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撲朔 (三)

“回去!”郭允明的身體晃了晃,扭過頭來大聲命令。

被小肥一句話揭了老底兒,他卻沒功夫跟對方斤斤計較。撥轉坐騎,直奔身後不遠處的木橋。先揮刀砍翻了兩名堵在橋頭驚慌失措的兵卒,隨即,舉起血淋淋的刀鋒,大聲喝令:“各都將士,以番號順序,逐次通過。爭路者斬!遲疑不前者斬!臨陣脫逃者斬!過橋後不聽從指揮者,斬!”

一口氣說了四個斬字,揮落刀鋒,轉身而回。緊跟着,低沉的號角聲就在馬車旁響了起來,“嗚嗚,嗚嗚,嗚嗚嗚嗚.......”。將主帥的決斷,瞬間傳遍河谷兩岸。

擁擠不堪的木橋上,秩序立刻爲之一肅。各都兵卒迅速想起了自己的番號,或者加速衝過橋面,或者將坐騎和身體貼在了護欄上,爲其他袍澤讓開了道路。

已經過了河一衆將士,也在幾個都頭們的組織下,陸續穩住心神,將蜂涌而至的山賊草寇頂離橋頭。他們都是受過嚴格訓練的精銳,單獨拉出來任何人的戰鬥力都比前來偷襲的對手高出了數倍。很快,就在橋頭到馬車之間,清理出來了一個六丈方圓的空心軍陣,將小肥和他身邊的一衆瓦崗豪傑們,虛虛地圈在了中央。

“趕緊回車裡去!你剛纔說得對,來者不是個善茬子!”又揮舞着血淋淋的鋼刀鞏固了一下防線,郭允明再度大聲命令。

“沒事兒,他們的最後目標纔是我!”小肥衝着他笑了笑,沒心沒肺地說道。

這幾天耳朵裡灌滿了石敬瑭、張從訓和李存信等人當年的輝煌戰績,令少年人對行伍之事興趣大增。正夢想着將來若是有機會,一定要去戰場親自感受一番,對面的“救駕者們”們,便給他送了個大枕頭來!

敵軍的人數衆多,但組織非常混亂。很有可能,不是來自同一座山寨。不知道是哪位節度使花費了巨大血本兒,居然能將他們全都捏合在了一起,共同來營救即將落入虎口的“二皇子”。

反觀“自己”這邊,軍容軍紀就好出許多。只憑着幾個來回縱橫馳騁的騎陣,就令對手輕易無法靠近橋頭。只是騎陣的厚度,實在太單薄了些。並且每每將衝上前的敵軍殺退一次,就會變得愈發單薄。

“這樣下去,恐怕抵擋不了多久!”完全以局外人身份,小肥暗暗地得出結論。不是內行,但好歹也算曾經得到過瓦崗二當家的嫡傳,他相信自己的判斷與事實相差不會太原。。

“殿下,我叫你回去!你到底聽見沒有?!別自作聰明。”正看得高興,卻又聽見郭允明的聲音傳了過來,如寒冬時節的烏鴉一般噪呱,“這裡距離太原不過六七天路程,即便他們這次僥倖得手,也很快就會被漢王再派兵追上。到時候,難免玉石俱焚!”

機會如此難得,並且非常有可能是這輩子最後一次。小肥怎麼肯依照他的命令躲回車廂?只是將胖胖的身體往門內縮了縮,用銅盆擋住自己的胸口和小腹,搖着頭道:“我原本也沒指望他們能夠得手啊。但看熱鬧的不怕事兒大。你們兩家打得如此熱鬧,要是連個喝彩的都沒有,那多沒意思?”

“你.....”稍稍愣了片刻,郭允明才終於正確理解了小肥此刻的心態,恨得咬牙切齒,“你倒是看得開!但也別高興得太早。,坐山觀虎鬥,得有坐在山頂上的實力。而你此刻不過是一塊肉......”

他的後半句話,被一片潮水般的叫喊聲迅速吞沒。有一個黑褐色臉孔的山大王領着數十名騎着高頭大馬的綠林好手,終於將“漢軍”的防線衝開了一道血淋淋的口子。一邊繼續向馬車突進,一邊扯着嗓子大聲呼喚,“殿下,殿下在何處?俺呼延琮來救你了!”

他身後,則是更多的綠林好漢,或者騎馬,或者步行,透過剛剛殺出來的缺口,如潮水般洶涌而前。“殿下,殿下在何處?我等奉命前來救駕!!”

“救駕,救駕!殿下勿慌,我等來了!”

......

“不要回應他們!”唯恐小肥主動向對方靠攏,郭允明用身體擋在車門口處,大聲提醒。

話音剛落,他身後猛然響起了六當家餘斯文那特有的公鴨嗓兒,“殿下在這兒,趕緊過來接殿下離開,殿下這些日子天天盼着你們!”

“去死!”郭允明暴怒,回手一刀劈向餘斯文。卻看見對方早已將坐騎撥開了數尺,手中短斧指着自己,滿臉得意。“這就是二皇子殿下,爾等小心,切莫傷了他!!”

“呀——!”鼻樑骨末端猛然傳來一陣酥麻,郭允明立刻意識到危險,身體果斷一翻,甩開一隻馬鐙,墜入坐騎肋下。緊跟着,數十支黑漆漆的羽箭從天而降,把他的戰馬射成了一隻刺蝟。

“蠢豬!老子就知道你們沒安好心!”根本不管郭允明的死活,瓦崗七李晚亭策動坐騎,大罵着撲向了正在往弓臂上搭第二支羽箭的山賊們。手中漆槍在半空中揮出了一團濃密的烏光。

二十幾步的距離,戰馬只需要兩個縱躍。黑臉兒山大王呼延琮來不及瞄準,只好匆匆地將羽箭朝着李晚亭的戰馬射來。瓦崗七當家李晚亭只是輕輕壓了下槍纂,就用槍身將羽箭磕得倒飛而出。緊跟着,槍鋒迅速回歸原位,如怒蛟般,直刺對手的胸口。(注1)

“來得好!”電光石火間,山大王呼延琮丟下騎弓,從馬鞍下抽出一根黑漆漆的鋼鞭,向上猛撩。“噹啷!”李晚亭手中的漆槍被撩開了數尺,三尺槍鋒帶着四濺的火星,砸在一名山賊的肩膀處。將後者從馬鞍子上直接砸了下去,然後被陸續衝過來的戰馬直接踏成了肉泥。

“點子扎手,別戀戰!”李晚亭用力控制住手裡不斷顫抖的漆槍,從呼延琮的身邊急衝而過。在二馬錯鐙的瞬間,他完全有機會用槍纂嘗試着再給對手來一記狠招。然而,兩臂處傳來的陣陣痠麻,卻非常清晰地提醒了他,千萬不要再去冒險。

一旦槍纂再被對方用鋼鞭磕中,他根本沒有把握確保漆槍不直接飛上天空。那樣的話,接下來的戰鬥中,他就變成了徒手衝陣,結果肯定與自殺差不多。

根本無須他來提醒,跟在他身後衝過來的幾名瓦崗豪傑,也早就從鋼鞭和漆槍碰撞的聲音裡,判斷出黑臉漢子是個萬人敵。紛紛於疾馳中,將戰馬拉偏方向。一個接一個,自鋼鞭的攻擊範圍之外,突入敵陣,掠起一道道猩紅色的血光。

對付普通嘍囉,他們的本事綽綽有餘,三兩下,就將對黑臉山大王身後的同夥衝了個七零八落。

那黑臉山大王,卻根本不管自家手下兒郎的死活。策馬掄鞭,直撲正在血泊中的掙扎着往起爬郭允明。嘴巴里依然大聲高呼“救駕!”,黑漆漆的鞭身,卻恨不得立刻打爛目標的頭顱。

“攔住他!”“休得張狂!”“住手!”郭允明的親信們,紛紛策動坐騎,封堵黑臉山大王呼延琮的去路。卻被呼延琮或者用鋼鞭逼開,或者一鞭抽落於馬背之。

騎兵作戰,往往一到兩招就分出生死。即便分不出來,最多三招過後,兩匹戰馬也會交錯而過。接下來的戰鬥,則就要交給彼此身後的同伴,與雙方都沒有了任何關係。

說時遲,那時快,轉眼間,黑臉漢子面前,就沒有了任何阻擋,烏漆漆的鋼鞭高高地舉起,藉助戰馬的衝擊之勢,直奔郭允明的後腦勺。

“我命休矣!”郭允明雙腿拼命邁動,眼睛卻不由自主地閉得緊緊。兩條腿兒的人跑不過四條腿的戰馬,此時此刻,他自知在劫難逃。

“咣!”一記金鐵的交鳴聲,宛若洪鐘大呂,震得他眼前金星亂冒。然而,預料中的解脫卻沒有到來。鐘聲之外,隱隱透出瓦崗六當家餘斯文焦躁地指責聲,“傻小子,你這是幹什麼?哎呀,快跑,我打不過他!”

彎腰撿起一根不知道被誰丟棄的長矛,郭允明順勢打了個滾,迅速轉身。第一眼,他看到的便是一隻被砸爛了的銅盆,就落在距離自己不到三尺處,破口處倒映着絢麗的日光。第二眼,他看見小肥跌坐在馬車中,一隻腳門裡,一隻腳門外,狼狽不堪。第三眼,他看到原本留在馬車旁貼身保護小肥的六當家餘斯文,被一杆鐵鞭逼得節節敗退,胯下戰馬卻始終擋在車門前,令後者無法再多靠近馬車分毫。

“呼——!”不再做任何猶豫,郭允明將長矛當作投槍,朝着黑臉漢子擲了過去。雖然在一個呼吸之前,他還恨不得將餘斯文給碎屍萬段。

黑臉山大王呼延琮聽到半空中傳來的武器破空聲,立刻擡臂揮鞭。“咔嚓”一聲,將投槍砸得一分爲二。

趁着他分神自救這一瞬間,餘斯文迅速俯身,左手抄起小肥露在外邊的大腿,猛地向起一帶,將後者如草料包一般,直接給摜入了馬車。緊跟着,他右手的短斧凌空飛出,不是衝着再度揮鞭殺向自己的呼延琮,而是直奔拉車轅馬的屁股。

“唏噓噓——!”轅馬的屁股上,被急掠而過的斧刃,擦出了一條淺淺的口子,疼得悲鳴一聲,奮力張開了四蹄。

“唏噓噓——!”左右兩側的輔馬也受了驚,同時嘴裡發出了大聲悲鳴。四蹄張開,緊隨轅馬的腳步。

十二條腿拉着高車,橫衝直撞。正試圖圍攏上前的山寨嘍囉們躲避不及,被撞得人仰馬翻。

“攔——”郭允明本能地喊出一個字,試圖命令趕過來救援自己的“漢軍”騎兵去阻攔小肥。然而,看到緊跟在馬車之後,用身體和坐騎奮力阻擋黑臉山大王的餘斯文。他的心臟忽然一顫,“攔住哪個黑臉狗賊,助殿下脫身!”

下一刻,潮水般的悔意,將他徹底吞沒。從血泊中撿起自己的佩刀,他翻身跳上一匹無主的坐騎,緊追着馬車和黑臉漢子留下的煙塵,呼嘯而去!

注1:漆槍,出現於唐代中晚期的一種制式兵器,類似於馬槊。製造工藝比普通長矛要求略高。槍頭的長度、寬度和開刃,都有相應標準。

注2:求收藏支持。開新書不容易,即便是老作者,也需要讀者偶爾給點兒掌聲。

第五章 草谷 (八)第二章 款曲 (五)第十章 餘韻 (二)第六章 君王 (五)第十章 宏圖 (二)第五章 逝水 (五)第六章 紅妝 (五)第八章 雄關 (七)第三章 父子(九)第九章 長纓 (二)第一章 磨劍 (一)第九章 奪帥 (八)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風雲 (十)第七章 國難 (八)第二章 霜刃 (七)第三章 父子 (五)第十章 宏圖 (七)第十章 易鼎 (二)第十章 狂風 (八)第四章 撲朔 (八)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二章 款曲 (九)第六章 帝王 (二)第五章 短歌 (三)第八章 三生 (四)第十章 宏圖 (四)第七章 塵緣 (六)第八章 三生 (六)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六章 帝王 (五)第五章 草谷 (六)第二章 霜刃 (五)第四章 歸來 (二)第一章 問道 (七)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一章 問道 (六)第七章 國難 (六)第四章 歸來 (二)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七章 鹿鳴 (八)第七章 國難 (四)第四章 虎狼 (四)第八章 烏鵲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一章 新春 (一)第四章 虎雛 (九)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三章 衆生(二)第二章 謀殺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五章 黃雀 (八)第四章 饕餮 (六)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二章 霜刃 (四)第九章 萍末 (十)第四章 虎雛 (三)第八章 麋鹿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一章 新春 (五)第九章 萍末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二章 蓬篙 (一)第四章 歸來 (二)第八章 麋鹿 (五)第六章 帝王 (七)第二章 款曲 (七)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三章 抉擇 (五)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一章 磨劍 (七)第六章 破繭 (四)第九章 萍末 (一)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八章 麋鹿 (五)第九章 暗流 (七)第二章 風雲 (九)第五章 草谷 (五)第四章 歸來(一)第一章 磨劍 (一)第八章 烏鵲 (六)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三章 父子 (十)第二章 霜刃 (六)第三章 收穫 (三)第二章 風雲 (九)第九章 長纓 (五)第九章 奪帥 (四)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三章 抉擇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二章 重逢 (一)第六章 紅妝 (四)第七章 鹿鳴 (七)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五章 短歌 (六)
第五章 草谷 (八)第二章 款曲 (五)第十章 餘韻 (二)第六章 君王 (五)第十章 宏圖 (二)第五章 逝水 (五)第六章 紅妝 (五)第八章 雄關 (七)第三章 父子(九)第九章 長纓 (二)第一章 磨劍 (一)第九章 奪帥 (八)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二章 風雲 (十)第七章 國難 (八)第二章 霜刃 (七)第三章 父子 (五)第十章 宏圖 (七)第十章 易鼎 (二)第十章 狂風 (八)第四章 撲朔 (八)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二章 款曲 (九)第六章 帝王 (二)第五章 短歌 (三)第八章 三生 (四)第十章 宏圖 (四)第七章 塵緣 (六)第八章 三生 (六)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六章 帝王 (五)第五章 草谷 (六)第二章 霜刃 (五)第四章 歸來 (二)第一章 問道 (七)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一章 問道 (六)第七章 國難 (六)第四章 歸來 (二)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七章 治河 (五)第七章 鹿鳴 (八)第七章 國難 (四)第四章 虎狼 (四)第八章 烏鵲 (二)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七章 塵緣 (二)第一章 新春 (一)第四章 虎雛 (九)第六章 綢繆 (六)第三章 衆生(二)第二章 謀殺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六)第九章 血與水 (四)第五章 黃雀 (八)第四章 饕餮 (六)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二章 霜刃 (四)第九章 萍末 (十)第四章 虎雛 (三)第八章 麋鹿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一章 新春 (五)第九章 萍末 (四)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十一章 磐石 (九)第二章 蓬篙 (一)第四章 歸來 (二)第八章 麋鹿 (五)第六章 帝王 (七)第二章 款曲 (七)第十章 宏圖 (六)第三章 抉擇 (五)第七章 治河 (二)第一章 磨劍 (七)第六章 破繭 (四)第九章 萍末 (一)第九章 萍末 (四)第八章 麋鹿 (五)第九章 暗流 (七)第二章 風雲 (九)第五章 草谷 (五)第四章 歸來(一)第一章 磨劍 (一)第八章 烏鵲 (六)第三章 颶風 (十二)第三章 父子 (十)第二章 霜刃 (六)第三章 收穫 (三)第二章 風雲 (九)第九章 長纓 (五)第九章 奪帥 (四)第七章 國難 (二)第三章 抉擇 (五)第十二章 少年 (九)第二章 重逢 (一)第六章 紅妝 (四)第七章 鹿鳴 (七)第八章 麋鹿 (六)第五章 短歌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