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海潮、宋正文、劉青,這些都是拿過一等忠義勳章的,但這些人是誰?全部都是太、祖時期的文臣武將,都是立下莫大功勞,上了凌煙閣的。當然,此後也有幾個並沒能上凌煙閣,卻都是在某方面立有絕對功勳的。
而在□□之後,能拿到一等忠義勳章的就少之又少了,早先李永祥立下那麼大的功勞,也沒有給他個一等的,最後經過各種扯皮只有一個二等的——當然,事後想起,也幸虧不是一等的。
從功績來說,高老爺拿到這個一等勳章但也不虧,可關鍵的是高老爺纔不過四十!若沒意外,起碼能在朝堂上活躍個二十年!要如何用他,就是一個固安帝需要好好考慮的事情了。
他這個想法,朱抵倒也不難猜到,他想了想道:“臣覺得高大人是一位心中有百姓的好官!”
固安帝看了他一眼,朱抵繼續道:“臣倒不是因爲他是臣的岳父這麼說的,而是句實在話,說句不該說,高大人是有種種不足的,這個……陛下你懂的,但不管他有再多不足,心中,始終都是有百姓的,而且比起一般的書生,高大人也不迂腐,卻是能做一些事情的。”
“照你這麼說,他適合在地方上了?”
“臣不敢妄言。”
朱抵立刻低下頭做恭謹狀,固安帝眯了下眼,開始思忖了起來了。
關於這次的對話並沒有流傳出去,外面人只知道在這一天朱抵被招到宮中訓斥了一番,結果就是朱二公子回到軍中大發雷霆,對自家的作訓服看的越加嚴格——後果則是作訓服流傳的越加廣泛,到了後來,哪家的公子身上要是沒有這麼一身,就是跟不上潮流!等到安姐發現,軒哥也偷偷摸摸的從外面成衣鋪子買了這麼一身回來,那真是哭笑不得了。
當然,這都是之後的事情了。而最近的事情則是安姐再次成爲了京城閨秀圈中的知名人物,前段日子甄皇后果然招了她進宮。對於這次進宮,安姐的感觸就是暈乎。她一早就接到朱抵傳信,對於能進宮倒不覺得突兀,當然免不了是要緊張的——根據她過去看到的宮鬥電視劇or宮鬥小說,那皇宮就是個吃人的地方,弄不好就要拖下去打死,吃個蘋果也許就是內有玄機,隨便逛個御花園也許就會遇上不該遇到的人物,然後發生種種不該發生的事情。
當然,以她的情況估摸着是不會遇到後者的,她也絕對不會去閉着眼聞花,面對池水唱歌作詩。但她·不知道面對皇后要怎麼說話啊!好在他們家還有鄭媽媽,這是真的從皇宮中出來的人物,雖然早先混的也不怎麼如意吧,規矩卻是都懂的,於是對安姐進行了緊急培訓。說實在的,過去安姐也一直沒有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從過去她就知道人要活的好一定要足夠努力。那些規矩、禮儀她可以不去遵守——在現在的高家也沒有人對她吹毛求疵,但一定要知道。所以哪怕是在江寧,她也一直訓練着自己。坐是一定挺直腰板的,吃飯是一定符合規矩的,對什麼人該行什麼禮也都有要求。但這幾天的訓練,還是讓她非常慶幸自己不用去玩宮鬥。
那一天她起了個大早,不敢多喝水不敢多吃飯,只是帶了兩個飯糰藏着,萬一餓的受不住就稍微吃一點墊墊。她先是在宮門外等了兩刻鐘,又被領到一處小房子裡坐了一會兒,然後一路被宮人帶着,爬了一層又一層的臺階纔算是……快要見到皇后了!再之後她又到那個小偏方里等了一會兒,若問她這個偏房和早先宮門處不遠的有什麼區別,那也就是光線更好些,桌上擺的水果更新鮮些,屋中的香味更濃些。不過不管有什麼不同,她都是乖乖的坐在那兒,等着皇后宣召。
又過了好一會兒,皇后總算是召見她了,對於甄皇后的容貌,她還真不能仔細描繪出,倒不是說她就不敢去看一眼,光明正大的看是冒犯,但偷偷瞄上兩眼還是沒問題的,不過這甄皇后的妝實在上的太濃,她最多也只能看出,五官還是端正的,別的就不太好分辨了。
不過皇后對她還算不錯,仔細看了一圈,誇了她兩句容貌,又讚了一下她的品德,最後賞了她一套頭面和一套宮花算完。這個歷程對安姐來說就是難受,回去後先讓冰琴給她好好按摩了一通,又吃了一大碗羊肉面纔算回了血。而從那一天開始,來拜訪她的,或者邀請她去玩的姑娘都多了起來。
現在安姐對京中的閨秀圈也算有個瞭解,把收到的帖子分了分,覺得有必要的就去參加,沒必要的就寫帖子回絕。就這樣慢慢也交到了兩三個朋友,雖不能同繡姐、穎姐相比,也是能說上幾句話的。沒事的時候互相拜訪一下,倒也很能打發一下時間。
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快過年,高二老爺一家突然來了。
楊氏母女雖然沒有主動去告高二老爺的,但當安定下來後,高老爺問的時候也不會爲他遮掩。當聽到自己的弟弟竟然在那個時候置楊氏母女與不顧的時候高老爺先是不信,等到確定後更是不信——他無法相信自己的弟弟竟會這麼做!楊氏身染重病,安姐一個小姑娘能做什麼?雖然事後證明安姐撐了起來,可在這之前誰能確定?而且又是在異地他鄉,萬一出了什麼事如何收拾!
是的,他一直都知道他的弟弟都有些無能懦弱沒有主見,可他也一直認爲自己的弟弟是個好人,是個老實人!是,他承認楊氏的病有傳染性,是誰都怕。可他當時完全可以讓管家帶着幾個孩子先走,然後自己留下來的!
他一個大男人,也不可能親自照顧楊氏,同楊氏也不會有多少接觸,不過是留下來應付一些場面上的事。但他呢,卻帶着自己的孩子小妾跑了,反而是他一直看不上眼的金氏留了下來!
自那以後高老爺就對高二老爺冷了不少,而高二老爺那裡呢,也沒主動往這邊來過信,只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派人過來報賬,報的帳還不堪入目,去年的結算竟還不滿一千兩!
“鋪子收成不好呢。”去年的時候,管家是這麼哭着臉對他說的。
“多不好?糧食都賣不出去了?我可沒聽說咱們那邊大豐收!”他再不懂經營,也知道這個數大大不對。這些年他的錢都是分成三份的,一份用作花用,一份在京城附近置些產業,另外一份就是在老家置產。京城開銷大,只是那個宅子就花費不少,但他的銀錢也不只來自經營俸祿,冰火孝敬他過去收的雖不算多,也不算少了。而且多多少少的,張氏也會對府裡進行一些補貼。至於在京城置產業更是意思性的,倒是老家銀錢管用,他頭上的光環也很有震懾性,那是真正的置辦了不少產業。
只是莊子就置辦了兩個,還在臨近村買了幾百畝的上好田地,還有糧鋪、酒樓。而這些年他這些產業也給他帶了不少收入,這些銀子一部分當然會花掉,另一部分卻會留下繼續買地。特別是這幾年他在江寧做知州,那真是沒少往家中送銀子!而現在結算的這點銀子,還比不上早先他在京裡的呢!
“……二老爺,這段日子煩悶總去吃花酒。”
在他的逼迫下,那管家總算磕磕巴巴的說了這麼一句。他當時還懷疑自己的耳朵聽錯了,對於他來說吃花酒再正常不過了,但對於二老爺來說那真是從未有過的!就連他來江寧,他這個做哥哥的去招待,二老爺都是這不敢那不敢,弄的整個江寧的都知道,要請高二老爺吃飯沒問題,喝酒也沒問題,但什麼聽個曲摸個手的就不要做了,人高二老爺是絕對不敢的!
在江寧尚且如此,怎麼這回了老家就都敢了?
在高老爺的逼問下,那管家終於說出了原因,原來自月娘去世後,高二老爺就性情大變,先是死氣沉沉的呆了大半年,然後突然就開始癡迷上了喝花酒,據說是日日都不拉的。高家的生意能不賠本,一是各位管家掌櫃還算用心,二來就是高老爺這面大旗在外面豎着,一般人不太敢伸手,但就是如此,利潤也是大大減少,還能拿來上千兩真的很不容易了。
聽了這話高老爺是又無語又生氣,不僅讓管家帶話,還自己大大去信訓斥了高二老爺一番,說到嚴重的地方直接就表明,若他不想做,他可以再換個人來的!
之後管家再來,說他有改變,雖然花酒還是喝,到底不是夜夜笙歌了。高老爺知道後只有嘆口氣,那時候江寧事多,他也就把這事丟開了,生意如何也就罷了,反正有江寧這邊的分紅,老家的那點銀子也不是太重要了,只要置辦的產業不丟就不是大事,待他騰出手再去好好處理一番。
這次回京,他本來是想走陸路,然後回家看一看的,不過那時候他覺得自己是要被大用的,怕耽擱了時間令上峰不喜,最後還是選擇了水路。誰知後來他一直就被這麼放着。
“要知道這樣,還不如走陸路呢。”高老爺不止一次的這麼想過。
對於高二老爺,高老爺是糾結的。有些怨恨是不假,但到底是親兄弟,不過高老爺每次想到他,也還是覺得離的遠些比較好,現在他們觀念不同,想法不同,高二老爺又不像早先那樣聽他的話,經常在一起,多少兄弟情分也磨平了。
而現在,高二老爺竟然來京城了!而且不是他一個,是一家!高老爺的火氣頓時就上來了,聽到管家的回報,他冷哼了一聲:“他倒還有臉來!他在哪兒?”
“正在外院等着老爺。”
高老爺挑了下眉,有些出乎意料。他們一家來了,管家再大膽也是不敢攔的,放行是一定的,可這一次高二老爺竟然沒先去找高老太太!
“他倒是長了點出息。”這麼說着高老爺就走了出來。來到外院,高二老爺一家就在大廳裡等着,金氏帶着雅姐站在一邊,晨哥、光哥有些不安的站在旁邊,只有高二老爺一人是坐着的,可他雖然是坐着,身體也彷彿捲成了一團。聽到動靜,一家人都看了過來,大伯、大伯父的叫着,高二老爺也回過了頭,只是一眼,高老爺就被震驚了!
高老爺容貌出衆,高二老爺就算比他差了些,也絕對對得起觀衆了,早年讀過書,後來一直當東家,就算比不上高老爺文質彬彬又有一身官威,也是有幾分派頭的,而此時他站在那裡,就是一個鄉下的老頭子。頭髮已花白了大半,腰彎着,背弓着,一臉悽苦。高老爺愣是半天不敢認。
“大哥……”還是高二老爺先開的口。
“你這是怎麼了?”再多的氣惱憤怒,見到親弟弟成了這個樣子高老爺也發作不起來,“可是得了什麼病?”
高二老爺苦笑了一聲:“前兩年倒是得了一場病,不過不是什麼大病,早就好了。這次沒有通知就過來,給大哥添麻煩了。”
高老爺看了他片刻,嘆了口氣:“說說吧,到底是爲什麼要過來?可是老家出了什麼事?”
高二老爺搖搖頭沒有出聲,高老爺皺起了眉,金氏上前:“大伯,大伯要是不嫌我多嘴,就有我來說吧。”
雖然因爲金氏早先留下,高老爺對她改了看法,但看見她還是先本能的有些嫌棄,不過到底沒有不讓她說話。金氏見狀連忙道:“這次過來,主要是想讓我們家二爺散散心,大伯您看我們家二爺這個樣……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還望大伯不要真厭了我們二爺。”
說着,聲音都有些哽咽,高老爺本有些厭煩,但見旁邊的高二老爺卻沒什麼表情,不由心中一動,他想了想道:“這些先別說了,你們暫且先去同老夫人請安吧。”
“大伯。”聽他這麼說,金氏臉上一鬆,但立刻又道,“我們自然是要去同老夫人請安的,不過咱們要下榻在哪裡啊?大伯別誤會,咱們並不是要賴在這裡的,來之前我就同我們二爺說了,這次進京是一定不住在家裡的!”
作者有話要說:親親大家~q7現在越來越纏我了,只要我在,就不讓別人抱,過去他爹還行,現在他爹也不行了,嚶嚶嚶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