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榮盛入一甲

神京,禮部南院東牆。

當殿試次榜貼出,在數百觀榜貢士之中,掀起一陣喧譁。

但其中激烈程度,比起會試張榜之時,看榜舉子或欣喜若狂,或捶胸頓足,或痛哭流涕等大喜大悲狀,完全大相徑庭。

超過半數的貢士,都在次榜找到自己名字,除了少數人因跌入三甲而失落,大部分貢士都神情歡愉,談笑風生,相互慶賀,氣氛很是熱絡。

對於大部分讀書人,金榜題名已是舉業巔峰,光宗耀祖之事,一心獨佔鰲頭,獨領一時風騷,畢竟只是其中極少數人。

等到次榜引動的鼓譟稍許平息,殿試首榜在衆目睽睽之下,被登上高梯的差役貼在東牆高處。

相比方纔次榜貼出,觀榜衆貢士雲淡風輕,彈冠相慶,和睦歡欣,殿試首榜的出現,幾乎在瞬間點燃炙熱的浪潮。

歷來殿試不黷落,沒列名次榜的貢士,自己就登上首榜二甲,甚至一甲之榮,許多尚未上榜貢士,迫不及待在首榜尋找自己的名字。

但幾乎所有列名次榜之人,包括不少列名首榜的貢士,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都看向首榜最左側的一甲之名。

殿試一甲三人,乃是科舉取仕的典範,天下士林衆望之歸。

名列一甲,更是讀書人終生夢寐以求之事,自然要吸引所有貢士的關注。

等到衆人看清一甲三人之名,看榜人羣之中立刻偌大波瀾,幾乎所有人都議論紛紛。

“今科春闈,變故不斷,主考失職鬻題,舞弊橫生,本以爲清正已偏,沒想朝廷有此氣象,貴庶同列,重塑清明……”

“青州張文旭是何人?”

“張文旭乃青州有名才子,嘉昭十三年青州恩科鄉試解元,今科會試榜單名列第四,本就是奪魁天下熱門人物。”

“時也命也,如不是春闈鬧出舞弊大案,會榜第三林兆和牽聯其中,會榜第二鄒輝殿試失利,會元賈琮身份特殊,易惹非議,那會有今日之局面……”

“此事關鍵之處,不僅在張文旭也是舉業鼎盛之人,更因他出身平庶之家,不像有人貴勳官爵隆重,朝廷藉此人導正舞弊陰霾,以示科舉公允。”

“王兄所言有理,本屆春闈再也經不起風波和非議,如此纔可息事寧人,和光同塵……”

“威遠伯賈琮倒是可惜,只差一步就可三元及第,不言全無古人,只怕後無來者,必會光耀青史……”

“賈琮榮盛已極,常人早已無法望其項背,一個狀元之名,對旁人乃天高地厚,對他來說不過錦上添花,甚至過猶不及……”

“趙兄所言甚是,如此說來,不過是賈琮有狀元之資,朝廷考量大局,行謝名去望之舉,張文旭倒是洪福齊天,潑天的運氣,呵呵……”

對於許多在場貢士,一甲之名,既在意料之中,又是出乎意外,許多人已放下上榜的興奮,心中燃起熊熊八卦之火,指點江山,吐沫橫飛,樂在其中。

人羣之中,有人故作高明,有人感嘆惋惜,有人調侃挖苦。

當然也有首當其衝之人,臉帶尷尬苦笑,一邊接受周圍人道賀,一邊聽着陰陽怪氣。

明明大魁天下的是他,最受人追捧,最引人注目,最讓人扼腕嘆息,卻是另有其人,他倒成了名不副其實的陪襯……

……

當殿試首榜張貼之後,賈琮早已走下馬車,忍不住走到看榜人羣。

他清楚看到首榜左側第一列,清楚寫着: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嘉昭十五年五月初十策試天下貢士賈琮等三百零五人……

第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一名,張文旭,青州臨淄人;第二名,賈琮,雍州神京人;第三名陳啓瑞,粵州宜山人。

等到賈琮看清榜單上的名字,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晨風當面,清涼透心,身上月白銀竹紋長袍微微拂動,心中充滿平和的安定和滿足。

自從下場春闈以來,不管是得中會元,還是如今名列榜眼,都已遠超出他原有預期。

他立於當下之時,相比周圍之人,更具旁觀的明晰和冷靜,他從沒狂妄到熱血沸騰,覺得以一人之力,就可力壓天下俊才。

即便真的可以力壓,也不用一定做出形式,使得舉世皆知,暗生隱患,只爲滿足可憐的自矜自戀之心,他又不是賈寶玉……

每個人能走到當下位置,不論成敗,都是許多因素交匯造就,不僅取決於個人才器,還在於時運,更在於形勢大局。

他能走到這種程度,立身安命,經世實用,已經綽綽有餘,就像方纔有貢士議論之言:過猶不及。

……

此時,看榜的不少貢士,都察覺到賈琮也來看榜,他們在殿試都有一面之緣,許多人都主動上前向他道賀。

彼此之間,言語熱絡,眼神仰慕,同年之情,溢於言表。

連貴爲狀元的張文旭,探花陳啓瑞,都各自上前向賈琮道賀。

雖然沒有奪魁天下之名,似乎反讓賈琮官爵名望的光輝,愈發熠熠生輝,讓貢士們對他生出莫名的親和與向心力。

如果剛纔得中狀元的是他,這一切是否還會發生,只怕是未必的……

此時,人羣中有兩人走到賈琮面前,一人臉色蠟黃,微有病容,另一人卻是在旁攙扶,他們身後跟着兩個僕從,擡着一駕滑竿。

賈琮見到此人,正是林兆和,他臉色微微一震,說道:“林兄,你怎麼也來了,身體可已康復。”

林兆和雖然身體不濟,神情依然透着從容,微笑說道:“勞威遠伯動問,不過是皮肉之傷,花些時日調養,便能痊癒。

在下慚愧,蒙朝廷洗清嫌疑,有幸名列金榜,此乃人生大事,自然要前來看榜。

伯爺高義,名望卓著,同倫敬仰,兆和心知肚明,特來恭賀伯爺登榜眼之榮。”

周圍的貢士看到林兆和,心中都多有唏噓,今科舉人之中,林兆和的名望原本不下於賈琮、張文旭、鄒輝等人。

可惜林兆和時運不濟,因爲好友吳樑之禍,牽連到會試舞弊大案。

方纔許多人都在二甲末流,看到林兆和的名字,以林兆和的才華名望,即便不能名入一甲,入二甲前列甚至首名,都不在話下。

會出現如今慘淡的結局,必定是朝廷考慮到他名聲受損,爲避免本次科舉再遭非議,便隨意將他打入二甲末流。

按照官場常規,二甲末流之人,已註定與翰林之資失之交臂,一生仕途前程,已經十分有限。

如果林兆和不是遇上這種變故,多半是能入一甲,加上賈琮身份特殊,只怕連狀元都會是林兆和,那裡有青州張文旭的事。

貢士之中有人唏噓林兆和的不幸,自然也會更加吐槽張文旭洪福齊天,憐人無恨人有,人之常情罷了……

雖然在場幾位貢士,對林兆和對賈琮說什麼心知肚明,話語有些突兀,多少有些迷惑,但也聽過就忘,不會太放在心上。

但是賈琮卻定聽出林兆和話音之中,隱含的感激之情,因眼下人多口雜,有些話不好明說罷了。

他拖着傷病之體,還要特意走下滑竿,讓人攙扶步行向自己道賀,感念之誠,顯而易見。

多半是當日自己請託楊宏斌之事,或自己在宮中恰逢其會,爲他說了公允開脫之言,對他脫身洗冤起了要緊作用。

林兆和能從大理寺全身而退,他從韋觀繇或楊宏斌口中,得知這些信息,自然並不奇怪。

……

此時,一位東府小廝快步跑來,說道:“伯爺,宮裡來了欽差到府傳旨,大小姐派我來傳信,請伯爺回府接旨。”

賈琮仔細一想,多少也猜出宮中傳旨的內容。

對上來到府的幾位貢士說道:“各位同年,今日皆爲登榜之榮,按照朝廷春闈慣例要舉行傳臚大典。

各位返回住處,多半能收到官府傳信,你我同年容後再見。”

在場貢士聽了此言,心中都欣喜雀躍,他們都是舉業卓越之人,自然都知道傳臚大典之事。

春闈殿試定榜之後,朝廷會在皇極殿對名列三甲之人,舉行傳臚唱名之禮,一甲三人會當庭封官,名入翰林,榮耀無比。

但是二甲和三甲之人,卻沒有一甲這般榮寵奪目,他們須經過朝考之後,翰林院監察考證,才能獲得進入翰林院的資格。

雖說通過朝考獲得翰林之資,但是朝考在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過程和形式,因爲朝考也需要具備前提。

只有名列二甲前列之人,通過朝考纔有機會入翰林院,大周官制定律,京都六部及各衙三品以上,內閣勳臣待選,非翰林不選。

整個翰林院官員設有定額,不是任何三甲進士都進入,遵循寧缺毋濫,彰顯身份清貴。

因此,列甲靠後之人,即便去參加朝考,入翰林的機會等於無。

嘉昭帝將名聲受污的林兆和,打入二甲末流,按照大周官制常規,就等同決斷他的翰林之資,以免生出非議。

賈琮和在場同年告辭之後,登上馬車匆匆回府,車輪滾滾,捲起煙塵,透着嚴正從容之氣,在場不少貢士不由自主,駐足目送。

此刻,不少人都想到一問題,賈琮已官居正五品,可是即便頭名狀元,朝廷封官也不過從六品翰林修撰。

不管賈琮是不是狀元,他註定都是傳臚大典之上,光彩耀眼的異數……

……

伯爵府,外院正堂。

賈琮從禮部南院趕回府內,見堂中側坐一位宮中內侍,在那裡飲茶靜候,正是幹陽宮六品值守太監袁競。

賈琮笑道:“賈琮今日去禮部看榜,讓袁公公久等,失禮之處勿怪。”

袁競笑道:“威遠伯客氣,咱家出宮之時,已聞聽喜訊,特來向伯爺宣詔。”

賈琮連忙讓管家擺上香案,袁競展開聖旨念道:

“國之倫才,以臻世無遺珠,文華高登,不負聖賢綸音,鰲頭獨佔,鴻譽士林殷望,不特海內虔尊,抑亦社稷倚重。”

“朕感舉業榮盛,君臣相祝殷殷,謹宣皇榜首甲,雍州神京賈琮,五月二十五日,辰時入皇極殿,奉迎傳臚大典,唱名拜官,以彰榮耀。”

袁競宣讀過聖旨,笑道:“短短數載之內,威遠伯光彩耀目,綿延不斷,應接不暇,着實讓咱家大開眼界,欽佩之至。”

賈琮寒暄說道:“袁公公太過譽,勞煩到府宣詔,還請留下盤桓片刻,讓賈琮一盡禮數。”

袁競微笑說道:“多謝伯爺盛情,只是還有聖旨宣詔,可不敢耽擱。”

賈琮問道:“據我所知殿試貢士三百餘人,都需要參加傳臚大典,公公這傳詔……”

袁競笑道:“威遠伯乃是新科進士,不知其理,也在常理,貢士雖有三百餘,能得到聖上傳召之榮,不過一甲三人耳。

二甲三甲貢士,皆有禮部衙差,依各人錄名住址傳信罷了。”

賈琮送走袁競,便連忙返回內院,還沒走到自己院門口,便看到迎春、黛玉等姊妹已迎了出來,笑意盈盈,滿臉喜氣。

方纔賈琮去外院正堂接旨,英蓮和晴雯早把喜訊傳回內院。

姊妹們人人向賈琮道喜,史湘雲欣喜之餘,似乎有些不足,說道:“三哥哥已得了解元、會元,要能再得狀元,豈不是更美了。”

黛玉笑道:“你這人好生貪心,這是讓三哥哥把天下好處都佔了,三哥哥才十五歲,三元及第,實在太驚世駭俗。

俗話常說,月有圓缺,事有榮衰,過猶不及,反而不美,三哥哥眼下這般,便也是最好。”

迎春笑道:“林妹妹這話,正合我心,琮弟雙爵貴勳,朝廷正官,雙元登科,風光榮耀,早已冠蓋同倫。

進士及第,仕途通達,已經足夠,那些虛名,有與沒有,都不打緊。”

湘雲莞爾笑道:“二姐姐只要說起自己兄弟,什麼都是最好,除了三哥哥之外,她什麼都不放眼裡,有與沒有,都不打緊。”

衆人聽了這話,都不由發笑,仔細想來,湘雲說的真是半點沒錯……

姊妹們圍着賈琮說說笑笑,一起便往他院子而去,迎春讓丫鬟繡橘去榮慶堂報喜,又讓人向外院傳信,燃放煙花爆竹慶賀。

……

榮國府,東路院,外院正堂。

賈家二房和桂花夏家本日定親,兩家事先皆排定吉時,這裡辰時一刻,王夫人便安排官媒,將寶玉的男命庚帖送往夏家,示爲求親。

等到巳時一刻,夏家請官媒送來夏金桂女命庚帖,作爲回帖,以全兩家定親之禮。

賈收到女方庚帖之後,王夫人又下帖宴請夏太太,兩家共賀秦晉之喜。

正堂之中氣氛喜慶,夏太太本爲寡居,但如今兩家已成親家,又是首親之日,倒也不用避諱。

賈政和王夫人都是一身新衣,陪着夏太太在堂中說話,寶玉和探春皆在一旁陪坐。

探春穿淡藍折枝梅花刺繡圓領袍,纖腰扶柳,秀雅俏麗,雲鬢如墨,頰暈幽香,頭上精緻紅寶鳳釵,光華閃動。

雖然她只是陪坐,幾乎沒有說話,但神情氣韻,文采精華,嬌豔英媚,甚爲動人,給堂中平添璨然麗色。

坐在探春左首的寶玉,是爲今日主角,一身華貴紅豔,也算奪人眼目。

他今日緣訂佳人,本該意氣風發,卻眼簾低垂,神思不屬,多少有些魂不守舍。

賈政一邊和夏太太寒暄幾句,以盡兩家姻親之意,目光偶爾掠過堂一對兒女。

探春神采燦燦,芳華奪目,寶玉卻神魂遊蕩,七魄不歸,讓他不禁皺眉,不過今日親家在堂,他不好發作罷了,不然必定要訓斥的……

……

東路院黑油大門,侍書坐東府馬車匆匆趕來,下車後快步進了院子,對身邊路過丫鬟僕婦,視若不見,只是匆匆趕往內院,小臉跑得通紅。

等到走到正堂門口,才慢下腳步,乖巧的側身進入堂中,賈政和王夫人都不在意,但探春看到侍書,美眸卻是一亮。

探春離開東府之時,就留下侍書探聽消息,如今見她進來,必定是已得了賈琮上榜的消息。

侍書見了自己姑娘神色,連忙走到探春身邊,附耳把賈琮得中一甲的消息說了。

即便此刻正當寶玉大喜,堂中尚有長輩貴客,探春依舊喜動顏色,難掩歡欣。

此時,外院一個婆子進來,說道:“老爺的小廝從東府過來,說是得了要緊消息,但因有女客在堂,不便入內,讓我來傳信。

他說東府那邊得了消息,琮三爺進士及第,高中一甲榜眼,特來告知老爺。”

那婆子話音剛落,滿堂俱驚,探春已笑顏逐開,愈發俏美動人,賈政驚喜交加,生出滿臉笑容。

賈政笑道:“沒想到今日雙喜臨門,琮哥兒名入一甲,這等舉業華彩,賈家自金陵開府,百多年從未有之文華盛事。”

王夫人聽了這話,幾乎用盡全力才繃緊臉皮,以免做出臉色,讓夏太太察覺而丟了臉面,心中卻如同吃了堆蒼蠅一般噁心。

今日是寶玉定親大喜,原本多好的一件事,東府那小子偏今日中勞什子狗屁榜眼,生生搶走寶玉的風頭喜兆,真是命中的魔星!

寶玉聽到賈琮又來鬧事,臉色一片蒼白,原本今日定親,生生斬斷他多年奢望幻想,心中已極不情願。

賈琮偏巧趕在今日,弄這祿蠹酸腐之事,勞什子一甲,狗屁榜眼,也值得這般得意炫耀,這要生生嘔死自己這清白之人。

自己妹妹探春竟這般歡喜,可見林妹妹等姊妹,必定也更被那人哄騙,從此愈發泥足深陷。

寶玉想到這些,心中熱血沸騰,悲憤交加,滿腹癲狂痛哭之念,已要呼之欲出……

第380章 履勝各翹楚第247章 神醫張友朋第139章 佛前種情因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第145章 空谷現積屍第245章 除惡言梟然(恭賀新春)第656章 御街可誇官第413章 聯親藏深險第717章 分戶與襲爵第237章 計深終成禍第358章 芳情心自許第三章 對聯第264章 梅枝繡盈香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734章 坡上梵鈴唱第175章 此心隨君歸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識珠第303章 誅滅潑天功第333章 宮闈賜鳳恩第317章 富貴多波譎第683章 情緬財帛心第338章 富貴污親情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第677章 俏語意翩然第259章 謀定參軍國第796章 辭宮歸西府第796章 辭宮歸西府第四十六章 賈赦鞭撻第331章 何當爲皇儲第584章 筆硯訴癡情第159章 咫尺紅塵香第439章 全功於一役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476章 父死子承爵第666章 福禍連南北第十七章 孽庶又折騰第393章 湮滅的世家第429章 傷懷怨檀郎第738章 請君入甕中第313章 勳恩意鏘然第九十六章 喜憾各參半第六十章 豪門巫蠱殤第395章 籌謀布先機第155章 利刃挽情殤第393章 湮滅的世家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431章 上皇點鴛盟第269章 昭告斬覬覦第215章 世事多兇險第316章 恩怨有爲法第378章 豔絕清音閣第七十七章 別府登青山第569章 恩威識聖寵第351章 秘盒生疑竇第550章 琴瑟情意暖第149章 最後的真相第614章 奇勳傳宮闕第112章 書山再啓程第621章 良緣欲成諧第325章 仕途點迷津第457章 永夜眠嬌娘第520章 世家藏秘事第564章 荒唐斷孽根第688章 問禮護嬌顏第679章 私情掩家禍第737章 揮刀折酋貴第294章 治平蓋世功第五十二章 有命償命第263章 畫像似檀郎第751章 棒打亂鴛鴦第801章 伴君走天涯第169章 佛女勤佈施第三章 對聯第644章 狀元因何名第八十二章 盼歸情義篤第755章 生養昧天倫第283章 無意斬嬌娘第634章 隔岸欲觀火第708章 柔懷生情靡第509章 皇恩彰聖心第749章 閨房生香軟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739章 娉婷生喜訊第280章 遼鎮平遠侯第120章 隱藏的大勢第624章 榮辱彰天心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474章 喜禍兩重天第三十八章 刀下留情第660章 奇變榮慶堂第707章 房闈多香軟第742章 大勢生疑竇第三十六章 好個女賊第397章 怨情臨深淵第五十四章 五兒晴雯第290章 捷報議封賞第739章 娉婷生喜訊第573章 春愁壓繡鞍第682章 笑語撩歡念第七十九章 小院凝刀光
第380章 履勝各翹楚第247章 神醫張友朋第139章 佛前種情因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第145章 空谷現積屍第245章 除惡言梟然(恭賀新春)第656章 御街可誇官第413章 聯親藏深險第717章 分戶與襲爵第237章 計深終成禍第358章 芳情心自許第三章 對聯第264章 梅枝繡盈香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734章 坡上梵鈴唱第175章 此心隨君歸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識珠第303章 誅滅潑天功第333章 宮闈賜鳳恩第317章 富貴多波譎第683章 情緬財帛心第338章 富貴污親情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第677章 俏語意翩然第259章 謀定參軍國第796章 辭宮歸西府第796章 辭宮歸西府第四十六章 賈赦鞭撻第331章 何當爲皇儲第584章 筆硯訴癡情第159章 咫尺紅塵香第439章 全功於一役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476章 父死子承爵第666章 福禍連南北第十七章 孽庶又折騰第393章 湮滅的世家第429章 傷懷怨檀郎第738章 請君入甕中第313章 勳恩意鏘然第九十六章 喜憾各參半第六十章 豪門巫蠱殤第395章 籌謀布先機第155章 利刃挽情殤第393章 湮滅的世家第422章 花娘吟金扇第431章 上皇點鴛盟第269章 昭告斬覬覦第215章 世事多兇險第316章 恩怨有爲法第378章 豔絕清音閣第七十七章 別府登青山第569章 恩威識聖寵第351章 秘盒生疑竇第550章 琴瑟情意暖第149章 最後的真相第614章 奇勳傳宮闕第112章 書山再啓程第621章 良緣欲成諧第325章 仕途點迷津第457章 永夜眠嬌娘第520章 世家藏秘事第564章 荒唐斷孽根第688章 問禮護嬌顏第679章 私情掩家禍第737章 揮刀折酋貴第294章 治平蓋世功第五十二章 有命償命第263章 畫像似檀郎第751章 棒打亂鴛鴦第801章 伴君走天涯第169章 佛女勤佈施第三章 對聯第644章 狀元因何名第八十二章 盼歸情義篤第755章 生養昧天倫第283章 無意斬嬌娘第634章 隔岸欲觀火第708章 柔懷生情靡第509章 皇恩彰聖心第749章 閨房生香軟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739章 娉婷生喜訊第280章 遼鎮平遠侯第120章 隱藏的大勢第624章 榮辱彰天心第517章 薛門顯鳳姿第474章 喜禍兩重天第三十八章 刀下留情第660章 奇變榮慶堂第707章 房闈多香軟第742章 大勢生疑竇第三十六章 好個女賊第397章 怨情臨深淵第五十四章 五兒晴雯第290章 捷報議封賞第739章 娉婷生喜訊第573章 春愁壓繡鞍第682章 笑語撩歡念第七十九章 小院凝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