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7章 俏語阻妄念

榮國府,東路院。

王夫人雖對那小箱財寶頗爲動心,但她也不是完全胡塗。

她可不信一個甄家陪嫁婆子,臨時聽聞自己寶玉定親,就有底氣送出這麼重的禮數。

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

況且這婆子方纔也說,這箱子裡東西都是甄家老物件,主家家傳財物,哪會輕易給人。

王夫人有些不捨的闔上箱蓋,說道:“你這份禮可重了些,無緣無故怎受得起,心意我領了。”

劉寶正家的笑道:“賈太太太過謙遜些,甄賈兩家幾輩子世交,只如今兩家遠隔兩地,日常不便頻繁走動。

如今甄家人到了神京,得知你家哥兒大喜,哪有不上門道賀的道理,我家太太要是知道,必要怪我失了禮數。

也不怕賈太太笑話,我這次得我家太太吩咐,到神京辦件要緊差事,想要找門世家老親幫扶。

我是看遍神京高門,也就神京賈家與甄家世交情重,且在神京名望厚實,有口皆碑。

我辦的這件差事,正想請賈太太給以照拂。”

王夫人微微一笑,這婆子總算說了實話,要不是有求於人,這一箱明晃晃的物件,哪裡能輕易給人。

問道:“不知你家太太所託何事?”

劉寶正家的說道:“要說這事也有些分量,我本想去榮國府找你家璉二奶奶說和,但後來細想又覺不穩妥。

我在家時就聽說,璉二奶奶是賈太太的內侄女,也是太太手把手教出的能爲。

她如今雖在榮國府當家,但終歸是年輕一輩,那裡有賈太太這般德高望重。

我想着我家太太吩咐的事,可是不敢有半點馬虎。

要找人幫扶,然要找最有分量的人物,免得走了彎路,節外生枝。

所以就厚着老臉,求到賈太太門下了,還往賈太太能施以援手。”

……

這劉寶正家的也是極精明之人,她知道賈家大房二房關起門就是一家。

自己去求過王熙鳳之事,遲早瞞不過王夫人。

於其被她事後得知生出嫌隙,不然自己先含含糊糊說破,以後也好留下推脫話柄……

王夫人聽了劉寶正家的一番話,一味貶低王熙鳳,傾慕擡高自己,實在正中她的下懷,心中很是舒坦。

笑道:“鳳丫頭也算是又能爲的,當初也是我手把手教的管家之道,不過她畢竟還年輕,這倒是實話。

你也是個老成人,想事情頗爲縝密周到,只是不知具體何事?”

劉寶正家的話語巧妙,恰如其分哄擡氣氛,讓王夫人有些樂在其中,甚至有些躍躍欲試……

她見了王夫人神情,也覺一番言辭鋪墊,似乎火候已到。

說道:“此事說來也話長,上年甄家大房出了事情,我家太太的三公子突然就被人害了。

人沒了已是家門慘事,錦衣衛翻查舊案,又說三公子生前牽扯火槍私造。

甄家本事積善之家,哪裡沾惹過這些事,三公子人已不在,又如何能自辯。

這事情折騰數月,三公子就這樣被官府落罪,連我家老爺都受到牽連。

雖甄家是百年大族,幾輩子積累的根底,並不至於這一樁事,會從此一蹶不振。

但我家太太失了親子,心情異常悲痛,也是受到不少驚嚇。

總想着如何亡羊補牢,想給膝下子嗣留些騰挪後路。

這回讓我和太太孃家兄弟入京,一是疏通些關係,能給過世的三公子開脫一二,以免亡靈不安。

另外還有一件要緊事……”

……

東路院,內院,探春房。

探春收拾過隨身之物,換了件粉紅玉蘭刺繡對襟褙子,配淡色艾綠百褶裙,越發顯得纖腰嫋娜,亭亭玉立。

又去了外間書房,在花梨大理石大案上,磨墨執筆寫了兩張宣紙,頗爲順手愜意。

翠墨端了茶水過來,笑道:“三爺可是真疼姑娘,當初修繕東路院,特意挑這個地方給姑娘住。

且爲了讓姑娘住的舒服,裡外仿着姑娘在西府的住處,花了不少心思修繕。

連這張花梨大理石案,都照姑娘西府那張書案,一模一式採買的。”

探春聽了翠墨這話,心裡受用得意,展顏一笑,很是俏美醉人。

東路院比起西府和東府,地方場地小了許多,但賈琮修繕東路院時,便想到將來探春會來小住。

他從小就和探春親近默契,修繕東路院時多少有些私心,希望探春將來住的舒適些。

所以在內院右偏的地方,挑選兩間景緻清雅,向陽的相連廂房。

他之所以選偏右的地方,因按照家道禮數,賈政夫婦和嫡子寶玉,都不會在這個位置下榻。

他又按探春愛軒朗的喜好,讓工匠將兩間廂房打通,照探春在榮國府舊居佈置,讓她回來時不顯生硬疏遠。

……

翠墨將茶婉放在書案上,說道:“如今家裡有三爺支撐場面,比起往日愈發興旺起來。

姑娘又素來和三爺親近,三爺又這般疼愛姑娘,如今日子當真千好萬好。

姑娘眼看到及笄之年,巴望將來也遇到可心姻緣之人,也像三爺那樣疼姑娘,那一輩子便得圓滿。

我們這些姑娘身邊之人,看着心中也喜歡,一輩子也都有好收場。”

探春聽了翠墨這話,俏臉不禁一紅,嗔道:“你這丫頭今天可是魔怔了,突然說起這等瘋話。”

探春和黛玉同歲,只是月份要小些,已過豆蔻之年,枝頭蓓蕾欲初綻,情事脈脈出心竅。

閨房之中和貼身丫鬟閒聊,觸及姻緣話題,也已偶然有之。

所以翠墨說出這番話,她多少有些羞澀,卻也不以爲意。

翠墨說道:“我是看姑娘心善,在東府有三爺和其他姑娘作伴,過得何等自在。

但還想着孝敬老爺,教導兄弟。

姑娘心思都放在家裡,我尋思將來姑娘大事,家裡要都爲姑娘着想纔好。”

……

探春聽了這話,神情微微一愣,侍書、翠墨都是自己貼身丫鬟,一輩子註定跟着自己,將來也必跟着出嫁。

所以大戶人家之中,貼身丫鬟在意小姐主子姻緣,也是常有之情,畢竟也關乎她們一輩子結果。

小姐和貼身丫鬟朝夕相伴,有些話不需說透,彼此也是心知肚明。

探春和丫鬟們在東府之時,日日愜意,無憂無慮,誰還會想什麼隱憂之事。

但是一回到東路院,翠墨便突然說這樣話語,小丫頭並無城府,自然有所觸動,纔會隨口而出。

探春突然想到方纔自己進了內院,來不及回房,便帶着丫鬟先去和王夫人見禮。

自己對王夫人禮數恭謹,但嫡母臉上神情淡淡的,對自己回來並不放心裡,有些可有可無意思。

想來丫鬟也感覺出隱晦的冷淡,纔會突然說起這等話語……

探春多少也知其中緣故,自從三哥哥承襲榮國爵位,自己嫡母憤恨難消,又無可奈何,已成魔障心病。

加上這一年光景,自己那二哥哥屢屢鬧出事,每次都搞得很是狼狽,兩府奴才暗中多有閒話恥笑。

這些風聲豈能不傳入嫡母耳中,嫡母不會覺得是二哥哥言行荒誕。

只會覺得三哥哥日日得勢,佔盡家門好處,妨礙壓制了二哥哥,纔會讓他墮落如此。

原先嫡母對自己還算不錯,並無當初大太太對二姐姐的輕視冷漠。

但誰也沒想到,家中形勢這般劇變。

自己一向和三哥哥親密,如今長居東府,兄妹日日作伴。

如果二哥哥也像三哥哥這樣得意,嫡母自然不以爲意,但偏偏事爲其反。

這世上有愛屋及烏,同樣有惡其餘胥。

如此時間長久,嫡母嫌隙暗生,如何會看自己順眼……

……

但讓自己因此和三哥哥疏遠,遷就嫡母心中私念,違背自己心中情義,探春卻是萬萬不能。

她想到生母是個沒能爲的,在後宅自保尚且捉襟見肘,將來自己婚嫁之事,想得到生母支撐,必定是不能的。

世家大戶內宅後院,主婦嫡母大如天,庶子因爲可以傳續血脈,還沒有太多顧忌。

但是庶女的婚嫁前程,家中嫡母幾乎一言而決,探春想到這裡,心中有些發顫…… 雖然自己和三哥哥要好,但即便三哥哥是家主,宗法禮數之下,要越過自己嫡母,只怕也是極難之事。

……

正當探春心意忡忡之際,見到丫鬟侍書急匆匆進房間。

探春問道:“你這麼快就回了,怎麼還是空手回來,難道沒找到東西?”

侍書急聲說道:“姑娘,我沒去東府拿東西,我剛出了府門,正好遇到一件怪事,便又回來了。”

探春奇道:“到底遇上什麼事情,值得你東西都不拿,半路就跑回來了?”

侍書說道:“姑娘,我剛纔走到大門口,正要往西府角門去,正看到門口停輛臉生的馬車。

我便隨口問看門小廝,是不是有客上門拜訪老爺,那小廝說的確有客,但不是拜訪老爺,而是拜訪太太。

小廝還說來客是金陵甄家女眷,我聽了心中起疑,便沒敢出門。”

探春聽了這話,心中猛然跳動,俏臉微微變色,侍書能想到的事情,她這等精明之人,自然也能想到。

她喃喃自語:“甄家女眷,甄家遠在金陵,神京哪裡來這麼多女眷,莫非就是昨日去西府那人……”

侍書說道:“我也是和姑娘一般想法,昨天在耳房聽到三爺說話,甄家藏銀的事很是兇險。

我擔心弄錯了事情,便去了外院正堂附近。

正遇上進出奉茶的丫鬟,問清來客是甄家大房陪嫁婆子,這事便有七八分準頭。

我又特意從正堂外走廊經過,正聽哪婆子說什麼大公子被人害了,還有錦衣衛牽扯火器之類。

昨日三爺也說過類似的話,這事便十成沒錯了,這才趕來和姑娘報信。

那甄家的人好不地道,昨日去西府鼓搗事情,已被二奶奶給回了,今日又來東路院蠱惑太太,當真可惡!”

探春聽了這話再也坐不住,站起身子說道:“我看甄家也是走投無路了,硬是要將這些銀子,找個地方藏匿。

他家越這樣費勁心思,不依不饒,我們家越是不能招惹,只是老爺趕巧又出門,家裡也沒個主事之人。

太太要真被那婆子哄了,收下甄家那些銀子,傳出風聲鬧出事,不僅老爺要遭殃,連三哥哥都要受牽連。

侍書,你去東府給三哥哥傳話,我現在就去正堂,不能讓那婆子在太太跟前擺弄事情……”

……

東路院,外院正堂。

劉寶正家的將藏銀之事,委婉隱晦的說了一通。

她既在西府吃了軟釘子,在王夫人跟前說話愈發小心。

將藏銀風險淡而化之,只說甄家一時之難,不足爲慮,只爲留萬一退路罷了。

王夫人身在內宅,對外頭事知道不多。

但那日早朝羣臣彈劾甄家,嘉昭帝下旨嚴查甄家之案,鬧出極大風聲。

賈政雖沒資格入朝聽政,卻也聽同僚詳說此事。

因甄家和賈家同爲金陵世家,兩家幾輩子素有往來,上年因爲宮中賜婚之事,兩家還差些成了姻親。

所以賈政對這事頗爲入心,回府後還和王夫人提過一次,王夫人多少知道甄家眼下正在犯事。

因此劉寶正家的說明事由,王夫人對收藏甄傢俬銀之事,一時間有些猶豫。

但劉寶正家的巧舌如簧,將此事說的並無風險,又讓她讓有些動心。

王夫人也是出身世家大族,自然和王熙鳳一樣聽多世家典故,家道中落藏銀保身,也是大家門第常有之事……

劉寶正家的見王夫人神情猶疑不定,想起昨日在西府的遭遇,一顆心已提到嗓子眼。

言語略顯急迫說道:“賈太太倒不必多慮,即便東西先放到府上,事情必定做的隱秘,外人難以得知。

即便外人聽說風聲,真要在其中挑刺生事,這些財貨金銀之上,又沒刻上甄家的名字。

那個還能硬說是甄家東西,太太只說是府上家藏,旁人如何能分清……”

劉寶正家的這話十分大膽,她也是走投無路,有些孤注一擲。

王夫人聽了這話,心中一陣狂跳,提緊的心思一下鬆了大半……

劉寶正家的繼續說道:“這一小箱物件,只是給你家哥兒的紅喜賀禮。

我家太太臨行前交待,賈太太能施以援手,甄家感激不盡,必定要另有重謝。”

王夫人聽了這些話,愈發心動起來,她剛纔聽劉寶正家的說過,這次運來的一共十三口大箱子。

王夫人看了眼案几上的小箱,甄家略表心意這口小箱,裡面的珠寶財貨布下四五千兩。

那十三口大箱子,這得值多少銀子……

……

此時,劉寶正家的數番言語,已真正撬動了王夫人的心防。

她想到劉寶正家的擔心王熙鳳年輕不頂事,這次特找自己這輩分高的。

如果自己不敢接這份銀子,這婆子轉身找了王熙鳳,鳳丫頭如接了這批銀子,那自己可就成了賈家的笑話。

那婆子回到金陵說起,在金陵娘年老親之中,自己還會成爲他人奚落的對象。

這等丟盡臉面之事,以王夫人的深謀遠慮,絕對不允許出這種錯漏。

而且,劉寶正家的那句銀子沒有刻字,不得不讓王夫人妄念叢生。

要是甄家真的出了大事,這十三口大箱子豈成了無主之物……

自從二房失去權柄,被人生生擠兌出榮國府,讓王夫人屈辱萬分,心中一直憋着一口鬱氣,一直都喘不直……

還有她的寶玉,堂堂榮國府嫡子嫡孫,這麼尊貴出色的人物,連成親銀子都捉襟見肘,實在讓人心酸。

爲何他們二房就要受這等屈辱,就不能像東府那小子,日日佔盡闔族風光。

王夫人想到這些,不由膽氣橫生,心中愈發篤定主意。

慨然說道:“劉家的,賈甄兩家是金陵世交,幾輩子的交情,守望相助是應有之義,這事……”

王夫人正要說出義不容辭、施以援手之類話語。

突然聽到正堂門口傳來腳步聲,傳來俏巧利落聲音:“太太,此事不妥,還請三思!”

……

劉寶正家的見王夫人話風鬆動,知道她要應允此事,心中不禁欣喜若狂。

她從金陵帶來的十三口箱子,哪裡是萬貫金銀,而是火熱要命的燙手山芋。

她心中巴不得早些甩出去,好讓自己齊全的返回金陵,至於後事如何,她卻撂開手管不着了。

只等王夫人說出應允之語,她就會趁熱打鐵,將箱子快速送入東路院,就此萬事大吉。

做夢沒想到這要命時刻,居然會有人說話,未見其人,話音鋒利,明明是要來壞事!

她回頭望去,只見進了個年輕姑娘,美貌俏麗,削肩細腰,高挑成材,亭亭玉立,姿容綽約。

一雙水汪汪的明眸,閃動着削冰截玉般的清冷眼神,讓人有些不敢逼視。

……

王夫人見探春突然闖入,身後跟着丫鬟翠墨,而且出言不善,讓自己在世家女眷面前,如何抹得開臉面。

皺眉說道:“三丫頭,我正在堂中待客,你這說的什麼話,也太沒規矩了!”

探春臉色微微發白,今日家中父親不在,三哥哥一時又不得過來。

自己如不截斷話頭,讓太太言辭上應允這婆子,即便箱子不得送入,也從此留下話柄。

上回寶玉在內宅說了幾句僭越之言,不出兩天時間,宗人府就上門下文訓斥,鬧出好大一樁醜事。

三哥哥曾說過,神京貴勳豪門之內,都有朝廷中車司眼線,否則寶玉幾句歪話,如果會傳到外頭。

今日之事一旦落下口實,往日之危未必不會再現。

如再像上次那樣鬧得沸揚一片,御史上本彈劾不軌,老爺還要不要做官,以後還如何見人。

她想清楚這些,微微咬了下櫻脣,大着膽子說道:“太太有所不知,這甄家劉大娘昨日已去了西府。

找了璉二嫂子游說,要將他家財貨箱子藏在西府,二嫂子知道甄家已是戴罪之身,只怕有抄家落罪之禍。

他傢俬銀形同贓銀,我們賈家一旦沾惹,必定要惹上朝廷罪名,給家門帶來災禍。

所以昨日二嫂子就已回絕了她,這也是三哥哥的意思。

沒想到這位劉大娘好不曉事,西府已回絕之事,不過一日之隔,還來東路院在太太面前矇混。

女兒擔心太太被她欺瞞,即便在太太面前不敬,也一定要出言阻攔,就算違了家法,也甘願認罰!”

王夫人聽了這話,滿腹憤怒,臉色鐵青,眼神冰冷的看向探春……(本章完)

第509章 皇恩彰聖心第一百章 廷奏黜功名第772章 伐謀奪天心第476章 父死子承爵第732章 箴言愔芳心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第273章 探春識幽情第480章 雙子降皇恩第459章 巧言定妻妾第107章 敕封奉議郎第564章 荒唐斷孽根第288章 奇謀勝千軍第357章 聖心起推事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308章 滿城迎勳歸第733章 情癡多不倫第465章 宣旨彰皇恩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647章 金玉成姻緣第764章 鬢香皆同倫第347章 清流洗舊孽第637章 錚言辨清濁第775章 時勢造英雄第590章 主考生異變第479章 帝心臨落淵第402章 姻事溝壑深第305章 上皇的賜禮第693章 忠義絕翁婿第495章 君臣定爵資第711章 房闈多情事第756章 嬌嬈多孽緣第692章 執手空相望第449章 最後的真相第633章 宅門多佞言第683章 情緬財帛心第134章 弘法隱貶斥第209章 貢院筆墨酣第三十八章 刀下留情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307章 承嗣與婚約第247章 神醫張友朋第二十六章 才子齷齪第142章 鎮國之利器第289章 大捷建奇功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541章 天命終有無第308章 滿城迎勳歸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332章 建功賞殊榮第190章 推功封孝勳第一百零一章 嫡法與親恩第125章 青丘起柔潤第六十九章 討要柳五兒第396章 釜底欲抽薪第632章 失機陷深危第四十九章 客似雲來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795章 恩仇結雙蕊第181章 化厄敏探春第117章 金陵遙在望第536章 借勢入妄局第615章 御筆定榜書第182章 奏對乾陽宮第206章 無縈說金玉第306章 無冕的軍權第253章 主理火器司第635章 陰勢指會首第146章 東瀛倭刀術第七十五章 命硬惹不起第531章 春闈顯波瀾第544章 相逢即是緣第十一章 榮慶堂第323章 我養她一生第412章 姻緣有若無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363章 雨幕茶糜香第637章 錚言辨清濁第778章 情殷道清白第294章 治平蓋世功第774章 風雲顯端倪第743章 夜宴卜花籤(一)第六章 歷史拐進支路第416章 死生皆無常第247章 神醫張友朋第206章 無縈說金玉第471章 聖心不可欺第369章 謀局牽南北第120章 隱藏的大勢第780章 朽木不可雕第425章 掌櫃色妖嬈第772章 伐謀奪天心第五十七章 啓子入局深第497章 風雲出我輩第367章 稱量望江南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497章 風雲出我輩第788章 和議顯殺機第511章 彈劾難自辯第132章 因果不沾身
第509章 皇恩彰聖心第一百章 廷奏黜功名第772章 伐謀奪天心第476章 父死子承爵第732章 箴言愔芳心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第273章 探春識幽情第480章 雙子降皇恩第459章 巧言定妻妾第107章 敕封奉議郎第564章 荒唐斷孽根第288章 奇謀勝千軍第357章 聖心起推事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308章 滿城迎勳歸第733章 情癡多不倫第465章 宣旨彰皇恩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647章 金玉成姻緣第764章 鬢香皆同倫第347章 清流洗舊孽第637章 錚言辨清濁第775章 時勢造英雄第590章 主考生異變第479章 帝心臨落淵第402章 姻事溝壑深第305章 上皇的賜禮第693章 忠義絕翁婿第495章 君臣定爵資第711章 房闈多情事第756章 嬌嬈多孽緣第692章 執手空相望第449章 最後的真相第633章 宅門多佞言第683章 情緬財帛心第134章 弘法隱貶斥第209章 貢院筆墨酣第三十八章 刀下留情第265章 嚴冬的殺戮第307章 承嗣與婚約第247章 神醫張友朋第二十六章 才子齷齪第142章 鎮國之利器第289章 大捷建奇功第723章 姨娘的野望第541章 天命終有無第308章 滿城迎勳歸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332章 建功賞殊榮第190章 推功封孝勳第一百零一章 嫡法與親恩第125章 青丘起柔潤第六十九章 討要柳五兒第396章 釜底欲抽薪第632章 失機陷深危第四十九章 客似雲來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795章 恩仇結雙蕊第181章 化厄敏探春第117章 金陵遙在望第536章 借勢入妄局第615章 御筆定榜書第182章 奏對乾陽宮第206章 無縈說金玉第306章 無冕的軍權第253章 主理火器司第635章 陰勢指會首第146章 東瀛倭刀術第七十五章 命硬惹不起第531章 春闈顯波瀾第544章 相逢即是緣第十一章 榮慶堂第323章 我養她一生第412章 姻緣有若無第十六章 碰巧救了高僧第363章 雨幕茶糜香第637章 錚言辨清濁第778章 情殷道清白第294章 治平蓋世功第774章 風雲顯端倪第743章 夜宴卜花籤(一)第六章 歷史拐進支路第416章 死生皆無常第247章 神醫張友朋第206章 無縈說金玉第471章 聖心不可欺第369章 謀局牽南北第120章 隱藏的大勢第780章 朽木不可雕第425章 掌櫃色妖嬈第772章 伐謀奪天心第五十七章 啓子入局深第497章 風雲出我輩第367章 稱量望江南第672章 奇禍欲將傾第497章 風雲出我輩第788章 和議顯殺機第511章 彈劾難自辯第132章 因果不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