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在羣情洶涌下,抵抗派越來越勢單力薄,終於在這一天,他們在朝廷上與支持派的口舌戰中全軍覆沒,朱全只有批准蔣王、壽王出京。

永宣十一年八月十六日,蔣王、壽王尊祖訓出京,往常王爺們到封地巡視的時候可以帶家眷,但這次他們卻是隻身前往,這是反對派最後的要求。

兩位王爺是從天津港走的,但一入海就失去了蹤影。再出現,已是在上海。不過他們再出現,就不是一副平亂的口氣了,蔣王聲稱現在大明奸臣肆虐,國將不國。京城兩件異事就是祖宗點化,他作爲朱家子孫不能袖手旁觀。所以這次要除奸臣,清君側,號召天下有志之士同他一起衛大明,護新皇。

這一口號喊出來,當下上海、舟山、寧波幾地衛所響應。當天,上海知府、寧波知府、嘉興知府紛紛上表呼應,舟山縣令親率一千鄉勇加入護皇軍,東海艦隊的李永祥更是率衆而拜。

一時間江南震動,各府各州各縣人心惶惶。

而不等衆人反應過來,蔣王直接帶着東海艦隊北上,壽王則把幾個衛所的叛軍收攏在一起,加上私兵以及夾裹的平民,號稱二十萬,浩浩蕩蕩的直殺江寧而來。

這一系列事情發生的時間極短,從兩王舉起旗幟到壽王兵臨城下還不到三天,可以說江寧城完全沒有準備就被包圍住了。很多還耽擱在此地的大戶傻眼了,很多預計要走還沒能走成的各方人士傻眼了,當然,最傻眼的還是高老太太,她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高老爺:“你是早知有今日了?”

高老爺搖搖頭:“兒子只是擔心,卻沒想到成真了。”

高老太太沉吟了片刻,點了下頭:“罷了,你起來吧。”

“母親?”

“這都是命。”高老太太嘆了口氣,“我也活這麼大歲數了,還有什麼看不開的?”

“是兒子,對不起母親,若兒子早些對母親說明……”高老爺心中一陣悲痛,雖說他已經看開了,可想到高老夫人要陪自己一起赴死,還是心如刀絞。他想,自己是不是錯了?他總覺得那些猜測是不好說的,總覺得自己的母親就是一無知老太太,若與她說正經事是得不到什麼幫助的。可是、可是……爲什麼他現在這麼後悔?

他應該早些說的,那麼就算高老夫人不能給他任何幫助,也能多一些選擇。

“就算你與我說明了,我也不會走。”

高老爺擡起頭,高老夫人道:“你會走嗎?”

“兒子身爲江寧知州……”

“是啊,你身負皇恩,必是不會離開的。可你是我的兒子,我又怎麼會離開你?老大,我知道你一直覺得我偏疼你二弟,可要真說起來,我最疼的,還是你啊。你記不記得小時候做肉湯,我總是先與你弟弟盛,那時候說他是弟弟要你讓他。其實是因爲那肉湯稠的都在下面啊。你去京城趕考,我每天都在家中唸佛,求菩薩保佑你,求把你應遭的難都移到我身上。那時候我就想,你中不中都沒有關係,只要你好好的,我就滿足了。你第一次沒有考中,又要去第二次,我其實是不願意的。可是你那麼想,那麼願意,我只有同意。然後,繼續天天在家唸佛求菩薩。我到京城,各方面都不方便,還與你那媳婦合不來。可我還是跟過去了,因爲我再也不想看不到你了啊……”

說到這裡,高老太太也紅了眼圈,她想着那段日子,她每天都提心吊膽的,既盼着這個大兒子的消息,又怕聽到什麼不好的消息。往往睡到半夜,就因擔心睡不着了。

高老爺更是痛哭流涕。這些年他的確對他娘有了意見,雖然他嘴上沒說過,但心中的確覺得他娘太不懂事了。若他娘稍微軟和些、和善些、明理些。他與張氏也不會是今天這個樣子,綠兒也不會死了,早先的吳氏也不會那般不懂規矩。官宦人家從不缺明事理會處事的老太太,相比之下他娘就太遜色了。

但這是他娘!

是最疼他的娘!

是那個會爲了能讓他交得起束脩,在燈下熬油做活的娘;是那個知道他要進京趕考,一個月趕出了十雙鞋的娘;是那個寧肯自己餓肚子也要讓他吃上飯的娘。

“與其讓我在旁邊看着你死,不如我和你一起死。只是這樣,對不住老二了,他以後,再沒有娘疼了……”說到這裡,高老夫人的眼淚終於忍不住流了出來。她想這一次恐怕真是不能倖免了,可高二老爺可怎麼辦啊。他那麼傻,他媳婦又那麼精,現在又多個那一看就不是好東西的月娘,還沒了老大的扶持……

高老爺痛哭失聲,他匍匐着爬到高老夫人身邊,像小時候那樣抱着她的腰,“娘,娘……”

高老夫人看着他,終於慢慢的抱住了他:“老大,老大,我不怕死,可我擔心老二啊。”

“我送你離開,娘,我想辦法送你離開。”高老爺並不知道怎麼送人離開,但他想哪怕豁出命去呢,也要把他娘送走。

“你不要送我了,送舒姐吧,那丫頭,可憐啊……你早先實是要把話同我說清楚,我要知道了,怎麼也不會讓那丫頭留下來啊。”

“都是我的錯,對了,她人呢?”

“好像被周家人請過去了。”

“什麼?”

“今天一早的時候,她就接了那個什麼周判官家的帖子,好像是叫穎姐的吧,早先同安姐一起玩的那個。她接了帖子就高興的同什麼似的去的。”

兩王的行動實在是太迅速了,今天早上江寧雖有些混亂,可還算平靜。大家也沒想到壽王的大軍會拉起的這麼快,所以今天早上門房接到周家的帖子就直接送到了內院,而穎姐一接到,立刻就換起了衣服。雖然一般的聚會,大家都會提前個一兩天下帖子,但穎姐這時候已顧不上想那麼多了,匆匆的換了衣服補了妝,就帶着丫頭趕到了周家。一進去直接就被引到了一處院裡,卻沒見到穎姐,反而見到了另外幾個姑娘,其中有她認識的繡姐、涵姐,還有兩個她不是太熟悉的姑娘。

一看到她,繡姐就道:“你怎麼來了?”

語氣重充滿了驚奇,她心下不快,面上卻不顯,反而一笑:“看姐姐說的,我怎麼就不能來了?”

繡姐狐疑的看着她,她微微的笑着:“我接到了穎姐姐的帖子,自然就來了。”

“穎姐會與你下帖子?”

“繡姐姐這話就不對了,穎姐姐怎麼就不會與我下帖子?再怎麼說,我父親也是江寧知州,早先有二姐在,大家可能都忘了我,但現在,二姐已經回老家了,這以後啊,還不見得回不回來呢。”她說着,直了□體,話是對繡姐說的,卻是在對所有人宣告。不要再記着安姐了,現在,是她舒姐在江寧!楊姨娘走了,二老爺一家也都走了,以後宅院中的往來,只有她與高老太太了!

繡姐撇了下嘴不再說話,旁邊卻真有一個姑娘過來同她打招呼了,舒姐得意的向繡姐看了一眼,就同那姑娘說起話了。那姑娘姓年,是一戶商人家的女兒,這年家雖有些生意,卻完全說不上大戶,對舒姐就多有奉承,舒姐雖不是沒享受過這種待遇,畢竟不多,而且這次還是在繡姐面前,就更爲得意,一心就與那年姑娘說着話,完全忘了其他。

不過她忘了,其他姑娘卻沒忘,當大家喝完兩杯茶,議論聲就越來越大了:“怎麼穎姐還不出來?”

“是啊,她把我們叫過來,怎麼自個兒倒縮起來了。”

“是不是出了什麼事?”

……

議論越來越多,最後還有姑娘直接問起了旁邊的丫頭,那丫頭卻是一問三不知。讓她去叫人,她倒是去了,但過後就不見回來,就這樣又等了一刻鐘,衆人的意見越來越大。終於有姑娘要出去,但剛來到門口,就被媽子攔住了,到這時候,就連一心享受的舒姐,也察覺到事情不對了。

一聽說舒姐被周家叫去了,高老爺就急了,不過他本就是臨時跑回來的,這一會兒就有三撥人過來尋他,最後一次,卻是張千戶親自來了:“大人,他們在外面喊話了。”

“喊的什麼?”

“還能是什麼,讓咱們開門。”

高老爺一笑:“我還以爲能說出什麼稀罕,看來也不過如此。”

張千戶面露難色:“但我看有些官員,卻有些……大人還是快同我過來吧。”

聽他這麼說,高老爺也不敢耽誤,匆匆的就隨他去了北城。他剛纔之所以還回家一趟,是因爲壽王的軍隊雖圍了上來,卻遠遠的停到了外面,看起來還不像要攻城。而衙門中的那些官員,也不知跑到了什麼地方,所以他是先回衙門安排了事務,纔回去見了高老太太一面——這種場面高老爺從來沒經歷過,就想着自己要再上城頭,很可能就下不來了。

但就在這一會兒,衙門中的那些官員就都聚集在了這裡,領頭的就是周判官,遠遠的就看到他正在說點什麼,周圍的人一片惶然。

“高大人來了!”不知誰這麼吆喝了一句,其他人立刻向高老爺打起了招呼,“大人您總算來了。”

“大人您快來看看啊。”

“壽王勢大,大人您看這當如何?”

……

高老爺慢慢的走過去,目光在一衆官員師爺的臉上飄過,有人焦慮,有人茫然,有人心虛,還有人淡然——這是周判官。今天這樣的場景,高老爺早先並沒有怎麼想過,他預想的是另外一個場景,但說到底都不過一死,所以在剛纔的路上,他已經把該想的想好了。此時臉上卻沒有絲毫表情,卻令一干官員慢慢平靜了下來。

“諸位,以爲現在該如何?”

一陣沉默,最後還是同知張天長先開了口:“賊兵勢大,只靠江寧恐是守不住的,要緊急向朝廷求救。”

高老爺點點頭:“此事,我已交代了下去。還有嗎?”

另一個官員道:“上海等地雖已從賊,但我江南各地必不會都是這些虎狼之輩,不若聯合他們一起攻賊,即時裡應外合,卻還有勝機。”

旁邊的張千戶聽了這話一笑,卻沒有出聲,高老爺點點頭:“還有嗎?”

“不如,與其虛以爲蛇?”又一人道,見衆人的目光都看了過來,他連忙道,“我的意思並不是從賊,而是先拖延時間。這個不管是朝廷救兵還是其他州府的官兵,總要點時間才能趕過來的吧?”

“司大人說的有理。”高老爺點了點頭,正要再說什麼,周判官道,“諸位大人好像忘了一件事,現在在這下面的,好像並不是賊,而是當今壽王!”

一陣沉默,周判官又道:“據說大行皇帝臨去前,是抓着蔣王的手要把皇位傳到他手中的,只是不知爲何最後卻成了當今。”

又一陣沉默,周判官繼續道:“若大行皇帝早有意過繼,又何必等到最後?而大行皇帝與蔣王,卻是早就要好的。”

“周大人這是讓我們從賊嗎?”高老爺開口。

周判官一怔,連忙道:“自然不是,可這下面的又真是賊嗎?我知道諸位大人忠心爲國,若這下面的是叛軍是匪兵是外賊,那我周結粉身碎骨在所不惜。可這下面,都是我大明的軍士,我大明的百姓,我們在此廝殺對抗,又有何意義?”

……

…………

沉默,沉默,周判官的那幾句話彷彿凝滯了空氣。

“當今小人當道,奸臣橫行,壽王特爲清君側起兵,爾等還不快快開門?”城門下幾隊士兵縱馬高呼,態度蠻橫。城門上的守兵忐忑不安,不知所措。就像周判官說的,這下面若是賊、是匪,他們當然沒的說,可這下面是壽王,正宗的皇親國戚,他們不免有些猶疑。誰知道上面的大人物是怎麼想的?形式又是怎麼變的?他們今天在這裡拼死守城,明天會不會反而落個責罰?

“衛大明,護新皇。開門!開門!開門!”

聲震蔓野,不說那些士兵,就是幾個官員面色也有了變化。周判官心中一喜,正要再說點什麼,高老爺來到城邊,高聲道:“請壽王出來說話!”

下面一個首領模樣的士兵擡起頭:“你是誰?”

“我乃江寧知州高博榮,有一事要問壽王,若壽王能解開我等心中疑惑,甘願打開大門,迎王入城!”

作者有話要說:我知道高老夫人有很多毛病,但我想,不管再怎麼說,在她的心裡還是疼高老爺的。當然,有時候她做的事不地道,但要不是她沒意識到這對高老爺有多不好,要不就是認爲沒什麼大不了的,從她的內心來說,應該還像一個普通的母親一樣,擔心疼愛着兒子~

第146章第108章第112章第三十九章第133章第203章第169章第160章第215章第158章第102章第165章第四十三章第135章第84章第212章第164章第84章第195章第四十三章第143章第106章第80章第98章第55章第59章第61章第108章第二十八章第116章第二十八章第212章第88章第168章第128章第二十五章第105章第四十三章第189章第161章第108章第188章第207章第100章第三十七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一章第212章第60章第184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217章第六章第186章第107章第199章第147章第198章第七章第213章第126章第167章第122章第138章第50章第61章第四十一章第210章第84章第93章第111章第十九章第76章第125章第153章第59章第166章第202章第174章第120章第61章第118章第77章第177章第108章第82章第204章第207章第143章第九章第59章第219章第120章第189章第128章第十一章第152章第185章
第146章第108章第112章第三十九章第133章第203章第169章第160章第215章第158章第102章第165章第四十三章第135章第84章第212章第164章第84章第195章第四十三章第143章第106章第80章第98章第55章第59章第61章第108章第二十八章第116章第二十八章第212章第88章第168章第128章第二十五章第105章第四十三章第189章第161章第108章第188章第207章第100章第三十七章第十六章第四十一章第212章第60章第184章第二十六章第三十七章第217章第六章第186章第107章第199章第147章第198章第七章第213章第126章第167章第122章第138章第50章第61章第四十一章第210章第84章第93章第111章第十九章第76章第125章第153章第59章第166章第202章第174章第120章第61章第118章第77章第177章第108章第82章第204章第207章第143章第九章第59章第219章第120章第189章第128章第十一章第152章第18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