,其實奴僕什麼的添置起來並不難。不如我拿一些銀兩出來,交給您,由您自行挑選一些趁心如意的如何?如果想要這裡增加些額外的……內容,我也可以跟教坊司那邊打個招呼,總能做好安排。”

“我不是那意思。”

張巒笑着擺了擺手,“這院子,我不能收。”

龐頃心中暗罵,果然又是在逗我玩。

張巒卻一本正經道:“你把這宅子拿去賣了,湊出銀子,給李尚書送去……他現在非常需要錢糧。”

“杯水車薪。”

龐頃搖頭道,“道爺非常需要張閣老在戶部爲其籌謀,眼下京師上下不知有多少人都在眼巴巴望着這件事,道爺在南直隸舉步維艱吶。”

張巒笑道:“讓你賣你就賣,先拿這筆銀子應急!我這邊籌募錢糧,不也得需要時間嗎?你看我身體還這樣……”龐頃仔細打量一番張巒,心想,你現在還有什麼毛病嗎?

看上去不挺好?

張巒道:“再說了,陛下剛賜下府宅,我也不缺這點兒。”

聽到這裡,龐頃才明白張巒的意思。

如今的張巒,再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隨便給個宅子,就能把他給打發了?那也太小瞧張大國丈的追求了。

再說,李孜省賄賂張巒,不過就是讓張巒幫忙籌募錢糧。

如果張巒真有錢,自己置辦宅子就行,爲何要接受李孜省的賄賂呢?

受人詬病貪贓枉法,目的就是爲了給人送錢送糧?

互相賄賂?

一起枉法?

龐頃道:“那您老需要什麼?敝人給您準備。這次敝人回京,是得道爺之命,先行籌募一批錢糧去南邊,以解燃眉之急!當下道爺已到了不得不變賣家產的地步。”

言外之意,李孜省手上的現銀已經花得差不多了,我回來就是變賣李孜省家產的。

你要是不想收這賄賂,直接買回去也行啊。

反正你張大善人平時很少花銀子,應該積攢了不少家底吧?

有你兒子幫忙運籌,加上這兩年積累,怎麼不得有個幾十萬兩銀子?把銀子湊湊,給我家道爺送過去不行麼?

張巒嘆道:“我什麼都不缺,就缺時間!話說,人老了,做事就力不從心,最怕的就是眼前所得,乃曇花一現,最後一切都如同過眼雲煙般,徒嘆奈何?”

龐頃心想,你真是缺心眼兒啊。

聽聽,這是什麼糊弄人的鬼話?

張巒繼續道:“陛下讓葉淇爲戶部侍郎,暫時替代我的職位,其實是爲了讓我能休整些日子。等過一兩個月,我回朝後,定會把李尚書所託完成……你只管放心吧。”

龐頃急道:“敝人湊不到錢糧回去,連今年黃河春汛都應付不了,如何能跟道爺交差?”

張巒好奇地問道:“春汛也是李尚書負責的嗎?我記得他只負責完成黃河改道,難道要在現有的河道上修造?

“要讓大河改道,不是都得新修河道麼?我看過規劃圖紙,是要把黃河跟淮河串聯起來,需要修造的河段並沒有想象那麼多。”

“張閣老,您的話是沒錯。”

龐頃道,“但要是這關頭陸上懸河黃河出現潰堤的情況,那黃淮之地是不是就會出現千里澤國的景象?屆時……道爺該如何應付?”

張巒道:“那我也說句不中聽的,黃河真潰堤了,只能是上天的懲罰……黃河早就該改道了,拖到今時今日,出了大災,怎麼都不能怨李尚書不是?”

“啊?”

龐頃大吃一驚。

心想,聽聽,你這說的都是些什麼啊?

被人稱道,說忠君體國的張國丈,竟說出這種不要臉的話?

你就不爲中原地區成百上千萬百姓着想?

張巒感慨道:“這樣吧,你讓李尚書用心治河,我聽吾兒說,今年黃河不會有大災。大災應該發生在明年,所以治河上……一切按部就班!讓他放一百個心便好。”

“這……”

龐頃心說這叫什麼方略?

靠賭天意,不出水患,然後讓我們放心修河道?

那真出現災情,這事你能負責?

不過,也不能確定,其實你就是因爲得到一些天意的指引,知道今年馬上黃河要出現大的災禍,故意稱病不出,把戶部侍郎的職位讓給別人,等出事之後,你再回來收拾殘局。

這樣黑鍋都是別人的,而你卻成了力挽狂瀾的大功臣。

雖然以你張巒的人品,應該不至於做出這種失格的事……但誰知道你的人品是否有商量的餘地呢?

“這樣,炳坤,你聽我的。”

張巒道,“河工事,你暫且放寬心,如果真要變賣家產,我找徽商幫忙。錢糧往南運,我也幫你找人。”

“……”

龐頃心說,我謝謝你啊。

你不幫忙籌集經費也就罷了,竟還想幫道爺變賣家產?

確定你不會從中漁利?

“回頭我再找吾兒,據說這兩天他就要回京了。”

張巒道,“等我有了確切消息,定第一時間找你!都是爲了幫李尚書,爲了讓大明國運昌盛。我斷不會袖手旁觀。”

龐頃此時總算聽出來了,張巒是在拿一些話術套路他。

或許不是張巒不想出力,而是因爲……他真的使不上力,多數事情只能靠他兒子……這纔是根本緣由。

……

……

張巒沒有收受任何禮物,見過龐頃後就回到別院。

祁娘心中有所牽掛,甚至想幫龐頃說話,於是帶上茶點前去侍候,特別提到這兩天會有新人前來。

“什麼意思?”

張巒道,“龐炳坤剛回京,便要往我這裡送人?”

祁娘笑道:“既是請人幫忙,當然要投其所好!您這裡不缺田宅,不缺銀兩,只缺一些……老爺,您該明白奴家是什麼意思。”

張巒道:“我就說嘛,龐炳坤肯定有別的安排。但問題是,我已經應接不暇了,再送來,我不得白白養活?圖啥啊?”

祁娘聽到這話,臉上的笑容僵住了。

好似在問,老爺,咱能要點兒臉嗎?

這裡的人,是靠你來養的?

話說,你在這裡更多像是個客人,其實做主的不一直都是我?而背後的大金主,就是人家李孜省?

“祁娘,實不相瞞,目前我手頭沒錢。”張巒道,“要是我有銀子的話,早就給李尚書送去了!難道我不知他現在奇缺銀子嗎?”

祁娘道:“妾身知曉。”

張巒感慨道:“而龐炳坤回京,就是爲了籌集銀子的……他找我幫忙,也是爲了給他籌募錢糧。你說,我有什麼辦法幫到他?他給我送什麼,也改變不了……我無助且無能的現實啊。”

祁娘顯然沒想到,張巒會如此坦誠。

竟對她推心置腹,坦言自己沒本事。

“但您在朝中的聲望,是他人所不能及的。”祁娘道,“您都拿不到銀子,誰能呢?”

“吾兒啊!”

張巒顯得理直氣壯,道,“所以我覺得,李尚書不應該給我送禮,應該給吾兒送禮纔對。他知曉吾兒喜好什麼,能對上胃口,那才叫真本事!可惜到現在,我都不知吾兒哪兒來這麼大的本事,可以賺取那麼多銀子,更不知他究竟是想要些什麼!在他那邊,投其所好,可說難比登天。”

第545章 最大的問題313.第313章 三足鼎立變兩強相爭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第648章 聖旨到150.第150章 鴻臚寺卿(求月票)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460章 用新不用舊第685章 勝似黨羽103.第103章 競爭對手(第四更求訂閱)第591章 欺行霸市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第464章 手眼通天第435章 耿直的騙徒第742章 最好辦法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第766章 開礦第608章 國丈的擔當第5章 徽州來客第746章 官難做222.第222章 千年老狐妖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586章 雙簧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100.第100章 靠譜(求首訂)第695章 態度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第666章 出關第702章 公與私第479章 人之常情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第733章 名聲臭了還能彌補第777章 嘚瑟第785章 人選第607章 政治外行第601章 宅心仁厚第405章 一等一的忠誠第684章 子唱父隨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474章 狐狸窩89.第89章 李天師和劉棉花第708章 先斬後奏349.第349章 陰損手段第513章 知交第652章 主內主外第689章 誰更重要?第752章 豎子181.第181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求票)297.第297章 畫餅第729章 什麼叫胸懷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第424章 搬倉的老鼠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802章 妻重於祖母第721章 攻擊點第716章 焦點166.第166章 善因惡果(求票)第735章 傾家蕩產在所不惜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第740章 付出就得有回報135.第135章 喜欲狂(求月票)第659章 時也命也第702章 公與私243.第243章 讀者第45章 巧舌如簧第618章 立場不定(求月票)135.第135章 喜欲狂(求月票)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686章 輿論369.第369章 官越當越回去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578章 赴湯蹈火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第218章 新婚燕爾(求訂閱)第767章 來就是幹活的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484章 我以二公子馬首是瞻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第689章 誰更重要?第194章 順水人情(求月票)第769章 抵押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第13章 濟世爲懷119.第119章 宮選(第四更求訂閱)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第23章 真乃義士273.第273章 進翰林院的門路357.第357章 下猛藥(求月票)第40章 禮下於人第792章 新軍第565章 真相(求月票)103.第103章 競爭對手(第四更求訂閱)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第738章 密會
第545章 最大的問題313.第313章 三足鼎立變兩強相爭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第648章 聖旨到150.第150章 鴻臚寺卿(求月票)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460章 用新不用舊第685章 勝似黨羽103.第103章 競爭對手(第四更求訂閱)第591章 欺行霸市316.第316章 買辦和講官第464章 手眼通天第435章 耿直的騙徒第742章 最好辦法148.第148章 嘚瑟(求月票)第766章 開礦第608章 國丈的擔當第5章 徽州來客第746章 官難做222.第222章 千年老狐妖第514章 受益匪淺第586章 雙簧330.第330章 一字記之曰貪第710章 不得不低頭100.第100章 靠譜(求首訂)第695章 態度380.第380章 姓張的有大病第666章 出關第702章 公與私第479章 人之常情第203章 父慈子孝(求月票)115.第115章 各有關係(第五更求支持)第733章 名聲臭了還能彌補第777章 嘚瑟第785章 人選第607章 政治外行第601章 宅心仁厚第405章 一等一的忠誠第684章 子唱父隨第636章 自怨自艾第474章 狐狸窩89.第89章 李天師和劉棉花第708章 先斬後奏349.第349章 陰損手段第513章 知交第652章 主內主外第689章 誰更重要?第752章 豎子181.第181章 開天闢地頭一遭(求票)297.第297章 畫餅第729章 什麼叫胸懷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296.第296章 大勢不可逆(求月票)249.第249章 都是送命題第424章 搬倉的老鼠第649章 兩個臭皮匠391.第391章 辦事無須直接第802章 妻重於祖母第721章 攻擊點第716章 焦點166.第166章 善因惡果(求票)第735章 傾家蕩產在所不惜第773章 熱臉貼冷屁股第740章 付出就得有回報135.第135章 喜欲狂(求月票)第659章 時也命也第702章 公與私243.第243章 讀者第45章 巧舌如簧第618章 立場不定(求月票)135.第135章 喜欲狂(求月票)323.第323章 攀比(求月票)第686章 輿論369.第369章 官越當越回去第642章 話說半截第578章 赴湯蹈火284.第284章 辦事的和背黑鍋的第218章 新婚燕爾(求訂閱)第767章 來就是幹活的370.第370章 只相信自己307.第307章 士紳領袖99.第99章 默契(求票)第484章 我以二公子馬首是瞻第402章 善良的陰謀家第689章 誰更重要?第194章 順水人情(求月票)第769章 抵押276.第276章 孫子不急老太太急第13章 濟世爲懷119.第119章 宮選(第四更求訂閱)247.第247章 寫的跟不上看的第23章 真乃義士273.第273章 進翰林院的門路357.第357章 下猛藥(求月票)第40章 禮下於人第792章 新軍第565章 真相(求月票)103.第103章 競爭對手(第四更求訂閱)第687章 病中驚坐起(求保底月票)第738章 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