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饕餮 (六)

“楊無敵不敢!只要楊家還在大漢治下,他就是一頭被拴住了脖子的老虎!行動坐臥,都自己做不了主!”

汴梁,三司副使府,郭允明對着一衆忐忑不安的幕僚,笑着擺手。

派去攻打李家寨的私兵已經走了十四天,奉命前去收買太行山殘匪的心腹,昨天也送回來了喜訊。如果偷襲得手的話,寧小肥的腦袋,這會兒差不多已經被裝在了木匣子裡頭。然而不知道爲何,整個郭府對此事知情的上下人等,卻都變得有些心神不寧。

這是郭家第一次對外展示自己的力量,也是郭允明第一次與大漢國的其他勢力,直接發生衝突。雖然是藉着太行山土匪的名義,一切都在黑暗中進行。可天底下從來就沒有不透風的牆。其他各方勢力的領軍人物,也全都是人精。他們過後只要多少花費一些力氣,就不難查出到底誰纔是幕後的真兇!

如此,接下來郭府所要面對的,必然是一連串明面或暗地裡的報復。如果能挺過去,則郭允明這個三司使,在大漢國,就不再是別人的弟子門生,也不再是狐假虎威的新晉佞幸,而是切切實實的,誰也無法再忽視的一個當朝重臣!如果挺不過去,即便最後依靠劉承佑的庇護保住了官職和性命,郭允明也會爪牙和顏面俱失,沒有三年五載的臥薪嚐膽,在朝堂上很難再發出自己的聲音。

所以,本着“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的原則,幕僚們在做應對方案時,將楊無敵和麟州楊家,也跟郭威、常思、趙弘殷三處擺在了同樣的位置上。越算,越是緊張,越是底虛。

然而,郭允明本人,卻遠比手下的幕僚們鎮定。大筆一揮,先將楊無敵和楊家從敵對陣營抹了下去。

“寧小肥救的是呼延琮,不是楊無敵。而呼延琮在楊無敵眼裡是兄弟,在麟州楊家的家主眼裡,頂多是個不錯的家臣!”見幕僚們滿臉不解,笑了笑,郭允明非常自信地補充。“爲了家臣的救命之恩,招上心懷前朝的嫌疑,麟州楊家如果這麼蠢,早就該灰飛煙滅了,絕不會在亂世中還富貴綿延。”

“大人說得是!”

“聽大人一席話,我等茅塞頓開!”

“我等過於謹小慎微了,若不是……”

衆幕僚們聞聽,紛紛擺出一臉如釋重負的表情,訕笑着拱手。

“噯!話不能這麼說,爾等也是在未雨綢繆!”郭允明又笑了笑,非常大氣地擺手。

在自己的府邸中,他渾身上下看不到絲毫的柔媚。相反,舉手投足間,都帶着一股別樣的風流倜儻。燈下望去,宛若周郎轉世,東山重生。(注1)

衆幕僚看得眼前一花,心中感慨萬千。再度紛紛俯身下去,拱手爲禮,“多謝明公寬宥!能替明公謀劃,乃我等三生之幸!”

“客氣了,客氣了,咱們之間,沒必要如此客氣!”郭允明聽得心裡頭好生舒坦,表面上,卻擺出一幅禮賢下士模樣。將幕僚們的胳膊挨個託了託,笑着總結,“就這樣,別人過後如何報復,咱們先算到這兒爲止。放心,天塌不下來。這江山,畢竟還是大漢的!郭威也好,常思也罷,誰也不會真蠢到光顧着替一個死人出頭,卻不在乎惹禍上門。但前提是,咱們自己得保證把事情幹利索,千萬別打不到狐狸反弄自己一身騷。”

“大人說得是!”

“明公說得是!”

“大人放心,咱們兩路大軍前後夾擊,除非姓寧的長了翅膀,否則必將在劫難逃!”

“就不信,他一個十六七歲的半大娃娃……”

衆幕僚陸續直起腰,七嘴八舌地迴應。

“還是不要掉以輕心,特別是這幾天,要時刻關注北邊來的密報和市井上的傳言!”郭允明笑着搖搖頭,繼續低聲補充,“另外,義武軍那邊,諸君還需要再多使點兒力氣。姓寧的在他們的地頭上,我就不信,孫家哥倆就能忍着自己眼睛裡頭長大樹!”

“孫方諫前幾天好像派人給馮道老賊送過壽禮!”一名姓吳的幕僚收起笑容,小聲提醒。“那馮道老兒,自打馮吉回來之後,精神就一天比一天健旺。最近好幾次在家裡舉辦詩會,都是賓客盈門!”

“這條老狗,估計又聞見什麼味道了。”郭允明輕輕皺了下眉頭,低聲推測,“咱們給孫家的禮物,孫方諫收了麼?義武軍最新動向如何?”

“收了,給大人的回禮此刻正在南運的路上!”吳姓幕僚想了想,低聲迴應,“義武軍沒什麼動靜,但據咱們自家弟兄快馬送回來的密報,孫家兄弟最近要辦一場水陸法會,祭奠他們的義母。周圍方圓百里排得上號的頭面人物,幾乎都收到了他家的邀請函。”

“這兩條狼崽子,跟馮道那老狗一樣狡猾!”郭允明聞聽,氣得連連咬牙。

孫方諫兄弟兩個在沒發跡前,曾經託庇於當地一名“神通廣大”的尼姑門下,認了對方做義母。而正是憑着這名尼姑裝神弄鬼賺來的鉅額金銀和龐大影響力,孫氏兄弟在尼姑死後,才能拉起了一支屬於自己的隊伍,在中原和契丹之間反覆投機,最後躍居一方諸侯。

所以於情於理,他們哥倆替亡故多年的老尼姑舉辦水陸法會,都沒任何不妥。只是,舉辦一場水陸法會,最短也得持續七天,長者甚至能持續一個半月。在法會舉辦期間,泰、定兩州地面上無論出現任何情況,都“賴”不到他們身上!

“明公不必生氣,其實這樣也好!”另外一個姓左的幕僚,不肯由着吳姓幕僚一個人顯本事。見郭允明臉色凝重,大步走上前,低聲安慰,“姓孫的做了縮頭烏龜,剛好讓其他人放手施爲。據屬下所知,與定州只有一水之隔的鎮州,也有大姓莫氏聯合了十幾個村子結寨自保。並且這莫家,據說跟李家寨的前任寨主,還有過姻親。若是……”

“可來得及?”郭允明眉頭微微一跳,聲音裡頭隱隱帶上了幾分期盼。

“肯定來不及讓他們三家一起動手!”左姓幕僚毫不猶豫地搖頭,隨即又自信地點頭,“但大人現在派人快馬趕過去聯絡,卻可拿他們做一支奇兵。若是前兩支隊伍得手,莫家寨的兵馬自然可以繼續蟄伏不動。若是萬一前兩支隊伍的戰果不盡人意,莫家的兵馬,則剛好殺將過去!那李家寨接連經歷兩場惡戰……”

“他們在哪?”郭允明聽得心花怒放,擡手推了左姓幕僚一把,大聲催促,“標出來,在輿圖上標出來!”

“遵命!”左姓幕僚躬身施禮,快步走到掛在牆壁上的輿圖前,拿起筆,在李家寨的正下方,添加了黑漆漆的一支冷箭!

一左一右一下,三支冷箭,皆指向同一個位置,李家寨。

“寧小肥——”郭允明咬牙冷笑,雙目中殺機畢現。

注1:東山,東晉名臣謝安,曾經隱居東山,所以被成爲東山先生,謝東山。

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七章 國難 (七)第三章 衆生 (五)第五章 逝水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二章 謀殺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九章 奪帥 (七)第八章 雄關 (六)第六章 疾風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九章 奪帥 (四)第三章 衆生 (一)第七章 勁草 (八)第二章 款曲 (一)第三章 抉擇 (六)第四章 歸來 (四)第二章 謀殺 (三)第七章 治河 (六)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八章 三生 (四)第二章 霜刃 (三)第六章 紅妝 (七)第十章 宏圖 (二)第四章 撲朔(一)第八章 烏鵲 (五)第三章 衆生 (四)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七章 鹿鳴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七章 國難 (五)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七章 塵緣 (四)第四章 撲朔 (六)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四章 撲朔 (二)第八章 烏鵲 (一)第一章 新春 (二)第四章 撲朔(四)第三章 父子 (五)第三章 耕耘 (一)第七章 勁草 (六)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五章 短歌(四)第四章 歸來 (十)第十章 狂風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二章 重逢 (六)第五章 逝水 (八)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八章 烏鵲 (九)第五章 黃雀 (七)第八章 崢嶸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十章 餘韻 (三)第七章 仕途 (六)第六章 破繭 (二)第二章 謀殺 (二)第九章 長纓 (八)第九章 暗流 (三)第三章 颶風 (九)第十章 易鼎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二章 謀殺 (三)第八章 麋鹿 (五)第四章 饕餮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五章 逝水 (五)第八章 人心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一章 傳說 (九)第一章 新春 (一)第四章 虎雛 (二)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九章 長纓 (四)第三章 父子 (五)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一章 初見 (五)第四章 饕餮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二章 蓬篙 (一)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十章 宏圖 (一)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三章 耕耘 (三)第二章 重逢 (五)第六章 疾風 (六)第二章 款曲 (三)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七章 鹿鳴 (三)第五章 草谷 (二)第八章 烏鵲 (三)第十章 易鼎 (七)第十章 狂風 (四)第四章 虎雛 (十一)
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七章 國難 (七)第三章 衆生 (五)第五章 逝水 (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五)第二章 謀殺 (一)第十一章 磐石 (三)第九章 奪帥 (七)第八章 雄關 (六)第六章 疾風 (二)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九章 奪帥 (四)第三章 衆生 (一)第七章 勁草 (八)第二章 款曲 (一)第三章 抉擇 (六)第四章 歸來 (四)第二章 謀殺 (三)第七章 治河 (六)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八章 三生 (四)第二章 霜刃 (三)第六章 紅妝 (七)第十章 宏圖 (二)第四章 撲朔(一)第八章 烏鵲 (五)第三章 衆生 (四)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七章 鹿鳴 (二)第八章 人心 (八)第九章 萍末 (一)第三章 父子 (三)第七章 國難 (五)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七章 塵緣 (四)第四章 撲朔 (六)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四章 撲朔 (二)第八章 烏鵲 (一)第一章 新春 (二)第四章 撲朔(四)第三章 父子 (五)第三章 耕耘 (一)第七章 勁草 (六)第十章 宏圖 (三)第五章 短歌(四)第四章 歸來 (十)第十章 狂風 (七)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二章 重逢 (六)第五章 逝水 (八)第九章 萍末 (六) 第一更第八章 烏鵲 (九)第五章 黃雀 (七)第八章 崢嶸 (二)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十章 餘韻 (三)第七章 仕途 (六)第六章 破繭 (二)第二章 謀殺 (二)第九章 長纓 (八)第九章 暗流 (三)第三章 颶風 (九)第十章 易鼎 (四)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二章 謀殺 (三)第八章 麋鹿 (五)第四章 饕餮 (三)第十二章 少年 (十六)第五章 逝水 (五)第八章 人心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二)第一章 傳說 (九)第一章 新春 (一)第四章 虎雛 (二)第九章 萍末 (十二)第九章 長纓 (四)第三章 父子 (五)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一章 初見 (五)第四章 饕餮 (五)第十一章 三生 (三)第二章 蓬篙 (一)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十章 宏圖 (一)第九章 萍末 (四)第三章 耕耘 (三)第二章 重逢 (五)第六章 疾風 (六)第二章 款曲 (三)第九章 萍末 (三)第七章 鹿鳴 (三)第五章 草谷 (二)第八章 烏鵲 (三)第十章 易鼎 (七)第十章 狂風 (四)第四章 虎雛 (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