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年夜飯格外豐盛,可能是平時伙食大大改善的緣故吧,以往最吸引鍾嶽的炸肉丸有點失去吸引力了,要是往年,炸肉丸還沒下鍋,鍾自強在案板上切肉的時候,鍾嶽就已經在案板邊上打轉了。
有一次,饞肉的鐘嶽還順手撈了兩塊生肉就往嘴裡塞,嚇得鍾自強趕緊把肉從他嘴裡扯出來。
不過,隨着家裡生活的改善,鍾嶽的“欣賞”水平也大大提升,不象過去那樣,大過年的只知道往嘴裡扒好吃的,味道還沒嘗清楚就直接下肚了。
不象現在,吃年夜飯不再是一年一度翹首以盼的美食之夜,而成了一家人團聚、交流親情的溫馨之夜。
吃完年夜飯,就要開始貼春聯、插春枝,佈置出喜迎新年的喜慶氣氛。這時,富貴嫂就笑吟吟地走了進來,手裡還拿着兩根連着青青蔗尾的甘蔗,道:
“這是田裡自己種的,給你們做門蔗!”
“哎呀,多謝富貴嫂了,我還忘了這件事。”
“我下午過來看,見你都沒備着,就知道你忘了。”
富貴嫂笑咪咪得,覺得自己做了樁雪中送炭的好事。
丁先風接過甘蔗,連連道謝,看到富貴嫂還帶着孫女小喜,趕緊抓了一把花生糖、一把瓜子、生仁,裝在小油紙兜裡,就往小喜手裡塞去。
等富貴嫂走了之後,丁先風便叫鍾靈找來紅紙,將兩根甘蔗用紅紙圍住,然後將這兩根甘蔗擱在房門兩側,這叫“門蔗”,方言“蔗”與“佳”近音,寓意進入佳境。
接着,鍾自強調好了漿糊,這漿糊是米漿做的,往年只捨得調上小小的一碗,省着貼,這都是能吃的大米呀,今年雖然兜裡銀錢有了些,但鍾自強還是秉承着莊戶人家一貫對糧食的珍愛,仍是隻調了一小碗,叫鍾靈和鍾嶽要小心地貼,免得不夠了。
今年的春聯比較特別,雖然寫的還是什麼年年有餘、富貴呈祥之類的,但春聯上這些字,可都是鍾靈親手寫的。
這是鍾自強的主意,他覺得女兒這一手字,真是前無古人,就連湯大夫都肯定了,不久前還又特意來找鍾靈索要了些她寫的字貼。鍾自強這是有意要向來拜年的鄉鄰炫耀一下。
雖說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其實,能識文斷字的女子,在莊戶人家心裡地位是很高的。不說別的,識字的話,以後居家過日子、教育子女都是一大優勢,而且肯定比不識字的文盲聰明。
鍾靈不曉得阿爸的這些小心思,高高興興地寫好春聯,又認真地貼好,結果,整個春節期間,所有來拜年的鄉親,都被鍾自強拉着品鑑這些春聯上的字,就連不識字的老頭子也不放過,弄得鍾靈哭笑不得,心道:如果早知道這樣,就把字寫得更漂亮一些!
貼好春聯,由於護厝沒有公媽廳,所以大家都集中到公媽廳裡,看鐘奶奶在公媽廳中間的八仙桌上,擺上隔年飯,有長命菜、發糕等。這長命菜就是將一整株的芥菜切成兩截煮的,取“長”有長命寓意的意思。並插上用紅、黃兩色紙紮的“春枝”,寓意飯菜長年豐足,吉祥發財。
擺好隔年飯,插好春枝,鍾老爺子招呼大家,把薯藤柴枝堆成垛放在大門外的灰埕上,等點燃待其煙繞火旺,從他開始,男人們依輩分跳過這堆火焰,邊跳邊念:
“跳入來,年年大發財;跳出去,無憂共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銀滾滾來。”
鍾靈是第一次過這種年,這和以前城市裡冷清吃完飯看春晚截然不同,充滿着濃濃的民俗氣氛。原來,這種習俗“這叫”過火羣“,象徵燒掉舊歲的邪氣,消災過運,迎來乾乾淨淨,大吉大利的新年。
“跳火羣”後,便是求“如願”。
關於求如願,也有一個傳說。據“搜神記”說:“商人甌明,過青草湖,湖神邀歸,問所需?有一人私語日: ‘君但求願,不必別物’明依言,湖君許之,呼如願出,一少婢也。至家數月遂大富。後歲旦,如願起晏,明鞭之,如願走入畚帚中不見,明家漸貧鍾奶奶叫丁先鳳和鄭金虹、鍾麗花一起,拿出一早備好的新掃帚打掃廳堂,掃完後掃帚畚斗擱在一起,把垃圾堆放門邊,希望如願再從畚帚中走出來,幫助發家致富。本文由";鄉";";村";";小";";說";";網";的網友上傳,";鄉";";村";";小";";說";";網";免費提供閱讀";";
鍾靈是第一次在這個世界過年,一切都是新鮮得很,看得津津有味,覺得這才象是過年呢,年味十足,而且從現在到過年完,一家大小都不許說粗話、歹話,整個氣氛其樂融融。
求完如願,鍾靈見阿公把跳火羣未熄的餘灰掃起一些來,將這些灰添在炭爐中,她便好奇地問:
“阿公,你把灰放爐子裡幹嘛?”
“傻孩子,這叫“添旺”,象徵咱們家以後會更加興旺!”
鍾老爺子樂呵呵地道,今年鍾自強給二老的體己錢也不少,足有二兩銀子,看着原來病怏怏的老大家日子逐漸好起來,鍾老爺子自然是心情大好。
公媽廳中的炭爐燒得旺旺的,大塊的青炭不斷地往裡填着,整個厝上下都掃得乾乾淨淨,春枝、春聯帶來喜慶的氣氛,雖然沒有電視、網絡這些娛樂方式,但一家人圍坐爐旁,這種“圍爐守歲”的方式更讓鍾靈覺出親情的味道。
平素裡大家雖然小有摩擦,但並不影響最根本的親情存在,所以,圍爐守歲過程中,大家嗑着瓜子,喝着茶,聊着天,別提多熱鬧了。而這圍爐守歲最好是能通宵達旦守着,據說這是爲父母添壽。
此時,另一出重頭戲也拉開了序幕,鍾老爺子笑吟吟地從兜裡拿出五個紅包,道:
“小嶽子,今年怎麼沒有吵着‘分圓’了?往年你都是最早找我要的啊?”
原來,這是分壓歲錢呢!鍾靈都不記得自己多久沒拿過壓歲錢了,此時竟然她也分到了一份。
鄉村禮俗,沒有嫁娶的都算是孩子,長輩都要分壓歲錢。所以,就連鍾武強也紅着臉領了一個。
最自然和開心的當屬鍾靈和小嶽子了,按年紀換算,鍾靈過年不過ll歲,如果是前世,她還在媽懷裡膩歪呢!所以她臉不紅心不跳地接過紅包,連連向鍾老爺子道謝,又說了些吉利話,哄得鍾老爺子哈哈大笑。
笑完,看看一臉窘迫的兩個兒女,鍾老爺子又道:
“這過了年,大家又長了一歲,我們也老了一歲,武強和麗花,新年一個娶、一個嫁,那得提上議事日程了。”
“阿爸,不說這個!”
鍾麗花大家都含笑看着她,不由羞紅了臉。
鍾靈發現,其實小姑姑穿上桃紅的新衣,人的標緻也被映襯出來了,往日裡她總是穿着幹活的粗布衣服,又不愛說話,沒有一點存在感,只是需要幹活時,鍾奶奶纔會猛地想到還有一個幺姑娘。
不過,父母疼尾仔,雖然沒有什麼存在感,但鍾奶奶一想到女兒嫁出去後,這麼安靜的性格,要面對婆家一幫人,總覺得有羊入虎口的感覺,所以一直挑挑揀揀,想找一戶人口簡單、家境尚可的家庭才讓女兒嫁出去。
當然,這樣條件的也不是沒有,只是恰好都還沒出現罷了,所以,鍾麗花的婚事也就一天天耽擱了下來。
“阿母,要說麗花的親事,我倒想起了一個人。”
二嫂鄭金虹現在身材開始略顯臃腫了,她嗑着瓜子.就想起了孃家一戶人家,好象還挺適合的。
“哦?那你說來聽聽?”
“是我孃家本家的,有一戶是寡婦帶着兒子,兒子今年大概和武強差不多大,人挺老實本份的,家裡現在開着豆腐坊,聽說日子過得還不錯,去年纔買了兩畝地,準備自己種黃豆來磨。”
“哎呀,那可不行,又種地又磨豆腐,那不把麗花累死啊!”
鍾奶奶一聽寡母帶着兒子,就直搖頭,她知道那從小把兒子拉扯大的母親的心情,那還不把兒子當成眼珠子一樣寶貝?兒媳婦如果有一點對她兒子不好就很容易挑刺,她怎麼可能讓女兒嫁過去受罪呢?
鍾靈看小姑姑低垂着頭,聽到阿母說不行時,似乎鬆了口氣,好象根本就不樂意嫁出去似的。
哎,也是,剩慣了的鐘靈也覺得,嫁一個人是兩個家庭融合的過程,並不是只有兩個人感情好了就能過好日子,如果對方的家庭不如意,最好還是慎重考慮。看來,小姑姑對這方面也有所顧忌呢!
“哎,除了麗花,武強也得打算了。”
鍾老爺子覺得現在一切順遂,大兒子身體好轉了,家庭經濟也好了起來,就是這一兒一女的婚事沒定下來,讓他有寢食難安的感覺。
“阿爸,等我相中哪家姑娘,再叫你上門提親!”
鍾武強笑笑,這段時間裡和鄭公子的歷練,讓他長了不少見識,何況,他心裡還藏着一個呢?更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去和哪家姑娘結親了。
“哪有這樣說話的,等過了年,我就叫鄭阿公幫你打聽一個!”
鍾老爺子見兒子這麼不認真,氣得鬍鬚都翹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