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天師

楊任焦急的等待着呂布。對方終於來了,但卻不是他想象的潰敗樣子,而是一支正常的威武之師。

自己五千人的兵力除去兩千“圍住“西城,另外三千兵力沿着河岸一側河谷構築了這道防線。

按計劃,這防線並不是爲了固守,只是用於阻攔逃竄之師,防止他們逃入西城。至於徹底擊潰殲滅對方的任務,是由楊任與張衛的主力來完成。

但現在,呂布主力來了,楊任與張衛的影子都沒見到,這不禁讓他心裡疑慮起來。對方陣中一將躍馬出列,高聲叫陣,喝道:“楊任,速速投降,我家主公尚且能饒你一死。你是不是還在等楊昂張衛,別在做夢了,楊昂張衛軍已經徹底覆滅。“。

此將正是高順,他說完就向這邊丟來一物,一名楊任軍的兵士小心翼翼的爬出壁壘,拾了那東西后一溜煙就跑了回去。楊任一看,是楊昂的人頭,不禁嘆了一口氣。接着張衛也被押到陣前,垂頭閉目,一言不發。

呂布軍已經開始在列陣,劍盾重步兵,陌刀兵,柺子馬,鐵浮屠,這些精良兵甲一隊隊一列列在楊任的視野中掠過。【沒任何取勝甚至逃亡的希望】他心中想到,回頭看看身後這些目光中閃爍着驚懼的兵士,終於做了投降的決定。

……

兩萬呂布徵西大軍安全通過漢水的峽谷河道,進入一眼望不到邊的漢中平原。呂布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差,這崇山峻嶺之中秦嶺大巴山脈之中竟然藏着這麼大一塊寶地。可耕種的土地面積有一百八十萬畝。如果深耕細作,與東三縣一起養活百萬人不是句虛話。

實際上在夏華所來的那個時空歷史中,張魯巴掌大的漢中人口就有劉備的益州數郡人口的一半。

城固三天就被呂布軍攻克,大軍繼續西進,兵鋒直逼南鄭。柺子馬和鐵浮屠進入漢中平原後,如魚得水,縱馬馳騁。攻克城固後,他們半日就抵達了南鄭,導致張魯剛要逃往巴西,就被封堵在南鄭城中。

在呂布主力抵達南鄭後,他們立刻分成幾路出擊,數天之內就逼降了漢中平原上的各縣各鄉。張魯的主力在西城之戰中幾乎完覆,南鄭只有守軍五千人。

呂布對南鄭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圍城,這期間又派出大批英雄獵人,陷陣銳士攻陷了漢中盆地南部巴西地區山谷中的一些小縣。最終張魯扛不住,開城投降。

張魯投降後,又有漢中周邊山溝中的七大姓蠻夷君長前來歸附。原張魯掌控的巴西巴中各縣大多被傳檄而定,少部分投靠了劉璋。至此,整個大漢中地區基本被呂布收入囊中。

呂布又在南鄭逗留了一個月,做完各種人事安排,兵力部署,才帶着張魯,張衛,領兵返回築谷。

他剛步入築城的宮殿,就看到了在一起玩耍的貂蟬和婉兒。貂蟬見是呂布,盈盈一拜:“夫君回來了,怎麼也不着人提前通知妾一聲。“

“我乘船回來時順水順風,一日便到,斥候也沒我走的快。“呂布笑着答道。一家人寒暄一番自是不說。獨自回到書房的呂布打開系統面板,查看這一趟的積分收穫。

【臨時任務“攻佔西城“完成,獲得積分獎勵5000】

【臨時任務“攻佔上庸“完成,獲得積分獎勵3000】

【主線任務“佔領漢中郡“完成,獲得積分獎勵7000】

呂布思索着該怎麼處置張魯張衛兩兄弟,如果將他們放歸於江湖,難保他們不再利用五斗米道重回漢中興風做浪。如果將他們封個侯什麼的,再禁足於封地。可漢廷並不在自己掌控中,沒有名義給他們封爵。

況且自己的地盤都在漢中或漢中附近,最後還是難保他們興風做浪。他們用五斗米道給漢中地區百姓洗腦多年,樹大根深,要是想作肯定作的起來。

【洗腦?】呂布一拍大腿,自己的城中不是有個洗腦所嗎?怎麼把這茬忘了。雖然洗腦後會讓智力有所降低,但肯定不影響他們在信徒中的威望和地位。

……

這一天,張魯被呂布請到築城,張魯進了築城後,東張西望,十分好奇。口中問道:“溫侯此次召我前來不知道是何事。“

呂布哈哈一笑說道:“就是想與天師論論這修煉飛昇之道。“

張魯停下腳步,看着呂布問:“哦,溫侯對修仙飛昇也感興趣?“

“不瞞天師,我這城中有一法器,能讓人暫時飛昇,入仙界一觀。“呂布眨着眼說。

張魯搖頭表示不信,緩緩語道:“修煉修仙飛昇都要講求至真至誠,完全靠人的精神境界來提升,怎麼可能以身外之物來實現,更何況暫時飛昇,入仙界,聞所未聞。“

“天師若是不信,可隨某一觀之,就知我說的是真還是假。“呂布這句話說完後,倒是勾起了張魯的好奇心。他想【反正自己這條命在對方手上,要想謀害自己也用不着耍手段,也罷,就看看這廝弄什麼名堂。】

於是,兩人來到洗腦所。呂布對張魯說道:“請天師坐到這張椅子上,自有法使用法器送天師去仙界一遊。“。張魯大大咧咧的往椅子上一坐,心想:【來吧,反正要殺要剮隨你的便。】

“噹噹“幾聲金屬碰撞之聲,張魯的手腕,腳腕,脖頸皆已被鎖釦扣牢。張魯心中大驚【呂布這廝果然要對自己動手,早知道寧死也不投降了】

呂布卻安慰道:“天師莫慌,飛昇之時,爲防止肉身亂動,纔有如此裝置。“

張魯這才稍稍放下心來,就看到一個紅銅圓鼎向自己腦袋慢慢扣來。索性心一橫,兩眼一閉,等着飛昇。

只見張魯一陣哆嗦,而後全身像散架一般癱軟到座椅之上。取下裝置後,好大一會他才恢復到正常狀態。只見他刷的一下站起來,向呂布叩拜道:“屬下張魯叩見主公。“

“天師快快請起,本侯令你入漢中招撫各路五斗米道弟子,保一方平安穩定。“

“屬下謹遵主公之令。“

接着呂布又將張衛召入築城洗了腦。

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九章 平英布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十二章 易主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二章 刺董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十章 洗腦所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章 浮海洲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五章 奪宮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五章 漢營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
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九章 平英布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十二章 易主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二章 刺董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十章 洗腦所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七十三章 耐不住寂寞的關羽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六章 錢塘黑影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二十四章 山海關之戰第二章 浮海洲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五章 奪宮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三十章 兵不血刃入長安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三十四章 故人相逢第四十九章 二王伏誅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五章 漢營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四十一章 光復之後第三十二章 馬娘娘被俘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