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幾聲咳嗽之後,一個蒼老的聲音回道:
“誰呀?”
鍾靈聽到這個聲音,不由得楞了一下,心道:這個聲音的氣場怎麼和他在湯臣藥鋪裡的聲音不太一樣啊?
湯臣藥鋪裡的那個老肺癆,面對趙良駒時,那語氣,除了語氣堅定、不達目地不罷休的感覺外,還帶了幾絲的狡黠、逼迫,氣場十足,如果趙良駒有什麼把柄握在他手裡的話,那樣的語氣,肯定逼得趙良駒如風箱裡的老鼠一般,無處躲藏。
可是現在這個語氣,蒼老無助,還帶着久病的虛弱。
難道,這裡還有另外一個肺癆患者?
不過,從破厝後閃出來的臉,的確無疑就是那個老肺癆,他一臉狐疑地看着鍾靈,不知道這個水靈鮮活的小姑娘找到這裡要做什麼。
“老叔,我想問一下,你這屋子,要出租嗎?”
鍾靈一時想不出什麼更好的藉口,靈機一動,指着老肺癆破厝問道。
“出租?姑娘,你沒看這屋都破成什麼樣了,晴天曬太陽,雨天接大水,你要租?還是去問別處吧。”
老肺癆說話的口氣,仍是那麼虛弱無力,鍾靈坐實了這兩種說話的語氣,的確就是在湯臣藥鋪那個用言語的氣場就能威逼趙良駒的同一個人。
可能在自已家裡,他不需要和人鬥智鬥勇,所以,也就恢復了原來病老頭本來的模樣。
“哦,不出租啊,老叔,我聽說城隍廟這裡有個算命的半仙很厲害,你知道他不?”
“李鐵口嗎?他看相是很厲害。”沒想到鍾靈隨便一扯,竟然點中了老肺癆話頭的關口,竟然主動說了起來,“前兩年我病得要死的時候,我經過城隍廟口,正好被他看到了。他當時就斷定我說命不該早絕,必有貴人出現扶助。
我心想,我這一個孤老頭子,哪有什麼貴人可以相助的呢?沒想到,那天晚上,眼看着我都咳得喘不過氣來,湯臣藥鋪的趙掌櫃忽然找到我,讓我幫他做一件事,然後就給了我一隻15年的老山參。
靠着那支老山參,我總算熬過了那最難受的一年……所以我說啊,這李鐵口還真是靈啊,不得不服。你如果想要看相,找李鐵口倒是沒錯。”
“哦,老叔,趙掌櫃叫你做了什麼事?還送了你老山參啊?我可不可以也去做這樣的事?不知道能賺到老山參不?”
鍾靈表現得如一般山裡孩子一樣傻呼呼中透出憨厚的樣子,盡力減少自已問話的殺傷力。
現在她基本可以斷定,這老肺癆和趙良駒之間,肯定存在着什麼貓膩。
否則,以趙良駒這樣身份與老肺癆截然不同的人,怎麼可能無緣無故地交集在一起?最多一個買藥一個抓藥,銀貨兩訖的主。
那三年老山參,雖然年份不是最好的,但也要幾兩銀子吧?再說,鍾靈也知道,象古代人這樣的身體素質,根本就沒吃過抗生素,一般人家,也沒有吃過什麼大補之品,這三年的老山參,對這位老人來說,已經是極補之物了。
過去常說續命人蔘,有些病危垂重的病人,只要灌下幾口人蔘湯,立馬就能返魂過來。
鍾靈以前還不太相信這種說法呢,在現代,基本上所有的人都被抗生素和激素毀了身體,百年山參都不定有什麼大的作用。
這個老者,顯然就屬於那種“續命人蔘”的情況。
“姑娘,事情若問完了,就可以走了,我還有事忙呢!”
誰想,鍾靈裝傻,老頭可不傻,有些事能說,有些事不該說,他還是懂得掌握分寸的。
只是今天又要到人蔘心情大好,再加上對方是個小姑娘,也就隨便說了幾句,不過,卻還是說過頭了。
意識到這點,他有點懊喪,語氣也變得冰冷起來了,頓時就有了幾分在湯臣藥鋪和趙良駒對話的氣場。
這話一出口,周邊的氣氛頓時降到了冰點,鍾靈都能聽到身周空氣凍成冰塊的“卡卡”聲。
就在這時,老頭又用力咳了起來,這真是最讓人害怕的生化武器啊,鍾靈立即向後閃避,在這沒有抗生素的古代,如果得了肺癆,那可就叫天天不應,喚地地不靈了。
鍾靈迅速退走,而鍾嶽和趙子獲已經在城隍廟外等得一臉不耐煩了。鍾靈伸頭向城隍廟裡一看,還真的有“鐵口算命”的招牌。
不過,今天時間晚了,來不及再去打探情況,鍾靈也就跳上牛車,叫趙子獲往村子裡趕。
因爲,還要組織小夥伴們上山摘拐棗呢!
當然,鍾靈臨路過“邱糖記”糖鋪,順路買了10斤的綿白糖帶回去,這綿白糖在農家也是珍貴之物,只有逢年過節做粿的時候才捨得一用。她還順便買了些糖疙瘩,準備帶回去分給大家吃。
再說,鍾靈去查這件事,也只是出自莫名的直覺,並沒有非查不可的理由。
若論起來,要說爲什麼會去查這個老肺癆,可能還是因爲他和趙良駒的詭異關係吧!
而趙良駒據說又和阿爸是從前的好朋友,可是現在又是路人甲乙一般,這也着實令人猜疑。
可能就是這些扭麻花一般的關係吧,所以鍾靈才起了這份份外的好奇心。
“趙大哥,今天太謝謝你了。喏,這些綿白糖,你拿回家給你阿母蒸饅頭用吧!”
鍾靈到了村子,下車後,就把一個油紙包裝的綿白糖遞給趙子獲。這是她在鎮上的糖鋪買的。
“不用啦,阿靈,你太客氣了!”
趙子獲臉上一紅,趕緊推辭。
“不行,你不收着,我以後不敢叫你啦!”
鍾靈把綿白糖放牛車上,拉着弟弟就跑了。留下少年郎原地惆悵。他打開油紙包,一看,裡面竟然還有幾塊糖,他拿了一塊放到嘴裡一吃:嘿,真甜。
“阿母,這包糖給你吃!我們賣柺棗賺回來的。”
鍾靈一到公用水井那裡,就看到丁先鳳正在洗蘿蔔,手凍得和紅蘿蔔一樣,通紅通紅的。
“哎呀,你們留着自已吃,阿母是大人了,不喜歡吃甜的。”
丁先鳳哪裡捨得吃糖呢,這個年代,糖和白麪、白米一樣,都是很珍貴的東西,平時根本就吃不到。
“來,二嬸,小姑姑,你們也有。”
鍾靈乖巧地將手裡的糖塊,一人往她們嘴裡塞了一塊,頓時,大家心裡都甜絲絲的。
“阿母,我們在鎮上吃過東西了,中午就不吃飯了。”
鍾靈和丁先鳳打過招呼,便和鍾嶽呼嘯一聲,離開了公用水井,轉眼不知去向。
路過村裡宗祠的時候,鍾靈不由地看了看宗祠邊的一棟一進院落的土坯舊厝,對鍾嶽道:
“這就是趙良田的家嗎?”
“是啊,他住左邊的護厝,右邊是趙大叔的。不過,趙大叔比較少回來。”
鍾嶽點了點頭,他對村子裡的情況還是比較瞭解的。
“走吧,我們上山吧,趁着大霜降了,拐棗這時候特別甜。”
鍾靈道。
“姐,山上還有野生的金桔呢,你要不要也去弄些做蜜餞,我看你買的糖挺多的!”
鍾嶽提出了自已的建議。
“金桔?好啊,這玩意吃了能化積消食,如果年節,肯定能大賣!”
鍾靈發現,自已不知不覺就成了做山貨生意的商家了。
“好,那得再往高一點的山上走,我多帶幾個口袋。”
鍾嶽便進村招呼那些孩子了。
由於有了上次賺到錢的經驗,孩子們一叫就來,很快就集齊了20多個孩子,大家象是去春遊一樣,快快樂樂地上山了。
到了目的地,不用鍾靈指揮,大家個個快手快腳,恨不得多摘一些,可以多換些銅錢。
這些銅錢,可是他們不多的額外收入。以後去鎮上,可以買肉包,買糖吃。
正想着糖呢,鍾靈已經打了招呼,一會兒採完拐棗,一人可以發一塊糖。
同時,如果願意再往上山裡採金桔的,可以加錢。
除了個頭較小的孩子,頓時又有幾個孩子站了出來,鍾靈選了幾個機靈個大的,其中就有劉伯的孫子傻強。
“阿靈,你們上次要辣椒,我已經都採來了,回家就拿給你們,昨天還在太陽下曬了一天,基本上都幹了,你要不放心,再曬曬就行了。”
傻強辦事並不傻,挺靠譜的。
爲此,鍾靈當場現付了傻強六個銅錢,把孩子們的眼都看綠了,紛紛道:
“阿靈,以後你要什麼,就叫我們!”
就在採野生金桔的過程中,鍾靈意外地發現,這山上竟然還有大片的野生佛手柑,這東西醃起來可是上好的蜜棧啊,能止咳平喘,化痰生津,沒想到這裡都黃在樹上,也沒有來採。看來,這個時代的人並不懂得它的價值。
鍾靈趕緊招呼孩子們幫她採了一袋……看着樹枝上還有的佛手柑,鍾靈想着要趕緊找日子把它們都摘下來,化成自已的“小金庫”。
到傍晚時分,鍾嶽帶來的六個口袋都裝滿了,這次拐棗也有快兩百斤,而金桔也裝了一口袋,佛手柑也裝了一口袋。
大家滿載而歸,高高興興地擡着口袋回村了。
丁先鳳幾個,已經開始切蘿蔔條了。見鍾靈指使孩子們擡了幾個口袋回來,不由得吃了一驚,問道:
“阿靈,你們這袋子裡裝的是什麼?”
“拐棗啊,阿母。鎮上一個大鼻子洋鬼子要收,我都賣給他的。”
“啊?這東西還能糊弄洋鬼子?”丁先鳳聽了先是愕然,接着不由莞爾一笑,“你外公外婆整天在鎮上做生意,也接觸過洋鬼子,他們可沒那麼好糊弄,你能賣得出去,算你有本事。”
“阿母啊,我想外公外婆了,什麼時候能帶我們去看他們?”
鍾靈隱隱記得,自已很小的時候去過一次江晉,外公外婆就住在那裡,但長大後卻好久沒有隨阿母回去過了。
“快了吧,等過了年,閒了再去!對了,今晚上磨地瓜粉,你們倆可不能再偷懶了,不然奶奶有意見了。”
《家有餘糧》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