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

沉默許久的夏越這纔開口說道:“所以我們不能等聖上的決斷纔有所行動。我們出來時,聖上已經考慮過這種情況。他對我們交代過。如果形勢發生大的變動,我等與羅使君可以依據實際情況,商討後做出安置他和這些流民的決斷。某認爲,應令李特帶着氐人流民重新返回他們之前居住的地方--雍涼交界處。因爲自齊萬年之亂後,雍涼已經沒有戰亂,這些流民再沒理由滯留在巴蜀之地。羅使君認爲如何?”

羅尚聽了這話,馬上應道:“夏將軍說的有理,不如我們這就引軍入蜀,督促李特將流民遷徙回關中。”

……

十幾天後,羅尚率領的萬餘梁州兵和兩千禁軍從巴西郡進入蜀地綿竹。這裡正是李特流民武裝的大本營所在。三軍在流民營之外十里處紮下大營寨後不久,李特就親自來拜見羅尚等人。

宴會上,酒過三巡之後,李特多次表示願意爲朝廷看守益州。羅尚默然不語,他手下的廣漢太守辛冉卻笑着明知故問的問李特哪裡人氏。李特驚訝的說:“辛太守難道不知特是何方人氏,特和這些流民兄弟都是從雍涼一帶遷徙而來,都乃涼州或雍州人士。”

辛冉這才捻了下鬍鬚說:“具本官所知,當初是因爲齊萬年之亂,李兄才帥本部族人糾合其餘躲避戰亂的流民來梁州就谷,後來才進入蜀地。如今這齊萬年已然伏誅,涼雍之地再無戰亂。而且現在陛下親封的涼州刺史張軌將涼州治理的井井有條,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李兄何不帶着鄉親迴歸涼州,保一方太平呢?”

李特這才聽明白辛冉的意思。沉默片刻,對辛冉還有羅尚等一圈官吏抱拳說道:“既然諸君做如此建議,李某定當仔細斟酌,如果是天子的決定,某務必執行。但某還是需要等到天子頒發的詔令才能行事。”

夏越,陳徽兩人對視了幾下,正要說話,羅尚卻搶先說道:“既然李兄如此說,我們再多等幾日,等來天子的決斷不遲。”

……

這日中午,羅尚在營中酣睡方醒,令兵對他說李特之弟李驤在帳外恭候多時。羅尚眨巴了下眼,說了句:“見。”李驤進入大帳之內,二話不說,讓隨行的人擡出兩個大箱,箱子打開,具是奇珍異寶。李驤對羅尚扣首說:“此乃我兄長託我交付於使君的,以答謝使君爲我流民仗義執言之恩。”

羅尚也不客氣,揮手示意自己的親兵收了下來,而後才慢悠悠的對李驤說道:“本官能做的也就是爲你們拖上一拖,若是今上不同意,最終你們還是得返回涼州的。”

那李驤說道:“如此,使君已是幫了我等流民大忙了。待日後我等流民安頓下來,還有重謝。”

原來,這李驤和羅尚是老相識了,大軍入蜀途中,李驤就帶着幾車金銀珠寶守在蜀道上將羅尚截住,交了他這個“朋友“。

另一個大營帳之中,夏越與陳徽正聽取着秘密斥候的情報。當下的李特不僅沒有做任何遣返流民返回雍涼的準備,反而在蜀地四處,通過各種手段收買其他流民羣體的人心。其中包括傳播謠言恐嚇其餘流民,說朝廷要重金懸賞一些流民帥的人頭,以給其他流民團體輸送糧資,以及承諾向朝廷上奏力保這些流民不被遣返涼州等來拉攏人心。一時之間,衆多流民向李特的流民營聚攏,有近十萬人之多。

“看來,這李特是打算反了,可惜這種時候羅尚還在貪圖錢財,他不知道自己已經命懸一線!”陳徽對夏越嘆道。夏越反而沒說話,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這讓陳徽起了好奇之心,他向夏越問試探着問道:“我們是否要現在勸羅尚對李特動手,如果再晚,只怕要釀成大禍。”

“不必,聖上的詔令不久就應該到了。我們不必急於這些時日。我絕對相信聖上的決斷。”夏越還是氣定神閒的說道。

片刻後,夏越注視着一隻在空中飛翔的鴿子,自言自語說:“這是最後一隻鴿子了。”他從洛陽衛城鴿房帶來的五隻鴿子,每隔幾天就放出一隻,向司馬遹及時傳送他在前方收集到的情報信息。

終於,傳遞詔令的御使千辛萬苦抵達蜀地的梁州軍大營。在羅尚再三詢問下,御使透漏了詔告的內容【因討趙廎之功,拜李特爲宣威將軍,其弟李流爲奮武將軍,其餘親族有功者皆封侯。】羅尚等人愣住了,這隻有封賞,怎麼沒有明令遣返流民?

羅尚拉住御使的衣袖問:“詔告只有這些?“那御使很肯定的回答:”只有這些。“羅尚無奈,疑惑的回到自己帳中。此時御使纔對一旁的夏越悄聲說道:”聖上還有密詔!“

……

羅尚坐於大帳之中正思量着詔告內容的怪異之處,門外卻進來了夏越,陳徽二人。他剛要說話,一道劍光襲來,羅尚的人頭落地之時,面孔還保持微笑欲言的表情。

大營中傳來陣陣鼓聲,將校們一聽就知道是中軍大帳集合的信號,紛紛向大帳聚攏而去。等人到齊了,卻沒見刺史羅尚,出來的卻是統領禁軍的夏越和陳徽。

夏越和陳徽身後還有一大羣人,都是跟隨御使從京城洛陽趕到蜀地的待任官員。這些人故意比御使晚幾步,所以剛剛纔到。

只見夏越將手中血淋淋的一物置於案几之上,大家一看竟然是羅尚的頭顱,都驚懼不已。此時,夏越身後的御使纔開始宣詔,說【羅尚貪圖錢財,受流民賄,壞江山社稷,當誅。任潘滔爲新的梁州刺史,以夏越暫領都督梁州諸軍事】

衆將不敢怠慢,聽完詔令後齊齊參拜新的刺史和夏越。夏越立即按詔部署下一步行動。

……

李特在流民營中已聽到自己被拜爲宣威將軍的事,但卻還不知道如何安排自己和這些流民。他心裡想;【誰他孃的稀罕宣威將軍這個虛名,反正這益州之主自己是吃定了,如果洛陽那個皇帝老兒不給,憑自己實力也能硬取!】

就在他胡思亂想的時候,李流慌慌張張的跑進來說:“大哥,皇帝的御使來咱們這宣詔了,我們要不要親自去接旨?“

李特警惕的問道:“他們來了多少人?“

“不多,加上御使還有百十名護衛的騎士。“

李特點點頭,對李流耳語幾句,讓他如此佈置,而後整理自己衣冠,這就要親自去接旨。

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十一章 敗走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八章 買賣人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
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六十二章 圖謀巴蜀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四章 大局已定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十一章 敗走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四十一章 對決韓信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第二十六章 汝南伏兵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八章 買賣人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十一章 州縣三司與開花彈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二十七章 許昌之圍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三十七章 蜂擁入城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八十二章 漢帝國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三十章 紙糊的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