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近衛軍的首次野戰

常遇春眼見沿途漢軍都是堅壁清野,恐怕自己還沒到沔陽,就斷絕了糧草,被迫撤軍。索性斷了沿途劫掠補充補給的念頭,抓緊時間埋頭趕路,向沔陽城疾行而去。

到了第四日,一萬明軍終於兵臨沔陽城城下。常遇春遠遠的看見沔陽城的城牆,心中暗叫一聲【苦也,這等堅城憑自己萬餘人兵力如何拿下?】

那沔陽城城牆高大,與武昌城不相上下。城外有寬大的護城河。遠遠可以望見,城牆上佈滿了碗口青銅大銃。城頭巡邏,揹負火繩槍的漢軍內務軍兵士絡繹不絕。

常遇春的任務本就是撓掠,所以也不可能隨軍帶着重型攻城器械。這種有重兵佈防的堅城要靠自己這萬餘步騎強攻下來,想也不用想。

旁邊的副將看出他的焦慮之情,雙手抱拳說道:“大人不必憂慮。聖上命我們撓掠沔陽,並沒有說一定要攻破沔陽城。此處已是沔陽境內,我們只需抄掠其四境鄉野既算完成聖上交待任務。聽說陳友諒的祖墳也在此間,若我軍能找到,以刨墳相威脅,還能迫使龜縮堅城中的漢軍出戰。”

常遇春聽了前半句話還頻頻點頭,聽完後半句話。他將眼睛一瞪吼道:“胡說八道,這種掘人祖墳的事,豈是本將能做的。聖上也斷不會有此想法。”那副將聽常遇春發火了,連忙止住話語,不再言語。

“傳本將軍令,大軍抄襲沔陽四野。碰到塢堡小城據點,皆不破不歸。破城之後,搶光所有能帶走的糧食,男女老少全部殺光,房屋莊稼全部燒光。”

一名親衛提醒說:“將軍,這是梅雨季,莊稼青苗還燒不着。”常遇春鼻子哼了一聲說:“總之,就是盡力破壞漢軍的人口,財產,糧食。”

“那我們是不是要分兵行動?”副將問道。

一般而言,這種劫掠爲提高效率當然應該是分兵而爲。但常遇春思索片刻後說:“不分兵,全軍整體行動。我們深入漢軍腹地,也不知道那些城池中,漢軍的實際佈防。若我們分兵了,很可能會被他們傾城而出的漢軍各個擊破。另外我軍是運動做戰,隨時都要轉移。一分兵就難以重新集結調度。”

城頭的沔陽府執政官看着萬餘明軍離去,並沒有欣喜之情。他向一兵司都尉問道:“這明軍去的方向有哪些我府鄉鎮縣城?”

“啓稟大人,這明軍是往東南方向而去,沿途鄉鎮有龍王溝,小黃灣,青魚嘴,陳家堖…”

“停,這陳家堖可是聖上老家和祖墳所在?”

“正是。”

那執政官一拍大腿叫聲:“不好。他們若是去毀聖上祖墳該當如何是好!”

都尉眼中也流露出驚懼之情,急忙說道:“不如我們調集城中兵力去攔截他們吧。”

執政官連連搖頭說:“因爲此前抽調大量兵力去協防各鄉鎮塢堡,這城中現在只有三千不到的內務兵,以火槍之威守城有餘。但在野外去攔截萬餘精銳明軍步騎,無異於雞蛋碰石頭。”

都尉也急了,說:“若真被明軍將聖上祖墳刨了,我等可就是難辭其咎!”

正在二人左右爲難,焦急萬分時。一名令兵跑上城頭稟報說:“報…啓稟大人,有支朝廷的援兵抵達城下,他們說是專門爲圍堵入寇我江漢腹地明軍而來。”

“可否驗明印信,別是明軍來詐城的。”

“印信皆無異常,他們是隸屬朝廷的近衛軍,單兵裝備清一色的【漢陽造】,兵員全部車載,還有裝着新式火炮的戰車。明軍斷無可能由此裝備。”漢軍將士將卻月城出品的燧發槍均稱爲漢陽造。

“啊,是近衛軍。哎呀,這真是雪中送炭,來的真是時候。速速開城門,請他們進城議事。”沔陽府都尉高興的說道。

……

隨着“砰”的一聲悶響,已經攀爬到龍灣溝塢堡牆頭上的一名明軍百戶感到自己肩頭一麻,而後是鑽心的劇痛,從塢堡的牆頭掉落。掉落的瞬間,他看見一名十五六歲的少年將一支探出崗樓垛口的銃管收回,那銃管還冒着縷縷白煙。

百仗外,常遇春端坐在一個小馬紮上,用佩刀柱着地,一動不動的注視着戰局。塢堡外,明軍屍體橫七豎八,亦有不少被斬殺的漢軍和民兵屍身掉落堡外。

這個塢堡有二十名沔陽府的內務軍火繩槍手協防。此時他們已陣亡大半。戰局已經激烈到白熱化程度,火繩槍,土銃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逐漸少了下去。雙方已進入肉搏階段,成羣結隊的明軍繼續利用數百臨時打造的簡易雲梯,向塢堡的寨牆上攀爬。

參予攻打塢堡的只有兩千人。戰場的外圍,還圍着層層疊疊的明軍八千步騎。龍王溝塢堡內的人們顯然是被放入一鍋正在燒煮冷水中的魚蝦,被屠戮殆盡是遲早的事。

一騎偵騎突然快馬飛馳而來,列陣的兵將們迅速給他讓出一條道來。

他快馬來到常遇春近前跳下馬來,慌慌張張的喊道:“報…報,啓稟將軍,有一支漢軍正迅速向我軍接近。”

常遇春內心一陣悸動,臉上卻不以爲然,撇了一眼那偵騎說:“慌什麼慌,來者有多少人馬?”

“只有約千餘人,但…但裝備精良,應該是漢軍最爲精銳的近衛軍。至少也是國防軍。”偵騎如實告知。

常遇春眼睛一亮,雙目頓時睜的老大。他心裡迅速盤算起來【裝備再如何精良,也就千人而已,在自己萬人大軍面前不過是大象面前的一隻螞蟻。自己若能將其殲滅,繳獲他們的精良裝備,豈不比屠滅幾個塢堡,殺戮一些平民百姓功勞要大?名聲也要好?】

塢堡寨牆牆頭的廝殺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一名衝上牆頭的明軍把總揮舞利刃,連斬三人。一名倒地的老頭用把鐮刀斬入了他的一隻腳跟,痛的他一下坐到地上,又用手中利刃插入老頭胸膛。一支火繩槍的銃管悄然伸到他腦後,發出一聲悶響,噴出一股白煙。

在這關鍵時刻,明軍軍陣中傳來撤兵的銅鑼聲。常遇春要撤圍去攻那千餘來援的漢軍。

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二十章 毒計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六章 登基第一章 廢太子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六章 卻月陣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八章 反圍剿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十七章 入城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八章 買賣人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十七章 北歸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九章 平英布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五章 奪宮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
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三十章 王庭重騎與長弓手第二十章 毒計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六章 登基第一章 廢太子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三十八章 獵殺河洛第六章 疾馳的車隊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四十章 軍制改革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十四章 兗州之戰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五十九章 十萬火急第一百零五章 赤壁不會重演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三十六章 鏖戰第六章 卻月陣第十三章 生死之戰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三十二章 進退不得第五十五章 南襄兵禍第二十三章 行走的城堡第二十五章 爲何糾扯第八章 反圍剿第五章 接戰大象之國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十七章 入城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四十二章 馬超來投第五十三章 劉禪的匈奴繼承者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四十四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六十七章 會寧府風雲第八章 買賣人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六十六章 定鼎華夏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十七章 北歸第三十六章 奇兵出擊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十八章 平叛削藩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十九章 翼際山第三十七章 張方遇阻第五十六章 圈套中的陷阱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八十八章 虎癡圍洛陽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九章 平英布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三十六章 登陸山海關老龍頭第十章 雞飛狗跳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十一章 敗走第三十四章 橘子洲之會第二十七章 不可能的奇襲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五章 奪宮第四十九章 槍林如鋒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九章 李密之死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二十一章 李巖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