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長纓 (二)

“元朗,元朗願意與子明並肩守土,老夫求之不得!”郭威臉上的猶豫立刻一掃而空,手拍帥案,大聲迴應。

趙匡胤與鄭子明兩個乃是結義兄弟,由他帶兵去給鄭子明做副手,當然不會因爲主帥的資歷比自己差而陽奉陰違。此外,趙匡胤麾下的四千多兵卒,都是他們父子兩個從護聖第二軍“拐帶”出來了。若是掉過頭去跟聶文進麾下的護聖軍同僚刀劍相向,肯定提不起太多精神。而跟着鄭子明去打遼軍,則所有問題都煙消雲散。

只是兩個少年人麾下的兵卒加在一起,依舊有些單薄。必須再抽調……。沒等郭威想好接下來該點誰的將,他的義子柴榮已經挺身而出,“大人,末將願領一支兵馬,與子明、元朗一道,抗敵守土,爲大軍看好後路。”

“你?”郭威又是微微一愣,隨即滿臉欣慰地點頭,“也好,你們三個兄弟同心,想必能給遼賊一個教訓。”

話音剛落,武將隊伍中央偏後位置,又閃出兩道身影。好像比賽一般,衝着帥案方向拱手而拜。

“末將高懷德,願領本部兵馬,與君貴將軍通往!”

“末將符昭序,願與君貴、子明、元朗三位將軍並肩而戰!”

郭威臉上的喜悅,瞬間又變成凝重。“高將軍,符將軍,你們兩個乃千金之軀,豈可以身冒險?不行,不行,老夫無論如何都不能答應。”

高懷德是白馬高行周的長子,符昭序則是老狼符彥卿的嫡出,這兩位領軍前來幫忙,已經充分表明了高、符兩家,對“清君側”一事的態度。至於帶多少兵,出多少力,其實都無關緊要。

而萬一他們兩個受了傷,哪怕只是被流矢蹭破了一層油皮兒,也足以令郭、高、符三家之間的“情義”受到影響。所以對郭威而言,把高懷德和符昭序二人放在眼皮底下保護起來纔是上策,放在其餘任何位置,都會得不償失。

然而,高懷德和符彥卿二人,卻根本不肯體諒他的苦衷。又雙雙施了個禮,爭先恐後地說道:“大人何必厚此薄彼?晚輩跟子明年齡相若,武藝不分上下,兵法造詣也彼此彷彿,他可爲主將去爲大人照看後路,晚輩爲何連個副將都做不得?”

“是啊,大人,晚輩雖然年齡大了點兒,本事也跟君貴兄差了許多。但晚輩好歹也是將門之後,總不能一輩子都躲在長者的羽翼下混吃等死!”

“這……”郭威看看玉樹臨風的高懷德,又看看滿臉坦誠的符昭序,心中好生爲難。

高懷德要去深州的想法,他能夠理解。此子心高氣傲,從小到大樣樣都沒落到過同齡人身後,猛然遇到鄭子明這個哪一方面都不比自己遜色的“對手”,當然急着要分出個上下來。而符老狼的長子符昭序……,已經渾渾噩噩做了三十多年衙內了,怎麼偏偏在這個時候突然生出上進心?

“大人,晚輩與符世兄,願立軍令狀!若有不服從主帥調遣之舉,或者在陣前貪生怕死,貽誤戰機,便懸轅門,以儆效尤!”唯恐郭威堅持不肯鬆口,高懷德把心一橫,大聲補充。

“晚輩,晚輩願與高賢弟一樣,一樣立軍令狀!”符昭序長這麼大,難得硬氣了一回,居然面無懼色地緊隨高懷德之後。

聽而說得乾脆,郭威心中也頓時生出了幾分豪氣。看看面孔上依舊未脫稚嫩的鄭子明和高懷德,又看看未老白先生的柴榮和符彥卿,笑了笑,站起身來,大聲宣佈,“也罷,你們五個領軍出征,倒也省得老夫再另行調配兵馬。不過,如此一來,再讓子明爲主將,就有些不妥當了。大兄,乾脆你留下做主帥。子明、君貴二人爲副,帶領元朗、藏用和致德,併力殺賊!”

“能與五位少年豪傑並肩而戰,老夫樂意之至!”鄭仁誨大笑着站起來,衝着郭威拱手。

對他而言,“清君側”之戰,勝負根本沒有任何懸念。而大軍攻入汴梁之後,少不得又是一輪腥風血雨。與其把自己剩餘的這半條老命都耗費在自相殘殺上,還不如去深州走一遭。

“吾等但憑前輩調遣!”柴榮、鄭子明、趙匡胤、符昭序五個齊齊躬身。

“好,好!”目光再度從五個小字輩兒的面孔上掃過,郭威滿臉欣慰地點頭。

自打在後唐莊宗李存勖帳下做“從馬直“那時起,他已經跟契丹人不知道交手了多少回。幾乎是眼睜睜地看着遼國如何在塞外崛起,如何一步步南下侵吞漢家疆土。而中原豪傑,卻是一代不如一代。從以一鎮之兵可把耶律阿保機打得匹馬北竄,迅淪落到以傾國之力擋不住耶律德光直入汴梁。

作爲百戰餘生的老將,郭威若說看了上述這些景象不覺得心裡屈辱,那簡直是自欺之人。可屈辱歸屈辱,環顧四周,他卻總是覺得無能爲力,更看不到多少洗雪前恥的希望。

這年頭,手中有兵有糧的,要麼只顧着搶地盤,搶人口。要麼像狗爲了自家那塊骨頭東撕西咬。光是內耗,就已經耗得人精疲力竭。哪有功夫去管邊境上的警訊,哪有心思去聽,來自燕雲的哭聲?

而今天,他卻忽然在幾個晚輩身上,看到了一些與先前不同的東西。雖然還很單弱,卻像黑夜裡的星光一樣,足以照亮人的眼睛。

“想當年,老夫和先帝、常克功三個,也如你們一樣年青!”沒來由地,郭威嘴裡忽然冒出了一句感慨,令所有人心中都隱隱做痛。

“先帝曾與老夫、常克功兩人相約,兄弟合力重整九州。”彷彿自言自語,又彷彿在教育晚輩,輕輕嘆了口氣,他繼續補充,“然他壯志未酬,便先駕鶴西去。隨後這幾年來,老夫像個箍桶匠一般,東挪西補,卻依舊無法避免大漢江山風雨飄搖。如今,劉承佑殺了史弘肇、楊邠和老夫全家,老夫不能不起兵討還公道。可如此一來,先帝和老夫之間的情義,就徹底盡了。我們三個當初的豪情壯志,也徹底成了一個笑話!”

“大帥節哀,是劉承佑負義在先,非大帥辜負先皇。”鄭仁誨、王峻等人聞聽,趕緊又站起身,婉言相勸。

郭威的爲人他們都非常清楚,絕不是爲了達到目的便不擇手段之輩。可越是如此,此番劉承佑對其家人和朋友的血腥屠殺,對他的打擊越重。而萬一他在重壓下轟然而倒,身邊十多萬大軍就立刻羣龍無,非但無法如願給死去的人報仇,恐怕連對抗朝廷和遼軍的夾攻都將成爲一個巨大問題。

“老夫不是感傷,唉——”郭威笑着擡起頭,雪白的鬍鬚隨着嘆息聲上下飄舞。“老夫只是,不想他們這些晚輩,將來再步先帝和老夫的後塵而已!”

第八章 崢嶸 (六)第一章 磨劍 (五)第二章 風雲 (四)第八章 崢嶸 (十)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一章 磨劍 (八)第四章 虎雛 (八)第四章 虎狼 (九)第一章 家國 (二)第三章 衆生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九章 萍末 (七)第四章 歸來 (十)第九章 萍末 (一)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三章 抉擇 (九)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五章 短歌(四)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七章 塵緣 (四)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六章 綢繆 (三)第四章 虎狼 (九)第八章 人心 (九)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三章 收穫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十章 宏圖 (八)第四章 答案 (三)第八章 崢嶸 (四)第二章 霜刃 (六)第八章 三生 (七)第六章 紅妝 (三)第二章 謀殺 (八)第八章 人心 (五)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七章 勁草 (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七章 仕途 (一)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三章 父子(一)第三章 颶風 (九)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五章 草谷 (四)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七章 塵緣 (五)第九章 長纓 (三)第六章 綢繆 (四)第九章 奪帥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五章 逝水 (七)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七章 勁草 (三)第一章 初見 (二)第三章 收穫 (四)第六章 破繭 (五)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四章 虎雛 (二)第七章 鹿鳴 (七)第二章 謀殺 (四)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家國 (一)第九章 暗流 (二)第三章 收穫 (三)第七章 塵緣 (三)第五章 求索 (七)第二章 款曲 (二)第二章 款曲 (七)第十章 易鼎 (九)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章 易鼎 (十)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八章 雄關 (三)第六章 君王 (六)第三章 抉擇 (三)第一章 家國 (二)第三章 颶風 (二)第一章 傳說 (三)第九章 暗流 (二)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一章 初見 (四)第四章 虎雛 (二)第二章 風雲 (二)第四章 撲朔 (五)第七章 仕途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三章 父子 (七)第三章 抉擇 (一)第五章 求索 (六)第二章 謀殺 (三)第六章 君王 (三)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九章 長纓 (三)第四章 撲朔 (五)
第八章 崢嶸 (六)第一章 磨劍 (五)第二章 風雲 (四)第八章 崢嶸 (十)第八章 麋鹿 (三)第一章 磨劍 (八)第四章 虎雛 (八)第四章 虎狼 (九)第一章 家國 (二)第三章 衆生 (三)第十章 易鼎 (十一)第九章 萍末 (七)第四章 歸來 (十)第九章 萍末 (一)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三章 抉擇 (九)第九章 血與水 (一)第五章 短歌(四)第七章 治河 (六)第七章 塵緣 (四)第一章 新春 (八)第六章 綢繆 (三)第四章 虎狼 (九)第八章 人心 (九)第十章 奪帥 (二)第三章 收穫 (五)第十一章 磐石 (二)第十章 宏圖 (八)第四章 答案 (三)第八章 崢嶸 (四)第二章 霜刃 (六)第八章 三生 (七)第六章 紅妝 (三)第二章 謀殺 (八)第八章 人心 (五)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七章 勁草 (五)第二章 款曲 (十)第七章 仕途 (一)第五章 逝水 (四)第三章 父子(一)第三章 颶風 (九)第九章 萍末 (六)第五章 草谷 (四)第九章 長纓 (十一)第七章 塵緣 (五)第九章 長纓 (三)第六章 綢繆 (四)第九章 奪帥 (四)第十一章 磐石 (四)第五章 迷離 (三)第七章 治河 (一)第五章 逝水 (七)第四章 虎雛 (四)第七章 勁草 (三)第一章 初見 (二)第三章 收穫 (四)第六章 破繭 (五)第六章 破繭 (三)(補30號病假)第四章 虎雛 (二)第七章 鹿鳴 (七)第二章 謀殺 (四)第八章 三生 (四)第一章 家國 (一)第九章 暗流 (二)第三章 收穫 (三)第七章 塵緣 (三)第五章 求索 (七)第二章 款曲 (二)第二章 款曲 (七)第十章 易鼎 (九)第二章 霜刃 (五)第十章 易鼎 (十)第十章 易鼎 (一)第二章 蓬篙 (三)第八章 雄關 (三)第六章 君王 (六)第三章 抉擇 (三)第一章 家國 (二)第三章 颶風 (二)第一章 傳說 (三)第九章 暗流 (二)第十一章 三生 (二)第十二章 少年 (十二)第一章 初見 (四)第四章 虎雛 (二)第二章 風雲 (二)第四章 撲朔 (五)第七章 仕途 (六)第九章 萍末 (五)第三章 颶風(十一)第三章 父子 (七)第三章 抉擇 (一)第五章 求索 (六)第二章 謀殺 (三)第六章 君王 (三)第四章 歸來 (十一)第十二章 少年 (十)第九章 長纓 (三)第四章 撲朔 (五)