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

“轟隆”…”咔擦..擦”。終於一發由加農重炮射出的鏈彈擊中應天城儀鳳門那鉚着鐵皮,厚達半尺榆木閘門。鏈彈巨大的衝擊力將城門撕開一個臉盆大小的孔洞。

緊接着,一發又一發的實心炮彈,鏈彈,葡萄彈打在城門之上。孔洞越來越多,最終整個城門被撕裂。一發直徑七寸,重達近百斤的實心炮彈正擊中城門的門閂上,那精鐵打造的門閂被生生打彎,在空中飛行了百十步,將一名從城中大街上跑的倒黴兵士攔腰斬斷後才落到地上。那包裹在城門上厚達三毫的鐵板破裂處,已翻卷成一朵朵鐵花。

此時,戰艦上的大小臼炮開始越過城牆,向城牆後隨機拋射炮彈。大批漢軍兵士這才沿着搭好的浮橋跳板向岸上衝來。

城頭的明軍火力已經完全被瓦解,漢軍燧發槍手在沒有絲毫抵抗的情況下,穿過碎裂的儀鳳門城門,進入城中。並沿着城牆梯道向上攻去。

那些駐守在城頭的明軍兵士早已被猛烈的炮擊弄的魂飛魄散,少數一些悍勇兵士組織起來試圖攔截住順着梯道上來的漢軍。卻在砰砰的槍聲中,被上着刺刀的燧發槍射殺當場。片刻後漢軍的旗幟就飄揚在儀鳳門的城頭。

……

劉伯溫儘管心中篤定漢軍不會真的從儀鳳門攻城,但聽着越來越猛烈的炮聲也心慌意亂起來。他不時的吩咐人去打探,是不是因爲漢軍又開始炮轟其他什麼地方,才讓炮聲越來越密集了。等來的答覆是,漢軍自始至終只攻擊儀鳳門,並無攻打其它地點。此時他才隱隱的感覺不妙起來。

就在他準備吩咐兵士準備車駕,前去親自查看戰場時。又一名總旗級別的令兵闖入劉伯溫的府中,急切的高喝起來:“報!…啓稟大人,漢軍已經攻破儀鳳門!“。此時,距離上一個令兵稟報不到片刻時間。

正在用早膳的劉伯溫驚的筷子都掉落在地上。他索性連另一支筷子也順手丟在桌上,起身就走。邊走邊吩咐家僕兵丁準備車駕。然後向那令兵問道:“儀鳳門是怎麼被攻破的?那儀鳳門城門用十門碗口巨銃三十步內齊轟也轟不開。用威力最大的回回炮也砸不開。城牆就更不用說了。至於攀牆而上,那城頭成百上千的碗口銃炮,還有數千手持各種弓弩火器的兵士難道是擺設?別說攀城了,只要上岸就會全部在炮火下化爲齏粉。“

不等令兵回答,他突然頓住腳步驚道:“難道是我軍出了叛將,臨陣叛變倒戈,將城門獻給漢軍了?“

“啓稟大人,漢軍就是用銃炮硬生生的將城門轟開的,您去了現場就知道了,卑職也不知道該如何描述。”這名劉伯溫的親兵總旗無奈的說道。

“老夫知道漢軍銃炮厲害,卻想不到漢軍銃炮竟厲害到如此程度。不過不要緊,我們在獅子山秀團山還有應天大營中以及城頭上還有足夠兵力去圍殲入城的漢軍。”

漢軍並沒有如劉伯溫所說立刻涌入城中,而是佔領了儀鳳門城樓後開始鞏固城門城樓城頭處的陣地。並且押解着大批從城頭俘虜的明軍來到城外,讓他們去挪開儀鳳門城外那些拒馬鹿角障礙物。這些障礙物反而被用於鞏固城門內側的漢軍陣地。

劉伯溫到達應天城北的明軍大營時。漢軍已從江邊到城門間開闢出一條通道。大批裝備物資被馬車一批批運送到城頭上。其中包括有各種尺寸的臼炮,防守陣地用的子母連發鷹炮。當然還有它們用的彈藥。

劉伯溫一進大營,衆將就圍攏上來。齊齊勸諫道:“大人,漢軍火力兇猛,我們還是趕緊掩護皇室宗親,重臣家眷撤吧。”

“是啊,誠意伯,現在城門已破。爲了皇室安危,我們不能犯險死守了啊。現在趁着漢軍還沒大舉入城,因速速護送皇室撤退。”

劉伯溫將眼一瞪,高聲喝道:“敢言棄城逃亡者,殺無赦!”見本來嘈雜喧囂的衆將不再發聲後,放才放緩語氣說道:

“那漢軍雖然火器犀利,火力猛烈。但也不過就區區數千兵力,帶的彈藥肯定也是有限的。你們何至於如此失魂落魄啊。當年陳友諒十餘萬大軍來攻,我們不也輕而易舉將其擊潰了嗎?”

劉伯溫說了一番提振士氣的話語,方纔開始軍力部署,他還是準備等漢軍入城之時,將漢軍圍堵於北城牆,獅子山,秀團山和明軍大營間加以殲滅。他倉促之間沒有去了解漢軍攻佔儀鳳門的細節,否則他斷不會做出如此決策。

“轟隆”一聲巨響,一枚重型開花彈在明軍大營的空地上炸響。劉伯溫與諸將感覺如同夏天雷暴天時已顆炸雷在耳邊響起。衆人都是驚懼的一呆。

儀鳳門城樓上的漢軍兵士開始用數百具各種臼炮,大量單兵手榴彈投擲器向獅子山,秀團山,和明軍大營拋投彈藥。獅子山與秀團山海拔只有幾十米,架設城頭的臼炮能輕易將炮彈射到它們的山頭。

轟隆一聲震天巨響,整個應天城都在震顫。獅子山明軍據點中堆積彈藥的倉庫被一發開花彈碰巧命中後發生殉爆,山頭頓時騰起滾滾濃煙。安置在山頭上的回回炮全部化爲灰燼。碗口大銃全部變爲廢鐵廢銅。

片刻後,害怕遭同此厄運的秀團山明軍據點兵將們也棄陣逃亡。紛紛順着秀團山的西麓跑下這座只有十餘仗高的小丘。

這一聲巨響將明軍大營中故做鎮定的劉伯溫驚的也坐不住了。此間他已詳細詢問了前方兵士各種交戰細節,方纔知道漢軍有臼炮和開花彈這種超時代武器。

他知道不能在坐等漢軍鑽籠子了,自己必須主動出擊,否則漢軍就是這樣用炮轟就能將明軍轟垮。

“傳我軍令,全軍出擊,務必要重新奪回儀鳳門,並將漢軍趕回江裡去。”劉伯溫高喝道,他的一生從沒有如此狼狽過。

駐守明軍大營的相當部分是朱元璋的親軍十二衛的精銳,在當下情景下,依舊鬥志未失,按照劉伯溫的吩咐迅速編排出軍陣。要向漢軍做自殺式衝鋒。

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二十章 毒計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八章 買賣人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三十章 陣戰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十章 立威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九章 歸義伯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
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十九章 張濟入南陽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六十章 馬市誘餌第十七章 說服楊沂中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二十章 毒計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七章 何爲大義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五十章 軍中紅顏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五十一章 “逃兵”司馬穎第八章 買賣人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三十章 陣戰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十章 立威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十三章 初戰曹操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九章 歸義伯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九十三章 打通商於道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八章 火繩機銃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三章 虛張聲勢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二十九章 帝姬與傳國玉璽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