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

霍家堡位於上黨郡晉城以東十五里處,它的東邊就是太行山,南邊是王屋山。之所以叫霍家堡,是因爲早在兩百多年前的王莽篡漢時期,此處就被本地豪強建了一個塢堡。

這個鄉里因爲此塢堡的存在,在黃巾之亂中保全了大部分鄉民。但此後鄉里被迫常年給黑山賊納糧納貢,否則不可能與黑山賊長期抗衡下去。更何況靈帝時,黑山賊得到了朝廷的招安,有了身份,變成了黑山軍。鄉人若再抗擊黑山軍就成了反抗朝廷。

然而,現在呂布軍來了,別說他們根本不願意向黑山賊交糧納貢,就是想給也不敢給了。因爲呂布敕令,幷州各鄉各里若向張燕的黑山軍交糧納貢,按通敵資敵論。

此時,霍家堡的亭長霍思查看着塢堡後將要成熟的小麥莊稼,感嘆道:“今天是難得的一個豐收年啊。”猛然,他耳中聽到一陣急切的鑼響。霍思愣了一秒,馬上就反應過來【壞了,黑山賊來襲!】

隨着鑼聲,正在塢堡外的進行各種事務的農戶紛紛跑入堡內。青壯們紛紛從堡內武庫中取出槍矛刀戟等物,庫內甚至還有十二具蹶張弩。霍思自己拿了把弩,帶了十發箭矢,又挎了把環首刀登上塢堡牆頭。塢堡的烽火臺已經將狼煙點起,滾滾黑煙騰空而起。

霍甲堡內雖然有通信站,但這個通信站僅僅是中轉站,並沒有編譯員和解碼員,所以不能收發信息。敵襲的信息首先要通過烽火臺傳送到最近的晉城縣,再由縣裡的守備長官判斷是否要向其餘縣發送信息。

霍思眯着眼向遠處看去,黑壓壓一片衣衫破舊的人正迅速向霍家堡而來,人數至少有千餘人,領隊的正是張燕部將何阿牛。霍思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塢堡內當下只有六十多名青壯鄉勇。所幸的是,堡內還駐有一伍的郡縣兵二十五人。這二十五人都是弩手。

此次張燕總共派出七撥人馬出山襲擾,劫掠。雖然張燕手下有十萬人,但十萬這個數字是男女老幼加在一起的總和,真正15歲以上,60歲以下的男丁也就約三萬人,因此此次行動張燕實際出動了兩成多兵力。

何阿牛很快就“兵臨城下”,他喝令一聲,黑山軍就將塢堡四面圍了起來。此時塢堡內幾十幾支利箭射出,當場就有超過十餘名黑山軍兵卒喪命。連何阿牛身邊的一名親兵都被一箭射穿了胸膛。而後又是一波箭矢襲來,在中箭者的哀嚎聲中,圍攏塢堡的黑山兵們不自覺的各自後退幾步。

何阿牛冷哼一聲,高喝道:“傳我將令,先登死士衝鋒,所有人能都跟着先登死士登城。大刀隊督陣,敢畏敵不前者,斬!”他身邊的親兵轟然應聲後,都策馬飛馳而出,向各部傳令。

此時塢堡內地箭矢還在持續射着,並且很精準的一箭一個射倒敵人。黑山兵卒中,跑出兩百多個披甲者,這些人的武器也比普通黑山卒的精良。他們迅速跑到塢堡前,揚手甩出飛爪,牢牢的抓住塢堡的牆頭,開始向上攀爬。其中不少飛爪是兩個一付,其後繩索帶着軟梯。

也就是片刻間,塢堡的外牆上垂着無數繩索。跑到繩索附近的黑山卒開始向上攀爬。城頭的鄉勇奮力砍着這些軟索,但是發現用普通刀具連斬幾下都斬之不斷。

霍思持弩頂着一個剛從牆頭冒出的腦袋就是一箭,而後大聲呼喊:“大家集中力量殺敵,這繩索是特製的,不容易斬斷。”

一個已經翻身上牆的黑山死士從背後掄刀向他後腦劈來,“噗”的一聲,一支利箭已經射入這名死士的太陽穴。刀落人倒。而另外一名黑山先登死士已一躍跳上城頭,霍思乘其還站立未穩,拔出環首刀,一刀刺出,穿過對方鎖甲,貫穿了他的身體。

此時,越來越多的黑山卒攀繩攀梯而上,一名青壯剛剛用糞叉將一名黑山卒捅下城頭,自己額頭也被箭矢射入,一頭栽倒在牆下。黑山卒的弩手也已經欺近城牆,開始向上射擊。郡縣兵伍長急了,大喝道:“只射對方弩手,壓制對方射擊!”。箭矢開始紛紛向牆下的黑山弩手射去,最終五十餘名黑山弩手相繼傷亡,其遠程攻擊被壓制住。但趁着這個機會,很多黑山卒已經登上牆頭,牆下,大批黑山兵還在繼續向上攀爬。

霍思都有點絕望了,他揮舞着環首刀,瘋狂劈砍着,呼號着要大家頂住。一名黑山先登死士掄刀向一名弩手劈去,刀鋒離後者還有半尺距離時,被後者一箭射入面門。但同時一杆長矛捅入了這名弩手的腹腔。

城頭的守衛已經傷亡接近三十人,其中還包括五名郡縣兵弩手。比傷亡更嚴重的是守衛方士氣的喪失,已有個別膽小的人要向塢堡內溜走,被霍思喝止住。

就在這緊要關頭,一隊騎兵出現在西面的地平線上,並開始加速。這隊騎兵只有百騎,都是呂布的虎賁柺子馬。何阿牛也發現了這隊騎兵,開始驚慌起來,不過他馬上發現對方只有百餘騎,又鎮定了下來。呼喝道:“長矛手佈陣防禦!其餘人繼續猛攻塢堡。”何阿牛心裡明白,如今,只有將塢堡攻下,才能全身而退。因此他要一邊攔截對方騎兵,一邊繼續攻打塢堡。

三百多名手持三米長矛的黑山卒迅速在騎兵來的方向上一字排開,殘餘二十餘名弩手居於其後。包括何阿牛在內的這些黑山賊顯然沒有過步兵抵禦騎兵的經歷,否則不會做用如此單薄步卒抵擋對方精銳鐵騎的傻事。

這些黑山矛兵,未臨陣時,憑想象還感覺不到騎兵的恐怖。等柺子馬接近時,那隆隆的馬蹄聲,微顫的地面,高大的馬身已經讓他們心裡發毛。一些人想跑時,柺子馬的一輪箭矢已經撲面而至。瞬間就有五六十人倒下,剩餘人等轉身撒丫子就跑。

緊接着,虎賁鐵騎如同旋風般刮過戰場,用手中的斬馬刀劈下一顆又一顆人頭。黑山兵此時如同烏合之衆,一觸既潰,潰兵亂哄哄的向東邊的山區逃去。而何阿牛早已策馬先行跑了。

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八章 混戰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十一章 亂襲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一章 廢太子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章 陣戰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章 毒計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八章 混戰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六十章 伐周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
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七十九章 江州之戰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六十一章 北進的黃河第十八章 混戰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十一章 亂襲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十四章 千里突襲衡山水師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四十五章 狂怒的帝辛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七十章 新式投石機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三章 夏日之劫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一章 廢太子第二十章 汝水行舟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十章 坑俘第三十章 陣戰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二十章 毒計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八章 混戰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二十二章 巴蜀解危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六十七章 環狀營壘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六十章 伐周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一百零三章 收復江淮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