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

一支衣衫襤褸的殘軍敗將在通往長沙郡的小路上行走着。爲將者正是東吳西線軍團大都督呂蒙,他泅水上岸後,費勁力氣,花費一天時間,收攏了三千多潰逃上岸的殘兵。而後他發現漢軍已在大江南岸四處搜索吳軍殘兵,呂蒙被迫停止了收攏潰兵的行動,進行轉移。

因爲漢軍已經佔領夏口,公安等長江下游的各郡縣。順着長江向東逃回江東是不可能的了。呂蒙只得帶着殘兵順着大江向南邊的洞庭奔去。等呂蒙到達洞庭湖口,才知道西面的江陵被攻陷,夷陵也投降漢營的消息。呂蒙只得繼續南下,他想逃到長沙城,再重新收攏休整兵馬,以圖再起。

歷盡千辛萬苦的呂蒙殘軍終於抵達了長沙城,此時他身邊的兵卒只剩兩千餘人。呂蒙前腳剛到長沙沒多久,成廉所率領的一支八千餘郡縣兵構成的偏師乘坐百餘艘艨艟鬥艦傳統戰船和百餘艘蜈蚣艦駛入洞庭湖。

不久,成廉就兵臨長沙城下。此時呂蒙稍稍緩了口氣,整頓兵馬,自己的兩千多殘兵和長沙城本地守軍加在一起剛剛有五千人的樣子。他決心堅守長沙城,靜待江東的支援。

呂蒙剛剛開始派兵到城外各處收集糧草,漢軍就來了,將長沙城四面出路封鎖起來。呂蒙清點長沙城糧倉的存量,發現只夠五千兵卒兩個月的用度。

然而成廉似乎連這兩個月時間都不願意給他,駐兵長沙城外沒多久,就開始用開到湘江的艦載弩炮轟擊長沙。似乎立刻就要攻打長沙。

呂蒙親臨長沙城頭督戰,探查城外軍情,這也是爲了提振長沙守軍的士氣。此時,一枚枚火爆彈如同飛火流星般掠過長沙城的城頭,飛入城中。

呂蒙正要返身下城時,一名令兵慌慌張張的來報:“大都督,大事不好。城裡的糧倉被火球點燃了。”呂蒙一聽,大驚失色的蹬蹬蹬跑下城頭,前去查看糧庫狀況。

長沙城內地糧倉被數發弩炮所發射的火爆彈所擊中,現在大火已經撲滅,糧草被焚燬大半。呂蒙望着青煙屢屢被燒焦的糧堆,欲哭無淚。他恨恨的說道:“來人啊,將掌管糧倉的掌簿拖出去斬了。”

如今,城內糧草不足,呂蒙被迫要與漢軍在城爲決戰。呂蒙拉出隊伍,在長沙東門外對着漢軍的主營擺開陣勢。漢軍很快做出了迴應,集結人馬排開軍陣。

漢軍軍陣之中馳出一將,來到兩軍陣前。此人美髯赤面,跨騎一匹棗紅色大馬,手持青鋼長刀,正是呂蒙的老冤家關羽。關羽將手中長刀指向呂蒙,言道:“呂蒙小兒,可敢與本將一戰。”

呂蒙一看是關羽,笑了:“原來,你這個老匹夫在麥城還沒死,卻是投了呂布。兩軍做戰,又不是匹夫鬥狠,本都督怎會親自與你這匹夫動手。”說罷,他手一揮,號令聲起,呂蒙的吳軍軍陣在鼓號聲中開始向漢軍壓去。

成廉也催動本軍軍陣上前,不多時。兩軍軍陣間就開始箭矢如飛蝗般相互攢射,又過了十幾息時,兩軍開始短兵相接。長矛,刀盾兵戈相互撞擊,與廝殺之聲匯合在一起。

關羽也沒閒着,率着自己的兩百部屬,以鋒矢陣形突進吳軍的陣仗。他的那把青龍偃月刀舞的風雨不透,刀影重重。不時的有頭顱,殘肢從刀光殘影中飛出。兩百部屬也催馬疾行,奮勇斬殺自己所能接觸到的吳軍兵卒。

關羽的鋒矢陣如同一把匕首捅進了吳軍的軍陣,而“匕首的刀尖”正對着呂蒙。關羽本人離呂蒙的坐騎不到五仗遠了。呂蒙一看不好,掉頭就走,他這個舉動對吳軍的士氣殺傷很大,本就敗象已現的吳軍頓時全軍開始潰逃。

呂蒙正策馬奔逃,忽然腦後生風。關羽的大刀已經向他劈砍而來,他腦袋一歪,大刀劈在呂蒙的脖頸之上,順勢一劃拉,他的腦袋就掉落在地。關羽用刀尖一戳,將呂蒙的腦袋挑在刀尖上,打馬狂奔。

成廉看吳軍向城中敗退,發出號令,指揮全軍全速掩殺,一直尾隨追擊吳軍進入長沙城。戰至於太陽西沉時分,長沙城被漢軍完全控制,數日後,長沙郡所有郡縣都歸附漢軍。成廉軍繼續向零陵,武陵和桂陽郡進發。

孫權與陸遜得知呂蒙的西線軍在夏口水戰中覆沒,太史慈陣亡的消息後俱是震驚不已。後又得知,退守長沙的呂蒙最終還是沒有擺脫敗亡的命運。這才認識到自己永遠的失去了荊州。

孫權焦慮的看着陸遜說:“陸卿,如今我們只有堅守住江東這一片根基之地了,否則我們就要流亡交州了,而且只怕是流亡交州都不可得。”

陸遜連忙以叩拜之禮說道:“但請陛下放心,遜萬死也要保全江東。”他口上這樣說,但是心裡明白,以現在的實力對比,江東失陷,乃至吳國滅亡那是早晚的事。當下,他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

夜幕又降臨到大江的江面,從東吳的水師營寨中悄然駛出百餘艘大小船隻,這個船隊由甘寧率領,前去偷襲江對面新建起沒多久的漢軍水師營寨。這是陸遜的主意,他認爲吳國的兵力不可能抵擋的住的漢軍,所以只有完全控制長江水道才能勉強的住漢軍,而要完全控制長江水道,就只有打沉江東對岸的船隻和攔截住從荊州方向順水而下的船隻。所以陸遜經過數天謀劃,制定了這個行動。

趁着夜色,甘寧船隊兵分兩路,很快就到達了漢軍分設在廣陵與廬江兩大水師營寨。火箭如同飛蝗般向營寨內飛去,裝滿引火之物的火船也趁着風勢衝入成排停泊在岸邊的漢軍船舶。大火迅速熊熊燃燒起來,不到一個時辰,相距千里兩大水師營寨內的近千漢軍船舶都被燒的一乾二淨。

甘寧得勝而回,陸遜和孫權都大喜過望。如此戰果,將使江東水師繼續橫行柴桑以東的江段之上。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些船隻是漢軍收購的破舊劣船,本身爲了吸引住江東兵力,不讓他們西去支援荊州戰事。同時,這場大敗,會鼓舞東吳將兵力放於長江一線與漢決戰。

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九章 歸義伯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九章 歸義伯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
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章 朝會上的爭論第四十一章 窮寇末路第二十章 生擒崇伯虎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二十二章 砍活樁第十五章 算盤城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三章 天津右衛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九章 歸義伯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九章 歸義伯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二十章 大漢嶽皇大誥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二十一章 破襲戰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十七章 瀏陽炮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四十三章 姬昌屠黎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八十章 大敗諸葛亮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二十七章 甕中之鱉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四十八章 河洛長弓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四十六章 誰是甕中之鱉第六十四章 龐統之死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七章 龍藏浦河口的新城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四十六章 朝歌之戰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五章 漢營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十章 洗腦所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五十章 靜待時機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