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

朱由檢以商量的語氣說道:“呃…歸義伯…賢婿啊。朕還是認爲我們先行退到江南應天府南京去最爲妥當。那裡還有朕的數十萬大軍。我們在這小城寨中待久了,若是幾十萬賊軍主力來了,儘管你這兵丁精銳,火器精良。數以萬計的賊軍挖溝斬壑,固壘堅壁進行圍困,也難保我們不被困於籠中啊!“

夏華微微一笑說:“悲觀點看的話,陛下怎麼知道您去了應天府南京,李自成的賊軍南下之時不會將此次席捲東進的情景再重演一遍?那時陛下再往哪逃?”

見朱由檢一時沒有迴應,夏華又接着說了下去:“如果樂觀點看,賊軍被關外韃子牽制住,那陛下最多也就是成爲偏安一隅,類似趙構那樣的皇帝。賊寇最後被滅了,但韃子也佔據了半壁江山。陛下不要忘了,江南還有個獻賊。韃子若入關坐穩中原,大明若再要恢復河山無異於癡人說夢。”

這些話都是夏華爲了自己的目的扯的一通理由。實際上他也知道若是護送朱由檢安全抵達南京,繼續以天子正統號令整個江南九省還真難說是什麼結果。但即使最好的結果也離他的目標差遠了。

聽完夏華的話,朱由檢默然不語的思考了數息後,盯着夏華的雙眼肅穆說道:“那卿意欲何爲?“

夏華知道對方起了疑心,不慌不忙的說“陛下只需在此等待三到六個月時間,臣向你擔保虜賊可以盡滅。不過,陛下不要忘了還有許臣的兩個條件。“

“六個月,韃虜和闖賊盡滅?”

“不錯。”

“朕說過,只要你那兩個條件不是讓我大明皇室退位禪讓或割土裂疆,朕都答應你。絕非戲言。說說你這兩個條件是什麼吧。”朱由檢認真的說道。

“其中一個條件,任臣爲討虜大將軍,開大都督幕府,行都中外諸軍事,戰時節制諸地三司之權。”

朱由檢心裡一驚。大都督府只是在明朝開國的洪武年間存在過,幾乎全國兵馬的統兵,調兵之權全部都掌控在大都督府手中。朱元璋平定天下後,認爲掌管都督府的大將軍權力過大,嚴重威脅到皇權。首先剝奪都督府的議政調兵之權,只保留統兵之權。而後又將大都督府一分爲五,稱爲五軍都督府,分由五個主官管理。

如今夏華提的這個條件幾乎要將他的皇權架空。他思慮了好一會,才表情尷尬的說道:“歸義伯啊,朕現在就任你爲討虜大將軍沒問題,將五軍都督府合併爲大都督府由你統領也沒問題。可這自行設立幕府,都中外諸軍事,甚至還要節制諸省三司。這在洪武年間也沒有的事,這太逾越祖制。但是朕已有言再先,所以還是會準你此事。只是不是現在。你至少要做出點功績來,朕才能授予你如此大權。否則卿僅憑一句平寇定虜的空口承諾獲得如此大權,難服天下萬衆之口啊!且朕有袁崇煥前車之鑑,不能不防啊。”

夏華早料到他會這樣說,回道:“臣提這個條件,並非臣貪圖權位。而是要徹底滅寇剿虜,臣無此條件斷是最終難以完成。不過此事還不急,陛下可以慢慢考慮。”

朱由檢點點頭說:“那還有最後一個條件呢?”

“這最後一件事,待臣平定這賊寇和韃虜後再奏報陛下。當務之急,我們需要克復天津三衛。並打通和應天府南京方面的聯繫。其間還需要陛下發布幾道詔書。”

“如此甚好。你需要朕發佈的詔書呈奏上來便是。”聽到可與南京建立聯繫,朱由檢來了精神。他說完,即轉身上了樓。

……

北京城,劉宗敏所佔據府邸大院中,一片慘呼哀嚎之聲。十數名明廷官員正同時被拷掠受刑。府前車水馬龍,一車車,一箱箱的金銀財寶在院中已堆積如山。

屋室內,劉宗敏提起褲子,哈哈狂笑着說:“這魏藻德獻上的騷娘們不錯,來人啊…”牀上一赤身裸體的女子正瑟瑟發抖的縮成一團。

門外劉宗敏的親兵聽到呼喊,進入門中。劉宗敏指着那牀上的赤**子道:“這娘們是魏藻德那廝的女兒,將她帶去俺的親兵營,賞給兒郎們樂呵樂呵。”

親兵們聞之大喜,連聲說道:“多謝權將軍賞賜。”那年輕女子聞之嚎啕大哭道:“小女子可是被爹爹贈予將軍爲妾的…”

劉宗敏早已甩袖出門而去,幾名親兵用被子將那女子一裹就擡了出去。

獻出女兒的魏藻德並沒有被劉宗敏放過,當下已在夾棍之下雙手,雙臂俱斷。

“說,剩餘的金銀藏在哪裡?再不說,將你兩腿也夾斷。”負責拷掠他的兵卒暴喝道。

“軍…軍爺。我實在是沒錢了,我…連女兒都獻出來了…怎麼還會私藏錢財…求軍爺去給權將軍通融一聲…”魏藻德痛哭流涕的說道。

“直接給他腦袋上夾棍。”兵士們回頭一看,竟然是劉宗敏親自來了。

“將軍,將軍饒命啊…”

兵士們用力壓着夾棍的撬棍,魏藻德兩眼暴突出來,隨着咔茨一聲骨裂的脆響,魏藻德的顱骨被生生夾裂,腦漿順着夾棍淌了下來。

一名親兵從門外進來,對劉宗敏耳語幾句,劉宗敏臉上露出喜悅之色道:“竟有此等好事”。他抽出一張令牌道:“去,將前遼東總兵吳襄和他兒子的美妾陳圓圓提來”……

在順軍的追贓助餉中,那些第一時間帶兵投降順軍的人也未能倖免。包括獻出齊化門的朱純臣,獻出正陽門的張縉彥與王德化。第一個死在順軍拷掠之下的是率京營最先投降的襄城伯李國楨,其家中女眷都被輪姦致死,他老婆被輪姦後還裸體遊街。

順軍追贓助餉本是由劉宗敏的比餉鎮撫司專司。但是順軍其他部分看着劉宗敏麾下的兵將吃香喝辣,金銀珠寶塞滿私囊,左擁右抱着掠來的官家小姐丫鬟在馬路上策馬飛馳炫耀,產生了極度的心理不平衡。

李自成的老營兵將沒得李自成允許,自行開始“追贓助餉”。這個頭一開,迅速擴展到順軍所有部隊。等李自成察覺不對勁時,想管也是不敢管了。他深恐嚴令禁止會引發譁變,因爲他自己知道這支號稱百萬之衆的部隊是怎麼滾雪球滾起來的。

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十二章 易主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十七章 入城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九章 翻臉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八章 反圍剿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二章 刺董第十一章 亂襲第八章 反圍剿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
第十八章 攻擊來自地下第三十一章 鏖戰應天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八章 返京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一章 楚國故都第十章 廣陵戰灌嬰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十二章 易主第四十二章 以速克謀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二十一章 兵權謀家的無奈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十七章 入城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二十四章 兵進襄陽第十七章 天下未亂蜀先亂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三十四章 鍾繇借兵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三十三章 跨海襲遼東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五十三章 特種作戰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十七章 初會劉備第九章 翻臉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三十二章 張昌之亂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八章 反圍剿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七章 柔福帝姬第四十二章 東都鬧市之禍第八十六章 戰武關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二十章 當機立斷第十五章 破城重器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六十一章 纏鬥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八章 揚子江水戰第二十八章 兵過峽江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五十八章 人間蒸發第二章 刺董第十一章 亂襲第八章 反圍剿第三十三章 大破長槍密集方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