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

黃白城部曲營中,一個老卒悄悄掏出一張紙條遞給一個年輕後生,壓低聲音說:“三毛,這是我私留下來一個信,幾百兵士裡就你一個識得幾個字,給我們念念,說的是什麼?”

……

後方屯田接連遭到敵方偷襲的消息陸續傳到關中聯軍營中,頓時人心惶惶。關中地區連年兵災人禍,普通民戶早都絕跡,倖存的人口成爲各個軍閥的部曲,實際就是無償耕做和無償做戰的農奴。所以這些屯田可以說是關中軍全部的糧食來源。屯田絕收意味着軍隊就要斷糧。

一些將領就要帶着自己的部下離營而去,鍾繇一看再不穩定軍心,這架子就散了。連忙召集諸將會議。鍾繇面對着一張張冷若冰霜的面孔,侃侃而談,從驅逐呂布的必要性講到袁紹的援軍就要來了,再講到關中諸將受朝廷封侯封爵的美好願景。

在坐的關中諸將開始還耐着性子,看他避重就輕的說的一套套的,早就不耐煩了。張橫率先拍案而起,喝道:“姓鐘的,你別給我們來這一套套的,我們武夫不吃這些。現在老子的麥子被燒了,你就說明年老子的兒郎們吃什麼喝什麼?”

他這話是粗話,但話糙理不糙。能言善辯的鐘繇竟然無話可對,一時語塞。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的。

跪坐在張橫身邊的樑興拉了拉張橫的褲腳,示意他坐下。嘴上卻說道:“張將軍不可對司隸無禮。”續而又轉頭對鍾繇拱手言道:“張橫將軍一時悲憤,言語冒犯,還望司隸諒解。不過,張橫將軍說的也有幾分道理。司隸單騎赴任,自是理解不了我等拖家帶口之人的辛苦。現在我們後方又遭到呂布攻襲,僅憑我等加司隸一張嘴是平不了呂布的。如此這般,不如大家散了。”

樑興這話翻白了說就是【你家主子曹操就出你這麼一個人一張嘴在這嗶嗶,我們把兒郎和身家性命,糧食全搭上了,陪你在這耗一年,也沒把呂布怎麼樣。現在,老子不陪你玩了還不行?】,鍾繇自然能懂這個意思。

鍾繇想了想,拱手對衆人說道:“我手上還有兩千西涼鐵騎,我自會用這兩千鐵騎殲滅在我後方襲擾的呂布遊騎。至於諸位的糧草損失,一但我們擊敗呂布,將其逼回漢中,潼關自然打開,那時我家主公….,那時朝廷會對各位的損失做出加倍補償。如果大家就這麼散了,那諸位的損失也就是白損失了。更何況,呂布在關中站穩後,會放過你們?”

聽到這,張橫開口說:“如果司隸真能殲滅呂布的遊騎,卑職自甘爲剛纔的言辭領罪,但倘若司隸做不到,卑職只能舍你而去了。”其餘衆將默然不語,只是頻頻點頭,表示默附了張橫這個態度。

此時,一親兵斥候進入軍帳稟報,大家心裡都是一驚。沒有重大緊急軍情,這種場合,即使親兵斥候也不得入內。果然這斥候報出一個讓大家震驚的消息,呂布的鐵騎在大營以北僅僅十里處襲擊了聯軍的運糧隊,現在不知戰局如何。

鍾繇的嘴角抽動了幾下,突然哈哈大笑起來:“踏破鐵鞋無處覓,得來全不費功夫。”又對身邊的親兵吩咐道:“傳我軍令,點起兩千西涼鐵騎,追擊呂布遊騎,但願運糧的輜重營兵士能扛的久一些。”

……

鍾繇的兩千西涼鐵騎趕到事發地點時,戰鬥已經結束。遍地的屍首,還有正在熊熊燃燒的糧車。他們找到一個倖存者,得到了呂布遊騎的大概情況【約有一千騎,戰鬥結束後向東邊而去,剛走不到片刻鐘】

“追”鍾繇下令道。兩千鐵騎呼嘯着向西邊撲去,不久前鋒偵騎就發現了正以慢速小跑移動的呂布遊騎。對方顯然也發現了鍾繇,開始加速向南撤去。

在鍾繇催促下,衆騎緊追不捨。當他們翻過一個緩坡之後,對方不再奔逃,而是列成一線,嚴陣以待。這一千呂布遊騎都是虎賁軍的柺子馬。這些柺子馬增加了披掛在馬胸前的鎖甲,可以在與敵騎對衝時防禦箭矢,又不會太過增加馬匹的負重。

兩軍開始了相互衝鋒,西涼鐵騎用騎弩放出箭矢,柺子馬也射出一支支精準的利箭。騎弩易操作,但速度卻比弓要慢一倍,箭術精準性也無法和柺子馬相提並論,而且柺子馬較西涼鐵騎有鎖甲的優勢,這種對射的結局是毫無懸念的。兩方傷亡比保持在1:10左右。

當兩方短兵相接,錯馬之前,柺子馬已射出兩輪箭矢,造成對方傷亡千餘人。錯馬之時,又有五,六百西涼鐵騎被對方挑於馬下,而西涼鐵騎的馬刀卻無法劈穿柺子馬的鎖甲。如此懸殊的戰損比導致的結果就是鍾繇的西涼鐵騎瞬間崩潰。被親兵護衛的鐘繇向西逃去,很快就被呂布的鐵騎追上,幾乎沒有武力值的鐘繇拔出佩劍揮了幾下,就被斬於馬下。

鍾繇陣亡的消息迅速傳回到關中聯軍大營。衆將慌成一團,一時不知所措,張橫最先反應過來,二話不說,點起本部兵馬就要離營而去,其餘衆將也紛紛效仿。關中聯軍的大營中頓時混亂無序起來。

就在此時,一發發石彈,一枚枚火爆彈落入大營之中,兵士們驚慌失措的躲避着,這讓營中形式更加混亂起來。

呂布軍的總攻開始了,高順親訓出來的七百陷陣營爲前鋒,典韋亦率自己的兩百親兵爲鋒銳,齊齊攻入大營之中。萬餘虎賁劍盾重步兵與陌刀手還有射手緊隨其後迅速從東南西三面圍殺上來。

大營之中,四萬多關中衆將各部之間互不統屬,互不聽號令。哪能組織起像樣的抵抗?他們都希望自己先脫離困境,別人來殿後。爭先恐後帶着各自部曲兵士向北面的幾個門涌去,甚至爲了爭奪道路開始陣前火拼。很快,大營內就上演了踩踏事故,大批兵將被一層層的壓倒在地。東南西三面邊緣地帶的關中兵卒被大量斬殺。最後只有幾千人逃出大營,其中大多數是最先跑路的張橫人馬。但是他們也沒能跑多遠,就遭遇到兩三千柺子馬和鐵浮屠的截殺。

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三十章 陣戰第八章 反圍剿第四十章 坑俘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五十章 血戰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二章 刺董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五十章 血戰第九章 歸義伯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
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十八章 教訓張飛第十九章 兵過雍樑第十八章 妲己遇險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三十章 陣戰第八章 反圍剿第四十章 坑俘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三十五章 英雄獵手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五十章 血戰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七十八章 斬張鬆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二章 浮海洲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五十四章 密約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二章 刺董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五十章 血戰第九章 歸義伯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