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

岳雲展開千里鏡,仔細觀察潼關的城頭,發現旗幟還是金國旗幟。這說明潼關還沒被吳璘的秦兵佔領。突然,潼關的東向的關門突然打開,從關城內馳出一支數百人的金軍騎兵。

岳雲心裡清楚,這支部隊肯定不是奔着自己來的。因爲他身後的這五千漢軍離潼關至少還有兩裡地的距離,肉眼望去,雄偉的潼關城樓也不過是聳立在地平線上,拳頭大點的物件。

“傳我軍令,全軍後撤二十里!”岳雲心中揣摩幾番,就猜測到潼關中金兵出了什麼狀況,斷然下令道。

“大皇子,我們頂風冒雪的進抵到潼關城下,爲何未經一仗就要撤?”姚震疑惑不解的問道。

岳雲淡然一笑,回道:“這潼關以東十里範圍內就是我大漢帝國的控制區域。如今,潼關城中有小股金兵出城而來。他們只能是去做一件事,就是劫掠糧草物資。而他們只有在糧草匱乏時,纔會在這種天氣,冒雪冒險出城。說明他們的西面很可能也大軍壓境,封絕了他們與外界的聯繫。我們恰恰可有利用這一點攻取潼關。現在,暫時撤軍到外圍,是爲了避免打草驚蛇。”

岳雲所料的不錯。半個月前,十萬秦軍兵分五路進攻陝西,金國的京兆路京兆府(西安)終於被其中一路兵馬攻陷。隨後他們兵鋒東向,直取潼關。

潼關的金兵由此斷絕了與陝西和河東金兵的聯繫,存於關城中的糧草坐吃山空,到了大雪紛飛的時節,只能冒險出城掠食。但此時潼關西邊有秦軍大營封堵,所以他們只能到東邊漢軍控制的地面上來劫掠。

……

柳莊是虢州盧氏縣西郊最大的一個莊子,距潼關僅十五里,有三百戶人家。這一天剛剛拂曉,村莊中的狗吠之聲陸續響起。村外的雪原盡頭處騰起一陣白霧,數百鐵騎飛馳而來,村中噹噹噹的鑼聲震天響起。村民們迅速的向莊子正中的塢堡聚集而去。

柳莊本沒有城牆,但本漢軍光復後不久,爲了防範西面的金軍,本地鄉民開始自發的在柳莊民居聚集外圍搭建一圈寨牆。只是到了寒冬臘月,土地凍硬之時還未完工,留下四段等待建大門的豁口,要待來年春暖之時才能繼續開工。

不一會,那數百騎金兵就從四個豁口處馳入村中,有的衝入民居挨家挨戶的搜索。有的跟着那爲首的金兵千夫長,圍着那大門緊閉的塢堡策馬兜了一圈,卻發現這塢堡院牆高大厚實,且被潑了大量的水,現在已結成堅硬的冰牆。

塢堡院牆牆頭後站着手持棍棒刀叉的村民,有的人甚至操着弓弩。他們只胸部以上露出牆外,正對金兵怒目而視。

此時搜索的金兵返回到千夫長身邊,報告說村莊其它地方都沒發現大量糧食,只在百姓的房屋中發現日常所用的少量口糧。

千夫長冷哼一聲,說:“糧食肯定都在塢堡之中,兄弟們,打下這塢堡,我們就有糧食吃了。”說罷,他吹了幾聲呼哨,已有十幾騎金兵拖來一根大木,奔馳到塢堡附近,跳下馬來,徒步扛着大木向塢堡衝去。

“嗖,嗖”的箭矢破空之聲隨之而來,十幾支箭矢向撞門的金兵襲來。雖然準頭不佳,但亦有幾支箭矢射入金兵襖甲之中,幾聲慘呼痛哼,數名金兵的身體癱軟到雪地之上。

那大木將塢堡大門撞的咚咚只響,卻是紋絲不動,顯然大門後堆壘着沙包之類的東西。突然,一大股熱氣蒸騰的液體凌空潑下,原來是剛剛燒開的滾燙開水。將靠前撞門的數個金兵燙的皮開肉綻,滿地打滾。

金兵千夫長氣急敗壞的叫道:“堆柴,放火燒!我看這些老鼠往哪躲。”

此時,村莊外突然傳來號角聲。千夫長一驚,心想【難道是漢軍來了?】隨後又鎮定下來。一名負責外圍警戒的金兵慌忙來稟報:“漢軍,漢軍殺來了。”

千夫長冷哼一聲道:“慌什麼慌,盧氏縣縣城中也就千餘漢軍,而且都是歸附漢國的原漢人金兵,他們來的正好。在此將他們殲滅,就可輕而易舉的拿下盧氏縣城。兒郎們,隨我殺出。”

數百騎金兵策馬就向柳莊圍牆東邊的豁口處殺去,剛衝到附近,就發現漢軍已在豁口處排成陣型。隨之騰起一陣白煙,火槍的砰砰之聲如同爆豆般炸響。衝在最前的十幾騎金兵在馬嘯嘶鳴中翻滾到雪地之上。

這些金兵大多沒領教過火槍之威,還在不知死活的向前衝去。上百杆火槍分爲兩批,輪流持續開火,每兩息就是一輪齊射。那名千夫長的坐騎被鉛彈射倒,他翻滾在地後剛要站起來,頭部胸部又中三槍。撲倒在雪地之中。

這些金兵別說靠近豁口,他們連近身漢軍十步之內都做不到。在金兵傷亡上百人後,那被火槍所傷之人的淒厲嘶喊和那面部中槍,血肉模糊的屍身才讓他們恐懼起來。他們總算明白了那冒着白煙,噴着火焰的鐵管是殺入利器,紛紛向村莊西邊逃去,到了西邊豁口處才發現,這裡也被漢軍堵住了。

此時大批漢軍背嵬策馬衝入村莊,搜索追殺着在村莊中亂竄的金兵,他們手中舉着已經上了火的火繩短銃。

在砰砰的槍聲中,這些以契丹人爲主體的金軍騎兵已是魂飛魄散,紛紛跪地祈降。岳雲此時才策馬步入柳莊,對身邊的令兵開口說道:“傳我軍令,仔細搜索村莊,不得走脫一個。”

……

冬天黑的特別早,剛到晚飯的時間,天色就黯淡下來。潼關東面城下,回來一彪金軍騎兵。他們中的一名百夫長開始高聲叫道“我們回來了,快開關門。”

城樓上一名頭目顯然認識這名百夫長,聽到他的聲音連忙吩咐手下放下吊橋,打開城門。邊做這些還邊向下喊叫:“你們這回跟隨耶律都統打的草谷收穫不小吧。”

對方卻是許久沒有迴應,那頭目向城下一望,數百騎的隊伍正在魚貫入城。

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十一章 亂襲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十章 洗腦所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一卷 甲申正月
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十二章 家宴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七十六章 失蹤的關羽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十二章 憂慮的朱元璋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十五章 即刻登基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十一章 亂襲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八章 男女大防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三十八章 愛惜糧食的程咬金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十四章 包衣啊哈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四十六章 通信線路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十章 洗腦所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一卷 甲申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