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宏圖 (二)

“你可知道,叛軍昨天下午攻打胙城,是誰領的兵?一共多少人馬?總計花費多長時間破的城?”太師白文珂年齡比王峻和王殷兩個都大得多,領兵經驗也更豐富,趁着二人還在舉棋不定該派多少兵馬的時候,起身走到信使身邊,大聲追問。

信使的體力已經稍微恢復了一些,但聲音卻依舊沙啞低沉,隱隱還帶着幾分絕望,“是,是太子,是反賊柴榮親自領兵,具體人馬數量不太清楚!據,據從胙城逃出來的潰兵彙報,叛軍,叛軍抵達城下之後,第一次進攻就奪下了南門!然後,然後胙城就破了!”

“一鼓而破城,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王峻和王殷雙雙扭頭,異口同聲地表示質疑。“胙城的城牆足足三丈高,防禦設施齊全。就算防禦使劉魁帶的是四千名地痞流氓,至少也能堅持一個時辰!”

“據,據說,是有,有當地大戶帶着家丁跟叛軍裡應外合。”信使擡手抹了一把已經不存在的汗水,繼續結結巴巴地補充,“還,還有許多地方兵卒,也,也受,受過柴榮的恩惠。劉防禦使剛下令放箭,就,就被身邊的一名都頭給殺了。然後,然後守軍就一鬨而散!”

“無恥,柴家小兒忒地無恥!”話音未落,王殷已經再度暴跳如雷。“我說他帶着三千騎兵就敢直奔汴梁,原來,原來他早就在各地安插了心腹。就,就等着振臂一呼!那,那楊宣想必也不是因爲戰敗被擒纔不得不投靠了他,而是,而是早就被他偷偷拉攏了過去!”

“那倒未必!”白文珂不願意跟着王殷一道說沒用的廢話,搖搖頭,低聲反駁,“他要是早就在各地安插了人手,咱們,咱們在汴梁就不會如此順利了。我估計,還是胙城過於靠近黃河的緣故。三年前柴榮主動請纓去治水,又是以工代賑,又是賣地籌糧,還爲帶頭平價出糧的大戶們勒石揚名。當時滿朝文武都覺得他迂腐,現在回過頭去想想,他憑着這幾招,恐怕已經把黃河兩岸的人心都收買了遍!”

“可惡!”王峻眉頭緊鎖,大聲咒罵。“這小賊,貌忠實奸!”

雖然沒有點頭表示同意,但是,他這兩句咒罵,等同於證實了黃河兩岸的民心早就俱歸柴榮所有。當即,令在場的其他文武臉色大變,扭過頭,開始跟身邊的同伴竊竊私語。

“那,那廝治河三年,據說救助了好幾百萬流民。萬一愚民們都對他心存感激,豈不是,豈不是他隨便招招手,就能,就拉起上萬大軍?”

“小聲點,別長他人志氣。感激,老百姓的感激有個屁用!一百個人裡頭,有一個肯拿性命相報的就不錯了!”

“一百個裡有一個,也是好幾萬人啊!”

“得找得到帶頭的!”

“地方大戶也都念着他的人情!”

“光是大戶不行,得,得當官的或者領兵的!”

“那還不都一樣。地方上想當官和領兵,還不得出自那些大戶……”

“都給我閉嘴!”王峻被底下的議論聲,吵得頭大如鬥。拔出寶劍,一劍砍在了書案上,入木盈寸,“不想跟老夫一起幹的,現在就滾,老夫絕不攔着!想繼續幹的,就別光顧着替柴家小兒說好話,拿出點主意來,如何才能儘快剿滅叛軍!”

‘想走,你能讓我們活着出了這道門麼?’衆文武被嚇得打了個冷戰,齊齊閉上嘴巴,敢怒不敢言。

知道此刻絕對不能讓大夥喪了士氣,將寶劍從桌案上拔出來,王峻用力揮舞,“區區一個胙城,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誰家在外面,還沒結下過一點兒善緣?那柴家小兒若是真的有本事收買人心,就把沿河兩岸的城池一股腦全收了,豈不是更好?”

話音剛落,門外忽然又傳來一陣凌亂的腳步聲響。一個渾身泥漿的信使在兩名王家親兵的攙扶下,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來,“報,樞密,樞密使,滑州,滑州叛亂,張,張刺史*殉國!”

“啊!”王峻正在揮舞寶劍的手臂,頓時僵在半空當中。望着精疲力竭的信使,滿臉難以置信。

先來那名信使,反應卻比他快了許多。扭過頭,撲到後來者面前,大聲咆哮,“不,不可能,朱桐,你,你休要撒謊騙人。我,我昨天出發時,滑州城內還風平浪靜!”

“我,我沒撒謊,是,是張刺史在舉火之前,派我前來給,給樞密使報信的。我,我身上帶着他,他的官印!”後來的朱姓刺史一邊哭,一邊用手在自家懷裡摸索。三下兩下,就將一枚一寸寬窄,頂端雕着瑞獸的官印摸了出來,雙手舉過頭頂,“樞密大人,我,我家刺史,刺史說,說您,您對他有再造之恩,他,他不敢負您所託,只是,只是時運不濟也!”

“子方——”王峻丟下寶劍,一把從信使手裡搶過官印,淚流滿面。

滑州城丟了,又是因爲有人跟柴榮裡應外合!叛軍,叛軍幾乎未廢吹灰之力,就已經徹底在汴梁附近站穩了腳跟。而他的心腹門生,則又少了一個。又輸得稀裡糊塗,死不瞑目!

“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你,你是柴榮派來的,你一定是柴榮派來的。“王殷此刻,也是心神大亂,上前拎起朱姓信使衣領,厲聲咆哮,”昨天下午從滑州出發的信使剛剛趕到,你半夜出發的,怎麼可能跟他正走了個前後腳?”

“我,我沒有繞路!”信使朱桐唯恐自己別當成“叛軍”的細作,趕緊扯開嗓子解釋,“我真的是從滑州來的,印信,印信無法造假!”

“那爲何柴家小兒不派兵追你?”王殷根本不肯接受他的解釋,繼續瞪圓了眼睛尋找破綻。

“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啊!小人,小人雖然一路上都沒遇到任何截殺!但,但小人真的是從滑州而來,小人冤枉,冤枉!”信使朱桐無法給出答案,只能繼續啞着嗓子喊冤。

“老夫不信,老夫……”王殷纔不管他冤枉不冤枉,將他摜在地上,大聲怒喝,“來人,將這亂我軍心的細作,推出去砍了!”

“是!”門口當值的親兵答應一聲,快速衝入,從地上拖起信使朱桐,轉身便走。剛剛拖出去三五步,忽然間,又聽見有人在外邊高聲叫喊,“樞密,太尉,緊急軍情,十萬火急。澶州,濮州、許州、陳州、壽州和蔡州,同時,同時反了。守將說,說要輔佐柴榮,一道,一道起兵清君側!”

“啊!”王峻、王殷及其心腹們,個個倒吸冷氣,誰也顧不上再殺人滅口。

澶州和濮州都位於黃河邊上,參照滑州的情況,民心早就被柴榮拉攏,地方文武被逼無奈,起兵響應叛軍也有情可原。可許州、陳州、壽州和蔡州,都位於汴梁之南,守將平素也跟柴榮沒任何往來,他們,他們冒着失敗後全家被處死的飛仙,爭先恐後跳出來支持叛軍!他,他們,一個個都瘋了麼?還是他們認定了柴榮穩操勝券?!

“樞密,事不宜遲。請給老夫三萬兵馬,老夫,老夫去替你會一會柴家小兒!以穩定天下人心!”到底活了快八十歲的老狐狸,關鍵時候,白文珂比其他所有人都冷靜。稍作斟酌,便把握住瞭解決眼前困局的關鍵!

許州、陳州、壽州和蔡州的地方文武宣稱要支持柴榮,但從這些人口頭上開始叫囂表態,到他們各自帶着兵馬趕到汴梁附近,至少得間隔四、五天時間。而禁軍從汴梁出發,經陳橋驛殺奔胙城,卻僅僅需要一天一夜,或者兩個白天!只要能在其他兵馬趕到之前,將柴榮一戰而擒,羣賊就立刻失去了首領,必將不戰而潰!

辦法很對路,只是他老人家以前的戰績,實在太寒磣了些。想當初帶着十萬大軍去河中平叛,打了大半年都毫無建樹,最後還得郭威去替他收拾場子。如今又要自告奮勇帶領禁軍去對付比李守貞強了不止十倍的柴榮,不是老鼠給貓兒送禮,存心就沒想過活着回來麼?

“多謝白將軍,但猛虎搏兔,亦要盡全力。此時此刻,我等豈能對柴氏小兒再掉以輕心!”知道白文珂不是柴榮的對手,王峻也不拿老傢伙的性命做賭注。用力搖了搖頭,一邊強壓住心中的煩躁,一邊大聲做出決定,“此戰,老夫親自帶兵去,太尉帶領殿前軍坐鎮汴梁!有太尉和太師在,相信汴梁城中,誰都翻不起風浪來!”

第十章 狂風 (二)第六章 綢繆 (八)第十章 餘韻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七章 勁草 (二)第八章 崢嶸 (八)第六章 破繭 (四)第三章 颶風 (十)第七章 治河 (七)第五章 迷離 (二)第四章 撲朔 (二)第四章 虎雛 (六)第七章 治河 (四)第十章 餘韻 (一)第十章 宏圖 (三)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衆生(二)第三章 衆生(二)第二章 蓬篙 (四)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八章 烏鵲 (二)第三章 衆生 (一)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二章 霜刃 (九)第九章 暗流 (二)第二章 蓬篙 (二)第九章 長纓 (七)第九章 奪帥 (九)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雄關 (四)第七章 鹿鳴 (三)第九章 長纓 (一)第七章 治河 (三)第二章 風雲 (九)第七章 治河 (二)第八章 崢嶸 (十)第五章 黃雀 (四)第七章 勁草 (四)第十章 宏圖 (八)第九章 長纓 (三)第九章 奪帥 (九)第五章 逝水 (一)第五章 短歌(四)第四章 虎雛 (十)第五章 求索 (四)第四章 答案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八章 崢嶸 (九)第四章 歸來 (七)第八章 崢嶸 (十)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三章 父子 (十)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五章 草谷 (一)第七章 塵緣 (六)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一章 磨劍 (七)第七章 勁草 (八)第七章 國難 (三)第三章 抉擇 (九)第八章 雄關 (二)第二章 謀殺 (四)第二章 蓬篙 (四)第八章 人心 (二)第二章 款曲 (六)第二章 霜刃 (六)第四章 虎雛 (六)第八章 麋鹿 (一)第七章 勁草 (六)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一章 新春 (四)第五章 逝水 (二)第一章 傳說 (二)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七章 塵緣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三章 收穫 (三)第四章 虎狼 (一)第八章 雄關 (三)第二章 重逢 (三)第七章 鹿鳴 (六)第二章 霜刃 (四)第七章 塵緣 (八)第八章 烏鵲 (九)第三章 收穫 (三)第六章 紅妝(六)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三章 收穫 (四)第四章 虎狼 (四)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三章 收穫 (一)第十章 宏圖 (九)第四章 撲朔 (六)第五章 黃雀 (七)第八章 烏鵲 (三)第二章 謀殺 (七)第五章 草谷 (一)
第十章 狂風 (二)第六章 綢繆 (八)第十章 餘韻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二)第七章 勁草 (二)第八章 崢嶸 (八)第六章 破繭 (四)第三章 颶風 (十)第七章 治河 (七)第五章 迷離 (二)第四章 撲朔 (二)第四章 虎雛 (六)第七章 治河 (四)第十章 餘韻 (一)第十章 宏圖 (三)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衆生(二)第三章 衆生(二)第二章 蓬篙 (四)第五章 短歌 (五)第八章 烏鵲 (二)第三章 衆生 (一)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二章 霜刃 (九)第九章 暗流 (二)第二章 蓬篙 (二)第九章 長纓 (七)第九章 奪帥 (九)第四章 虎雛 (五)第八章 雄關 (四)第七章 鹿鳴 (三)第九章 長纓 (一)第七章 治河 (三)第二章 風雲 (九)第七章 治河 (二)第八章 崢嶸 (十)第五章 黃雀 (四)第七章 勁草 (四)第十章 宏圖 (八)第九章 長纓 (三)第九章 奪帥 (九)第五章 逝水 (一)第五章 短歌(四)第四章 虎雛 (十)第五章 求索 (四)第四章 答案 (六)第十二章 少年 (十四)第八章 崢嶸 (九)第四章 歸來 (七)第八章 崢嶸 (十)第四章 答案 (五)第三章 父子 (十)第十一章 磐石 (七)第五章 草谷 (一)第七章 塵緣 (六)第九章 萍末 (十)第二章 款曲 (六)第一章 磨劍 (七)第七章 勁草 (八)第七章 國難 (三)第三章 抉擇 (九)第八章 雄關 (二)第二章 謀殺 (四)第二章 蓬篙 (四)第八章 人心 (二)第二章 款曲 (六)第二章 霜刃 (六)第四章 虎雛 (六)第八章 麋鹿 (一)第七章 勁草 (六)第六章 破繭 (九)補8號欠賬第一章 新春 (四)第五章 逝水 (二)第一章 傳說 (二)第十章 易鼎 (三)第七章 塵緣 (三)第九章 血與水 (五)第三章 收穫 (三)第四章 虎狼 (一)第八章 雄關 (三)第二章 重逢 (三)第七章 鹿鳴 (六)第二章 霜刃 (四)第七章 塵緣 (八)第八章 烏鵲 (九)第三章 收穫 (三)第六章 紅妝(六)第八章 三生 (一)第十一章 三生 (一)第五章 草谷 (八)第三章 收穫 (四)第四章 虎狼 (四)第二章 蓬篙 (三)第三章 收穫 (一)第十章 宏圖 (九)第四章 撲朔 (六)第五章 黃雀 (七)第八章 烏鵲 (三)第二章 謀殺 (七)第五章 草谷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