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聞天下的政事堂地方並不大,整體位於皇城之內、宮城之外,不過十餘楹屋舍罷了。
四位宰相於此合署辦公,也只帶部分屬官,他們還有各自辦公的場所。
比如樑芬是尚書令,地盤在尚書省,六部官員皆歸其節制,平日裡也是在尚書省上直。
再比如王豐的門下省、溫嬌的中書省,以及王雀兒的樞密院一一原樞密監陳有根卸任此職,出任衛將軍、太子少傅。
每個人都有各自一攤子事,沒工夫在政事堂吵架,大部分時候還是「友好協商」。
但有時候也有例外,比如有關玄郡公慕容仁的事情。
王雀兒的態度很明確:「此等賊子,包藏禍心,多有不臣之事,何不討之?」
樑芬端着杯熱茶坐在窗前,出神地看着外間的花木,彷彿沒有什麼能打擾他一般。
溫嶠瞄了他一眼,又看向王豐,卻不想王豐也正看向他,遂輕笑一聲,道:「王相欲討之,卻不知發何處兵馬。」
王雀兒早有定計,聞言說道:「棘城李重來報,可發遼東國兵三千、扶余都尉慕容翰部三千、
徒河、巫間二鎮兵五千,外加宇文三部萬人、高句麗兵五千、燕山都護府兵馬三千、幽平二州世兵萬人,合計近四萬人,共同會剿。」
「兵源雜亂,人心不齊,一部不支,諸部皆退,反倒助漲賊人聲勢。」溫嬌搖頭道:「不如暫且放下,後面再做計較。」
他沒有說今年秋後要南征林邑國,不能兩線開戰這種沒水平的話。
如果此時大梁朝的地盤僅限於河南,那麼同時在南北兩個方向用兵,比如一攻淮南、一攻鄴城算是兩線開戰,不可取,蓋因無論怎樣都是調用河南的兵力、糧草、器械、役徒、車馬。
但南攻林邑,動用的是安定多年的長江以南的資源,北攻慕容仁則調用幽平二州資源,撐死了再從冀州支援一些,根本算不得兩線作戰一一平日裡這些地方的賦稅都不會全數運往京師,大部分存於當地,器械亦多取自建鄴、薊城兩大武庫,號稱天下南北二庫。
所以溫嶠從另一個角度進行了反駁,即兵力來源太雜,很多部伍根本不想打,會存着保存實力的心思,具體表現到行動上就是巡不進,坐視別人先開戰,自己等着撿便宜。
可若慕容仁兇狠一點,先集中兵力擊破一部,那麼就有好戲看了。
說白了,這個時候需要一個強有力的人坐鎮後方,統籌全局,讓各部不得偷奸耍滑。
以前是天子擔任這個角色,現在換誰?李重?他或許能指揮幽平二州的兵馬,但宇文鮮卑、高句麗必定會陽奉陰違,遼東國也不好說。
這是很現實的問題,溫嬌提出後,王雀兒一皺眉,道:「李重坐鎮幽平多年,威望素著,君勿慮也。」
王雀兒這話倒也不算假。
李重在當地還是有相當威望的,可以號令相當一部分胡漢兵馬,令其如臂使指一一其實這也是歷朝歷代選人,用人的重要之處,選不對人,沒有威望,光靠朝廷體制可玩不轉邊疆複雜的局勢,
效果方面是有差別的。
見王雀兒堅持,溫嬌又看向王豐。
王豐笑了笑,道:「慕容仁可打一一王雀兒、溫嬌分別看向他。
王豐頓了頓,又道:「也可不打。」
王、溫二人同時皺起了眉頭,
樑芬輕輕放下了茶杯,看向溫嬌,道:「泰真,聽聞你有意攻打吐谷渾鮮卑?」
「正是。」溫嬌並不隱瞞自己的意圖,直截了當地說道:「吐谷渾鮮卑人並不多,部落之間更有些鬆散,正可擊之。若現在不打,給他們幾十年時間,待整合了諸部,可就不好打了。」
「老夫以爲不可。」樑芬說道:「徵西域之時吐谷渾鮮卑非常恭順,提供資糧、馬匹、役徒若干,擊之出師無名。再者,關西諸州積儲爲之一空,尚未來得及恢復。若強行爲之,便要加派,恐不妥也。此事就先放一放吧。,
樑芬發話了,溫嬌便不再堅持己見,轉而說道:「明公言之有理,此事確實可放一放。」
「慕容仁之事一一」樑芬又道:「其人惡跡不顯,再遣人申斥一番,令其遣子入京謝罪即可。
若不願,則奪本兼各職,廢其爵位,詔令其部衆取其首級,代領其職不遲。」
王雀兒還是有些不樂意,但在見到溫嬌、樑芬反對,王豐不表態後,他也放棄了,嘆道:「給了一次又一次機會,還要給幾次?昔年我坐鎮平城,但有不從,立時誅之,而今你等心慈手軟,久之必有大患。」
樑芬笑了笑,道:「大事要緊,這些都可以放一放。」
王雀兒不再說話,低頭翻看起了其他奏疏。
******
午後,又一批奏疏被送到了政事堂。
屬官們粗粗掃了一遍,然後分門別類,分置於各處,供四位宰相取閱。
「車師後國廢藩置郡後,頗有些騷動,如何處置爲妙?」溫嬌將手中的奏疏遞給了樑芬,問道。
「老夫看過了。」樑芬讓小史把奏疏傳給王豐、王雀兒二人,說道:「令駐軍嚴加防備即可,
無需大動干戈。」
「樑公此議甚妙。」王豐讚道:「有數營精騎彈壓,必無大事。不過或可令高昌國儘快派人接手,越早越好。」
「勾連匈奴者,須得明正典刑。」王雀兒補充道。
這一點大家都沒意見,於是很快形成了決議,由中書舍人當場草擬詔書,攜至門下省審批。
「去歲十月置紀南龍驟府,今人員齊備,右神武衛似可編組。」許是爲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王豐晃了晃一份奏疏,說道。
樑芬、王雀兒、溫嬌三人都沒意見,很快通過,將弋陽郡之木陵、白沙、蘭溪、安豐郡之零西、廬江郡之霍山、江夏郡之黃城、橫尾以及南郡之紀南,總計八府編爲右神武衛。
看得出來,左右神武衛諸軍府九千六百衛士多位於荊州江北諸郡地域之內,主要任務就是彈壓荊州地界。
去年朝廷還在東海郡置紀城,於廣陵郡置江都,於東萊郡置萊山,總計三個零散龍驟府。
至此,全國府兵數量已至14萬2800人,今年還將繼續增設三到四個軍府。
在這件事上,政事堂的宰相們不會有任何猶豫,只要農田、部曲足夠,看到就通過,然後撥給錢糧、種子、農具、耕牛,丈量田地,將一切辦得妥妥帖帖。
原因也很簡單,這是今上非常重視的事情,在這件事上不要和他作對,沒好果子吃的。
另外,現在太子似乎對府兵的印象也越來越好。邵家父子二人都在推動此事,你阻攔作甚?
「漂渝津去歲返航時失了兩艘船,今請橫嶼船屯撥給新船。」王豐繼續說道:「我聞橫嶼船屯的船隻都將撥往石頭城,是否還有餘裕支援漂渝津?」
「有的。」樑芬輕聲說道:「應下此事便可。另需自博陵等郡調發糧豆三十萬斛,連同流放犯人,悉數發往樂浪、帶方二郡。儘快操辦吧,勿要遲疑。」
其他三人心神一凜。
天子給自家長子劃拉東西,你就別在這件事上犯傻了,沒意義的。
齊王也是個苦命人,被髮配到了極遠之地,天子心中怎麼想的,衆人心裡都有點數,別拖了,儘快辦理即可。
「江南去歲遭災,丹陽等五郡請免錢糧若干,而今歲又要打仗,如何處分?」溫嶠拿出一份奏疏,讓小史挨個傳閱下去。
王雀兒看完之後,只道:「免就免,穩定人心最重要。只需提前預留出南征林邑所需錢糧即可。」
免的是去年的賦稅,而南征動用的是歷年的存糧,兩者之間並無必然聯繫,辦還是能辦的。
而在簡單商議一番後,四位宰相共同確定了免錢糧的具體範圍,儘量減少影響。
意見統一之後,又是當場擬旨,發往門下。
隨後還有其他一些事情,皆很快處理完畢。
一直到華燈初上時分,三位政事堂宰相一一樑芬已然回家去了一一才收拾物品,離開了衙署。
王豐、溫嬌二人才進入政事堂沒多久,還處於新鮮興奮期,尤其是王豐。
他以前不太喜歡太過龐雜的庶務的,但最近卻一直處於亢奮狀態,千勁十足一一庶務也分三六九等的,關係到全天下的庶務就非常帶勁了,王豐很賣力。
另外,他還爲五原國、定襄郡、涼城國、朔方郡爭取到了賑災糧,蓋因去年冬天雪大,諸部凍死了不少牲畜,急需賑濟。
溫嬌則爲發配到危須國的犯人爭取到了三年免稅的權利,甚至還從高昌、龜茲調撥了一批農具、種子過去,同樣爲西域軍民爭取到了好處。
而除了這些庶務之外,其實還有幾個官員任免。在這件事上,四位宰相沒有過多爭執,彷彿有默契一般,三兩下便敲定了。
王豐賣了個人情的同時,也在默默觀察,
他同樣有一堆人要安排,他也要經營自己的勢力,不然辦事都辦不好。或許,下一次遇到這種事情,他便可以理直氣壯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了。
這就是政事堂,執掌天下權柄的中樞,不好好踐行自己的意志,不是白當宰相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